沉香有上千年的歷史,不管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無數人膜拜的對象。沉香被尊為「沉檀龍麝」四大香之首,其中必有緣由,之前我們已經了解了沉香艱難的結香過程,這註定了其稀有和難得。但僅從稀有的角度看,似乎龍涎香要更難得一些。那麼,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沉香如此尊貴的地位呢?
要說清沉香所蘊含的思想與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國的香文化,那麼,中國香文化的本質是什麼?中國香文化的精髓在哪裡?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中國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傳統思想在香學方面的具體表達。中國香文化並非是一種享樂文化,或是一種曾經的流行文化,跟眾多中國傳統文化分支一樣,香文化有著自己明確的本質與特性。
中國香文化的本質是對「道德」的追求,對每個人而言,中國香文化追求的是個體的「德」,對整個社會而言,中國香文化追求的是宇宙萬物的「道」。從對先祖、神靈以及神佛的祭拜和供養,到陶冶自身情操的文化禮儀運用,從香料入藥的普濟蒼生,到生活中的廣泛使用,中國香文化都無一例外地在彰顯中國人對「道」與「德」的追求和嚮往。
中國用香最初的萌芽來源於生活中的驅蟲和除味以及對先祖神靈的祭拜。從表面上看,驅蟲除味似乎只是一種改善生活的手段,原始祭祀似乎只是宗教的雛形和封建迷信。然而,我們縱觀中國香文化的發展史,可以看到中國的香從最初的改善生活和改善自身健康開始,很快就過渡到不但追求生理上的滿足而且追求精神上的豐富了,並且非常快地就被賦予了「寓教於樂而且修身與養性並存」的意義。從宋代開始,香更是被賦予「修學、修行、修性、修德」的重要使命。這就是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式的思維模式所特有的一種追求,借沉香對自身學識進行考量和提高,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和規範,對自己的心性進行修煉和培養,乃至全面提升自己的德行,最終能理解社會以及世界運作的規則「道」,這就是中國香文化的本質所在。
因此,玩香的最終目的應該描述為:以自身生理與生活的改變為出發點,以增長知識為途徑與手段,從而在增進知識的同時對自身的操守和行為進行約束和規範,力求提高自身的心性與德行,最終開啟心智領悟人生和自然的規律與法則,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
中國的香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香文化,中國用香,從來都不是對某種香料本身的簡單追求,也不是對某種表現形式(香道)的極致美化,而是通過「香」這種媒介和載體,追求更多的知識、追求更好的操守、追求更完美的心性、追求更高的德行、追求思想上的升華、追求對人生的真正領悟。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中國傳統思想在香這個領域內的一種完滿體現。因此,中國香文化有了和世界其他地區香文化的最大的差異:超越娛樂追求、超越生理快感追求、超越知識追求,是更深層次地追求情操、品德與思想。
這其實正是儒、釋、道三家思想合而為一的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藉助南懷瑾大師的一句話「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綜上所述,中華香道是:「立身,改善生活、健身養生;修性,守禮束行、磨鍊心性;明德,開啟心智、提升德行;宣道,領悟人生、關愛社會。」 因此,中國香道的精髓就是「立身、修性、明德、宣道」。
文/香藏者 梁辰原創良沉天賜品牌、沉香禪網站 創始人梁辰:《沉香實戰錄》、《沉香選購108問》作者,頭條號,百家號文化領域特約作者。中華文脈,香火傳承;以香會友,見香如見人。希望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為中國香文化的全面復興盡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