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開放特區」加快推進空域體制改革

2020-12-08 光明網

  一、空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但進展緩慢。

  自2008年以來,我國低空開放大致經過了提出、實踐、政策完善、進入實施四個階段。2008年,國家空管委提出在長春、廣州、海口實行飛行管制分區改革試點。2010年,《關於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低空空域改革試點自2011年起開始向全國推廣。同年11月印發的《關於深化中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對低空空域改革作出部署。在9個試點區域試行了將低空空域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三類的做法,並明確了通信要求、飛行類型和責任義務,初步形成一套新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和制度創新。

  實踐階段。2018年6月,全國首個低空辦—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成都掛牌成立,同年12月,國家空管委批覆了四川省政府《關於報請審定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試點的方案的請示》,同意在四川省境內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在實踐層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政策完善階段。自2008年開始,截止2018年底,國家出臺了近百項涉及空域改革和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2018年10月,民航局印發《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兩大目標,分別於2022年初步建成三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2030年該體系需全面覆蓋低空報告、監視空域和通用機場,保證低空空域安全高效實用,標誌著我國低空開放政策進入完善階段。

  進入實施階段。目前,我國低空開放處於萬事俱備、即將實施的階段。政策、技術、產品、基礎設施等都已經不是制約低空開放的瓶頸因素。低空開放早已經不是一個需要論證的課題了,需要論證的是以什麼有效方式推進空域體制改革,促進低空開放,在哪裡幹?

  二、低空開放特區破解空域改革障礙

  創辦經濟特區,是黨中央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現代化建設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步驟,四十年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經濟特區的設立,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試驗田和示範作用,成為區域經濟提升發展的重要戰略形式,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成果結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實踐,創造了以「特區」的形式促進區域經快速發展的先例,開創了先河。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改革進程和步驟逐步由沿海「經濟特區」、沿海港口城市、自由貿易區向內陸西部大開發梯次推進,改革的軌跡由沿海推向內陸,由內陸推向太空,未來空域改革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前沿、新領域,我國的改革進程將進入一個新階段,進入全方位立體改革階段,進入改革開放的新高潮階段,即太空經濟階段。因此,探索以設立「低空開放特區」的形式,創造性借鑑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把「低空開放特區」作為破解制約低空空域體制改革障礙的創新平臺,作為推動低空空域開放的試驗田,作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推動區域經濟提升發展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三、精準選址方能戰略施策

  空域改革和低空開放至今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原因種種,但也說明,並非全國34個行政區都適合開放低空,需要論證評估哪個地區最適合。

  從全國的空域管制情況來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由於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不適宜空域開放。北部是政治中心,也不適宜開放低空,西北地區地廣人稀,低空開放的使用效率不高,比較而言,西南地區空域開放的條件比較充分。川黔滇西南三省之中,從地形和地緣戰略上來講,四川和雲南屬於盆地和高原,不利於抗擊現代戰爭的打擊,而貴州園尖形山體獨立而又連綿不斷、喀斯特地貌形成眾多天然溶洞,這種獨特地形地貌是抗核打擊的天然避難所。貴州擁有狹長而偏遠的戰略縱深,著眼於東南地區可能發生的「海戰」以及西北地區的反恐防暴,可利用「三線建設」遺留的寶貴軍工資源,發揮「兵員大省」的優勢,擔當戰區後勤保障支援基地。從產業的統籌帶動效應上來講,貴州依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內陸改革開放試驗區、生態文明示範區」三大試驗區環境優勢,依託國家三線建設布局形成的「航空、航天、電子信息三大軍工產業體系」,開放低空,大力發展通航產業,統籌帶動大旅遊、大健康、大扶貧、航空製造、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產業融合發展、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虹吸效應,並最後與四川和雲南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協作共生發展,形成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和西南地區外向型經濟板塊,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整體實力,縮短我國經濟東強西弱的不平衡不協調發展差距。

  因此,貴州是全國低空開放特區的最佳選項,把貴州作為低空開放特區來規劃打造,既是探索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經驗的需要,也是貴州改變經濟增長率高、GDP絕對值基數小、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高速度增長的需要,還是改變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東強西弱的不平衡不充分格局的需要,更是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機遇改變國家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的國際地位的戰略需要,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戰略意義,其價值5-10年以後將會凸顯。

  作者:姬高生 銅仁市委黨校副縣長級幹部,法學博士

[ 責編:趙豔豔 ]

相關焦點

  • 關於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議及技術的探討
    ,低空空域內的航空器將越來越密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勢在必行,以提高低空空域資源使用的安全和效率。目前,空域管理改革的呼聲很高,國家空管部門正立足於實際,加大空域結構調整的力度,不斷對現行管理方法進行改革,積極開發我國低空空域資源,改善飛行空域環境,以達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低空空域,滿足通用航空發展的有要求。只有提高低空空域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才能提高低空空域資源安全、高效利用的水平。
  • 四川低空開放空域有望年內實現首飛
    新華社成都9月19日電(記者謝佼)低空空域改革傳來好消息,四川首個低空開放空域有望年內實現首飛。19日,四川省相關部門在成都舉行的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了這一進程。當日在蓉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暨四川省通航推介活動上,四川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省級政府的低空空域管理辦公室,目前首批開放空域正在進入關鍵時期,以後會在四川劃出一塊空域向全社會開放,不用每次飛行都去申報空域。
  • 中國空域改革:已有33%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
    (記者魏鑫 實習生黎承師) 記者昨日從2015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高峰論壇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33%的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我國將逐步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安全順暢的運行模式,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2015年是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國內通用航空發展熱潮持續升溫,國家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不斷深化,利好政策接連出臺。國外廠商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相繼在中國進行通用飛機整機生產或轉包生產,「中國造」通用飛機正在廣泛布局,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已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最好時期。
  • 首個「低空辦」成立 為「低空飛行」探路
    有媒體曾總結,201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發文釋放低空空域開放信號;2011年,時任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指出全國低空空域的全面開放要爭取到2015年實現。但如今距離這一時間表已經過去3年,我國通用航空器「上天難」的問題仍未解決。近兩年,低空開放似有加速跡象。
  • 民航局副局長:建議開放更多低空空域,例如無人機的配送等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李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在今年兩會提交的提案中,他建議深化空域改革,開放更多低空空域供通用航空使用,例如在無人機的配送、娛樂、航空體育以及應急救災等方面。
  • 低空空域改革的「四川自貿經驗」:劃6000餘平方公裡,提前1小時報備想飛就飛
    據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四川已經劃出這麼一片空域,加上簡化申報程序、目視自主飛行等一系列創新管理機制,盤活了低空空域資源,刺激了地方通航產業發展,為我國低空空域改革提供了一套「四川經驗」。很快,全國首家省級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構——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建成立,2018年12月,在成都自貿試驗區內建立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以下簡稱「運行中心」)。
  • 完善全國目視飛行航圖 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力度
    陳愛蓮稱,提高通用飛機製造產業集聚水平,需要重點打造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航空製造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支持眾多中小企業集聚創新,加快發展具有優勢和特色的通用飛機製造、發動機製造、機載系統和設備製造等產業;鼓勵通用飛機整機製造企業先行先試,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力度,為飛機試飛、飛行員培養提供更加寬鬆的空域環境。
  • ...董事陳愛蓮:建議儘快完善全國目視飛行航圖 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力度
    其中,通用飛機製造業位於整個通用航空產業鏈的上遊,是通用航空業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滿足通用航空市場運營和服務保障需要的重要支撐,是支持整個產業發展乃至通用航空器飛行安全的有力保證,在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國民經濟和科技進步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低空開放「四川探索」再邁大步
    原標題:低空開放「四川探索」再邁大步   11月15日,四川省第二批低空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在自貢鳳鳴通用機場宣布正式啟用開飛。記者郝飛攝   我省第二批低空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啟用   範圍更廣   將自貢、北川、金堂通航機場空域納入試點範圍   通道更多   可自主飛行的低空目視通道由原來的1條增至5條   探索更深   首次實現有人機和無人機同場飛行
  • 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
    文件明確了促進整合優化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推進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4項重點改革任務,為我省新時期推進開發區「二次創業」指明了方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意見出臺後,全省上下把抓改革舉措落地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和重大發展任務,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切實形成了推動改革的強大合力。一是堅持高位推動。
  •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山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聚焦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力提速,努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活力。  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是推進位度建設的重要舉措。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鮮明提出,山東要走在前列,改革開放必須走在前列;改革開放要走在前列,必須在制度創新上率先突破。
  • 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2018年4...
    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增強改革定力,強化改革使命擔當,持續向深化改革開放要動力要空間、要效益要質量,奮力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  (三)切實增強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上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
  • 我省首條低空短途運輸航線開通
    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運營,該航線面向市民開放。據悉,這條航線的開通,是法庫深入落實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設以瀋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的戰略部署發揮通用航空「小機型、小航線、小航程」的特點,適應人民群眾的個性化出行需求,填補了我省短途運輸業務的空白,是全省通航產業的重要突破,也是切實發揮通航產業服務群眾、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益嘗試,將為全省低空空域飛行積累經驗
  • 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空域使用效率已大大提高
    人民網成都8月29日電 日前,「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2018年12月4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在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站式」服務平臺和「空地一體、軍地聯動」聯合監管平臺正式投入試點運行保障。該中心是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工作的管理服務平臺。
  • 習近平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原標題:習近平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說,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 湖南成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 株洲通航產業迎來重大利好
    日前,通航產業發展迎來重大利好,湖南成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根據試點內容,過去制約通航產業發展的低空空域管制等難題將迎刃而解,擁有良好基礎的株洲通航產業有望迎來發展的春天。通航產業要實現高速發展,低空空域改革是重要的先決條件。
  • 改革開放與中國的變遷
    新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及特點,為改革開放與中國的變遷提供了具有縱深的歷史背景。關於改革開放史的分期問題,學界還有不同看法,需要進一步討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指導思想、政治環境、經濟體制、外交政策、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轉變。改革開放推進的進程就是直面問題、尋求解決辦法、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積澱了許多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經驗。
  • 楊曉江:讓長株潭成為國家低空開放試點地區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瑋蔚)昨日,省人大代表楊曉江建議,在支持航空產業發展上要加大力度求實效,力求長株潭年內成為國家低空開放試點地區,加快省「十三五」規劃的25個通用機場建設。「誰能優先獲取更多的空域資源,誰就贏得了發展航空產業的先發優勢。」楊曉江說,航空產業是集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先進位造業於一身的高端裝備製造業,是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之一,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產業拉動及就業帶動比非常高。
  • 我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措施》,提出加快構建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十大方面36條具體措施,以在新起點上推動福建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深走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 張鴻義:見證深圳打響經濟特區金融改革開放的「開山炮」
    //張鴻義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深圳市原副市長一、特區建立初期的金融改革問:特區建立之初,為什麼當時搞好金融改革開放是特別迫切的任務?張鴻義:1980年,我國僅有負責人民幣業務的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以及負責進出口保險業務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三家金融機構,很難滿足當時改革開放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同時,1980年前的深圳一窮二白,國家首選創辦經濟特區,一方面寄希望於早日改變深圳的舊貌;另一方面也期望深圳經濟特區能為國家探索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