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措施》,提出加快構建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十大方面36條具體措施,以在新起點上推動福建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深走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加快構建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體系方面,《實施措施》提出,完善產權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加強產權激勵;加快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制度,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推進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轉讓、抵押、出租、作價出資(入股)等工作;完善林權制度改革,推動森林生態資源保護發展。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實施措施》要求,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加快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有序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健全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深化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城鄉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的制定與發布制度,形成與市場價格掛鈎動態調整機制;建立鼓勵企業「零地增資」提高開發強度的機制。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嚴格執行公共利益徵地範圍,落實土地徵收目錄和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完善細化徵收流程、徵地補償等配套措施;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土地資產處置,促進存量劃撥土地盤活利用,有效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等存量土地;建立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供應、作價出資(入股)等工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
完善有利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體制機制方面,《實施措施》強調,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建立健全以發展規劃為統領、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為支撐的統一規劃體系,健全以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為依據的差異化政策和考核評價體系,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強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保障方面,《實施措施》強調,完善發展市場經濟監督制度和監督機制。持之以恆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決依規依紀依法查處資源、土地、規劃、建設、金融等領域腐敗問題;加強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海外投資和在境外國有資產監管、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黨內監督、監察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協同發力,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海峽資源報 陳永香】
【來源:福建省自然資源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