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農村改革將啟 宅基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將有突破

2021-01-08 北方網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改革是關鍵一環。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新一輪農村改革即將啟幕。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1月4日,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會議指出,要圍繞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和活力。

業內指出,新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加快推進農村改革。堅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為主線,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近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2021年要抓緊謀劃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著力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活力。

唐仁健介紹,要持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努力在做好相關基礎工作前提下,推動取得一批實質性試點成果。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此外,要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落地見效。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落實好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的政策,加快推動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

據了解,安徽、江蘇等地已經相繼出臺文件,明確農村宅基地審批流程與使用管理,探索進一步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促進宅基地流轉等。山東省近期也出臺政策,進一步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宅基地改革對鄉村振興有著重要影響。「十三五」期間,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進展,如明確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可由城鎮戶籍子女繼承,調整了之前的宅基地共建房屋、使用權流轉等規定。希望「十四五」時期能夠繼續完善宅基地制度,進一步探索擴大宅基地的流轉範圍等。

據悉,下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將圍繞四個方向,一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二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三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四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特別是在土地制度、經營制度、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包括農業保護支持政策方面都有相關的要求。二輪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怎樣通過試點、示範,怎樣使經營權放活、放好,怎樣投入發展合作社,通過發展家庭農場最後富裕農民,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在國家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設方面,改革都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

相關焦點

  • 戶籍改革的制度變遷與利益博弈
    可以看出,2010年以後是地方戶改實驗的密集期,在這些地方實驗中,重慶和成都在2007年6月同時被批准成為「全國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試驗區的某些改革舉措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了突破,如「佔補平衡、增減掛鈎」③的土地流轉制度。按現有法律,宅基地交易只能在本村內進行,承包地只能在縣內流轉,但重慶和成都統籌範圍都突破了這一邊界。
  • 專家:戶籍制度改革要遵循布局合理均衡的原則
    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劃分,如同城市和農村之間橫亙的高牆。一個小小的戶口本,關聯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戶籍制度改革關係著億萬農業轉移人口的生存發展,關係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和質量,更關係著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
  • 宅基地改革下的民宿用地類型與模式
    導語 近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批覆了全國104個縣(市、區)和3個設區市為新一輪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地區,試點期限為2020年—2022年。結合新的政策,宅基地新改後,民宿的發展將迎來一些新的變化和機遇,主要有8類可用土地和6種土地開發模式。
  • 全國人大代表蔡繼明:建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
    與往年一樣,今年蔡繼明遞交的議案和建議主要還是圍繞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包括同步推進城鄉土地產權同權化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嚴格界定土地徵收中「成片開發」的內涵和標準等。
  • 兩會訪談(3)全國人大代表蔡繼明:建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建立農民...
    與往年一樣,今年蔡繼明遞交的議案主要還是圍繞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包括同步推進城鄉土地產權同權化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嚴格界定土地徵收中「成片開發」的內涵和標準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農村這件大事做好了意義不亞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如何在新階段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鄉村振興?
  • 鄧聿文:供給側改革也是制度改革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上打出一套「組合拳」。擴大有效供給,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擴大消費需求,著力補齊短板等舉措。用一些經濟學者的話說,周期性調整和結構調整,如果沒有一套退出機制,企業仍然可以通過官方的信貸或地方政府的保護得以延續,最終周期性調整和結構調整難有突破。因此,在建立新周期、新結構的同時,要剪斷與舊有結構和格局之間的「臍帶」。事實上,經濟困難客觀上也為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和破產提供了一個好時機,關鍵是政府要轉變觀念。   降低企業成本也一樣。
  • 苑鵬等:俄國村社制度變遷及其對我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啟示
    鑑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到改革開放前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推行農業集體化、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歷史經驗教訓, 學術界和社會上仍然存在著簡單地將集體經濟與計劃經濟體制劃等號、把發展集體經濟視同重回傳統計劃經濟時代集體化老路的模糊看法與認識。因此, 解放思想, 深化理論研究, 拓展視野, 探究集體經濟本源性的傳統和制度基礎, 以史為鑑很有必要。
  • 廣西貴港市凝聚力量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廣西貴港市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市覃塘區、平南縣和貴港市農業農村局先後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先進集體予以通報表彰,景華村、東山村、平寨村3個村入選全國集體產權改革典型案例。
  • 極簡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推廣!海南重點改革邁出新步伐,看看這些...
    極簡審批制度改革受到全國推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壓茬推進等方面情況,以及「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與重點工作。「十四五」期間海南將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體系,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配套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深化「多規合一」改革,進一步完善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 看見中國|走進義烏坑口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沿海內地之差
    而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農村出現大量空置住宅,佔用土地,利用率極低,原有制度明顯不再適應現實的發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也應運而生。本次實踐以「改革與出路——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現狀」為主題。深入全國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區浙江省義烏市,採取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記錄浙江省義烏市農村宅基地改革的舉措,總結義烏市改革的經驗,並探索法律對宅基地改革的保障作用。
  • 新一輪改革重點突出公平正義 提升社會認同感
    沒有公平就失敗了(人民觀點)——寫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二突出公平正義的主線,是提升改革社會認同度和參與度的關鍵,是溝通國家上下、激發社會活力的關鍵,也是新一輪改革開放能否成功的關鍵1992年的那個春天,深圳仙湖公園,鄧小平鏟土種下一棵榕樹。
  • 【重點推薦】探索創新土地關係依然是農村改革的根本任務
    解建學:探索創新土地關係依然是農村改革的根本任務  系統集成深化農村改革試點,是中央新一輪深化完善配套提升農村改革的新舉措。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方案制定主要圍繞深化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行。改革的中心任務依然是解決三農領域存在的深層次隱性矛盾和問題。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人事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人事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清華新聞網12月7日電 12月4日下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舉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啟動儀式,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邱勇出席儀式並講話。人事處處長王希勤在會上宣讀了學校《關於材料學院人事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回覆》。
  • 新一輪改革開放 年輕人一馬當先
    37歲的廖自涵在香港、紐約和新加坡都有代表作,他在事業黃金期更換賽道,看中的是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裡承擔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貿區兩項改革開放任務,在全國絕無僅有。廖自涵和他的團隊要在政策、制度的設計上大膽謀篇布局,助力區域的高水平改革開放。
  •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後,市人力社保局對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30多年來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 晉城:凝聚起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沒有思想解放,就沒有改革突破。  當前,面對各地異常激烈的搶人大戰、以土地改革促進鄉村振興的積極探索,市委從戰略全局出發,扭住「先行區」「領跑者」「橋頭堡」三大目標,抓住「人」和「地」兩個核心要素,解放思想,創新突破,從「兩個文件」的出臺到宣傳,從培訓到落實,掀起了新一輪改革熱潮。
  • 中國保險會計制度改革的歷史演進與分析
    保險會計制度走過了從統到分,又由分到統的過程, 歷史將銘記中國保險會計制度變革的五個時期: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會計制度》時期(1984—1993年):開拓了保險會計制度的新篇章   1984年2月頒布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 農村金融改革需走新型合作金融道路
    本報記者 單憬崗主題為「普惠金融:探索農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的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首個主題分論壇今天下午舉行,如何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的普惠金融的視角下進行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成為分論壇上各位業界領袖、專家和政府官員探討與交鋒的主要議題。與會嘉賓認為,後續農村金融改革需走新型合作金融道路。
  • 「383」方案亮點多 仍需冷靜區分改革夢想和現實
    同時身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劉鶴,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的牽頭人之一。劉鶴的特殊身份不免讓人聯想: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改革政策,是否就來自這份「383」方案?  所謂「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中國新一輪改革路線圖。方案指出,新一輪改革目標是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