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中國|走進義烏坑口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沿海內地之差

2020-12-05 澎湃新聞

看見中國|走進義烏坑口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沿海內地之差

2018-08-25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每逢暑假,數以萬計的中國大學生從城市奔向中國各省市的角落,用知識幫助鄉親們,也用眼睛和思想,對國家有了進一步了解和思考。澎湃新聞政務頻道攜手已經入駐的眾多大學,推出「看見中國」專題報導,記錄大學生們看見的中國細微之處。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再次聚焦農業發展,創新性地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理論,這是順應新時代城鄉結構變化的重大改革舉措。

農業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長期重視農業的發展,而宅基地是「農村三塊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到農民住有所居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我國基層的治理和國家的根基。

在原有的制度設計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集體成員分配一塊用於建造住宅的土地,土地禁止向集體成員以外的人流轉,其福利性質多於財產性質。而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農村出現大量空置住宅,佔用土地,利用率極低,原有制度明顯不再適應現實的發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也應運而生。

本次實踐以「改革與出路——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現狀」為主題。深入全國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區浙江省義烏市,採取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記錄浙江省義烏市農村宅基地改革的舉措,總結義烏市改革的經驗,並探索法律對宅基地改革的保障作用。

探尋宅基地三權分置中農村更新改造工作——

走進義烏市坑口村

7月10日,為了研究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行中的法律保障問題,我校法學院赴義烏市新時代宅基地改革現狀考察社會實踐隊走進了坑口村,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三權分置」中農村更新改造的實施細節。

坑口村位於佛堂鎮東部大山深處,緊鄰南江江畔,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共有4個自然村,戶籍109戶227人。因為村居規模不大,以及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等因素制約,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為改善農村居住環境,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激活農村發展活力,坑口村藉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東風,多規合一地編制了村莊發展一體化規劃,並正式啟動了坑口村農村更新改造工作。

美麗坑口

農村更新改造

是指在城鎮規劃建設用地紅線範圍外的農村,在核定的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內,以村級組織為主導,規劃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和閒置宅基地,優化調整村莊用地布局,科學合理地安排農民建房和推進農房改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從而實現「戶有所居、住有所宜」。

坑口村有機更新改造鳥瞰圖

初抵坑口村時,實踐隊注意到坑口村村口一大片區域正集中建設統一住房,雖已近中午,依然有不少工人在工地上忙碌。隨後隊員們在一戶農家樂門口見到了正在監督施工的村長和書記,他們熱情地接待了實踐隊一行,並詳細地解答了坑口村更新改造的有關問題。

書記帶領隊員們考察集中住房建設情況

當問及坑口村今後的發展道路,村長表示,

坑口村每人自願拿出三個平方宅基地使用面積由村集體統籌,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事實證明,這三個平方真正成為了村民發家致富的「聚寶盆」。

書記及村長接受採訪

目前,村兩委正在和市城投進行對接,利用坑口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引進優質的民宿、旅遊項目。除此之外,

等到新房建成,允許村民自由進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

坑口村將大規模盤活村內建設用地,釋放土地價值潛能,增加村民財產性收入,最終將實現坑口村的生態宜居和產業興旺。實際上這也正是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意義所在。

探索三權分置制度設計與實施規劃——

走訪義烏市國土資源局

7月12日,實踐隊員們為了詳細了解義烏市根據中共中央的一號文件設計並實施的三權分置制度,前往義烏市國土資源局,進行深入的採訪。

在與義烏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交談中,我們了解到義烏市於2015便開始探索「三權分置」。義烏市國土資源局大膽探索,在「取得置換、抵押擔保、產權明晰、入市轉讓、有償使用、自願退出及民主管理」七個方面進行制度創新,設計了一系列的細則條款。在制度設計予以實行時,規定暫時停止《物權法》《土地管理法》等某些條款的適用。

國土資源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受採訪

在與國土資源局公職人員的交談中,我們發現,土地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存在很多困難與問題,包括在政策推行中,村民對政策不理解不配合,以及政策沒有涵蓋而出現的具體問題。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說:「政策設計好了,怎麼推行也是一個問題。首先,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先做村長書記的工作,村長書記做好後再做村兩委的工作,村兩委再做村民代表和黨員的工作,村民代表和黨員工作做好後再做全村人的工作。」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改革在後期便越來越順利。

以宅基地三權分置為基礎,通過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引領,義烏市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城鄉新社區集聚建設和新農村更新改造,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價值大大提升,增加了農民收入,並且有償調劑、有償選為、有償退出等方式也使得村集體收入有所增加。通過宅基地抵押貸款,也可破解鄉村振興資金難等問題,以上種種,保障了農民和村集體的權益,有效減少了糾紛,也使得用地更加集約,促進了城鄉結構優化和農村宅基地的高效配置。

改革伴隨著風險,尤其是開始的時候會有阻力,村民害怕權益受損而拒絕參加改革的情況也曾出現,但是如果改革確實能夠真正牢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三條紅線,那最終一定能夠被廣大農民所接受。

和承包地「三權分置」比較起來,農村宅基地對區位十分敏感,沿海與內地、城市近郊與農村腹地宅基地潛在價值和可流轉性相差很大。

義烏市宅基地流轉工作具有經濟發展程度上的優勢,首先,義烏的農村有大量的淘寶店、批發商需要租住宅基地、民房用於日常運營;其次,義烏很早就是全國聞名的小商品之都,因此義烏人經濟條件較優越,更能承擔農房改造等一系列設施支出,便利改革推行。而在更偏遠的內陸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市場還十分狹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村民沒有較多的金錢投入到舊村改造建設當中,在這類情況下,盲目推行三權分置可能會造成使用權流轉的混亂情況,也不利於保障集體的所有權和村民的資格權。

因此,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同的區域的宅基地改革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並且在改革過程中要十分注意保障耕地面積和村集體、村民權益,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根本目標。

隊伍:南昌大學法學院赴義烏市新時代宅基地改革現狀考察社會實踐隊

指導老師:黎曉武

攝影:楊柳青

整理:劉宏林 柯冬霞 吳嘉暉

編輯:蔣曉丹

本文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成果調研——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現狀》,發表時略有修改。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決勝小康看江淮】18縣區試點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和住宅
    5月6日,省農業農村廳批覆,在合肥市長豐縣、肥西縣等18個縣(市、區)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省級試點示範。按方案,試點中將構建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規範化流轉交易平臺,打造一批民宿(農家樂)集中村、鄉村旅遊目的地、農產品加工倉儲基地、田園綜合體等盤活利用樣板,總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 義烏這個街道一大批宅基地將用於……
    ,這意味著將盤活一批數量可觀的閒置宅基地用於跨村安置。這是北苑街道繼今年一月完成柳一村、下山頭村64間閒置宅基地跨村安置投標選位後在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既要把土地上長的『不乾淨的東西』清除掉,又要充分利用好整治後的每一寸土地」,街道分管領導方曉明表示,閒置宅基地盤活就是土地利用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 義烏實踐對南三條的啟示(上)
    從「天橋市場」到「石家莊南三條」,再到「中國南三條」,稱謂的變化背後昭示的是市場發展的變遷。鼎盛時期的南三條與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齊名,面向全國、輻射三北,業界譽為「南有義烏、北有三條」。  然而,在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與繁榮之後,今天的南三條卻出現了停滯與徘徊。  與曾經比翼齊飛的義烏市場相比,南三條市場已經落伍。
  • 智庫論壇|鄭新立:「十四五」深化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四大潛力
    當前最重要的農村宅基地改革所帶來的制度紅利,不言而喻。在此過程中,將持續探索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隨著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試點縣收穫了突出的改革成效。鄭新立說,將閒置的宅基地作為資本與社會資本相結合,培育發展多樣化經營,農民富起來了,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城鄉差距也隨之迅速縮小。
  • 中國地理位置絕佳的城市,如今成省內「最差」的沿海城市
    我國是一個靠海的國家,從古代到現在,許多沿海城市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非常發達,我國總共有十多個沿海城市,這些城市有令人羨慕內陸城市的資源和政策,這也是在國家的支持下,他們 但是,在中國的這些沿海城市中,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但現在有被省內最差的沿海城市「混跡」的城市,是北海市。
  • 廣東《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宅基地上市?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也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而此前的說法是「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實地調查採訪中發現,廣東農村宅基地轉讓出租的地方法規儘管還未最終出臺,但農民的私下交易已較為普遍,並自發形了成一個宅基地流轉的地下市場。
  • 農村院子面積算不算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怎麼算?宅基地新政策解讀
    隨著農村的發展,每年都有許多人建房,而當下很多人建造房屋完全沒有宅基地概念,宅基地情況也越來越亂,為了有效管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情況,國家出臺了新《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每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並且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我們知道,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院子,那麼院子面積屬於宅基地面積嗎?農村宅基地面積怎麼計算的?每戶規定是多少?另外在進行宅基地確權丈量時超出面積規定怎麼辦?
  • "義烏小商品批發城"落戶深圳?未經義烏方面許可
    浙江在線08月13日訊昨日,有經營戶向本報打來電話,詢問義烏小商品批發城落戶深圳的消息。本報記者向我市有關市場管理部門證實,這個市場冠「義烏」之名,並未得到義烏方面的許可。濫用了義烏市場冠名權  記者在義烏市場貿易發展局了解到,義烏市政府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中國小商品城(義烏小商品市場)國內外分市場冠名權管理辦法》。
  • 改革試點十年,貿易方式、開放體系不斷拓展— 義烏:續寫「買賣全球...
    義烏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正逢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十周年。新年伊始,記者在義烏感受到新型貿易蓬勃發展、開放體系全面拓展、廣大中小微企業走向世界……我們不妨通過三個關鍵詞,重新認識試點十年後的這個「世界小商品之都」。
  • 神秘的「義烏指數」了解下
    外媒稱,義烏這個被譽為「世界超市」的中國小商品集散地,是窺探全球動態的特殊窗口。新冠疫情顯著衝擊國際貿易,今天的義烏是一番怎樣的光景?從無到有的「小商品之都」能否延續義烏奇蹟?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30日報導,今年11月後,誰將入主美國白宮這個年度國際政治懸念牽動人心。
  • 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77問答
    ,加快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2019年要求,「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2020年強調,「紮實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該軟體免費使用,由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提供技術支持。為配合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工作,「國土調查雲」軟體增加了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地籍調查功能,軟體包括手機APP、WEB端和桌面端三個應用,主要面向非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工作。25.「國土調查雲」用戶註冊,軟體怎麼下載安裝?
  • 溫暖萬家燈火 義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
    而在整個「十三五」期間,義烏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累計布局海外倉29個、國際物流專線67條、「帶你到中國」展廳7個,加速構建覆蓋重要國別、重點市場的境外數字貿易樞紐網絡。義烏吖萌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周東亮首次創業被「義烏貨」打敗,再次創業來到了「中國網店第一村」青巖劉。
  • 廣西「混得最差」的沿海城市,人均GDP卻是廣西「最高」的?
    廣西位於華南地區,是西南地區,也許廣西經濟不發達,國家想讓廣西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加速廣西的發展,廣西一共有14個地級市,其中沿海城市是3個,在這幾個沿海城市中,有一個城市混得最差,但人均GDP卻是廣西最高,算是廣西富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