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含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細胞代謝產物、抗體、酶以及無機鹽等,能調節人體溫度以及滲透壓和酸鹼平衡。但最近這幾年血液系統疾病發生率卻越來越高,如血友病、貧血以及白血病等,當懷疑自己有液系統疾病時,需做哪些檢查呢。
懷疑血液系統疾病時需做哪些檢查?
1、血液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是血液病必查的項目,而且是血液病診治過程中需定期複查的項目。血常規包括。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白細胞分類,同時也包括網織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和血細胞大小分布。
2、骨髓檢查
骨髓檢查是指抽取骨髓組織或細胞做形態學分析、檢查染色體核型以及細胞化學染色,而且做幹細胞培養、基因分析以及免疫學檢查,同時也做電子顯微鏡以及病理組織檢查。此檢查項目是血液病最為重要的檢查方法之一。因為造血細胞存在於骨髓中,大部分血液病早期做血液檢查,根本不能反映出病情的真實情況,需通過檢查骨髓細胞來診斷血液病,掌握治療效果和預後。
3、白細胞分類
白細胞分類時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對白細胞分類。機器檢查時白細胞形態在正常範圍內,才具有參考意義。若血液中有異常的細胞,如異性淋巴細胞和原始細胞等,機器根本不能正確分類,所以說懷疑白細胞疾病時需目測白細胞分類。
4、出血和血栓疾病檢查
部分血液病患者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皮膚出血或瘀斑,皮膚有傷口時會出血不止,這說明血管壁彈性差或血小板數量減少,也有可能是血液凝血因子減少,這種情況下需做實驗室檢查來診斷。部分全身多發性血栓是因為血液病導致的,如血液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增多症或血液凝血因子激活所引起的高凝反應等。
5、淋巴結或其他包塊檢查
大部分血液病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結腫大或其他部位有包塊。一般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真實情況把包塊組織取出,然後做形態學觀察,對病理組織分析,做基因和染色體核型分析以及電子顯微鏡檢查,這樣能判斷包塊的性質。
6、異常免疫球蛋白檢查
某些血液病會導致血液和尿異常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別是惡性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另外,做血液和尿液異常免疫球蛋白成分檢測對診斷血液病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也能判斷預後。
溫馨提示:血液系統疾病發病隱匿,而且是難治的疾病。即使患病,患者也不能自己察覺,往往做健康體檢或因為其他疾病就醫時才被發現,所以需提高對血液系統疾病的認識,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不然會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鼻子、牙齦出血、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月經量突然增多,月經淋漓不盡,皮膚有淤斑和出血不止,應及時去醫院做以上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的可能性。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