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通高中!」
這是家長圈的焦慮之源,某種程度上,也是雞血爸媽們各種報補習班,滿世界找名師的很大原因。
與此同時,我國出臺的首個教育評價改革方案強調「健全職業學校評價」,破除「唯文憑」,很多教育專家也表示:「普職比大體上相當是國家政策方向。技術人員沒有了,是災難。我們並不是說讓孩子上職高或中專就沒有前途了。的確,去上技校學一門好手藝也不差。」
那麼,你會願意讓孩子未來讀職業學校嗎?
1
為何家長普遍不認可職高與技校?除了學歷外,更重要的是這2點!
很多人說,中考其實就是學生最大的分流,如果考試成績還算理想,那麼指定是能進入高中學習。但是,為數不少的其實還有職高與技校學生,雖然說學習成績不理想,但是能夠通過學習一門技藝,將來也能在社會中立足。可是,相比較高中生,為什麼家長普遍不認可職高與技校學生呢?
其實主要原因有3點。
1、學歷差異化
很多人認為,學歷是導致兩者之間差異化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高中文憑與職高文憑或者技校文憑之間差距很大。
在這個大學生學歷都十分普遍的今天,如果只是職高、技校學歷的話是很難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雖然說他們有一技之長,但是往往做的工作都是普通人們做的事,如果家裡條件很普通的話,那麼可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是高中學歷就不同了,高中生中上大學的基數為80%以上, 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可以有一所大學上,而職高之類學生其實是很少會考慮上一所大學的,通常都是上兩年直接畢業就業,發展的機會相比大學生顯然要小上不少。
2、學校環境與教學氛圍
人們對於職高和技校學生的看法就是去「混日子」去了,連最基礎的課程都學不到心上,更不用說其專業課。其實,這種看法顯然有點偏激,職高技校中不免有積極上進成績良好的學生,但是畢竟存在數量太少,只是個別現象而已,相比較高中中同學們之間良好的學習氛圍,職高與技校難免會遜色上不少。
3、家人的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一位家長所最大的期盼,不管自己的孩子條件如何父母都只是想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就比如說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沒有考上高中,花再多的錢也要讓孩子去上高中,但是家庭條件一般的父母如果承擔不起的話,對孩子的期望值難免會降低很多,「恨鐵不成鋼」也是很多父母的想法。
畢竟父母們通常都認為,大學生畢業後最起碼能保證有辦公桌可以坐,但是職高和技校畢業的學生他們往往認為做的都是一些「苦力活」,當然薪資待遇方面更不能相比。
2
中國人有一種傳統觀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學而優則仕。所以都很鄙視技術的學習,都想學後光宗耀祖,做官獲利。
父母一直想讓孩子讀大學而不是學技術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畢竟大學畢業的孩子大部分就業起步就是白領,名校畢業的優等生可能起步就是金領,而技校畢業生可能最好的起步就是藍領,更好的發展就是自主創業,其中的艱辛哪位父母願意讓子女去承受呢?
當然這裡只是就事論事,沒有歧視技校生的意圖。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大概是大家對高考的一大印象。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有努力去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從而找到更好的工作。
也許高考真的不是唯一的路,這話說出來很扎心,但是大部分人參加的高考,也都是給學霸們做陪考,畢竟一本線比例就這麼些人。
就算是一本畢業,招聘時的熱門崗位也會競爭非常激烈,也不一定會有工資興趣都相投的工作。讀了一個二流三流的本科,也許之後也只能拿個基礎工資。
每個人的能力天賦都不同,如果孩子真的不擅長讀書,與其累死累活走背書拼高考,那去學一門他喜歡的手藝,或許之後生活也不會太差。
如果大家能夠正視每一個職位,每一個工種,那選擇的道路就會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