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一片雲,那是家的方向」

2020-12-05 檢察日報

  

  2017年7月,5位最高檢援疆幹部臨行前在機場匆匆合影。從左至右為:龔瑞、易志斌、郭立新、於雙俠、陳堅。

  前不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的會議室裡,記者見到了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的5位幹部。雖然同在烏魯木齊市,但這是他們將近一年半後的「全家福」。

  2017年7月30日,他們惜別親人,背上行囊,向著6000裡外的新疆出發,踏上了這片熱土。

  這5位幹部分別是:郭立新、於雙俠、龔瑞、陳堅、易志斌。他們的人生中,多了一個聽起來就很「燃」的詞——援疆。

  帶著誓言「出徵」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在黑龍江掛職,還沒到期,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問可不可以報名。」2016年9月,到黑龍江掛職的郭立新距離一年的掛職期還有兩個月就期滿了,聽到援疆的消息,懷著滿腔熱情,他還是報了名,沒想到組織很快就同意了他的申請。

  同樣,從知道援疆報名消息到下定決心,龔瑞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當時機緣巧合去了趟最高檢政治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我和家人商量了兩個多小時,沒一會兒負責援疆事宜的同志就打電話過來,要求馬上作出決定。」

  龔瑞告訴記者,知道新疆的條件艱苦,任務艱巨,也知道這一待就是三年,仍然義無反顧下定決心,不管是家裡的困難還是工作的困難,都有信心克服。「來的時候就沒考慮得失,有種無畏的感覺和強烈的使命感。」說話的時候,他目光灼灼,眼神堅定。

  很快,最高檢派去援疆的幹部名額都確定下來,於雙俠、陳堅、易志斌三人也在列。

  臨行前幾天,最高檢的領導為他們送行,勉勵他們要牢記最高檢黨組和全院幹部的重託,在援疆崗位上經受鍛鍊考驗、增長才幹,書寫人生新的篇章。5位援疆幹部將囑託牢記心間,也鄭重許下承諾。

  來不及做更多準備,很快到了出發的日子,龔瑞的兒子剛好發疹子,但他不能再停留,母親幫他拎著行李,一直送到樓下。其他幾人也一樣,在家人、同事的叮囑和護送下到了機場,幾人在機場合影。由5人組成的一支援疆隊伍就這樣「出徵」了。

  牢記使命「戰鬥」

  到新疆的第一周就是培訓。「一來了首先是學習,幾天培訓讓我深刻理解了新疆工作的總目標,也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龔瑞說。

  隨後,5人就各自到了新的工作崗位。國家檢察官學院副院長郭立新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最高檢原刑事執行檢察廳正處級檢察員於雙俠任自治區檢察院刑事執行局副局長;最高檢原控告檢察廳來訪二處副處長龔瑞任自治區檢察院控申處副處長;最高檢案管辦流程處處長陳堅任烏魯木齊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最高檢原民事行政檢察廳正處級檢察員易志斌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

  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對「使命」的含義才有更深刻的認識。

  郭立新告訴記者,第一次真正體會到新疆基層的狀態,是到南疆的看守所督察。從喀什到和田,邊走邊檢查。其中,在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監獄遇到一對夫妻,他們都是刑事執行檢察幹警,常年駐監,不能回家,就把工作的監獄當成自己的家,毫無怨言。「很感動,看到他們工作的狀態才懂得什麼叫使命。」

  「對於『使命』二字的理解,原來僅僅停留在粗淺的層面,來新疆之後,更加深刻地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治疆方略,才感覺這兩個字的分量更重了,我們一定要發揮好援疆幹部的作用。」於雙俠說。

  胸懷擔當「幹事」

  最高檢的這5位幹部,原來都是各自工作領域中的專家和「大拿」,來新疆後所掛職的崗位也分別都與自身熟悉的業務掛鈎,他們都想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把新疆的檢察業務往前推一推,把隊伍帶起來。

  在自治區檢察院的統一指揮下,於雙俠致力於規範化檢察室建設,成效明顯。其中,奎屯市檢察院駐所檢察室在3000多個檢察室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16個「示範檢察室」入選單位。「樹立起一個標杆就可以帶動全疆檢察室的規範化建設。」於雙俠說。

  提高業務能力的同時,隊伍素質水平也要提升上去,這樣才能變「輸血」為「造血」。為此,新疆檢察機關舉辦了全疆刑事執行檢察業務培訓大練兵,並且選出優秀選手參加第二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競賽,賽前進行封閉培訓。於雙俠擔任指導老師,「要知道每個學員弱項是什麼,有針對性地進行全方位訓練。」就這樣,他與學員一起「閉關」了兩個月。

  不久,喜訊傳來,八家戶地區檢察院駐監獄檢察室副主任邱秉坤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獲得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業務能手」的稱號。邱秉坤也是西部五省區唯一一個入圍的優秀選手。在此之前,新疆檢察機關在全國性的比賽中還沒有拿到過名次。

  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帶了個好頭!」分管此項業務的郭立新意識到,改變新疆檢察工作落後的面貌,就要把新疆檢察幹部的精氣神兒提起來。「不是我們不行,只要肯幹,我們照樣在全國拿名次!我們自治區檢察院檢察長李永君有句名言:『不能熊,不能甘願落後、享受落後,要往前衝!』可以說,我們現在都敢闖敢拼了。」

  全國各地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易志斌作為這方面的業務「專家」,在兵團檢察院工作期間,分別為該院檢委會和兵師團三級檢察機關的檢察官作專題授課,全面介紹全國公益訴訟工作現狀,傳遞最新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同時,易志斌還對兵團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的基本原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獲得三級檢察機關高度評價。

  一個多月後,經兵團黨委組織部安排援疆幹部崗位交流,易志斌又改任兵團黨委信息綜合室副主任並主持工作。在易志斌的努力下,一大批信息被上級信息部門採用,三篇材料被中央辦公廳採用,兵團黨委辦公廳被評為2017年度自治區黨委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龔瑞剛上崗不久,就接到一個任務——承擔自治區檢察院控告申訴中心的設計工作。「這活兒我拿手!」由於龔瑞之前在最高檢原控告檢察廳就專門負責這項工作,輕車熟路,很快,他就搞好了「頂層設計」。「當時還挺有成就感,覺得為新疆做了點具體的實事。」這件事讓龔瑞對自己在新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也有力推動了檢察服務大廳建設。

  一年多來,龔瑞深入一線接待群眾,組織研判信訪風險,排查化解信訪矛盾,在自治區檢察院控申接待窗口接待來訪群眾320多人次,處理各類信訪案事件150多件次,組織排查涉檢不穩定因素和人員50多件次和人次,化解信訪矛盾16件。

  陳堅是唯一一個在烏魯木齊市檢察院掛職的幹部。全市的暴恐案件都集中在市院辦理。案管出身的他十分注重辦案規範化。「對暴恐案件首先要嚴厲打擊,同時還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在陳堅的參與和指導下,該院辦案規範,流程順暢,同時,還舉辦了全能檢察訓練營,狠抓隊伍建設。

  心繫群眾「暖心」

  阿克蘇地區賽裡木鎮拉帕村的買熱巴·買買提是個活潑可愛、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她有一位來自北京的「檢察官爸爸」——郭立新。

  援疆幹部除了業務援助外,還要積極參與落實當地「訪、惠、聚」的群眾工作部署,定期開展「結親」活動。2017年10月,郭立新和買熱巴·買買提的父親買買提·吐爾洪結為親戚。

  郭立新回想起了第一次到親戚家的情景:孩子們很有禮貌地端上茶水,雖然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為了迎接他的到來,買買提·吐爾洪特意讓孩子們去購買了新的茶葉。簡單的寒暄後,郭立新了解到買熱巴·買買提喜歡跳舞、學習成績優秀。

  「喜歡跳舞就一定要堅持下去,需要買什麼就告訴我。」郭立新告訴買熱巴·買買提,自己要資助她上學,一直到她大學畢業。「一次結親就是兩家人結緣,從此變成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將民族團結的真情延續下去。」郭立新說。

  2018年兒童節,拉帕村和附近幾個村莊的孩子們都收到了特殊的禮物——一張書桌。普普通通一張書桌,對他們來說,想擁有卻很困難。2017年底,郭立新發現親戚家的孩子趴在炕頭上寫作業,連一張像樣的書桌也沒有,他回去之後就買了兩張送過去。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擁有一張自己的書桌,郭立新發動各方力量,聯繫了四家愛心企業,為幾個村的孩子們捐獻了500張書桌。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龔瑞沒去過農村,也沒幹過農活。現在的他下地裡幹起農活來,從頭到腳都是土也不在乎。「你這樣才是最接地氣的時候!」別人和他開玩笑道。

  下沉結親中令人動容的故事太多太多……與易志斌結親的一戶人家,家裡就剩一位老人,沒人幹活,他就幫著把地裡的800多斤棉花收完。每次來親戚家都是單程16個小時的綠皮火車,一本《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他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你什麼時候過來呀?」於雙俠總能收到這樣的簡訊,幾天沒去,與他結親的家裡的孩子就會打電話或者發簡訊來問。

  5位援疆幹部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講到援疆過程中的種種艱辛和挑戰都沒有皺一下眉頭,唯獨講到親人的牽腸掛肚時,眼裡泛了淚花。援疆,最大的犧牲就是家庭。

  「我們很明確地告訴家人,援疆期間別指望我們能回去,不能陪伴你們了。」郭立新說話時堅定決絕,背後卻是無盡心酸。去年,他沒時間回家,老父親就千裡迢迢來看他,他忙得沒有時間去接,請同事幫忙把父親接到家裡。沒幾天,父親默默地回去了,他說:「你太忙了……」

  易志斌的家人來看望他,他僅僅有一個晚餐和一個早餐的時間是陪著家人在一起,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於雙俠告訴記者,他們的平均在疆天數是全年的96%。

  「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三年啊?怎麼還不回來?」兒子經常這樣問他,龔瑞就把一些有趣的事講給兒子聽。經過一年多的鍛鍊,現在的他多了一份平和從容。

  言談中,5位援疆幹部都透露著對家庭的愧疚和不舍。陳堅講了他唯一一次流淚的經歷,一天半夜11點,兒子洗澡時被倒下來的玻璃砸傷,血流不止,愛人也不在家裡,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急得哭著給他打電話,但他無法回去……

  「我有時站窗前看見東邊的一片雲都很親切,感覺那是北京家的方向。」工作很辛苦,陳堅卻很樂觀,他的朋友圈裡經常會發一些小詩,排解濃濃的思鄉情。

  照顧不了家人,就努力工作!時間很緊,要多做點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易志斌這樣說。

  採訪結束時,不知誰提議大家一起合個影。一年又半載,時間定格在這一刻。採訪完他們的第二天是個周末,5位漢子又要踏上南下的列車,到「親戚」家去了。檢察人的理想與擔當正在戈壁風沙的打磨中熠熠生光。

相關焦點

  • 夏至| 在法大,每一片雲都是想你的形狀
    夏至 | 在法大,每一片雲都是想你的形狀 2020-06-22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生願做一片雲,可否?
    來生願做一片雲,自由自在無牽無掛。我是一片雲,隨風飄蕩,居無定所,喜歡與摩天大樓的屋頂近距離對視,也許會有欣賞的雙眸正在流轉,哪怕只有數秒的凝望,也是我一路的驚喜。我是一片雲,雖然沒有太多的際遇,卻總想讓太陽的光輝垂憐,也期盼月亮多情的愛撫,日夜交替的時候,渴望一寸棲息之地,讓疲憊的身體有片刻的休整,即使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 奶奶是一片雲
    奶奶是一片雲。淡淡的,輕輕的。奶奶是慈祥的。記憶中奶奶從未給人生過氣,吵過架,總是一臉祥和的笑容。她常常勸誡我們要待人寬容,不要斤斤計較。奶奶小時家裡窮,雖自己去念過夜校,也認不了幾個字。有一次,我清楚地記得,小學放學回家,我習慣性地去奶奶家,看到一個邋遢的老年人在桌上吃飯,頓時生一股厭惡氣,剛想發作,奶奶將我拉到一邊,告訴了原委。說是個乞丐,爺爺給送去了個饅頭,奶奶又叫那人來家裡,盛了碗粥,臨走還塞了個饅頭,那人說著「好人啊,好人」就離開了。我要把那隻碗扔了,奶奶卻說,洗一洗,照樣用。事後,奶奶一再說,「人啊,不容易,能幫的就幫一下。」
  • 他是一片雲,飄在天邊
    他是一片雲,飄在天邊,瀟灑是他的,熱鬧是同學們的。周末的早晨,喜歡鍛鍊的她早早來到操場跑步。那時天剛剛放亮,操場上淡淡的晨霧還沒有散去。圍牆邊一排排大樹上的綠葉在霧中露出溼漉漉的容顏,好像剛剛從春天的夢中醒來。他們的班長已經開始了天天雷打不動的一萬米跑步,操場上有許許多多鍛鍊的身影。
  • 蒹葭蒼蒼,來海寧邂逅那一片蘆葦蕩 
    周末時光,正好可以去走走看看散散心哦~鵑湖周六明媚的陽光終究還是讓人有些忍不住,想著這麼美好的周末,窩著總有些不甘心,再忙,也要抽時間放浪形骸之外!就這樣,帶著相機,攜手三兩同伴,小編驅車去了鵑湖。怎麼說呢,這種喜悅就好像讓人感覺如絲般順滑,如棉般溫暖,細膩地讓人不忍觸碰,只剩目光糾纏。如果說,這一簇簇一團團的蘆葦還不能讓你眷戀,那麼繼續往前走吧,那成片的,聚集的蘆葦,走得越近,越會發現,一絲,一片,一群,隨風潛來!這沒有規律,沒有設計,沒有方向,忽前忽後,忽上忽下搖曳的蘆葦,初見以為偶然,再見卻開始瀰漫,不經意間,便讓你看清了風的痕跡。
  • 尋找那一片雲便是一個傳說的地方——蒼山
    如果,一片雲就是一個傳說滿山的積雪是否就是讓人無法自拔的痴迷。「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裡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冰碗吸,調梅 點蜜和瓊屑」。那變幻的山雲,低吟的山泉,高貴的山花,靈巧的動物,多彩的奇石,無不訴說著蒼山和洱海的絕美秀麗;「望夫雲」是蒼山和洱海親密無間的佐證。「望夫雲」有個十分久遠的傳說一南詔國王的女兒與一個獵人相愛,結果未能打破世俗的枷鎖,被迫逃到玉局峰頂結為夫妻。
  • 如果我是一片雲
    如果我是一片雲,我一定要做冬天的一片雲,最後變成雪,在冷風中飄蕩。鄉下的農村是最美的,特別是積雪覆蓋後的農村。不過現在它不要我了,就如同棄嬰沒了母親,因為我會在城市紮根,再也回不去了。那裡的很多人不值得留戀,他們永遠埋在記憶的灰塵中。不過,並不包括所有人。
  •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飄落在你心間
    青山巍巍,瀼水悠悠,芳菲墨染千秋,那一方綠韻,一如高山流水的琴弦,打動了我的身心。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也滋潤了一方情。正是,煙波浩渺赤烏紅,楊林丹芳醉祥瑞。美麗如斯,於是,我輕輕地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那款款深情。
  • 採擷一片西盟雲 慰藉匆匆的一路
    雲是氣象學浪漫之所在,風格多變、形態各異、色彩瑰麗的雲,構成了西盟變幻萬千的天空之境。在西盟,雲是一道不可不說的風景。西盟的雲,不止一種風格。藍天白雲依舊是天空最完美的搭配,雲捲雲舒還是天空最舒服的狀態。藍天、白雲、湖水、碧草,倒映著西盟山水永不過時的美麗景色。
  • 雲端藝術館 故事從一片雲開始
    △ 外觀及場地 △ 手繪及實景對照 △ 項目外觀 故事從一片雲開始——建築不是獨立於環境的存在建築與環境,環境與人△ 一覽無餘的環境裡,一片雲從天空中落到草坡上 讓建築與環境和諧共生——場所體驗回歸哲學思辨當一座「雲」落在了草坡上,建築不僅以自然為背景,同時建築也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帶著雲特有的輕盈與曖昧去模糊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的界限
  • 徐志摩:我是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波心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他是中國著名新月派的現代詩人、散文家。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21年留學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浪漫主義的氛圍和他國詩人影響開始創作詩。其實為人稱道的,除了徐志摩過人的才華和成就,還有他與一代才女林徽因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
  • 呼吸那一片蔚藍海灣
    在這可以邂逅南澳最美海岸線 在風光旖旎的海島上 這裡能撩動你最敏感的心弦 走起,去呼吸那一片蔚藍 前江灣 從南澳大橋沿環島公路往東行約十五分鐘到達後宅鎮,這裡是南澳縣政府所在地,也是大多數遊客來南澳的第一站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用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
    那橢圓的洞口,那橫楣,那方窗,的確神似。而中國革命的勝利,不正是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結果嗎?   「諒解、支援和友誼比什麼都重要。」同志之間經常開展談心活動,不僅可以敞開心扉、「打開窗戶說亮話」,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而且有利於及時克服缺點和不足。黨內政治生活提倡「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也在於通過經常的談心交心儘早發現問題,發揮修枝剪葉、除塵去垢的作用。
  • 一本暗示孩子怎樣面對「失去」的繪本故事《天上掉下一片雲》
    小男孩笑笑意外收穫了一片雲,笑笑帶雲去散步、野餐、探險……笑笑和雲聊天,雲變成各種樣子。小雲的陪伴給笑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歡樂,可是有一天,雲悄然離去,但笑笑並不難過,只是想念雲。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天上掉下一片雲》吧!
  • 上海以東海域出現了這種「怪雲」,是壞天氣的徵兆嗎?
    不過,也可以看到的是,在這片灰色空氣的東邊,我國上海以東,一片形狀奇異的雲系正在掃過我國黃海東海等地。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特寫上更是可以清晰的觀察這些雲層的形狀——它們看起來大多都是一縷一縷的雲系,在大片的雲胞中都是大量細碎的如同砂礫一般的碎雲,看上去的形狀像是從北向南流動的水流。
  • 海陵區綜合治理大角灣東邊沙灘
    為提高大角灣東邊海灘質量,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環境,海陵區海洋與漁業局投入20多萬元,對大角灣東邊沙灘進行綜合治理。上午,記者來到大角灣東邊的沙灘上,只見工人們先用推土機把沙子推上岸邊,然後再用鉤機進行平整。據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大角灣東邊沙灘綜合治理工程主要是對沙灘底下的淤泥進行清理,然後再將沙子回填,整個工程大約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
  • 關於雲的三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一片雲約重50萬公斤
    一片積雲約重50萬公斤小時候我們經常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雲的輕盈。「天空中的雲朵像潔白的羽毛,輕輕地漂浮在藍天之下。」「雲一朵接一朵,像棉花一樣。」......但云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的那般輕盈嗎?其實並不是。
  • 祖國最東邊的島:曾經的嵊山「小臺灣」,如今卻成了「植物王國」
    看過電影《後會無期》的人都知道東極島是中國最東邊的島,其實在中國還有比東極島更偏東25°的島,那就是嵊山島。嵊山島位於浙江舟山嵊泗縣嵊山,早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居住,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這裡大概住了1萬多人,曾經這裡的嵊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漁場之一,有著「天然魚庫」的美譽。
  • 「孤山一片雲」故事的背後,彰顯了一位清朝官員趙士麟的愛民之心
    「孤山一片雲」,以前看到這五個字,總以為是哪位文人雅士吟誦出來的一句詩,沒有特別的在意。昨日,我在孤山沒有象往常一樣沿著西裡湖走,而是走了一條山徑,感覺走到與梅妻鶴子的林和靖之墓臨近的地方,有一處白牆黑瓦環護的院落,隨道拐彎,看到粉牆的中間有一扇黑漆大門。大門是半開的,古式門環上掛著一把大鎖。
  • 什麼雲?預示啥?答案來了
    長春上空的雲火了一陣雷雨天氣過後長春出現了東邊太陽西邊雨的景象天空中的雲更是來湊熱鬧一朵一朵像是一個個棉花糖又像是一個個軟綿綿的小山丘漂亮的雲瞬間刷爆朋友圈著實火了一把很多人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就在鬃積雨雲過後長春又出現了一片更美的雲紅得發紫美得耀眼(夕陽下的火燒雲)(來源:掌上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