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風雨千萬次錘鍊的磐石,堅硬赤裸。
以鏽蝕的年輪演繹什麼叫心如磐石。這低矮卑微的香鱗、毛蕨,以及領土長大的尊嚴。
涯邊這株沉默的草!用心的執著鑄就的版圖將是褐色的。這杯故土!有滄海桑田的雕刻的血脈與根的依然蓬勃。雖然母語的田畦,被山隔在了涯的那端。但我依然希望飛鳥將我種在田的廢墟,那麼季節變遷的時候,我也可以隨著荒蕪舞個極致。
我也曾想念前塵之苦,我可不可以?以秋天的名字以防風的姿態以辯證自己無數次的新生與緣起。是被風雨的激勵遺下萬古的雄心克剛。在歷史的荒野裡,我將自己的羸弱凝固成一則寓言。
陣痛,抗腫,防風,千山外,你在禪靜中保持著千年的不變。流光裡。我一再強調別再讓蒙塵的記憶用治病細菌的形式來刺青。清涼,本該就是心靈自由的根本,是性情的歸真是一種純碎的靜。用千年的堅持忽略掉所有的不完美和傷痛,得到的將是精神的圓滿於完美,這種豁達的胸懷才可以安生於貧脊。
學名 Dryopteris fragrans (L.) Schott .
形態 植株高20-30釐米。根狀莖短粗,直立或斜升,先端密被褐色三角狀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草質,兩面均光滑無毛,而有金黃色腺體。葉柄長5-13釐米,淡綠色或禾稈色,連同葉軸和羽軸密被卵形及披針形亮黃褐色的鱗片,鱗片邊緣具細齒,先端尾尖,具有金黃色或褐色腺體。葉片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3-20釐米,寬2.5-3.5釐米,2回羽狀全裂。羽片20-25對,互生,相距3-9毫米,羽片披針形,中部最大,長12-17毫米,寬5-7毫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1回羽狀。小羽片5-7對,矩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圓鈍,基部下延至羽軸呈狹翅,邊緣具圓鋸齒,下部多對羽片逐漸縮小,基部有1-2對呈耳狀。葉脈羽狀分枝。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側脈中下部以下或近基部。囊群蓋圓腎形,膜質,灰白色,邊緣齧蝕狀。孢子周壁具褶皺,形成瘤塊狀突起。
生境 生山坡石縫、巖石裸露地。
經濟價值 香鱗毛蕨 生長於寒溫帶,在我國主產於大興安嶺。在碎石坡或石砬子上大量分布,常以小片狀分布,藏量較豐富,香鱗毛蕨喜生長於海拔較高的位置,香鱗毛蕨鎮痛作用,香鱗毛蕨在抗氧化、鎮痛、止癢及抗過敏、抗炎、抗腫.香鱗毛蕨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各種皮膚病和關節炎,如牛皮癬、皮疹、皮炎、腳氣和乾癬等。
王淑傑 愛好文學繪畫,擅長散文、散文詩創作及書畫藝術評論,香港鳳凰網10大版主,西部文學網書畫藝術編輯。
微信danyar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