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火和肉生痰的說法,靠譜嗎?防疫期間能不能吃肉?

2020-11-29 騰訊網

防疫期間,要注意增加營養

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其實,是對社會的全面考驗,不僅僅是驗證醫療和疾病控制能力,對咱們的文化,甚至每個人的思維和習慣,都是1次考核。比如,咱們民間有說法,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於是,有些普通群眾就想,發燒和咳痰,正是肺炎的表現呢?防疫期間,是不是應該全家吃素?防疫期間,到底應該如何科學地安排全家膳食?咱們現在來解析。

咱們先來看看魚生火的說法是怎麼回事吧。魚肉水分多,從成分看,含氮物質及游離胺基酸豐富,因此,魚肉放置時間長,就容易成為微生物繁殖的溫床,從而腐敗變質,由於產生較多生物胺,而發出臭味。老百姓通過對臭魚爛蝦的觀察,將魚肉列為發物。所謂發物,是指能夠導致傷口潰爛或舊病復發,產生紅腫熱痛。魚生火的說法由此產生並流傳。

從科學角度來看,生物胺對有機體的功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生物胺,包括組胺、色胺、酷胺等多種類別,參與激素調節等生理活動,當生物胺積聚超過正常水平後,就會引起頭痛、噁心、心悸、皮疹、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但是,烹飪後的魚肉,再經過消化和吸收,如果不是對蛋白質過敏,是不會存在健康隱患的。因此,魚上火的說法並沒有多少科學道理。

肉生痰的說法,是因為某些肉類脂肪含量高,或者牛羊肉等被認為有羶味,也被列入了所謂發物。此外,吃肉多的人,容易肥胖,而肥胖的人氣道反應高,可能誘發哮喘;肥胖還會帶來更多的慢性炎症發生,影響呼吸功能,產生咳痰症狀。因此 ,肉生痰,嚴格說,應該是胖生痰,問題的核心是預防肥胖,而不是吃肉。不吃肉,多吃蘿蔔白菜,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白蘿蔔也被認為有平喘功效,但是,只吃蘿蔔白菜,會導致營養失衡,反而會影響免疫力,那是保不了平安的。

防疫期間應該安排膳食呢?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果供應情況許可,膳食安排可以從5個要素來考慮。第1點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食物品種包括谷薯、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堅果等;第2點,多吃蔬菜水果及奶類,如果可能,最好每天喝300克牛奶;第3點是魚肉、瘦肉、禽蛋適量,少吃加工肉類;第4點是少油少鹽,飲食清淡,足量飲水,最好每天喝夠2000毫升水;第5點是吃完後,別坐著發呆,創造條件在家裡進行適當運動,保持能量平衡。

防疫期間,基層工作者,特別是社區管理人員,非常辛苦,每天戰鬥在防疫一線。這類可敬的人士,在膳食安排中,首先要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男性每天攝入2400到2700大卡;女性2100到2300大卡。膳食結構應該保證優質蛋白質攝入量,多吃蛋類、奶類、畜禽肉、魚蝦、大豆等,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多吃點青菜和水果。太忙,顧不上吃正餐,可以考慮通過奶粉和營養素進行補充。

防疫期間,如果屬於輕症居家觀察或是恢復期,膳食安排,首先要保證能量充足,每天谷薯類攝入量250到400克,優質蛋白質每天150到200克,每天吃1個雞蛋,再喝300克奶,總脂肪供能比佔到膳食總能量的25%到30%,簡單說,就是要比平時吃得更好些。同時,蔬菜保證每天500克,水果200到300克,飲水量每天1500到2000毫升。如果食慾較差,可以攝入營養強化食品或補充劑來增加維生素及微量營養素。居家觀察及恢復期,不能吃飽就躺著,還要注意增加日照,並保證充足睡眠及適量的身體活動。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相關焦點

  • 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吃肉,吃什麼肉好?_健美元素
    很多減肥人士,都對吃肉這件事深惡痛絕。在他們看來,肉是萬惡之源,身上的那些肥肉,都是吃肉吃出來的!其實,肥胖跟吃肉沒有絕對的關係,今天健美元素就給大家講講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吃肉,吃什麼肉好?
  • 寶寶咳嗽有痰能吃肉嗎?用對化痰三寶就不怕
    比如,孩子大病初癒,過早添加太豐富的營養,很容易讓病邪去而復返,生痰咳嗽。解決辦法是「吃少吃軟吃清淡」,痰的問題就會有所好轉。除了這兩大生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比較少發生的情況:如果發現孩子長期咳痰,達數月甚至一年半載,這往往就是體質、臟腑的問題了,需要專業醫生進行長期治療,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就醫,耐心調理。
  • 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肉?應該吃什麼樣的肉?你真的了解嗎?
    俗話說:「無肉不歡」,但很多腎友患病後,為了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不敢吃肉,怕加重腎臟負擔,這對於一些愛吃肉的腎友,簡直是一種折磨。那麼,腎友真的不能吃肉嗎?實際上,腎友是可以吃肉的,但是肉類選擇要有側重,更要均衡飲食。
  • 喉嚨總有痰,與吃得太涼也有關?提醒:祛痰潤喉,用好4招
    但是,長時間吃涼食不僅會對胃造成傷害,還可能會損傷喉嚨,使身體裡的津液在喉嚨處積聚,形成平日所謂的痰。所以,喉嚨經常經常不舒服的人,平時就要少吃涼食,不宜多吃生冷的食物,否則會使嗓子裡的痰越積越多,引發炎症。中醫認為,喉嚨裡有痰多半是身體有火氣,身體內的水分凝結無法循環暢通,致使身體裡火氣滯結形成痰。
  • 野外用土豆發電生火靠譜嗎
    野外用土豆發電生火靠譜嗎 1970-01-01
  • 買回來的肉,到底能不能直接用水龍頭清洗?健康吃肉有幾個步驟
    為了保證全天的營養均衡 ,一天中食用禽畜肉的量為45~75g,喜歡吃肉的人不妨按需購買。適量吃肉可滿足機體健康需求, 肉中豐富的血紅素鐵,還能夠幫助女性預防缺鐵性貧血。但吃肉的禁忌卻是不能食用過多,尤其是紅肉,大量攝入會增加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在早些年的研究上還發現過,過量吃紅肉,會使結直腸癌、胃癌等多種癌症的患病率增高。所以,吃肉的量大家要控制好了。
  • 武則天下令全國不能吃肉,張德吃了一頭羊,卻沒事!
    武則天,大家都知道,古代誕生的一個女皇上,還是唯一的一個,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她的與眾不同,也反映過女子也不比男子差的,只不過當時的環境下,大家都覺得女子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幹農活,男子才是幹大事的料,不過武則天給我們女子做了一個好榜樣,她在位期間也制定過很多規定,其中有一項是強人所難的,就是不準老百姓殺生,不能殺生,就是沒肉吃了,只能吃齋了。接下來請看是怎麼回事。
  • 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
    摘要: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文/農夫也瘋狂最近豬肉的價格瘋漲,很多人都在說豬肉吃不起了。在我們村裡,有好些老人說都有一個多月沒有吃肉了。不光是因為現在的豬肉價格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豬瘟而不敢吃。
  • 這些吃肉的魚,你知道有哪些嗎?
    雖然很多魚都可以吃魚飼料,而且前面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了幾種比較適合魚吃的飼料,但是有一些魚它們並不是吃素的,只投餵飼料是不能夠滿足它們的胃口的,因為它們喜歡吃肉。你知道都有哪些魚喜歡吃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愛吃肉的觀賞魚。
  • 華訊投資:網紅瘦身產品真的靠譜嗎?
    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還想擁有婀娜的身材和精美的體魄,怎麼辦?華訊投資了解到,當下有很多年輕人選擇酵素、代餐類減脂產品希望通過快速減肥的方式達到瘦身的目的。那麼,這些網紅瘦身產品真的有效嗎?真的靠譜嗎?它真的能代替蔬菜水果作為人體日常需要的營養物質嗎?華訊投資了解到,目前發現的酵素(酶)絕大多數屬於蛋白質,在加熱及酸鹼度改變的情況下,蛋白質會發生變性。也就是說,即使是生吃含有酵素的食物,進入胃中,在胃酸的作用下它們也會「失活」,最終只是參與了消化道的代謝,所以,「吃酵素可以減肥」甚至有各種養生治病作用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 高血壓能吃肉嗎?醫生:這3種肉可以吃,或能幫助穩定血壓
    一旦人們生病,不僅要每天堅持服藥,在生活習慣上還有很多注意事項,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讓人們一時難以接受。愛吃肉的李大爺之前身體都挺硬朗的,每天都要讓他的妻子給他做一頓紅燒肉。去醫院經過檢查後,被告知患上了高血壓,從這之後他的妻子就堅決不讓他吃肉。李大爺卻聲稱不用這麼小心翼翼,一直服用降壓藥,血壓不會升高的。患上高血壓並不代表不能吃肉,是可以適量吃一些肉的,肉類營養豐富,能為人體提供營養,不過吃肉的時候要注意方式。
  • 為啥同為佛教,日本地區僧人能吃肉,而中國和尚只吃素食齋?
    在大眾的眼中,信佛之人是不能夠吃肉的,但也有人了解到,日本的佛教是允許和尚吃肉的,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佛家弟子到底能不能吃肉?如果之前能。那麼又是因為什麼,不吃肉成為了中國和尚的一種標籤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事實的真相。
  • 總感覺喉嚨裡有痰,卻一直咳不出來,怎麼辦?不妨試試這4個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經常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感覺喉嚨裡面有口痰,卡在裡面咽不下去,也咳不出來,特別是在刷牙的時候,感覺非常難受。有的時候,還會引起噁心。為了把痰咳出來,很多人用盡了各種辦法,但都沒有效果。中醫認為:「百病皆由痰生」,痰的來源較為複雜,主要成因是局部特別是咽喉部、肺部分泌物所產生的。如果不及時把痰咳出來,時間一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
  • 吃肉也能減肥?揭秘生酮飲食的真相
    比如慘無人道的吃素減肥法,21天只能吃黃瓜、蘋果的單一減肥法...雖然可能在短期能見到一定成效,可過不了多久體重就會反彈,還隱隱有趕超從前的趨勢。人長胖時,也沒有一片肉是無辜的。這點挫折當然不能澆滅他們的信念,他們屢戰屢敗,越挫越勇,開始琢磨有沒有既不用管住嘴,又能吃到肉,又不用運動的減肥方法?還真有一種天天吃肉就能減肥的方法!除了不能吃主食之外,肉肉什麼的隨便吃!
  • 「吃肉」、「吃素」、「吃齋」,看看佛教是怎麼說的
    那麼佛教對吃肉是怎麼規定和解釋的呢?一般來說,佛對出家的僧眾是有嚴格規定的,那就是堅決不能吃肉,而對一些皈依的居士也是根據不同的「歸位」有不一樣的界定。皈依「菩薩戒」的大眾是禁止吃肉的。我們見了動物被殺的慘狀就會生起慈悲心,怎麼會忍心再去吃它的肉呢!。
  • 柿子和螃蟹同吃會腹瀉?「食物相剋」說法靠譜嗎?
    雞蛋和豆漿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食,檸檬和蝦肉不能同食……不少傳言稱,兩種「相剋」的食物搭配著吃,輕則影響營養吸收,重則中毒、死亡,這些說法是真的嗎?其實「食物相剋」的說法並不靠譜,我們先看看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飲食誤區。
  • 疫情趨緩,白切雞、魚生、田雞能吃上了嗎?
    傳統做法的白切雞需經過「三浸一泡一涼」的製作工序,烹製而成的雞肉達到肉熟骨未熟的效果,而在衛生程度更嚴格的今天,不少地區白切雞的烹製工藝已升級至肉骨均熟透的程度方可品嘗。章海川攝來自廣東廣州的蔡老闆是一家燒臘店的店主,疫情逼近尾聲,店裡的生意也逐步復甦,老蔡皺了三個月的眉頭才稍微舒展了些,「疫情期間,白切雞一天賣不出六隻。」
  • 不吃肉,真的能拯救地球嗎?
    如果人類都不吃肉,地球環境是不是會更好?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費數量驚人的肉、蛋和奶,光是一年消耗的肉就超過了一億噸。人類為此付出了昂貴的環境代價:任何農業都會傷害環境,而畜牧業造成的傷害是最嚴重的。
  • 中世紀後期歐洲人吃得挺好:工人每天能吃肉,麻風病院天天吃魚
    當然,不能用君堡一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來衡量整個歐洲地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同樣,也不能因為某些地區某些時間段生活艱苦,就以此認定長達一千年時間裡歐洲人飲食上都落後於東方。 其次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歐洲是一個不斷擴展的地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