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胰腺癌患者存活時間竟由這四種基因決定!

2021-02-23 轉化醫學網

近日,來自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斯坦福的科學家研究發現胰腺癌患者存活的時間長短竟取決於四種基因。

該研究對應文章則發表於最新上線的JAMA雜誌,名為Association of Alterations in Main Driver Genes With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Resecte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在這項研究之前,胰腺癌存活時間於具體基因的內在聯繫尚未被科學家所闡明。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356例可以手術取出癌組織的胰腺腺癌患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這一巨大的癌症病人總量和樣本量是之前所有相關研究所望塵莫及的。同時,腺癌也是胰腺癌患者中最為常見的類型。

在這項研究中,90名胰腺癌患者在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Wilmot癌症研究所接受了治療;其餘的胰腺癌患者則在哈佛大學 Dana Farber 癌症研究所,波士頓婦女癌症中心以及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接受了治療。科學家對所有完成腫瘤切除病例的癌組織和附近正常組織進行了DNA提取以及二代測序。

研究結果表明,與正常組織細胞的基因組相比,胰腺癌細胞基因組中的突變主要集中於KRAS,CDKN2A,SMAD4和TP53四個基因。研究結果顯示,與上述單個或兩個基因變異的患者相比,具有三或四個上述基因變異的患者具有更差的無病生存期(手術後至癌症復發)和總生存期(從手術到死亡)。

研究的合作者,Wilmot癌症研究所血液腫瘤科主任Aram Hezel博士說:「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胰腺癌的具體遺傳特徵如何影響病人個體的預後,同時,這項研究也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知識來指導患者的臨床治療並更加科學地設計未來的相關研究。」

 「胰腺癌是最具侵襲性的癌症,一般情況下,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機率非常低。可以接受手術治療的一部分患者通常能夠存活更長時間,同時,也存在一些患者能夠受益於手術前的化療。」Hezel說,「對胰腺癌遺傳背景的闡明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每個胰腺癌患者疾病的進展情況。」

參考資料:

Zhi Rong Qian et al. Association of Alterations in Main Driver Genes With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Resecte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JAMA Oncology (2017). DOI: 10.1001/jamaoncol.2017.3420

相關焦點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新研究「時間機器」,可用於治療胰腺癌!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胰腺癌是癌症中生存率最差的病種之一。患者被診斷出胰腺癌後存活至少五年的機會只有9%。觀察具有關鍵基因突變的細胞是如何相互作用並具有侵入性,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癌症的起源並儘早發現。
  • J Pathol:追蹤腫瘤疤痕組織有望徹底根治胰腺癌
    2019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人類胰腺癌疤痕組織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疤痕組織或有望幫助臨床醫生預測哪些患者會對特殊療法的反應最佳,相關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Pathology上,本文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個體化療法(包括免疫療法
  • 轉移性胰腺癌一線治療後基因組檢測取得進展
    儘管靶向治療給許多其他類型的癌症(包括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直到近期,轉移性胰腺癌患者才有了理想的治療選擇方案。 建議早期生殖系檢測和體細胞檢測 ASCO指南建議「早期檢測可行的基因組改變……對於那些可能成為一線治療後的潛在治療候選對象的患者。」
  • JAMA最新聲明:胰腺癌篩查對一般人群沒什麼用,不如不查!
    近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重申其反對針對無胰腺癌家族史的無症狀成年人進行胰腺癌篩查的立場,相關綜述發表於《JAMA》雜誌。  胰腺癌究竟有多可怕?  雖然學界關於「癌症之王」這一稱號的歸屬時有爭議,但將胰腺癌稱作癌王,想必大家都沒什麼意見。
  • 海外醫療新研究:腦蛋白可能是胰腺癌新療法的起點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認為只參與大腦神經元發育的蛋白質在胰腺癌的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發現首次證明了這種名為Netrin-G1的蛋白質如何通過保護胰腺癌細胞免受免疫系統的攻擊並為其提供營養來幫助它們生存。胰腺癌很難治療,因為腫瘤通常是纖維化的,這意味著它們會在整個胰腺中產生額外的結締組織。
  • 利用靶向KRAS突變基因的外泌體治療胰腺癌
    根據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項新的研究,對外泌體進行基因操縱可能提供一種新的胰腺癌治療方法。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6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xosomes facilitate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oncogenic KRAS in pancreatic cancer」。
  • 新冠肺炎死亡患者有什麼特徵?JAMA分析了138例患者……
    他在媒體採訪中透露過,作為從1月初就開始收治患者的武漢大醫院ICU科室主任,他「白天在ICU看病,利用晚上的時間做了一些研究」,研究的結果,正是《JAMA》今天發布的這篇論文。這批患者平均從第一次出現症狀到出現呼吸困難的中位時間是5.0天,到入院中位時間是7.0天,到出現ARDS(呼吸窘迫症候群)中位時間是8.0天。截至2月3日,47名患者(34.1%)出院,在活著出院的人中,住院中位數為10天。這其中,有36名轉入ICU的危重症患者,危重症率為26%。36人中最終有6人死亡,意味著這批患者的病死率為4.3%。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JAMA|抑鬱症|醫學|研究|患者|手術|...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成功使生存率大幅提高,HIV感染者的壽命已接近正常,越來越多的患者活到50歲以上。因此,IAS決定對HIV感染治療指南再次更新。JAMA. 2020;324(16):1651-1669. doi:10.1001/jama.2020.17025 指南的再次更新是由研究人員參評了549份引文,評估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新數據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Arien等將痘病毒為載體的CEA和MUC1疫苗接種至晚期胰腺癌患者,以GM-CSF為佐劑,結果顯示接種疫苗患者的生存期為15.1個月,明顯長於未接種疫苗患者的3.9個月,而後又進行疫苗與吉西他濱聯用治療,但患者生存期沒有明顯改善。90%以上的PDAC患者有K-ras基因突變,首個應用於胰腺癌臨床試驗的肽疫苗就是K-ras突變基因編碼的相關抗原肽疫苗。
  • 【盤點】「癌症之王」—胰腺癌的發病機理研究與療法開發現狀
    這兩種細胞都會發生癌變,來源自內分泌細胞的癌叫內分泌癌,來自外分泌細胞的癌叫外分泌癌,二者惡性程度差異很大。內分泌癌臨床上比較少見,賈伯斯罹患的就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惡性程度不高,這類患者術後存活時間較長。而來自外分泌細胞的外分泌癌多數預後較差。
  • 胰腺癌重磅級研究盤點(第3期)
    此外,對患者進行的大規模回顧性分析顯示,RORγ表達可能預測胰腺癌的侵襲性,這是因為它與晚期疾病和癌症轉移呈正相關。對LIF進行藥物阻斷和對Lifr進行基因剔除都會顯著增加化療的療效,從而延長PDAC小鼠模型的存活,這主要是通過調節胰腺癌細胞分化和上皮-間質轉化(EMT)狀態實現的。再者,在小鼠模型和人PDAC中,胰腺中LIF的異常產生僅限於病理狀況並且與PDAC發病機理相關,而且循環LIF水平的變化與腫瘤對治療的反應存在良好的關聯性。
  • 科學家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PPP1R1B蛋白
    但是對於「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治療進展卻一直停滯不前,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這與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難度高,發現即晚期有很大的關係。近日,發表在《胃腸病學》雜誌上的研究有了新突破,研究人員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
  • ...胰腺癌研究重大發現!基因複製或能解釋胰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性
    2018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癌症,遺傳改變或能解釋胰腺癌為何極具侵襲性,而且胰腺癌的早期轉移常常並不會被察覺到,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癌症進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特異性地基因擴增或許就能夠解釋胰腺癌的這些特性,相關研究獲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胰腺癌發生的基本原理
  • POLO:轉移性胰腺癌腫瘤中的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4月27~28日,AACR在線年會隆重召開。 在27日的大會上,賴忠武博士代表其團隊發布了一項針對POLO研究進行的腫瘤組織生物標誌物分析結果,。 結果表明,根據分析腫瘤組織的患者亞組,篩選的POLO人群的基因圖譜能夠反映其他胰腺癌人群的基因圖譜;BRCA2、BRCA2和ATM突變最常見並且通常相互排斥;超過2%的組織樣本攜帶體細胞BRCA突變,相當於在腫瘤中檢測到的所有有害BRCA突變的四分之一以上。 以下為壁報的具體內容。
  • RABL3基因突變與胰腺癌相關
    RABL3基因突變與胰腺癌相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 12:27:42 美國哈佛醫學院Wolfram Goesslin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進展,他們發現RABL3基因的突變改變了KRAS異戊二烯化修飾並且與遺傳性胰腺癌相關
  • 胰腺癌中神經元可以釋放絲氨酸來支持基因翻譯
    文章來源:文章亮點:1、在胰腺癌中的神經元可以釋放絲氨酸來支持基因翻譯
  • 全國胰腺癌醫院排名
    胰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難以提高胃腸系統惡性循環腫瘤的診治水平。大約90%是導管腺癌,起源於導管穿過上皮。近年來,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國可以顯著增加。存活5年  當然啦,我們國家還是要了解一下胰腺癌的症狀都有自己哪些的,這樣一個可以有效避免失去及時進行治療的機會。
  • 2020AACR速讀|POLO:轉移性胰腺癌腫瘤中的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4月27~28日,AACR在線年會隆重召開。在27日的大會上,賴忠武博士代表其團隊發布了一項針對POLO研究進行的腫瘤組織生物標誌物分析結果,。結果表明,根據分析腫瘤組織的患者亞組,篩選的POLO人群的基因圖譜能夠反映其他胰腺癌人群的基因圖譜;BRCA2、BRCA2和ATM突變最常見並且通常相互排斥;超過2%的組織樣本攜帶體細胞BRCA突變,相當於在腫瘤中檢測到的所有有害BRCA突變的四分之一以上。以下為壁報的具體內容。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意外發現基因變異據英國《每日郵報》1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該基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類的生物鐘,不僅影響心臟病、中風等急性病發病的時間,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這一成果發表在2012年11月《神經學年鑑》雜誌上。該發現衍生自另一項關於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
  • Science:讓胰腺癌缺乏半胱氨酸可殺死癌細胞
    2020年4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胰腺癌小鼠為研究對象,指出一種正在開發的用於治療罕見腎臟結石病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抵抗胰腺癌的潛力。這種化合物讓腫瘤缺乏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對胰腺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