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物理實驗 丨 這是一篇關於麥可遜幹涉儀實驗的文章
【實驗原理】
1.產生幹涉的等效光路
光源S發出的光在G1的半反射面被分成反射光(1)和透射光(2)
光束(1)投向M1,經M1反射後穿過G1,光束(2)經過G2投向M2,經M2反射後再過G2,在G1半透膜面上反射
(1)和(2)是來自同一光源S的同一束光,是兩列相干光束,在E處相遇必有幹涉圖樣產生
2.單色光波長的測量
M2⊥M1時,即M2'∥M1,光以同一傾角θ入射在M2'和M1上,(1)和(2)兩束平行的相干光光程差為
d固定,傾角θ相同方向上光程差Δ相等,具有相等θ的各方向光束形成一個圓錐面,因此看到的明暗相間幹涉圓環。
Δ=2dcosθ
d增大時,圓環會從中心一個一個冒出
d減小時,圓環會從中心一個一個縮進
每當d增加或減小λ/2 ,就會冒出或縮進一個圓環,測出移動的距離Δd和冒出或縮進的圓環數N,則
從光路和光程差推導過程中可以看到:實驗中要求M2'∥M1,即在儀器調節中使M2⊥M1
【實驗操作】
1.儀器調節
⑴打開雷射器,調節幹涉儀水平,目測幹涉儀與雷射器大致同一高度,雷射束通過G1和G2垂直入射平面鏡M2中心
⑵將M1和M2背後的傾度調節螺絲處於鬆緊合適狀態 ,(留有可調節空間),目測M1和M2處於豎直狀態
⑶轉動手輪目測M1和M2距離分光板相等
⑷遮住M1,調節M2背後的傾度調節螺釘,使其反射的光點正好射回雷射器的發射孔
⑸遮住M2,調節M1背後的傾度調節螺釘,使其反射的三個光點中間一個最亮的正好射回雷射器的發射孔
由於雷射器發射孔是一個面,雖然光點都進入了發射孔,但不能保證光點完全重合
此時通過平面鏡傾度調節螺絲使觀察屏上已經接近的光點重合
⑹將擴束鏡放在雷射器與分光板之間適當位置在觀察屏E背面就可以看到等傾幹涉圓環條紋
⑺調節M2的傾度微調螺絲,使條紋變圓居中
2.測量
移動M1改變d觀察等傾幹涉條紋變化
先轉動大輪使幹涉圓環有吞吐現象
再轉動小輪每冒出或縮進50個圓環記錄一次M1鏡位置
測量過程中小輪沿一個方向轉動,避免空程誤差
【實驗數據】
【數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