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兆耀回顧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情況
2012年6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天宮一號/神舟九號載人自動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經歷了40多個小時的太空生活,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迎來了相擁天宮的一刻。今天下午,神舟九號將與天宮一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本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您現場直播。2012-06-18 12:57:00中國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經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計劃於18日14時許,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自動交會對接。對接完成、兩飛行器形成穩定運行的組合體後,航天員將於17時22分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
...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北京,2012年6月29日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6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 任務全面實現預定目標
本報北京11月18日訊 記者曹紅豔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確交會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撤離返回」的預定目標。這標誌著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
-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手控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今天中午航天員將手動控制神舟九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國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您現場直播,敬請關注!可以說,3人以非常良好的身心狀態迎接手控交會對接任務。2012-06-24 11:06:17中國網: 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已經成功分離。
-
國新辦就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現在我向大家通報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圓滿成功的消息。 昨天傍晚19時32分,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的主著陸場區,成功回收。至此,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確交會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撤離返回」的預定目標。標誌著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 交會對接_中國網
米,整船重約8噸,最大直徑約2.8米 為與其他太空飛行器、未來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對接,根據飛行任務需要,最前端可安裝交會對接機構。 神舟八號是神舟飛船的最新執行任務的飛船,沿用了神舟七號飛船的返回艙、推進艙和軌道艙三艙結構,增加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以實現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
-
神舟九號飛船
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國計劃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屆時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
-
神舟十一號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
央廣網酒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禕辰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後,兩天內將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專家表示,航天員在太空中將有100多種食品供選擇,這些食品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保存1年時間。
-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攝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神舟十一號飛船:載人 掌握交會技術 驗證應用
《神舟十一號飛船:載人 掌握交會技術 驗證應用》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神舟十一號飛船:載人 掌握交會技術 驗證應用神舟十一號是將於2016年10月17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趙薇 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新華社發(張曉祺 攝) 8時26分,航天員手動控制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施分離,神十飛船撤離至與天宮一號相對一定距離處。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兩太空飛行器飛行狀態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後,航天員聶海勝操作手柄,控制神舟十號飛船向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緩緩接近,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密切監視飛船儀表參數和對接靶標,三名航天員密切協作、配合默契。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與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
2013年6月11日下午5時38分,搭載三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任務。
-
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成果豐碩 先後6次與神舟飛船交會對接
,執行我國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三年來,先後6次完成與神舟飛船的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研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重要經驗。
-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中國將穩步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實施了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模擬未來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方式,即載人飛船利用自身機動能力去主動追蹤空間站。據報導,此次交會對接主要分為如下4個步驟完成。由神舟十一號經歷5次變軌進入天宮二號的運行軌道;兩名航天員回到飛船返回艙,封閉返回艙與軌道艙的艙門,換上航天服,做好一些列的準備工作。
-
天宮一號,再見 飛行六年,曾與三艘飛船交會對接
能夠在天宮一號與飛船進行交會對接的過程中,控制天宮一號進行精確的姿態控制。天宮一號做了什麼第一,天宮一號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飛行任務。第二,保障航天員在軌短期駐留期間的生活和工作,保證航天員安全。第三,開展空間應用、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站技術試驗。
-
神舟九號:微重力下的細節
(秦憲安/圖)儘管美國和前蘇聯在1960年代就已經完成了手動交會對接,這項工作時至今日仍然是相當困難的。2012年6月29日上午,三名中國航天員隨神舟九號的返回艙返回地面,降落在內蒙古。經過短暫的重力再適應,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先後出艙。中央電視臺直播了全過程。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交會對接過程(視頻截圖)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周而捷、吳晶晶、白瑞雪)不到10分鐘,中國兩個無人太空飛行器在近地軌道成功對接;40多年,中國實現了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開展深空探索。3日凌晨,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43公裡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為建設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兩天前發射升空的飛船與在軌等待34天的目標飛行器依靠微波雷達、雷射雷達和電視攝像機的引導,經歷了捕獲、緩衝、拉近、鎖緊的過程,最終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正在國外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電。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是第三次飛赴太空,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此次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同時,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另外,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