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伊拉克戰爭歷時7年,在2011年美軍全部撤出了伊拉克。戰後的伊拉克是不是就此新生了呢?看起來並沒有。《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大戰略分析》中寫道:「但戰後局勢也如同阿富汗一樣動蕩不安,恐怖襲擊此起彼伏。」
01
從美軍全部撤出伊拉克至今已經過去了快20年,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薩達姆政府被推翻只是一條新聞而已,這條新聞可以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對實際生活影響不大。對於伊拉克人民則完全不一樣,戰爭對他們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是薩達姆政權的消失。
▲悼念薩達姆的人們
現在網絡上常常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伊拉克不斷出現紀念薩達姆的行為或者活動,那麼伊拉克人民現在後悔了嗎?人民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可能在這個問題中,伊拉克人民被代表了。在伊拉克戰爭之前,也許大部分伊拉克人民寄望於薩達姆政權倒臺後,伊拉克可以就此擺脫獨裁者的統治,過上更好的日子。
▲伊拉克戰爭
所以如果伊拉克人民的日子過得好了,自然也就不會後悔,我們可以用最常見的GDP數據來看一下伊拉克人民現在的生活。2018年伊拉克的GDP總量大約是2003年的10倍,這個數據看起來很驚人,似乎伊拉克的經濟發展迅速,但實際上人均GDP的增長卻非常有限。伊拉克現在國內分裂狀況嚴重,有一些地區實際上已經獨立。
02
在經濟狀況較好的地區,伊拉克人民的生活還是過得不錯的。但依然有很多地區的人民生活狀況並不如意,還常常遭受恐怖分子襲擊。從政治上來看,人權問題似乎在伊拉克得到了很大改善,現在已經不再是專制體制。但總體來說,伊拉克政府依然是一個傀儡政權。當年的薩達姆總是被人批判為獨裁者,但薩達姆能夠當權有很多原因,美國在早期的支持極為重要。
▲伊拉克人民
總的來說薩達姆以及其政權是伊拉克的產物,在某一時間段伊拉克需要薩達姆。《三國志·吳書》中寫道:「窮兵黷武,動費萬計」,薩達姆政權當年就是如此,這些當然不值得懷念,人們也不會因為推翻了一位獨裁者而感到後悔。但是在薩達姆執政期間也並非一無是處,從一段時間內,民眾支持率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美國總統布希
美國之所以發起伊拉克戰爭,當然不是為伊拉克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而是以本國利益為出發點,這一點雖說是無可厚非,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以本國利益優先。但是美國軍隊在戰爭中對伊拉克造成的巨大破壞,戰後又不聞不問,一直備受詬病。美國當然不是救世主,大多數伊拉克人民對此一清二楚,而且美國當年發動戰爭時直接繞過了聯合國,其藉口也極其拙劣,雖然小布希多方掩飾,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種不正義的行為。
03
從美軍進入伊拉克時,伊拉克人民的反應來看,大多數人非常樂於見到薩達姆政權被推翻。既然自己沒有能力做這件事,他們當然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權力。很多人認為伊拉克人民是被美國政府挑撥忽悠了,但是如果薩達姆當權時深得民心,又哪那麼容易被挑撥呢?有的人認為,如果當時美國沒有出兵將薩達姆政權推倒,那麼在後來的阿拉伯之春中,伊拉克政權同樣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敘利亞戰爭
這一點足以證明伊拉克的問題來自於本身。敘利亞持續8年的內戰至今還未結束,國家已經談不上什麼主權,領土也支離破碎,敘利亞人民真正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現在的伊拉克和利比亞人們相較而言過的日子好得多,就這一點來看的話,恐怕伊拉克人民沒有什麼可後悔的。
▲伊拉克經濟復甦
目前伊拉克不同地區的發展並不均衡,北部地區好於南部地區,在與伊斯蘭國持續抗爭多年後,目前伊斯蘭國的控制領土已經縮小了40%,但是在2015年統計的數據來看,死於暴力活動的平民數量卻有所增長,所以伊拉克目前的政治環境依然不算穩定,但總的來說已經開始復甦。
結語
戰後的伊拉克在經歷政治革命後的艱難新生,伊拉克人民已經經歷了太多戰火,現在伊拉克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建立起一個國家的凝聚力。而這一點恰恰是現在的伊拉克政府無法做到的,說到伊拉克人民是否後悔這個問題,大概率是不會後悔的,雖然現在不斷有懷念薩達姆的活動出現,但是一個獨裁者本就該被推翻。伊拉克只是還沒有走上真正新生的道路,隨著伊拉克本國人民的不斷努力,這一天應該也不會太遙遠。
參考資料: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大戰略分析》
《三國志·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