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山沿泗溪到天頂湖,縱深約2公裡,為百丈飛瀑景區。一漈、二漈、三漈形成的瀑布群,有著奇險、雄偉、壯麗、幽深的特點,人云:「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瀑布群區峽谷兩邊,到處是奇巖怪石,險峰幽洞。【佛山】百丈漈電廠外側一座大山,山形似佛,人稱佛山。佛山左面山巔,有峰如塔,叫通天塔;塔下近處有一巨巖,狀如仰天看的烏龜,叫仰天龜;仰天龜左側,是洪鐘似的金鐘山;金鐘山側,是玉鼓巖。相傳佛祖達摩刻苦修煉,一隻千年烏龜相伴,終日面對泗溪靜思。達摩得法,法力無邊,翌日金鐘三響升天;老龜久伴達摩,亦通靈性,欲隨達摩上天。老龜得知達摩金鐘玉鼓三響升天。龜是地上爬,上不得天,於是達摩棄皮囊於泗溪邊迷惑老龜,金鐘三響,靈從通天塔升天。老龜被達摩外形迷惑,金鐘三響時,還沒爬到塔底,玉鼓三響時,通天塔已閉塞,老龜遙望達摩徐徐升天,仰頭長嘆不已。
【三漈】就在蝙蝠山西,瀑流大,旁邊多巨石。傳說女媧造雁蕩山,呂洞賓造三漈與女媧相比,造就一漈、二漈;女媧得知,化女人下凡,此時呂洞賓正趕著大群巨石造三漈,仙法被女媧所破,巨石便散布灘上不動了。結果百丈寬的三漈沒能全部完成。
【陶然亭】躍上三漈,有一高臺,臺上有石亭,六柱六角。於事內觀景,其樂陶陶,便稱「陶然亭」,為吳鳴皋先生捐建。
【二漈】峰迴水轉,豁然開朗處。瀑高65米,比黃果樹瀑布(64米)高。瀑分上下水,當中折處有一個高27米,深8米,長50米的巖廊。巖廊西側,是600多平方米的石坪,當中是一個長5米,寬3米的「龍井」。廊中觀瀑,瀑流如簾,飄飄灑灑,猶如花果山水簾洞。《南田山志》載:「瀑流飛濺,其聲如雷,旁有石室,故傳為昔日呂洞賓煉丹於此。」腳下瀑流跌入深潭,便是龍潭。方圓約五畝,平如鏡,綠如碧。相傳潭深百丈,直通東海。有龍女端坐金椅梳妝,被一牧童看到驚訝不己;龍女即潛沒潭中,不再露面。潭前十餘米處有塊10米長、5米高的大方石,相傳龍女常從百丈深的龍潭躍出水面,在大方石上梳妝,這就是龍女梳妝檯。漈旁有石似大聖,稱大聖巖;有巖屹立如將軍,威風凜凜,然而斷臂,人稱斷臂將軍。二漈環境優美,散布於林間的小木屋,便是二漈度假村,是休閒的勝地。
【一漈】躍上二漈,有崖塗矗於眼前。深高207米,寬30餘米,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稱。三面絕壁如削,仰觀絕壁直插雲天:俯瞰壑底,如見地獄,驚心動魄。古人觀渡,有「浪滾銀河千壑外,被翻赤壁萬山巔。夏日雲散漫天雪,冬季雷轟入地泉。」的詩句(劉基孫劉貂《重遊百丈漈觀瀑》)。後攔壩蓄水發電,漈存流失;分引水成爆,勝景重現。近一深有一單拱石橋,名臨漈橋。過橋有一亭,名觀瀑亭,六柱六角。
【一帆峰】一深西向,一峰悄然而立,如滿風的帆,人稱一帆峰。換個角度看似情侶相依相偎。
【百丈漈煙雲】由於山高,地形多變,一年四季,一日之內,頃刻之間,百丈深煙雲,變幻無窮。春雲如海,夏雲若銀山,秋雲象幔,冬雲似棉絮,於百丈漈遠眺,重巒隱現於霧海,如蓬萊仙境;天欲下雨,濃霧如墨,昏天黑地:雨霽天睛,雲消霧散,嵐光滴翠;晴天,輕紗縷縷,怪巖奇峰,清晰可見;陰日,大霧溟朦,群山緊鎖,難識真面目。倘若穿雲破霧,登山之巔,任腳下煙翻雲滾,波嬉浪逐,使真箇要羽化登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