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打開水熱法合成納米材料的「黑匣子」

2021-01-16 小顆粒大世界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

該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首次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液晶行為和凝膠化能力,與合作者合作獲得了具有環狀極性結構的凝膠,並根據凝膠的微觀結構揭示了水熱合成中的流體行為。

這個結果最近發表在著名的雜誌《物質》上。


在過去的100年中,水熱合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並且已經成為合成各種材料如單晶、金屬氧化物、陶瓷和納米複合材料的常用方法。然而,水熱合成中可用的信息僅限於輸入原料、輸出產物和反應條件。尚不清楚封閉系統中的反應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為了有效控制水熱合成產品的質量了解和理解傳熱傳質過程尤為重要。因此,如何打開「黑匣子」成為水熱合成研究領域的一個挑戰。


研究人員發現:

在水熱條件下,氧化石墨烯納米片可以在流體剪切力的作用下沿流場方向排列。

此外,氧化石墨烯納米片可以用酚醛樹脂原位固定交聯,形成具有環狀結構的軸對稱凝膠。

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直接觀察和分析凝膠的形態和結構來預測水熱合成中的流體行為。

據此,研究人員對加熱溫度、溶液粘度、反應器尺寸/形態等因素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

溫差反應釜內襯大小是影響特定反應對流的最重要因素。

反應釜體積越大,其中反應液體的傳熱就更不均勻,溫差越大,對流就更強烈。

增強對流的作用與機械擾動相同,產物均勻性變差,尤其是會對運用水熱法規模化合成納米線、納米片或大塊凝膠材料等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更強的流場會產生更多的雜質或導致三維塊材內部結構不均勻等現象。


該研究進一步加深了對水熱合成製備不同尺寸和形狀的微納米材料的過程和機理的理解,對未來納米材料水熱合成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廣州市黃埔天泰化輕有限公司

Win-win, Leads the future / 共贏,引領未來!



相關焦點

  • 水熱法合成納米材料的「黑匣子」打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3月2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及其合作者,首次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液晶行為和凝膠化能力,獲得具有環形極向結構的凝膠,根據凝膠的微觀結構來揭示水熱合成中的流體行為。
  • 水熱法神秘「黑匣子」被打開 納米材料迎市場新機遇
    所以,還可以藉助半導體納米粒子利用太陽能催化分解無機物和有機物。除此以外,納米材料還在醫療、計算機、家電、環保、紡織、機械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納米材料如此「神通廣大」,那麼,它是從何而來呢?事實上,天然納米材料的利用率很低,實際中應用的納米材料大多數都是人工製造的。而水熱法是合成納米材料中常用的方法,具有許多合成優勢。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水熱合成法水熱合成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材料在高溫高壓封閉體系的水溶液(或蒸氣等流體)中合成,再經分離和後處理而得到所需材料。水熱反應的特點是影響因素較多,如溫度、壓力、時間、濃度、酸鹼度、物料種類、配比、填充度、填料順序以及反應釜的性能等均對水熱合成反應有影響。
  • 中國科大在揭示水熱合成的流體行為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100年來,水熱合成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已成為合成單晶、金屬氧化物、陶瓷、沸石和納米複合材料等多種材料的常用方法。然而,水熱合成中所能獲得的信息僅限於輸入原料、輸出產物及反應條件,人們對密閉體系反應中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尚不清楚。
  • 我國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原標題: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多層陶瓷電容器與水熱法
    水熱法的研究現狀水熱法,是指在特製的密閉反應器(高壓釜)中,採用水溶液作為反應體系,通過對反應體系加熱、加壓(或自生蒸氣壓),創造一個相對高溫、高壓的反應環境,使得通常難溶或不溶的物質溶解並且重結晶而進行無機合成與材料處理的一種有效方法。
  • 水熱法合成寶石簡述
    水熱合成寶石的這種方法,凡是對珠寶有所了解的人都是有所耳聞的,這個方法聽上去十分的高級,今天就來簡單的講一講水熱合成法。水熱合成法合成寶石是發生在一個密閉空間的機器裡面,這個代表性的裝置就是就是用特種鋼製作而成的高壓釜。
  • 水熱法製備納米氧化鋯粉體
    因此納米級的氧化鋯粉體的製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納米氧化鋯粉體的製備方法有物理法、氣相化學法和溼化學法。其中溼化學法中的水熱法,是目前廣泛的認為是低成本製備高級粉體的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方法。
  • 英國實現連續水熱法生產高性能磷酸鐵鋰
    目前工業上合成磷酸鐵鋰的主要工藝路徑為,以可溶性的鐵鹽和磷酸為原料,利用共沉澱法合成磷酸鐵,然後採用球磨工藝混合磷酸鐵和碳酸鋰,然後利用噴霧造粒,最後利用高溫固相+熱還原法合磷酸鐵鋰。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工藝成熟,產品的形貌容易控制,缺點也很明顯,如能耗高,且難以合成納米粒徑的磷酸鐵鋰材料。
  • 納米材料合成方法之王:種晶生長法
    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種。總的可以分為自上而下的合成方法和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自上而下的合成方法多為物理法,包括高能球磨法、雷射轟擊法、等離子體濺射法等。而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一般多為化學法,包括溶膠凝膠法、共沉澱法、氣相沉積法、水熱溶劑熱法和溶液合成法等。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國外用上述惰性氣體蒸發和真空原位加壓方法已研製成功多種納米固體材料,包括金屬和合金,陶瓷、離子晶體、非晶態和半導體等納米固體材料。我國也成功的利用此方法製成金屬、半導體、陶瓷等納米材料。   (2)化學方法:1水熱法,包括水熱沉澱、合成、分解和結晶法,適宜製備納米氧化物;2水解法,包括溶膠-凝膠法、溶劑揮發分解法、乳膠法和蒸發分離法等。   (3)綜合方法。
  • 水熱條件下Y型沸石的製備與合成
    由於具有規則的孔道結構、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熱和水熱穩定性、豐富的酸性中心以及多種可交換的陽離子等性質,沸石分子篩已被廣泛用於催化、吸附與分離、離子交換等領域。傳統的沸石分子篩通常是在水熱或溶劑熱條件下,由含有無機(鹼金屬氫氧化物)或有機(季銨鹼)結構導向劑的無定型矽鋁酸鹽凝膠晶化而成,改變結構導向劑往往可以改變所得沸石分子篩的結構類型,因此使用結構新穎的季銨鹼已成為開發新沸石分子篩結構類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 日本產綜研開發出金納米材料的簡易合成法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以下簡稱 「產綜研」)電子光技術研究部門的研究員樂優鳳和研究組長則包恭央,開發出了單晶金納米材料的簡易合成法。
  • 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合肥2月24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濱海正紅髮布化工反應水熱合成反應釜水熱釜50ml100ml新品
    濱海正紅---水熱反應釜是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力條件下合成化學物質提供的反應器。也稱水熱合成反應釜,水熱釜。應用於新材料、能源、環境工程等領域的科研實驗中,是高校教學、科研單位進行科學研究的常用小型反應器。
  •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金屬材料,納米結構-表面處理...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2009/3/16/08:4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劉言 畢偉 羅冰    【慧聰表面處理網】近日,美國《科學》雜誌報導了我國學者在金屬材料研究領域獲得的新發現。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Carbon:簡單水熱法製備石墨氮化碳納米片,對木材表面紫外線防護
    石墨碳氮化物納米片作為塗料為了環保和可再生木材免受紫外(UV)光引起的光降解,通常應用不同種類的UV吸收劑以在木材表面上形成保護層。然而,最常見的UV吸收劑是金屬氧化物,由於重金屬的存在,其合成和使用對環境無害。
  • 銳鈦礦型二氧化鈦/碳複合材料的水熱法製備及性能研究進展
    目前,溶膠-凝膠法、水熱法等方法是製備具有不同形貌和結構的銳鈦礦型二氧化鈦微納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如納米線、納米管、薄膜等。水熱法是以水或有機溶劑作為介質,利用反應釜中提供高溫高壓的反應環境,使前驅體在溶劑中反應,經過溶解-再結晶過程得到目標產物。此法具有操作簡單、重複性好、對環境汙染小等特點。
  • 這些納米材料在抗病毒方面大有潛力
    Caps材料的生物醫學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迅速發展,並被廣泛地用於骨科和牙科領域;可以金屬植入物上的薄塗層等形式應用於人工骨移植替代物。 磷酸鈣製備方法主要包括凝膠溶膠法,共沉澱法。乳化法、水熱法、無機化學法、超聲法、微波技術、模板法、乳化水熱聯用法以及微波水熱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