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都像飛機一樣大麼?不是的,其實最小的翼龍只有麻雀那麼大

2021-01-09 愛科技的小天使

當你提到翼龍時,你會想到風神翼龍,那些翼展超過10米的怪物。這些大塊頭是地球上最偉大、最壯觀的飛行生物。在中生代,無數的翼龍形成了一個大家庭,其中有龐大的成員,當然也有小的成員。今天介紹了一個非常小的翼龍,它就是森林翼龍。

森林翼龍復原圖

森林翼龍是在我國發現的。具體位置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要路溝。發現時間是在2014年的秋天。當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在考察要路溝。當他們翻動石板時,他們偶然發現了小化石。翼龍專家汪筱林立刻認為這是一種翼龍化石,但他從未見過這麼小的翼龍化石。

森林翼龍化石

森林翼龍化石被帶回北京,然後由專業的化石清潔器仔細修復。因為化石太小,化石修復通常需要顯微鏡。當這些化石被修復後,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小型翼龍化石。因為以前從未發現過這樣的翼龍,所以每個人都認為它是翼龍的寶寶。

森林翼龍對比圖

森林翼龍化石被中國古生物學家和來自巴西的古生物學家一起進行了化石的研究。他們確定這些化石來自一個成年的翼龍個體。因此,在2008年初,古生物學家發表論文,正式將這隻小翼龍命名為森林翼龍。從分類的角度看,森林翼龍屬於翼龍類目的準噶爾翼龍科。它們的嘴沒有牙齒,屁股後面沒有尾巴,是這個大家庭的典型特徵。

森林翼龍復原圖

自從第一個翼龍化石被發現以來,它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在過去的200年裡,我們發現並命名了許多種類的翼龍,它們的大小不一。在我們所知的許多翼龍中,來自中國遼寧的森林翼龍無疑是最小的成員之一。它讓我們看到翼龍不僅可以像飛機一樣大,還可以像麻雀一樣小。

森林翼龍

翼龍都像飛機一樣大麼?不是的,其實最小的翼龍只有麻雀那麼大。你明白了麼?你還知道什麼體型很小的恐龍麼?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你以為翼龍都很大,其實最小的翼龍只有麻雀那麼大
    你以為翼龍都很大,其實最小的翼龍只有麻雀那麼大圖註:森林翼龍復原圖,作者趙闖提起翼龍大家就會想到翼展超過10米的風神翼龍,這些大傢伙可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巨大最偉岸的飛行生物。翼龍專家汪筱林立即判斷出這是一具翼龍的化石,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的翼龍化石。小翼龍的化石被帶回北京,然後由專業的化石清理師進行細緻的修復。由於化石太小,化石的修復往往要用上顯微鏡才行。當化石被修復之後,科學家們看到了一隻小翼龍的化石。由於之前從來沒有發現過這麼小的翼龍化石,大家甚至以為發現的是一隻翼龍寶寶。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它們的體型變化很大,小到一隻麻雀,大到一架大型飛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翼龍和恐龍幾乎同時在地球上出現,在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絕滅事件中,又一起永遠地消失了,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化石的發現來逐漸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 與恐龍時代生存的翼龍,雖名為翼龍,卻非恐龍
    翼龍,是一種滅絕的物種,他的確是曾生存於恐龍時代,可能給人的感覺翼龍就是恐龍,但事實上,翼龍卻非恐龍。其是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他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生長出來的。翼龍是飛行的脊椎動物。
  • 恐龍時代的天空霸主——翼龍,為何這些種類的翼龍長相如此奇特?
    今天我們就說一下恐龍時代的天空霸主——翼龍的幾個比較特殊的代表。  粉紅色的南翼龍  一種長者長長下顎並且牙槽中有非常多牙齒的翼龍,牙齒加起來大概有1000多顆,這些牙齒是柔軟而呈鬃毛狀的,並不是用於咀嚼食物,科學家呈這些牙齒更像是一種過濾器,南翼龍喜歡生活在沼澤、海灘或者是其他淺水區域,它們擁有這樣的牙齒結構是有利於過濾淺水泥灘中的小魚小蝦以及藻類。
  • 翼龍和鳥一樣都能飛,為什麼翼龍恐龍一起滅絕了,鳥卻能活下來?
    翼龍比較倒黴,和大部分恐龍一樣沒能挺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古生物學家分析翼龍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原來還有一種會飛的「恐龍」,為什麼加引號?等下再介紹!看起來這也挺正常的,但自從我們了解了鳥類是進化自恐龍後,就沒法再平靜了!同樣都能飛,為什麼鳥類就逃過了劫難,翼龍卻掛了?
  • 翼龍真的是恐龍麼?
    翼龍真的是恐龍麼?  那我們就又要從恐龍的定義來進行說明了。恐龍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陸棲」說明翼龍雖然名字裡有個「龍」字但它並不屬於恐龍一族,它和魚龍一樣都只能算是恐龍的親戚而已。  除了那些體型龐大的大傢伙們,恐龍家族中也有一些小個子成員,目前認為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恐龍是細顎龍,這種恐龍身長只有1米,體重只有2.5公斤。
  • 最大翼龍之一,部分化石讓人以為是大海鳥,敢捕食恐龍的巨型翼龍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佔據統治地位,但還有一類不是恐龍的翼龍,也是和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一些體型巨大的翼龍甚至能獵食恐龍,這次來認識一種最大的翼龍之一——哈特茲哥翼龍,哈特茲哥翼龍和風神翼龍是體型最大的翼龍,翼展都超過12米,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翼龍。
  • 探秘「翼龍公園」
    日前,《經濟日報》記者隨汪筱林團隊前往新疆哈密,探秘「翼龍公園」。飛行的先驅在恐龍統制地球的中生代,有一類動物卻始終佔據著天空,自由地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它們大如飛機,小如麻雀,時而棲息倒掛在樹梢上閉目養神,時而快速掠過湖面捕食魚蝦,濺起一串串潔白的水花。它們成群結隊地在空中翩翩起舞,追逐嬉戲,俯瞰著大地上的萬物生靈。
  • 中國發現世界首枚翼龍胚胎化石 證明了翼龍與鳥類一樣是卵生而非胎生
    據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 我國科學家日前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世界上第一枚翼龍胚胎化石,證明翼龍與其它爬行動物和鳥類一樣是卵生的而非胎生的。  汪筱林與周忠和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據他們介紹,一個幾乎完整關聯的翼龍胚胎化石骨架全部處在橢圓形蛋殼中,蛋的最大長度53毫米,最大寬度41毫米。胚胎化石骨架保存非常精美完整。
  • 遠古翼龍能夠像蝙蝠一樣倒掛在樹枝上
    遠古翼龍能夠像蝙蝠一樣倒掛在樹枝上圖註:黃昏翼龍復原圖,作者:趙闖 生活在中生代的翼龍骨骼輕盈,利用連在前肢上的皮膜飛行,就像蝙蝠一樣。我們總是將翼龍和蝙蝠放在一起談論,甚至認為兩者的許多習性是相似的。人們認為翼龍會像蝙蝠一樣用有力的後爪抓在樹枝上,這樣就能夠吊在上面,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翼龍的後肢腳趾向同一個方向伸出,而且沒有對握的能力,也就是說它們沒法倒掛在樹上,但是這個觀點被最近命名的一種翼龍打破了,它就是黃昏翼龍。
  • 世界上最大的翼龍:披羽蛇翼龍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腦中處理平衡信息的神經組織相當發達,翼龍不僅能像鳥類一樣飛翔,而且很可能是飛行能手。美國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使用計算機分層造影掃描技術,依據化石建立了翼龍大腦的三維圖像。圖像顯示,翼龍的小腦葉片相當發達,其質量佔腦質量的7.5%,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動物中比例最高的。
  • 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
    飛翔的翼龍(圖片來源:pixabay)在我們的認知中,遠古時候,恐龍一直是地球的霸主,我們就理所當然地將當時類似的動物都歸納進恐龍的範疇。所以,有翅膀的翼龍就成了「會飛的恐龍」......事實上,翼龍並不是恐龍。
  •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的近親,哈特茲哥翼龍「愛的魔力轉圈圈」
    今天小編又帶來一個新的mod——Additional Creatures 2:Wild Ark(附加生物2)其實這款mod有前作,不過質量不是很好,所以小編先推薦大家玩玩這款。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關注小編不迷路!
  • 古生物學家在遼寧發現翼龍化石,它只有一個手掌的大小
    雖然有些種類的恐龍天生就是龐然大物,但是在恐龍的世界裡也有大有小。翼龍就是一種有大有小的恐龍,這種恐龍因為長著翅膀能夠在天上飛而被稱為「翼龍」。大的風神翼龍其臂展超過了十米,應該是地球上最龐大的飛行動物了。而小的翼龍究竟有多小呢?翼龍中有一種特別小的種類叫做「森林翼龍」,它還是在中國被發現的。
  • 美國士兵曾抓到翼龍,並留下了合影,恐龍不是早已滅絕?
    美國士兵曾抓到翼龍,並留下了合影,恐龍不是早已滅絕?恐龍的消失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雖然在科學界有很多理論能夠證明恐龍消失的原因,這很難讓人信服,了解恐龍最直接的方式是通過化石的方式。它掉落的時候大家才看清它的樣子,它的體型偏瘦看起來像是蝙蝠,不過它的頭上又長了一個尖尖的角嘴,像極了我們所看到的公雞,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從未出現過的生物,我們單看它們的描述,仿佛像極了我們電影中所看到的恐龍中的翼龍。它是一種能飛行同時能爬行的動物,它的體長特別大,張開雙翼能夠達到8米長左右,最大的翼龍體積能夠生長到12米左右,它們飛在天空像極了飛機一樣。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據了解,中國大地上的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發現了恐龍化石。其中,有157種集中分布在四川、遼寧、雲南、河南、山東、甘肅、新疆和內蒙古。馮偉民介紹說,我國有世界上最早長羽毛的恐龍——近鳥龍;世界上最古老的角龍——晚侏羅世隱龍;像鳥一樣睡覺的恐龍——早白堊世寂龍;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馬門溪龍;最早發現的帶羽毛的恐龍——中華龍鳥;長有四翼的恐龍——小盜龍等等。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
    翼龍的名字裡雖然有「龍」,但翼龍卻不是恐龍,而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就像生活在水中的滄龍一樣,它實際上也不屬於恐龍,而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動而已,它屬於翼龍目。在科學界,恐龍是蜥臀目和鳥臀目爬行的動物的總稱。所以,翼龍的滅絕和滅絕是同時期兩個不同物種的滅絕。那麼,翼龍可以飛,為什麼沒有逃過恐龍的大滅絕呢?
  • 《自然》雜誌:翼龍是如何逐漸掌握飛行本領的?
    據報導,翼龍是第一種依靠自身動力飛行的脊椎生物,它出現於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一些翼龍是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飛行動物。 報導稱,古生物學家仍在拼湊這種有翼爬行動物——既不是恐龍也不是鳥類——的生活細節,它們在霸王龍、三角龍和其他白堊紀晚期恐龍頭頂上空飛翔。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 三維立體胚胎化石16枚
    ▲翼龍蛋▲翼龍骨骼翼龍是地球上第一類飛向天空、也是唯一絕滅的飛行脊椎動物,因其飛行需要演化出纖細中空的骨骼,所以在全世界範圍內翼龍化石都十分稀少,翼龍蛋和胚胎化石更是罕見,但它並非恐龍,不同種類的翼龍大小迥異,可大若飛機,也可小如麻雀,此次發現的翼龍蛋與胚胎的母體為天山哈密翼龍,成年者雙翼展開可達3.5米。為何翼龍蛋與骨骼化石會如此密集呢?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大家的共同祖先,都是原始的真獸下綱動物。哺乳動物起源於距今2.25億年前的晚三疊紀,而真獸下綱出現於大約1億至9000萬年前。今天的哺乳動物只有原獸(鴨嘴獸)、後獸(有袋類)和真獸三個下綱,而在中生代,下綱一級的分類群至少有15個,真獸下綱是其中存在感很低的一個類群,多樣性和豐度都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