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R:糖皮質激素對結核性腦膜炎的作用

2020-11-30 生物谷

2016年5月6日訊/生物谷BIOON/--近期,一組研究人員對抗結核藥物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患有結核性腦膜炎的效果進行了評估。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結核病(TB),它會影響覆蓋大腦和脊髓的膜。病毒感染會引起頭痛、昏迷和死亡。倖存者也會存在腦損傷殘疾的風險。

糖皮質激素通常與抗結核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皮質激素有助於減少大腦和周圍血管的炎症,也可減少對大腦的壓力和死亡的人數。然而,有一些臨床醫生擔憂,儘管糖皮質激素可能會改善生存狀況,但倖存者們更有可能會嚴重殘疾。

研究人員進行了九個試驗,總共有1337人參與,他們評估了地塞米松、甲基強的松龍或氫化潑尼松與抗結核藥物共同作用的效果。

研究者發現經過兩個月到兩年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時期後,降低了四分之一的死亡風險。該項試驗對參與者隨訪五年,這段時間內糖皮質激素組和對照組之間死亡率的影響沒有區別;然而這種隨時間變化的原因是未知的。這項試驗還研究了糖皮質激素對愛滋病病毒試驗呈陽性的人的影響,但是一小部分包含參與者認為研究者不確定是否該組參與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

Hannah Ryan博士說:「證據清楚地表明了類固醇可減少四分之一的死亡。估計嚴重殘疾程度不是很準確,因為它很罕見,但即使是最悲觀的統計估計試驗也告訴我們,類固醇的益處是其產生死亡率遠遠小於患者殘疾率。」(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Corticosteroids for managing tuberculous meningitis.

Kameshwar Prasad, Mamta B Singh, Hannah Ryan

Background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s a serious form of tuberculosis (TB) that affects the meninges that cover a person's brain and spinal cord. I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death rates and with disability in people who survive. Corticosteroids have been used as an adjunct to antituberculous drugs to treat people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but their rol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rticosteroids as an adjunct to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on death and severe disability in people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Search methods We searched the Cochrane Infectious Diseases Group Specialized Register up to the 18 March 2016; CENTRAL; MEDLINE; EMBASE; LILACS; and 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 We also contacted researchers and organizations working in the field, and checked reference lists. Selection criteri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corticosteroid plus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with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alone in people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included death or disability as outcome measure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We independently assessed search results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extracted data from the included trials. We analysed the data using risk ratios (R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and used a fixed-effect model. We performed an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where we included all participants randomized to treatment in the denominator. This analysis assumes that all participants who were lost to follow-up have good outcomes. We carried ou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missing data. Main results Nine trials that included 1337 participants (with 469 death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t follow-up from three to 18 months, steroids reduce deaths by almost one quarter (RR 0.75, 95% CI 0.65 to 0.87; nine trials, 1337 participants, high quality evidence). Disabling neurological deficit is not common in survivors, and steroids may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this outcome (RR 0.92, 95% CI 0.71 to 1.20; eight trials, 1314 participants, low quality evidenc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hich include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vas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hyperglycaemia, and liver dysfunction.

相關焦點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化膿性腦膜炎、乙型腦炎、結核性腦膜炎表現
    最可能的疾病是A.腦囊蟲病B.化膿性腦膜炎C.多發性腦膿腫OD.乙型腦炎E.結核性腦膜炎正確答案:E患兒發熱、盜汗,食慾減退(典型結核中毒症狀),噴射性嘔吐(提示腦膜刺激徵),屍檢可見蛛網膜下腔黃色渾濁的膠凍樣滲出物,以顱底部明顯,並見多個粟粒樣灰白色結節,鏡下可見肉芽腫樣病變。
  • 經常頭痛,有可能是患上了腦膜炎,大腦是人體的主幹器官,需重視
    近年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趨勢。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療效,減少死亡率。3、病毒性腦膜炎系多種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02患上腦膜炎之後,出現的臨床表現,有種類之分(一)結核性腦膜炎
  • 男子反覆頭痛不見好 一查竟是罕見多重細菌感染腦膜炎
    近日, 陝西省結核病防治院內五科劉莉主任專家團隊成功救治一例極其少見的多重細菌感染重症腦膜炎患者。患者張某顱內感染之重、細菌種類之多,非常少見。經抗真菌、抗結核、抗細菌治療一周後,終於轉危為安。近半年來,張某經常感到頭痛不適,未予重視,間斷口服頭痛寧治療,頭痛並無緩解反而越來越重,在當地行腰椎穿刺後考慮結核性腦膜炎。近日,張某來到陝西省結核病防治院就診。經抗結核治療,頭痛未見明顯好轉,而且越來越重,頭痛欲裂,無法緩解,經多次腦脊液病原學檢查確診為隱球菌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多重細菌顱內感染,合併耐多藥肺結核。張某顱內感染之重、細菌種類之多,實為罕見。
  • 結核性脊髓炎需要及時診斷,診斷它的方式有許多,常見的有這幾種
    導語:結核性脊髓炎是由於身體的其他部位中含有的結核桿菌經過血液循環,或者是脊柱中的結核直接浸潤而形成的脊髓損害,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累及脊膜,所以被稱為結核性脊膜脊髓炎,而且近年來我國的結核病疫情出現蔓延的趨勢,因此結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也隨之增多,而且大多都見於青壯年。
  • 花季少女長期熬夜看書突發腦膜炎!這種病目前正高發
    這很可能意味著腦膜炎已伸出了「魔爪」!專家提醒,小孩患流行性腦膜炎機率遠比成年人高,這種疾病在冬春季高發,最近雨水較多,正是流行性腦膜炎病毒的高發期。腦膜炎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若出現發熱、頭痛甚至是嘔吐、抽搐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 外用糖皮質激素的種類及選用
    作者:高麗麗 編輯:寸心 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類藥物屬於甾體類固醇激素類藥物,其是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又稱皮質類固醇。
  • 典型病例學習:結核性腦膿腫一例
    近期,AJNR 雜誌發表了由巴基斯坦學者 Mubarak 等報導的一例典型的結核性腦膿腫的病例。我們一起來看下。
  • 女童抗癌3年又患腦膜炎 神經母細胞瘤是怎麼回事
    小欣今年只有6歲,可是在她三歲的時候就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這是一種癌症,而不幸的是小欣三年來一直和癌症做鬥爭,最近又有一種新的疾病找上了她,是結核性腦膜炎,這種疾病導致了這個小姑娘陷入了昏迷的狀態,目前還沒有甦醒過來,我們只能預祝她早日康復。
  • 「胸科學術」結核分枝桿菌游離核酸檢測有效提高結核性胸膜炎的...
    該研究提出:結核分枝桿菌游離DNA檢測(cf-TB)與Xpert MTB/RIF和分枝桿菌培養相比,特異性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診斷敏感性顯著提高,建議將cf-TB作為結核性胸膜炎診斷的一線檢查手段。結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P)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之一,也是胸腔積液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PD-1 抑制劑給藥前,為什麼不讓用糖皮質激素?
    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受體 1(PD-1)抑制劑,是以 PD-1 為作用靶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調節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以發揮抗腫瘤作用,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鑑於臨床對於 PD-1 抑制劑用藥期間糖皮質激素使用的困惑,歸納總結如下,以期對臨床有些許幫助。
  • 糖皮質激素劑量複雜不會算?3 張圖輕鬆搞定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應用廣泛的一類藥物,不同藥物之間可進行等效劑量換算。 那不同糖皮質激素之間如何換算呢?筆者這就帶你一起理解換算! 糖皮質激素:生物效應期 按生物效應期: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激素。 1. 短效激素 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天然激素,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時間短,不適宜抗風溼病治療,主要作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療。
  • ...為缺血性卒中的真菌性腦膜炎_真菌性腦膜炎_Fungal meningitis...
    JAMA Neurology:誤診為缺血性卒中的真菌性腦膜炎
  • 治療早產的關鍵:糖皮質激素,使用指徵是什麼?如何合理用藥?
    意思就是,糖皮質激素是最有益的治療措施[2]。ACOG是非常保守的學術機構,用「the most beneficial intervention」的語言來描述一種治療方法,份量非比尋常。糖皮質激素用於早產的研究始於紐西蘭的Graham Liggins博士(圖1)。在研究羊分娩機制時,他發現產前應用糖皮質激素可以加速胎肺成熟及改善肺功能。
  • 上海藥物所等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的發育、生長、代謝及免疫等功能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和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劑之一。經典理論認為,糖皮質激素通過與糖皮質激素核受體結合,並穿過核孔,在細胞核內發揮調控相關基因表達的作用。該作用方式通常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被稱為基因組機制。
  • 徐華強/孫金鵬/張巖團隊Nature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複合...
    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的發育、生長、代謝及免疫等功能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和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劑之一。經典理論認為,糖皮質激素通過與糖皮質激素核受體結合,並穿過核孔,在細胞核內發揮調控相關基因表達的作用。該作用方式通常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被稱為基因組機制。
  • ...合作揭示黏附類受體GPR97感知糖皮質激素並激活Go的結構基礎
    糖皮質激素(GC)是機體內極為重要的一類調節分子,它對機體的發育、生長、代謝以及免疫功能等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也是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劑。早在1950年,美國的菲利普·肖瓦特·亨奇、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和瑞士的塔德烏什·賴希施泰因便因為發現和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風溼性疾病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前人大量的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的作用模式,主要是通過與其核受體(GR)結合,並穿過核孔,在細胞核內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而發揮作用,這種作用方式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起作用,被稱為基因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