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指妊娠37周前的分娩。早產兒死亡是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倖存的早產兒也可能出現腦癱、慢性肺病、視聽功能障礙或智力低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新生兒ICU技術的發展大大地降低了新生兒死亡率和病殘率。但在早產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卻很遺憾,我們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預防和治療早產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許多治療是否有效仍有很大的爭議。公認的有效治療措施可以概括為四項[1]:
1、及時進行宮內轉運,把孕婦送到適合早產兒救治的醫院;
2、產前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和腦室內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早產兒併發症和死亡;
3、產程中使用抗生素,預防新生兒B組鏈球菌(GBS)感染;
4、產前使用硫酸鎂,可能降低小於32周的早產兒腦癱。
本文主要討論糖皮質激素。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2016年的指南明確指出「The most beneficial intervention for improvement of neonatal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ho give birth preterm i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意思就是,糖皮質激素是最有益的治療措施[2]。ACOG是非常保守的學術機構,用「the most beneficial intervention」的語言來描述一種治療方法,份量非比尋常。
糖皮質激素用於早產的研究始於紐西蘭的Graham Liggins博士(圖1)。在研究羊分娩機制時,他發現產前應用糖皮質激素可以加速胎肺成熟及改善肺功能。1972年,Liggins和Howie報導了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孕婦在產前應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能降低早產兒死亡率、RDS、IVH、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和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自此,糖皮質激素成為早產治療的基石。
圖一 Dr. Graham Liggins
Liggins的糖皮質激素治療是醫學科研的一大經典,他完美地展現了一個新療法從實驗室研究到臨床研究的過程,最終取得了臨床廣泛應用。鑑於Liggins對醫學的突出貢獻,大英帝國授予他嘉德勳位,這是最古老的騎士勳位(圖2)。Liggins是紐西蘭最有影響的一位醫學科學家,奧克蘭大學為他建立了Liggins研究院。Liggins教授於2010年8月24日逝世,我們特意在今天8月24日發出此文,以表對Liggins教授的敬意。
圖二 大英帝國授予Liggins教授的嘉德勳位(最古老的騎士勳位)
糖皮質激素可以加速整個胎兒的成熟。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增加肺順應性,降低血管滲透性,並增強肺表面活性藥物的效果。對腦、腎和胃腸都有促成熟作用。
倍他米松12mg/次,肌注,每24小時1次,共2次;
或者地塞米松,6mg/次,肌注,每12小時1次,共4次
用於早產治療的糖皮質激素僅有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兩種。這兩種激素效果強大,幾乎無血壓增高、水鈉瀦留等不良反應。肌肉注射是國際通用的給藥途徑,其他給藥途徑缺乏明確療效。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兩者孰優並無定論,美國常用倍他米松。國內沒有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是唯一用於早產的糖皮質激素。其他皮質類固醇激素缺乏明確療效,故不推薦。
從首次肌注糖皮質激素到分娩間隔超過48小時後,胎兒受益最為明顯。即使沒有完成一個療程,新生兒也會受益。雖然有報導糖皮質激素的有效作用可長達18天,但在給藥後2-7天內分娩效果最佳。
自1994年NICHD專家委員會首次推薦糖皮質激素以來,美國僅用於治療妊娠24-34周的孕婦。2016年,NICHD MFMU Networ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Antenatal Late Preterm Steroids Trial的結果,使激素應用延長到36周+6天[3]。在34-36周+6天間雖可使用激素,但不能為完成激素療程而延誤必要的產科處理,例如,重度子癇前期在34周後應立即分娩,不能因使用激素而延誤分娩。34周後也不使用宮縮抑制劑。因此,在34周後使用糖皮質激素時,有些患者可能完成不了48小時的激素療程。即使這樣,胎兒和新生兒依然受益。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激素治療與胎膜完整者基本相同。根據ACOG的最新推薦,適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高風險早產人群如下[4,5]:
1、孕24~33周+6天,有風險在7天內發生早產;
2、孕23~23周+6天,有風險在7天內早產,是否給予激素治療可根據胎兒父母的意願而定;
3、孕34~36周+6天,有風險在7天內早產,患者在孕34周前未用過激素治療。
如果妊娠小於34周,患者很有可能在7天內發生早產,而且第1個療程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已超過14天(超過7天也可考慮),這種情況下可再使用1個療程的激素治療。ACOG反對定期重複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者多療程糖皮質激素,例如超過2個療程的糖皮質激素治療[4]。
多療程激素治療可能引起副作用,對胎兒生長及神經功能的影響是主要問題。糖皮質激素治療超過3個療程時,新生兒出生體重低於第十百分位及頭圍減小增加2倍。胎兒在出生後3-5周有生長加速現象。
糖皮質激素可暫時減少胎兒呼吸運動及胎動,因此可能影響生物物理評分(BPP)。倍他米松給藥後較常見,通常在第2次給藥後發生,持續48-72小時。新生兒皮質醇水平可暫時受到抑制,但新生兒對ACTH的刺激反應不受影響。
糖皮質激素可升高母體的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作用持續72小時,但白細胞一般不超過20×109/L。激素影響糖耐量試驗。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婦,激素給藥後也可能需要胰島素控制血糖。多療程激素治療後,患者對ACTH刺激反應減弱。
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早產幹預方法之一(圖3)。其有效性已經多個大型臨床試驗和meta分析證實,其他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爭議。激素治療的禁忌症很少,妊娠期感染甚至膿毒血症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4]。圖3的漫畫僅是提醒大家,不要只看猴子,而忽視大象。象比猴子大的多!
參考文獻
1. 產科學:正常和異常妊娠(第7版)/(美)Steven G. Gabbe主編. 鄭勤田、楊慧霞主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602頁
2. Management of preterm labor. Practice Bulletin No. 171.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Obstet Gynecol 2016;128:e155–64.
3. Gyamfi-Bannerman C, Thom EA, Blackwell SC, Tita AT, Reddy UM, Saade GR, et al. Antenatal betamethasone for women at risk for late preterm delivery. NICHD Maternal-Fetal Medicine Units Network. N Engl J Med 2016;374:1311–20.
4.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for fetal maturation. Committee Opinion No. 713.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Obstet Gynecol 2017;130:e102–9.
5. 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88.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Obstet Gynecol 2018;131:e1–14.
鄭勤田教授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產科技術總監和特聘主任醫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 婦產科副教授,在美國出色地完成了住院醫師培訓,畢業後留在培訓中心工作,現是亞利桑那州Maricopa醫學中心的婦產科執業醫師。培訓期間擔任行政總住院醫師,被家庭醫生科評為最佳婦產科諮詢專家,多次被授予科主任獎、最佳住院醫師獎和科研獎。工作後獲美國婦產科教授協會的 優秀教師獎。在美國出版多部婦產科專著,所著的Comprehensive Handbook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是美國最暢銷的婦產科手冊。主編的《婦產科手冊》很受國內讀者歡迎,兩年內連續10次印刷。最近與國內外170多名醫師翻譯了權威產科專著《產科學:正常和異常妊娠》。
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