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恐龍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

2021-03-01 萌寶探世界

會不會很多人都跟憫大人一樣,不知道河源有個恐龍博物館?!

河源地區是古代恐龍生活的密集區,大量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都在這裡發現並被挖掘,且恐龍蛋的發現數量納入了世界吉尼斯記錄中。

 

趁著周末,憫大人和an爸帶著最近成為恐龍迷弟的小an,來到號稱是中華恐龍之鄉的河源。

門票30元。

1.2m以下免票。

 

場館其實很小,這裡主要是陳列展示恐龍蛋。

剛進大廳,一具大型的恐龍化石引發孩子興奮尖叫,旁邊還有可發聲吼叫擺尾的恐龍,「葉公好龍」的小an,一下子被嚇到了,拉著我貼著牆壁,不敢靠前。

 

為了緩和小an的緊張情緒,我們先帶他進入展覽房間,去看恐龍蛋及恐龍的生活場景。

 

看那密密麻麻的恐龍蛋,有沒被震驚到!

 

這裡還展示了一些小型的恐龍,有些如同家禽般大小。

可以摸一摸的恐龍蛋。

 

當初發現恐龍蛋的挖掘場景。

據說在1996年,當時是由四名小學生在一工地附近發現的一窩恐龍蛋,21年過去了,這四位小學生儼然是個中年人了,他們還會經常來看發現的恐龍蛋麼?

 

到最後,小an終於可以走近恐龍了。

 

還在紀念品區買了一個雷龍,他說,這個是吃草的恐龍,不吃肉的。

 

小男孩好像天生都愛恐龍,我在朋友圈發圖後,好幾個男孩媽咪都直問地址,說帶男娃去看恐龍。

其實,這個恐龍博物館很小,專門前去的話還不如去省博物館。不過河源有媲美杭州千島湖的萬綠湖,值得遊玩,這個倒值得一試了。

相關焦點

  • 河源風光--河源恐龍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河源恐龍博物館內展覽採用聲、光、電等高科技陳列手段,大型油畫與雕塑,圖文並茂,充分展現了河源豐富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的風貌。2013-04-17上午,「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河源恐龍博物館即日起已升格為國家級博物館。據悉,這是中科院在廣東地級市首個直接授牌的國家級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負一層為恐龍化石發掘、修復現場場景及臨時展廳。
  • 河源是恐龍墓園嗎?怎麼那麼多恐龍匯聚於此,一起去看看!
    在河源市恐龍博物館,感受一場時空漫遊博物館位於河源市源城區濱江大道旁河源恐龍文博園(龜峰公園)內,北靠龜峰山,山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龜峰塔,於2010年11月建成對外開放,2013年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合作共建、掛牌「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河源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揭秘河源頻現恐龍蛋化石的原因及後續保護措施。發現者是個「文博迷」小學生張仰喆是個「文博迷」。在不久前的國際博物館日,他在當地的恐龍博物館見過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其中就有破碎的蛋殼化石,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在斜坡土層看到蛋殼的瞬間便脫口而出:「媽媽,這個好像是一個恐龍蛋殼!」
  • 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這裡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是不是興奮的同時,有點自豪?畢竟這是在我們國家所擁有的。
  • 手機百度「復活」中國古動物館五隻恐龍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手機百度與中國古動物館達成合作,利用AR技術和圖像搜索技術「復活」5隻恐龍。小朋友們在參觀中國古動物館時,用手機百度圖像搜索直接拍攝相關恐龍的介紹圖片,就可以將5隻「AR恐龍」召喚到自己的手機上。
  • 探秘古魚、追尋恐龍,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見證38億年生命歷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這是一場舉辦地點特別對的新書發布會。8月17日下午,中國古動物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探秘古魚王國》《追尋中國恐龍》在此舉辦新書發布會。
  • 真實恐龍和《侏羅紀世界》一樣嗎?聽中國古動物館館長講化石的故事
    中國許多地方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化石發現地,越來越多的突破性研究是由中國科學家做出來的。恐龍,只是我們向遠古出發的一個記號。現在我們知道,很多恐龍像鳥類一樣身披羽毛,恐龍也沒有滅絕,現在地球上的1萬多種鳥類就是恐龍未亡的後代。中國古動物館和北京動物園的「活物」們就隔著一條街,青色古堡式博物館建築背依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橙紅色大樓。
  • 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黃氏河源龍」站起來了!
    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告訴記者,多具出土的恐龍骨骼被修復出來時,還是嵌在紅砂巖塊而露出骨骼形狀的「黃氏河源龍」,曾一度「躺」在河源市博物館的玻璃展櫃裡對外展出。2018年5月1日,該館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對「躺」在紅砂巖塊的相對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進行精細化修理,並選擇重要的部位從紅砂巖塊中剝離出來,將剝離出來的完整恐龍骨骼製作模型,根據解剖學對恐龍進行立體復原拼接裝架,讓紅砂巖中保存的「黃氏河源龍」能夠以「站立」姿態更好展示其立體狀態。
  • 手機百度與中國古動物館合作用AR「復活」五隻恐龍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記者 高興貴)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手機百度與中國古動物館達成合作,利用AR技術和圖像搜索技術「復活」了5隻恐龍。小朋友們在參觀中國古動物館時用手機百度圖像搜索功能直接拍攝相關恐龍的介紹圖片,就可以將5隻「AR恐龍」召喚到自己的手機上。
  •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揭秘真實的恐龍世界
    近日,「侏羅紀系列」全新篇章《侏羅紀世界2》登陸全國超500家IMAX影院,中國恐龍迷們終於與他們期待已久的「愛寵」們見面了。導演團隊特地採用全新的拍攝手法,給大部分片中出現的恐龍都製作了相當逼真的機械仿真恐龍模型,以還原一個真實的恐龍世界,讓這些恐龍在IMAX大銀幕上「復活」。
  • 講座|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化石背後的故事
    近日,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博士做客廣州學而優書店,圍繞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視覺獎的獲獎圖書《聽化石的故事》,帶領我們走近中國古動物館最具代表性的化石標本,揭秘數億年的化石背後的生物演化歷史,以及關於這些化石不為人知的故事。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現場錄音整理稿,經主辦方和王原本人校核並授權發布。
  • 探秘中國古動物館:那些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
    為了講述脊椎動物的演化史,中國古動物館按照脊椎動物的分類和演化順序,將這套繪本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五個分冊,每個分冊之中,都會介紹對應類別中最有代表性的十幾種古動物。
  • 廣東河源發現巨龍類恐龍化石-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河源市博物館傳出好消息,受邀到河源市指導新建恐龍博物館布展工作的中科院專家,近日在整理該市館藏恐龍骨骼化石時,意外發現其中兩塊恐龍骨骼化石是蜥腳類恐龍中的巨龍類頸椎化石!  整理庫存發現巨龍類化石  據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介紹,今年9月17日,他在為河源市博物館整理庫存恐龍骨骼化石時,意外發現了這兩塊巨龍類恐龍脊椎骨骼化石。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今天的主角正是其中的黃氏河源龍,首先我們先看看名字的由來吧。所有的生物種類都是雙名命名法,分為種和屬,其中黃氏是它的種名,而河源龍是它的屬名。種名贈給在河源恐龍化石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先生,而屬名來自化石的發現地廣東省河源市。
  • 在中國古動物館走過奇妙的進化之旅,聽科技教師培訓碰撞教育理念
    遊覽過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之後,8月30日,2020&34;全國營活動將雲遊科普場館系列最後一個場館定在了中國古動物館。主持人鄭洋和中國古動物館講解員顧霞帶領營員們追隨時間的腳步,一起感受脊椎動物上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國古動物館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創建的,中國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為載體,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及進化論知識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動物博物館。
  • 古似鳥龍:恐龍家族中的「飛人博爾特」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古似鳥龍 像鳥的恐龍,一定都會飛嗎? 你們肯定認識很多很多恐龍吧?但是,你們知道恐龍家族中最能跑的是什麼龍嗎? 中國不但是世界上的恐龍發現大國,還是世界恐龍研究的大國。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已經研究命名的恐龍有322種,數量居世界首位。
  • 探恐龍世界,解自然奧秘!「中國的恐龍」講座現場氣氛「嗨」到爆!
    4月23日,由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和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聯合主辦、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特別支持的講座「中國的恐龍」,在山西地質博物館一層報告廳舉行。這是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成立以來舉辦的第四場講座,也是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自然資源課的第二期。
  •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是如何煉成的
    圖/《生命的進化》「化石講一個探究精神,從神秘感引入,激發好奇心,再用化石作為證據研究,這就是科學的精神」——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在一個透明的櫥窗裡,密密麻麻地擺放著上百塊湘西王冠蟲(三葉蟲的一種)的化石,雖然名字裡有蟲,但它們看上去並不駭人,圓滾滾的甚至有些可愛。
  • 自貢:15件古鳥類化石標本展示恐龍演化過程
    四川在線消息(劉億 記者 秦勇 文/圖)8月7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與中國古動物館首次聯合舉辦的「飛向藍天的恐龍」特展正式向公眾開放。據介紹,展覽分為「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和「鳳飛九天」5個部分,包括各種帶羽毛的恐龍化石展品和殘留恐龍特徵的古鳥類化石標本共15件,全面展示恐龍從奔跑到飛行、從陸地到天空、從帶鱗片的爬行生物到帶羽毛的飛行動物的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