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發現巨龍類恐龍化石-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2020-12-08 央視網科教

 

河源巨龍類恐龍骨骼化石模型一角

恐龍專家王濤在修復巨龍類恐龍骨骼化石

  據推算巨龍長約18米重達30噸 為華南地區首次發現河源迄今發現5個種類恐龍化石

  河源市博物館傳出好消息,受邀到河源市指導新建恐龍博物館布展工作的中科院專家,近日在整理該市館藏恐龍骨骼化石時,意外發現其中兩塊恐龍骨骼化石是蜥腳類恐龍中的巨龍類頸椎化石!

  據我國著名恐龍研究專家董枝明教授稱,這是華南地區首次發現的巨龍類恐龍化石,加上之前在河源境內發現的竊蛋龍類、甲龍類、暴龍類和獸腳類恐龍化石,截至目前,河源市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類型增至5種。

  整理庫存發現巨龍類化石

  據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介紹,今年9月17日,他在為河源市博物館整理庫存恐龍骨骼化石時,意外發現了這兩塊巨龍類恐龍脊椎骨骼化石。

  董枝明說,在我國目前發現的蜥腳類巨龍中,已有「黃河巨龍」、「東北巨龍」和「華北巨龍」,而在河源發現的巨龍類恐龍骨骼化石,是迄今為止在華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這對研究河源乃至華南地區的恐龍種類意義非常重大。

  化石是2004年在河源一工地發現

  據河源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介紹,該恐龍化石是2004年2月10日在河源市高新區的一個工地上發現的。疑似恐龍骨骼化石的是一塊約80釐米寬、100釐米長的土塊,從土塊中可清晰地看到類似骨骼的白色化石。

  黃東說,由於當年發現現場的巖層上下皆為紅砂層,中間層厚約1至3米,摻雜著大量貝殼類化石和鵝卵石,他和同事都估計這是一條古河流衝積形成的漩渦狀堆層。在此處發現恐龍骨骼化石,表明整個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裡內都有可能出土恐龍骨骼化石。

  黃東當年從骨骼化石的形狀、紋理及同過去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比較,初步判斷該物體是恐龍脊椎的部分化石。由於發現現場較凌亂,加上化石風化比較嚴重,當時很難確定化石所屬的恐龍種類,又因條件有限,部分館藏恐龍骨骼化石一直沒有得到權威人士的考證。

  推斷:

  巨龍體長

  約17至18米

  記者昨日在河源市博物館看到,被發現的這兩塊恐龍骨骼化石呈乳白色,長約65釐米,寬約50釐米,現已被恐龍專家們拼接在一起,顯示出大型獸類的脊椎骨形狀。經考證,這兩塊恐龍骨骼化石證實為蜥腳類恐龍中的巨龍類頸椎化石。從脊椎骨的大小推斷,這頭巨龍的體長約17至18米,體重達20至30噸。

  河源發現的恐龍種類增至5種

  而此次巨龍類脊椎化石的發現,也使河源市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增至5種,董枝明教授稱,這說明在白堊紀時期,河源地區的氣候非常適合恐龍生活,當時極有可能有種類非常豐富的恐龍在這裡生活和棲息。

相關焦點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昨天,本報記者深入搜集我省的恐龍分布資料,並專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及佛山地質局總工程師,試圖解開7000萬年前廣東恐龍的謎團。焦點:恐龍為何偏愛廣東?除了佛山三水以及日前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大瀝,其實河源、南雄等地都是恐龍化石發現的「大戶」,這些化石大多也屬於白堊紀晚期。
  •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近日,記者從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此前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發現的疑似恐龍蛋化石,經博物館工作人員搶救性發掘,已確認為恐龍蛋化石,並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目再創新紀錄。
  • 重大發現!甘肅永靖再次發現巨龍形類恐龍骨骼化石
    央視網消息:近日記者從甘肅臨夏永靖縣獲悉,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這是繼在該縣境內發現恐龍足印群化石、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大唐永靖龍化石後的又一重大發現。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所長 李大慶:(這次發現)保存的恐龍骨骼是相當於身體後部,就是從後腿以後,(身體)前面的一些原來暴露出來的(部分),已經被衝蝕掉了,也挺可惜的。但是能保存這些,還是比較好,應該說是比較幸運的。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恐龍|巴塔哥|愛登堡與巨龍|化石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2016年初,一則新聞轟動了世界,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發現了巨大的恐龍化石,這種恐龍甚至可能比阿根廷龍還要大,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模式種名則是為了紀念發現化石的牧場所有者梅奧家族。圖註:巴塔哥巨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在巴塔哥巨龍被命名之前,英國廣播公司(BBC)就聯合著名的自然紀錄片大神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製作了名為《愛登堡與巨龍》的紀錄片,全面介紹了恐龍化石的發現、發掘與重建。
  • 河源風光--河源恐龍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該館於2010年11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建築面積8300平方米,展覽面積3100平方米,以恐龍為主題,主要展出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的17000多枚各種恐龍蛋化石、10多具恐龍骨骼化石個體及眾多恐龍足跡化石模型,體現了河源市作為「中華恐龍之鄉」的豐富恐龍化石資源。河源恐龍博物館外觀設計新穎獨特,如同一粒甦醒的種子。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張仰喆在斷橋斜坡處發現恐龍蛋化石。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黃堃媛)7月23日,河源市民李小芳和其9歲兒子張仰喆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蛋殼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中國首次發現早白堊紀真蜥腳類恐龍化石
    中法古生物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證實,在廣西扶綏縣、年代大約為1.3億年前的那派組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是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個新屬種——「何氏六榜龍」,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白堊紀早期真蜥腳類恐龍。它的發現為研究此類恐龍演化的複雜性提供了化石證據,也對研究我國南方地區該時期的古地理、古氣候及古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 廣東河源埋巨量恐龍蛋化石 不知情曾毀幾萬枚
    14年前的1996年,4個河源小孩在玩砸開圓形石頭的遊戲時,被嘯仙中學鄒火榮老師發現,鄒老師制止了他們。後經鑑定,那些圓石頭竟是恐龍蛋化石。自此,河源的恐龍文化揭開了傳奇。  河源市文化局副局長、博物館館長黃東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對河源的恐龍化石如數家珍:河源不僅恐龍蛋化石多,還是國內唯一的在同一地方發現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以及恐龍腳印的城市,這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  恐龍蛋雖多研究者太少  在黃東眼裡,河源不僅恐龍資源豐富,而且極具科研價值。
  • 廣東河源每天有人哄搶恐龍蛋化石 一枚可賣到上萬
    作為「恐龍之鄉」,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出近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2004年底,河源市博物館憑當年館藏10008枚恐龍蛋化石數量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證書,同時,河源市也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授予「中華恐龍之鄉」。
  • 泰坦巨龍類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分類進化位置:恐龍\蜥臀目\蜥腳亞目\蜥腳下目\真蜥腳類\新蜥腳類\大腳類\多孔椎龍類\泰坦巨龍類泰坦巨龍類恐龍從名字可以知道都是些比較巨大的恐龍,由於他們的身體巨大,所以化石基本沒有完整的,好多只有幾塊骨骼,但是一根骨骼都能達到1-2米的長度,可見其巨大的身體。
  • 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個恐龍迷?大多數恐龍迷,應該都看過《侏羅紀公園》吧?今天Abby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中華恐龍之鄉——河源。雲南省祿豐縣之所以著名,是在於雲南省祿豐縣是中國最早發掘出恐龍的地方,擁有中國最早恐龍發掘地的稱號。出土的有巨大祿豐龍、許氏祿豐龍、雲南龍、蘆溝龍、孫氏彝州龍等。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恐龍曾在你家鄉?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無恐龍省區還剩7個
    你的家鄉有恐龍化石嗎?恐龍化石包括恐龍的足跡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1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截止2020年底,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除天津、上海、福建、海南、青海和港澳臺等8個省級行政區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已發現恐龍化石。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2016年初,一則新聞轟動了世界,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發現了巨大的恐龍化石,這種恐龍甚至可能比阿根廷龍還要大,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模式種名則是為了紀念發現化石的牧場所有者梅奧家族。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240餘枚,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從此結束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 中國範圍內發現的最大的恐爪龍類足跡 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點面積約1600平方米,產出年代早於江西贛州、廣東河源等地的恐龍化石點,多樣性遠高於黑龍江嘉蔭、安徽黃山、廣東南雄、雲南楚雄
  • 廣東河源堪稱現實版「侏羅紀公園」
    原標題: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拿下金氏世界紀錄 現已超過1.8萬枚廣東河源堪稱現實版「侏羅紀公園」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
  • 「落鳳坡」恐龍足跡化石及其發現經過
    2月18日,我致信《化石》雜誌編輯部,報告在赤城縣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並隨信寄去恐龍足跡化石照片。信發出一個月後未得到編輯部的回音,我不灰心,不洩氣,3月18日,又致信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從此結束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雖然此前的地質勘探工作並未發現恐龍化石,但白堊紀紅層的存在使得恐龍的發現是可預料的,福建省完全具有保存恐龍實體或遺蹟化石的潛力。
  • 21世紀中國出土的神秘生物化石,形似西方巨龍,網友:蝙蝠俠?
    我們都知道,人類不是這個世界僅存的生物,在數十億年的時間長河中,世界經過不斷的衍生與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物,直至如今,已經滅絕的可以說不計其數,而又經過風化埋藏沉澱,直到如今才被人類所挖掘和發現。,在中國廣闊的疆域上,可以說曾經生存著很多古生物,就像是廣東的河源,曾經就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被譽為恐龍之鄉,而像是今天所要說的,21世紀在中國出土的神秘生物化石,形似西方巨龍,網友:蝙蝠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