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
「這個世界大到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卻小得無法滿足某些人的貪婪。」
——甘地
1881年
愛迪生研製成功第一盞商用燈泡
能連續使用1500小時
1924年
工程師已經能夠造出
壽命長達2500小時的燈泡
今天
日常用燈泡的
壽命只有1000小時
為什麼科技進步了
燈泡的壽命反而縮短了
一盞114歲的電燈泡
將帶領我們抽絲剝繭
拆穿一樁驚人的跨國商業陰謀
1924年的聖誕節,幾位世界主要燈泡製造商在瑞士日內瓦一間密室集會,商談一項名為「太陽神」(Phoebus cartel)的秘密計劃。一樁世紀大陰謀就此誕生。
這項計劃技術性地將燈泡壽命限制在1000小時以內,如此一來,消費者才會不斷購買新的燈泡,燈泡銷售額才會持續成長,從而達到藉著 「計劃性汰舊」來控制消費者的目標。
次年,這幾位「陰謀家」更聯合了其他燈泡製造商,成立了一個「1000小時壽命委員會」,進一步禁止任何廠商製造壽命較長的燈泡。
「1000小時壽命委員會」被啪啪打臉。
全世界「最老」的燈泡今年已經114歲高齡,從1901年點亮至今。
今年已114歲高齡的電燈泡
如今,一架網絡攝影機全天候對準這顆掛在美國加州利佛莫爾谷市消防隊車庫天花板上的燈泡,讓全球粉絲能夠隨時上網「瞻仰」這顆傳奇的燈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牆」看看。
網址 http://www.centennialbulb.org/cam.htm
翻牆後所獲114歲的燈泡實時錄影截圖
人類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中獲得了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但無節制的開發最終將導致資源的枯竭;而資源的枯竭亦將導致人類的毀滅。資源危機的根本在於人類的貪婪。
著名科技作家福克斯在紀錄片中頗具諷刺意味地說:
「燈泡向來是想法與創新的象徵,但它卻也是計劃性汰舊最完美的實例。」
—END—
影片導演
克西瑪·丹諾裡茨爾
Cosima Dannoritzer
擁有斯特萊斯克萊德大學和波恩茅斯電影學院兩校學歷,導演克西瑪·丹諾裡茨爾,長期關注歷史、生態以及科學議題,且與英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地的廣播公司合作拍攝紀錄片。
2012年,她以導演身份同時獲選為香港歌德學院與德國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 GmbH的藝術家進駐計劃,以《燈泡陰謀》引起觀眾熱烈的迴響,也讓大家開始正視消費機制、環境汙染和資源再利用等問題。
克西瑪·丹諾裡茨爾的鏡頭不僅帶有強烈的批判性,也發起一股號召群眾的力量,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導演找到一個又一個和她所見略同的平民英雄,一起對抗資本主義,並試圖找到全球資源分布的平衡點。
20世紀,人們喜歡說一些奇怪的有趣的話,例如「像空氣一樣免費」,「花錢如流水」,仿佛空氣和水都可以無限量獲得似的。
然而,當數10億人擁有足夠的錢來購買汽車、旅遊度假商品和塑料包裝食物的時候,整個地球的環境本身所允許的承載量是有限的。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
「這個世界大到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卻小得無法滿足某些人的貪婪。」
——甘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如需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用光影保護生態環境,ID:ygybhsth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①點擊標題下方藍色「用光影保護生態環境」字樣,關注我們的公眾帳號;
②查找公眾號「用光影保護生態環境」或搜索「ygybhsthj」,關注我們。
如果覺得以上內容可讀和有價值,歡迎推薦給其他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閱讀原文」看《燈泡陰謀》完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