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憑藉自己的力量,搜颳了各種各樣的財物和有用的東西,並將大量的財寶握在手中。原本按日本的想法,是要用船運回來的,但附近海域已有盟軍部隊駐紮,只要有船經過就會遭到打擊,故而一直找不到機會,直到投降前夕,他們才實行運籌帷幄。
據日本政府介紹,這艘名為「阿波丸號」的日本船隻經過福建海峽時,遭到美軍艦的襲擊,直接沉沒海底,至今下落不明。那個時候,這個事情沒有人關心,日本也不敢打撈,而且他們也沒有打撈的設備,所以慢慢被遺忘,幾十年後日本當局提起,這才引起我們的重視。
據日本方面說,「阿波丸號」裝滿了40噸黃金和大約12噸白銀,價值極高,我們於1997年組成打撈小組下海搜尋,結果卻出了意外。由於在阿波丸號附近以及船艙裡,除了一些諸如錫錠、橡膠、水銀、鈮鉭、雲母、鋼化玻璃等雜物外,什麼金銀製品都沒有,所以它的藏身之處何在?
隨後隨後的打撈船隊又增加了探險範圍,還是找不到什麼東西,無奈只能先把船上的東西先撈起來,噸數達到5100噸,按當時的價格,最低能賣出兩千萬。在這些貨物面前,所有的人都覺得是被日本玩弄了,日本不是船上沒有黃金,就是故意偷來的,或者是船上有黃金,卻已被秘密運走的。
而專家更傾向於後者,畢竟日本如此白費心機地收集財物,肯定是想佔為己有,但他又怕被人知道,所以搞了一個狸貓換太子,讓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當然具體情況如何,至今還沒有定論,即使去質問日本,他也不會主動承認,甚至可能倒打一耙,到時候你們也無計可施。
如今有關阿波丸號黃金的去向,已成為一個未解之謎,不少潛水愛好者紛紛到事故地點搜尋,各人懷抱著暴富的夢想,但也沒見有什麼成功案例。對於這一堆「雜七雜八」的處理方式,我們並沒有佔為己有,而是歸還給日本,以緩和雙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