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開始!醫療器械「實名制」全國執行,影響所有人

2020-12-08 健康界

▍來源:賽柏藍器械

▍整理:米克

確定!2019年10月1日全國開始執行,目前第一批116家試點械企、第一批108家試點醫院、第一批近100個醫械編碼產品清單已公布(文末附三份詳單)。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編碼與唯一標識規則。

實名制,持證上崗

還記得2010年的春運麼?廣鐵集團、成都鐵路局開始試行火車票實名制。同樣,眾所期待的醫療器械「實名制」也正式來了。

實名制是核查的真實身份的一種制度,它有利於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監督,有利於個人身的確認等諸多好處,對於醫療器械領域這個益處不言而喻。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中要求,在我國境內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其唯一標識系統都應當符合本規則,從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截圖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規則與分類這樣規定

藥監局消息指出,此規則是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制定而成的,管轄的範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其唯一標識系統應當符合本規則。

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由3部分組成,分別是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唯一標識數據載體和唯一標識資料庫。具體來看:

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是指在醫療器械產品或者包裝上附載的,由數字、字母或者符號組成的代碼,用於對醫療器械進行唯一性識別。

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數據載體:是指存儲或者傳輸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數據媒介。

醫療器械唯一標識資料庫:是指儲存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產品標識與關聯信息的資料庫。

需要注意的是,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生產標識兩項。具體來看:

產品標識:為識別註冊人/備案人、醫療器械型號規格和包裝的唯一代碼;

生產標識:由醫療器械生產過程相關信息的代碼組成,根據監管和實際應用需求,可包含醫療器械序列號、生產批號、生產日期、失效日期等。

在影響上,產品發生可能影響醫療器械識別、追溯的變更或者監管要求變化時,應當創建新的產品標識。

醫療器械停止銷售、使用的,其產品標識不得用於其他醫療器械;重新銷售、使用時,可使用原產品標識。

企業這樣做才合規

根據《規則》,註冊人/備案人負責按照本規則創建和維護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在產品或者包裝上賦予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數據載體,上傳相關數據,利用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加強產品全過程管理。

鼓勵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積極應用醫療器械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管理。

當產品發生可能影響醫療器械識別、追溯的變更或者監管要求變化時,應當創建新的產品標識。

醫療器械停止銷售、使用的,其產品標識不得用於其他醫療器械;重新銷售、使用時,可使用原產品標識。

同時,《規則》顯示,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編制標準應當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符合本規則要求的發碼機構制定的相關標準。註冊人/備案人應當按照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編制標準創建、維護醫療器械唯一標識。

註冊人/備案人應當選擇與其創建的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相適應的數據載體標準,對以其名義上市的醫療器械最小銷售單元和更高級別的包裝或者醫療器械產品上賦予唯一標識數據載體,並確保在醫療器械經營使用期間唯一標識數據載體牢固、清晰、可讀。

註冊人/備案人應當按照相關標準或者規範要求上傳、維護和更新唯一標識資料庫中的相關數據,並對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註冊人/備案人應當在申請醫療器械註冊、註冊變更或者辦理備案時,在註冊/備案管理系統中提交其產品標識。

註冊人/備案人應當在產品上市銷售前,將產品標識和相關數據上傳至醫療器械唯一標識資料庫。

這些多家醫院和企業試水

近期,據國家藥監局官網消息,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試點工作步入實質階段。國家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徐景和指出,建立UDI制度,強化源頭賦碼,實現從源頭生產到臨床使用全鏈條醫療器械通查通識。

唯一標識的推行不僅有助於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醫療器械供應鏈的透明化、可視化、智能化,還可構建醫療器械監管大數據。

同時,可實現對醫療器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推動智慧監管,對提升監管效能和社會治理能力有重要意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UDI,UDI是英文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的縮寫,直譯過來是唯一的器械身份標識,是對醫療器械在其整個生命周期賦予的身份標識,是在產品供應鏈中的唯一「身份證」。

目前,多家醫療器械的企業已在試水。共有116企業,不乏美敦力、史賽克等行業巨頭。與此同時,第一批試點的108家醫療機構名單也已公布。(文末附詳單)

耗材同樣有碼有證

醫用耗材因編碼難度大一直備受醫療界關注。

耗材不同於藥品的是,耗材不僅數量龐雜且種類繁多,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招標採購時的名稱不同,各地關於耗材的政策規定多種多樣,給耗材招標採購以及支付等環節帶來諸多不便。

基於此,行業的規範發展亟需醫用耗材編碼標準的出現。

國家醫保局近期公布的《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用耗材四項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對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做了展示:

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分5個部分共20位,通過大寫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按特定順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耗材標識碼,第2部分是分類碼,第3部分是通用名碼,第4部分是產品特徵碼,第5部分是生產企業碼。規則如下:

第一部分為1個字母:耗材標識碼,用1位大寫英文字母「C」表示。

第二部分為6個數字:分類碼,根據醫用耗材學科、用途、部位、功能劃分;

第三部分為3個數字:山歌:通用名碼,創建全國統一的醫保醫用耗材通用名碼;

第四部分為5個數字:產品特徵碼,根據耗材材質、規格等特徵賦予的代碼;

第五部分為5個數字:生產企業碼,依據醫療器械註冊證或備案憑證為耗材生產企業賦予的唯一代碼。

第一批產品目錄確定

9月中旬,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做好第一批實施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工作有關事項的通告(徵求意見稿)》。按照要求將分步推行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制度。

通知指出,按照風險程度和監管需要,確定部分有源植入類、無源植入類等高風險第三類醫療器械作為第一批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實施品種。

相關焦點

  • 10月1日起,醫療器械將實行「實名制」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有新聞報導稱,浙江省醫療器械唯 一標識(UDI)實施工作推進會指出,從2020年10月1日起,新上市的一批醫療器械都必須賦上UDI碼,擁有屬於自己的「身 份證」。10月1日起,醫療器械將實行「實名制」據相關企業介紹,醫療器械「身 份證」類似於商品的條碼
  • 全國醫療器械科普創作競賽正式啟動了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聯合開展「全國醫療器械科普創作競賽」活動,倡導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關注、創作醫療器械科普作品,面向廣大公眾,宣傳醫療器械合理安全使用知識,提高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使用的能力和水平。
  • 40餘種醫療器械降級 新《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考驗地方審批能力
    同時,近些年來醫療器械年均增長率超過20%,遠遠高於我國GDP的增長速度,因而對GDP增長也有重要的拉動作用。為了進一步加強醫療器械的監管及促進行業發展,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了新修訂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下稱新《分類目錄》),2018年8月1日起實施。「隨著醫療器械行業快速的發展,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原來的《分類目錄》已經不能適應產業和監管發展的新需要。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醫療器械10月起將有唯一「身份證...
    10月起將有唯一「身份證」,首批試點名單公布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文件,2019年10月1日起,全國境內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全部實行唯一器械標識(UDI)。內蒙古採購中心公布耗材銷量前10品種,合計總金額為991.59萬元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醫械採購中心發布集採工作簡報,2019年7月的採購數據已經出爐。數據顯示,2019年7月,共有470家醫療機構參與醫用耗材網上採購,參與率為23.71%。其中,採購金額排名前10位的醫用耗材合計總金額為991.59萬元,佔醫用耗材總採購金額5.51%。
  • 中國醫療器械最強三縣城,江西進賢列全國第一
    並形成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2家,主營業務收入在20-30億元之間的企業3-4家,主營業務收入在10-20億元之間的企業5-6家,主營業務收入在5-10億元之間的企業10-15家,成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器械生產基地。
  • 集採囚徒困境:細解醫療器械受影響賽道和公司
    ,報送的意向採購量作為待分配量由醫療機構自主分配給排名為前五名的中選產品,其中第一名中選產品的分配量不少於待分配總量的10%,其餘位次中選產品的分配量由醫療機構自主決定。以前認為醫療器械集採的一個障礙就是非標,這次部分破解這個問題,隨著集採向其他高值耗材蔓延,非標壁壘將進一步瓦解,進而影響到對整個醫療器械板塊的預期和估值。
  • 新修訂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正式發布 醫療器械分類將實現動態化...
    新《分類目錄》發布後,將根據醫療器械的風險變化加以分析,科學判斷,對部分產品管理類別動態調整,並及時公布,實現我國醫療器械分類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修訂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將於2018年8月1日開始實施。  「基於風險程度的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是醫療器械註冊、生產、經營、使用等全過程監督管理的重要基礎。」
  • 口腔科醫療器械產品分類與監管
    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積極落實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要求,近年來,《體外診斷試劑註冊管理辦法修正案》《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註冊管理辦法》等系列法規文件相繼頒布實施。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歷經多年持續高速發展,監管內容和方式不斷完善。本文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以下簡稱新《分類目錄》)入手,分析我國口腔科醫療器械產品的分類情況,以便為醫療器械科學監管提供參考。
  • 淺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3,868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超過5,200億美元,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10%。 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著所有人,而園區的生物醫藥企業卻急速發力,投身戰鬥。
  • 醫療器械龍頭股有哪些 2018醫療器械龍頭股一覽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顯示,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約為4450億元,比2016年的3700億元增加了750億元,增長率約為20.27%。那麼,醫療器械龍頭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冠脈支架集採「腳踝斬」,醫療器械未來悲觀嗎?
    文 | 阿基米德君 來源 | 阿基米德Biotech今天是醫療器械雙十一,冠脈支架價格腳踝斬。以前一個支架買6瓶茅臺,經過96%降價跌幅之後,現在1瓶茅臺可買6個支架。上午10點,醫療器械第一次全國集採報價結束,10個冠脈支架擬中選,涉及8家企業,平均擬中選價格692元,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 醫療器械集採開了第一槍,樂普醫療、凱利泰們傷有多重?-虎嗅網
    萬眾矚目的醫療器械集採第一槍正式打響,A股醫療器械板塊應聲撲街。剛過去的周末裡,全國醫用高耗材的首個集採品種,冠狀支架的集採政策重磅落地。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公眾期待醫療器械進入平價時代的同時,逐利而行的資本市場隨之迎來了腥風血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廣東第2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該中心將圍繞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領域的高性能醫療器械需求,聚焦高端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和生命體徵監測、先進治療、植介入器械、康復與健康信息等重點方向。19項主要性能指標!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上海月風光學科技公司「經營不合格醫療器械」被罰款5萬 上海月風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代理並銷售給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的軟性親水接觸鏡Soft Contact Lens,經杭州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基弧半徑的實測結果不符合醫療器械強制性國家標準。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公告顯示,2020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107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59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4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24個。安圖生物產品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7月17日,安圖生物發布晚間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河南省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為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檢測試劑盒、真菌(1-3)-β-D葡聚糖質控品。上述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取得,將豐富公司產品線,短期內對經營業績影響較小。
  • 醫療器械電磁兼容標準解析
    對醫療器械執行電磁兼容性標準,是為了提高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使用中因受到電磁幹擾或產生電磁騷擾,使醫療設備失控、失效對患者、使用者產生傷害。在對設備或系統的電磁兼容性進行考察時,需要從騷擾源、路徑、受擾設備或系統上分析[3],如圖1。
  • 作為醫療器械廠商,你們還不知道什麼是IMDRF?
    IMDRF, 全稱為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y forum, 國際醫療器械法規論壇,於2011年10月在加拿大渥太華成立,成立的目的是加速推動國際醫療器械法規的協調和一致。成員國包括: 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歐盟。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新華醫療子公司參設合夥企業 布局體外診斷行業 8月3日,新華醫療發布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華佗國際擬與國惠改革基金、上海威士達共同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設立惠遠華檢醫學檢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由中民惠遠作為普通合伙人暨執行事務合伙人。
  • 國家藥監局:啟用醫療器械電子註冊證試點
    (賽柏藍器械)國家藥監局:啟用醫療器械電子註冊證試點10月19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試點啟用醫療器械電子註冊證的公告》,經研究決定
  • 吉林治理高值醫用耗材 執行全國統一耗材編碼
    全國統一耗材編碼10月13日,吉林省醫保局發布《吉林省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要求執行國家統一的高值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執行國家統一的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醫用耗材分類和編碼標準。以及落實國家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