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澳門歷史城區,你會在不經意間就發現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建築。位於風順堂街的聖老楞佐教堂與熙熙攘攘的其他景點相比,顯得寧靜祥和。
聖老楞佐教堂,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在很多年前,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意謂順風順水。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多於此教堂祈禱希望神靈庇祐。教堂內設立的風信旗杆,為當時主要靠風力行駛的葡萄牙帆船提供重要指標。「風順」是「風信」粵語諧音,此名一出,讓教堂更具有中國化的親切意味。
沿石級而上,進入教堂領地,花草叢中就是聖老楞佐教堂。教堂雖然沿街,但是經過臺階的過渡,已使朝拜者漸漸收起凡俗之心,升起虔誠之意。花木隔絕塵世的喧囂使置身於繁華鬧市區的教堂格外清靜。
聖堂建築具葡萄牙色彩,正立面左右兩翼各有大鐘樓。堂內正中主祭臺上有該堂主保聖人聖老楞佐聖像。左右兩側各有一小聖堂,上空鳥瞰成十字型。
側小堂內主位是病人之痊聖母聖像,其右側下,有一較小的耶穌聖聖嬰君王聖像,左側下則為出生於葡國裡斯本的聖安多尼聖像。聖堂左側小堂內主位是耶穌聖心聖像,其右側下,有一較小的聖女嬰孩耶穌德肋撒聖像,左下側為聖女路濟亞聖像。
聖老楞佐教堂雖置身於繁華鬧市,卻格外清靜。來到教堂參觀,教堂內只有幾名信徒。坐在教堂的椅子上,心情也變得寧靜。不管你是不是教徒,在這裡,都會感受到心靈的洗禮和衝擊。
教堂的最大特色是內部裝嵌有富藝術性顏色的玻璃以及下面左右雙塔式建築物。舉凡本澳教會的大慶典,必在此舉行。大堂奉祀的是赫赫有名的聖彼得。
教堂的屋頂是中國式的金字瓦面,室內之裝飾充滿東方色彩,古雅逸趣。堂內寬敞宏偉,巨大的梁柱和精美的吊燈,頗具豪華博大之氣派。
「在以風力為動力的帆船時代,漁民出海靠的是風,什麼時候歸航難以預計。每當這時,澳門人會登上這座教堂,一來是祈求海上的主保,第二是能第一時間看到海岸上歸航的船。」李俊一說,不僅葡人崇拜聖老楞佐堂,信奉天主教的澳門人稱之為風順堂,從這個名稱可見澳門人期盼風調雨順的願望。
現時,主教座堂已經過多次修葺,教堂前地鋪設葡式碎石,更有特色的小型噴水池,將這裡營造成一個優雅寧靜的景點。
葡萄牙人與中國人、日本人、馬來人、印度人等通婚後在澳門留下的後代,統稱「土生葡人」。他們保留了葡國名字、信天主教、受葡國教育,又同時吸收了中國文化,在民俗方面與中國人大同小異,而且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混合文化」。天主教堂,就是土生葡人信仰所在地。
聖若瑟修院聖堂內部。澳門是一個崇尚宗教、信仰自由的地區。這裡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有公開傳播宗教的自由,所以澳門信教的人特別多。
目前,有著「東方梵蒂岡」之稱的澳門約有數十位中、葡籍的神父,以及3萬多名天主教徒。保留了眾多不同年代建造的教堂,是澳門一張獨特的名片。聖老楞佐教堂與聖若瑟修院聖堂、聖奧斯定教堂、玫瑰堂及聖安多尼堂組成了中國最古老、且至今仍運作的天主教教堂群。它們,見證了澳門的百年滄桑。
教堂鄰近南灣及西灣,是拍拖的熱點,情侶在海風輕揉的提畔漫步,最是浪漫。現在沿海改建為南灣湖,又有另一種優雅。附近眾多酒吧食店,不單止適合情人前往,更是一眾良朋或家庭好去處。吃一頓印度、義大利或法國菜,然後欣賞五光十色的雷射音樂噴泉,擁抱澳門獨有的輕散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