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10歲的物流企業安能,毫不遮掩爭奪高端快運市場的野心。
6月1日,在安能十周年雲慶典暨戰略戰術發布會上,安能不僅推出了兩款高端產品「定時達」和「安心達」,定下今年年底實現單日60000噸的目標,還透露出上市的計劃。在巨頭尚未形成的零擔快運行業,安能會成為一哥嗎?
新業務搶佔高端市場
據安能高級副總裁兼營運長祝建輝介紹,「定時達」和「安心達」主要服務於追求時效性和安全性的客戶。以「安心達」為例,對於瓷器、玻璃、貴重家電等易碎品貨物,客戶使用「安心達」服務時,在運費上會保持與標準快運持平,如果出現貨物破損,安能會全額賠付。
而「定時達」則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升級,保障貨物優先中轉、優先派送,產品價格相比普通產品僅多出兩分錢,如果在承諾的時間沒有到達,將免除全部運費。
「由於客戶投訴主要集中在破損與理賠上,因此我們推出的兩款新品主要是為了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祝建輝說道,「在此之前,安能一直專注於關注性價比的客戶,沒有將產品進行差異化細分。因此,安能也將以這兩款產品來改變客戶對品牌的印象,開拓高端市場。」
從價格來看,安能以性價比為核心,主要佔領中低端市場。而像順豐、德邦則集聚在中高端市場中。以安能提供的快運時效運費查詢預估,例如200公斤的貨物,從北京朝陽區運輸至天津和平區,精準零擔快運價格為156元,時效為4天,而「定時達」為180元,時效為3天。專注於高端商件的順豐快運,價格預估約220元起,送達時間為1天。
對標廝殺整合資源加劇
實際上,在國內公路運輸物流領域,以貨物不同的重量、體積等,可以粗略劃分出快遞、零擔和整車三大類別。所謂零擔,指的是當一批貨物的重量或容積不滿一輛貨車時,可與其他幾批甚至上百批貨物共用一輛貨車裝運。而零擔中,又以重量區分出小票零擔、大票零擔。
不僅是安能,順豐、德邦、中通等物流企業也推出了系列產品,依次布局小包、小票、大票和整車市場。儘管當前還未像快遞行業出現巨頭效應,但賽道依然競爭激烈。
僅僅從漲價與降價中,就能一窺同行間的暗自較量。2月17日,在順豐快運取消10元/票的資源調節費後僅第二天,中通快運、百世快運和安能陸續開啟了至2月底全網中轉費7折的優惠政策。不僅如此,百世快運還宣布,將全網7折的政策從2月底延長至3月15日。
企業們的自信來源於資本的輸血。也就在2月,在安能獲得來自大鉦資本3億美元的投資後,壹米滴答收穫了近10億元D+輪融資。此外,安能與順心捷達也先後舉辦首場雲招商大會。安能拿出加盟費減半、定金抵扣等優惠,累計補貼總金額達2億元。而後者在今年,將投入近10億元在網絡建設、產品開發、盟商生態上面。
值得注意的是,以加盟為主的順心捷達,還將在管理、場站、車線、末端等資源上,與直營的順豐快運加快融合。
搶市場上市換資本壁壘
不僅如此,同行間的你追我趕已到了白熱化階段。曾經被效仿的德邦,2019年實現快運營業收入107.46億,同比下滑4.11%。而順豐快運業務整體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
不過,從德邦2019年的財報來看,快運業務的毛利率為14.37%,同比下降4.7%。德邦解釋道,主要是由於快運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根據產品定位、競爭情況適時調整價格策略。此外,公司在快遞、快運合網運輸,以及資源投入,將運輸成本壓力部分傳導至快運產品。
因此,今年德邦與韻達在快遞資源上的聯姻之舉,也能進一步減輕德邦快遞業務對快運產生的盈利影響。
來自運聯研究院發布的一份2019年中國零擔排行榜顯示,貨量方面,壹米滴答、安能和百世快運則超過了德邦。從市場佔有率來看,安能、百世、德邦共瓜分著超過10%的市場,而順豐、壹米滴答和跨越速運則佔有3%-8%的份額。
在快運網絡方面,數據顯示,安能現有網點用戶23000家,分撥中心170個,分撥總面積235萬平,日均貨量峰值高達42883噸,業務覆蓋96%以上的鄉鎮。而順豐快運擁有51個中轉場,約1300個網點,超過175萬平方米的場地面積,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362個主要城市及地區。
競爭者隨處可見,廣闊市場也有無限可能。安能董事長王擁軍表示,中國快運零擔行業擁有1萬億的市場空間,當前安能只有2%,因此至少還有5倍的成長空間。
而CFO兼助理總裁林迪生則透露,安能將在未來1-2年內成為上市公司,建立真正的資本壁壘,通過商業模式的領先轉變為技術的領先,以優化資產配置,來提升所有物流要素的效率,打造競爭力,鞏固領先優勢的同時整合更大的市場。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快運行業區域特徵明顯且經營狀況各異、水平參差不齊,謀求IPO的過程讓企業強化自身管理、優化結構體系,同時一旦成功還將獲得資本賦能,這是最快速且強有力的出路」。他預判,2020年和2021年將迎來國內快運企業謀求上市的高峰。
記者 王曉然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