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裡,物流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物流聽起來是一個大眾比較陌生的傳統行業,但實際上它在國家的軍事、安全、經濟等領域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保障作用。
我先從一個2000年前的故事講起。大家知道漢武帝遠徵匈奴,打了幾十年的仗,最後給自己下了一個「罪己詔」。為什麼?因為戰爭的成本太高,當時物流不發達,糧食從產地運輸到匈奴,物流成本是糧食價值的192倍。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70年前。那時海運是最有效的國際運輸工具,貨櫃讓海運成本降低了95%,這項技術革命推動了全球化的到來。零部件可以全球分銷,這種遠距離供應鏈的產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海運成本下降的影響。今天全球化分工急劇深化,可以說也來源於70年前發生的物流革命。
在這兩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發覺,物流成本和經濟的關係是互相促進的,甚至互為最重要的基礎。
不同的商品運到不同的地方,物流成本差別是非常大的。比如煤炭、水泥等物資,物流成本甚至可能超過商品價值,這類商品銷售半徑有限。有些高價商品,比如電子設備、醫藥等,很容易賣到全球,因為物流成本相對較低。
物流成本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零售半徑。物流成本越低,商品賣得越遠,低物流成本可以促進消費,也有利於企業建立有效的上遊供應鏈。
中國傳統流通體系是三層分銷——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縣級代理,構成了商品跨省售賣的巨大成本,這限制了商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去。在過去,只有一線大牌才有能力層層分設經銷商,腰部品牌、尾部品牌只能在省內售賣,這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制約。
我們要實現消費升級,就必須突破物流成本方面的限制。
實際上,在過去十年,我們經歷了兩波產業升級。第一波2C網際網路升級,是直接從線下跨到線上,不用經過三層分銷,本質上已經克服了線下流程造成的距離。而它需要的是便宜的快遞。過去十幾年裡,電商、快遞飛速發展,正因為出現了3塊錢一單的快遞,才有線上的9.9元包郵商品。電商、快遞兩者在各自的發展中,是一個共生促進的關係。
第二波是2B產業網際網路升級。因線下分銷渠道多層、物流多分段等,必須大幅度縮減貨運成本,才能促進產業網際網路升級。所以,低成本物流對所有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一個基礎條件。
傳統的貨運是什麼樣的?中國的貨運市場有1000多個,每個市場裡又有四五百家貨運公司,基本是極度零散的夫妻店,每個店做一條線路、一個區域,無法一站式解決全國的貨物流通,這是一個多層分段的生態,相對低效。
也有很多人通過成立一個直營網絡,在全國各地開設直營門店來解決這個問題。2010年時,差不多經過20年的發展,這樣的直營網絡貨量只佔到行業份額的2%,最大的直營企業建立5000家門店後就遇到了瓶頸,難以突破。而市場上零散的貨代有多少家呢?上百萬家,它們則佔據了98%的貨量份額。
大家都在等待一場新的商業模式革命來解決這個問題。
安能2010年開始做物流,用建立物流產業網際網路的方式,建成了一個網絡平臺。今天安能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快運加盟網絡,全國26000家網點遍布每一個鄉鎮。大家都知道打造產業網際網路的不易,回顧我們走過的路,我認為最關鍵是做對了三件事:第一,選擇貨運行業相對有提升空間的零擔產品細分賽道。第二,建立線上連結平臺和線下基礎實施相結合的模式。第三,全鏈數位化運營,讓效率得到集成優化。
從選擇賽道的角度看,物流運輸通常分為三個領域,快遞、零擔和整車。整車是最簡單的,就是整票發車,優化空間相對較小;快遞領域巨頭林立,整合空間不大;零擔是腰部市場。我們最終選擇了零擔行業打造網際網路平臺,因為首先行業零散,整合空間大;其次需要拼貨,效率提升後,優化空間非常大。
通過給全國線下零散貨代進行技術賦能,我們連結了26000家網點用戶,做到了鄉鎮全覆蓋。我們給這些網點賦能數位化工具,幫助他們用一套系統管理所有數據和人員效率。我們給他們做品牌賦能,作為加盟商,他們用安能品牌去獲得廣闊的市場升級。
更重要的是通過線下運營,我們在全國建立了140個分撥中心,通過算法對網點貨量進行重組優化,並開通了4000條車線,在網絡的廣度、深度、速度、態度方面進行全面提升,打造了升級版的快運產品。這個產品全國一站到達,時效穩定,擁有一致體驗,覆蓋中國每一個鄉鎮,這樣一來,客戶獲得了全新的產品體驗。我們創造出來的新的快運網絡模式全面取代了原有的線下單線物流模式。
在全鏈路數位化運營方面。所有貨物流通數據進入系統,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在每一個鏈路環節設置提升效率的科技工具。安能通過持續投入數位化運營,每年降低10%的成本,經多年迭代、沉澱,在降本的同時,網絡時效、品質等指標也大幅度提升。
再來看看安能貨量規模的成長情況。運用產業網際網路迭代的方法,我們把存量的零散夫妻店變成了末端網點,這種轉化帶來了指數式的增長。安能2011年單日貨量1000噸,2015年單日貨量9000噸,今年雙十一則突破了50000噸。目前安能已經是國內市場規模最大的零擔物流,且這樣的增長還會持續10年。快運行業的整合才剛剛開始,中國零擔物流的空間無比巨大。
再分享一個案例,宿遷沙集鎮是一個板式家具產業集群,全鎮有上萬個商家,年營業額200億元,沙集家具單件價格300到400元,主要賣到三四線城市,所以商家對成本非常敏感。他們的物流成本大概是多少?通過我們的網絡運作,全國門到門物流成本大概40到50元錢,10年前這個價格大概是150元,現在降低了70%。倚賴於低成本物流,他們可以把商品賣到每一個村鎮。
今天中國面臨新經濟轉型,面臨拉動內循環的需求,通過消費拉動未來發展,其間,快運網絡平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角色。
大規模的貨量和科技效率優化,成為物流成本下降的前提;物流成本越低,產品賣得越遠,從而促進消費和供應鏈優化;而經濟內循環增加帶來的貨量,給網絡平臺提供了更多的優化成本的空間。只要我們用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持續地做效率優化,獲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這個良性循環關係就能夠持續下去。
我們看到了過去的十多年裡,電商和快遞之間互相助力,構建了中國電商經濟體完全不一樣的業態。中國未來產業網際網路的升級,貨運網絡平臺將承擔基礎設施的作用。安能通過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成就了中國最大的零擔快運網絡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26000個網絡合作夥伴實現了更好的發展。
而看未來趨勢,在產業網際網路提高效率,內循環促進消費的良性互動中,快運網絡平臺的價值才剛剛嶄露頭角。只要我們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就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