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丁亮 王英淇)在經歷7次軌道機動後,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搭載的實踐二十號衛星1月5日上午成功定點在地球同步軌道,星上載荷陸續開通。這標誌著我國目前重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衛星具備了正式提供服務的能力。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的多項研發任務。
實踐二十號衛星採用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進行研製,載荷承載能力是東方紅四號平臺的2.5倍以上,起飛重量增加至8噸以上,將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廣播電視、移動通信等服務。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的雷射通信終端、寬帶柔性轉發器、三重疊天線和Q/V載荷等多項產品研發任務。
實踐二十號衛星Q/V載荷主任設計師張睿奇:「後期國內要大力發展的高通量衛星這個發展的方向。就類似於2g網到現在的4g網或者5g網,大家體驗到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而且傳輸的信息量會越來越大,通過我們QV頻段的高通量衛星,可以實現在這個飛機、航船,還有偏遠的地方,地面基站無法覆蓋的地方,通過衛星進行一個覆蓋,接受高速網際網路的服務。」
雷射終端作為實踐二十號衛星上的重要「新載荷」,可實現10G通信容量的雙通道雷射終端在軌星地通信。將開展高速相干雷射通信等一系列試驗,進一步積累衛星雷射通信鏈路的工程數據,為後續研製更高速率雷射通信載荷奠定技術基礎,滿足高速星間、星地信息傳輸的需求。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實踐二十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周穎:「這次我們實現衛星對地面雷射通信,通過10G雷射速率以後也能實現衛星之間雷射通訊,對我們後續的通訊衛星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關鍵技術的驗證對商業通信衛星是質的飛躍。」
此次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實踐二十號衛星所搭載的寬帶柔性轉發器可實現多用戶的靈活使用。另外,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發的三重疊的三副天線,在收攏後共用一個安裝面,縮短了反射器尺寸,加大焦距,還節省空間。同時,實踐二十號衛星還將對西安分院的復材波導,太赫茲技術,雙管放大器等專項技術進行在軌驗證。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