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鮑哲南 | 咫尺天涯江蘇人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華人教授鮑哲南1970年出生於江蘇南京,曾就讀於金陵中學和南京大學。父母都是南京大學的教授。

  2015年,因為柔性人造皮膚的發明,鮑哲南被《自然》雜誌評選為對全球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年度十大人物

  2017年3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為她頒發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每年全球只有五位頂尖的科學家可以獲得這樣的殊榮


  每天早上鮑哲南都要步行30分鐘橫穿具有百年歷史的史丹福大學校園,來到她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研究工作在這座大樓裡鮑哲南領導著50多人的跨國科研團隊研究領域涉及能源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納米電子學等前沿學科她領導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高分子材料人造皮膚不僅能像人類皮膚一樣感知觸覺和溫度更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的能力這項世人矚目的成果,被媒體稱為當今世界化學工程領域的「黑科技」。

  出生於江蘇南京的鮑哲南成長在一個科學氛圍極濃的家庭中從小就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科學的啟發和訓練。「夏天南京非常熱」,鮑哲南回憶道,「我很小的時候買冰棒父母說你這個冰棒扔進玄武湖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先鼓勵她自己思考答案是什麼,再引導去想這個答案是對還是錯怎麼樣證實。這就是鮑哲南父母對她的循循善誘。

鮑哲南高中時期照片(居中者為鮑哲南)

  鮑哲南的中學時代是在南京金陵中學度過的從那時起她就顯示出了對化學科學的興趣她的化學老師何國芳至今對她記憶猶新何國芳回憶道,「她發展得非常全面化學成績也很突出因為她的化學成績突出參加了化學競賽考上了南大化學系。」

  【】

  三暑假鮑哲南全家移居美國從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博士畢業到貝爾實驗室再到史丹福大學一路走來隨著她在化學工程系的研究逐漸走向深入她和家鄉江蘇南京高校的聯繫也越來越頻繁

  在鮑哲南的團隊裡有多位來自江蘇的博士和學者2017年由他們主要參與研發的柔性電極材料在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被稱作有可能顛覆現有的電子工業發展的格局。鮑哲南表示,最近去江蘇,她也看到很多新的研發基地這些設施在鮑哲南看來,都是對將來江蘇繼續保持全國創新的領先地位起到關鍵作用的。

  【】

  全家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鮑哲南如今在這裡有著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但她與家鄉南京依然有著割捨不斷的聯繫2017年她的母校金陵中學在130周年校慶之際向這位傑出的校友發出了問候和邀請

  鮑哲南在金陵中學的同學馬勁松回憶道,「剛剛高一的時候入校做自我介紹她說我叫鮑哲南我的名字裡面呢哲是哲學的哲也就是Philosophy(哲學)它的意思是智慧我的父母給我起這樣的名字希望我的人生中間充滿了智慧南是南京的南她說我是南京人鮑哲南當時說的話一直留在我的心裡給我印象特別特別深。」

  想到故鄉,鮑哲南深情地說,「下一次回南京的時候我一定會去拜訪老師和同學再回想一下以前美好的記憶。」

江蘇廣電總臺《天涯咫尺江蘇人》攝製組與鮑哲南教授在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合影

相關焦點

  • 第十九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巴黎揭曉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憑藉在納米固體化學方面的卓越成就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而僅在一年後,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陳化蘭又因在禽流感生物學、流感有效疫苗方面的領先成果再次獲評該獎項,開創了中國女科學家蟬聯獎項的先例,使國人倍感榮光。
  • 這個江蘇人真厲害!美國史丹福大學鮑哲南團隊在柔性電子領域實現新...
    從南京走出來的女科學家 曾被邀請參加江蘇發展大會   鮑哲南1970年出生於江蘇南京。2017年5月20日,首屆江蘇發展大會在南京召開,鮑哲南作為大會嘉賓,還接受過江蘇廣電總臺《天涯咫尺江蘇人》攝製組的採訪。
  • 謝毅院士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歐萊雅基金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5位傑出女科學家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名列其中。  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女科學家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南大「70後」校友鮑哲南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消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10月4日發布消息,第十九屆(2017)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揭曉,出生並成長於南京的「70後」美籍華人鮑哲南當選。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設立於1998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聯合設立。
  • 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  記者王磊)近日,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中科大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範婷玉)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 華人教授鮑哲南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巴黎3月23日電(記者張曼)2017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23日晚在巴黎舉行,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和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南京姑娘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讓殘疾人皮膚有觸感
    巴黎當地時間23日晚,在2017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上,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和另外4位世界各地女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昨天,金陵晚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這位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她的願望是有那麼一天,自己的科研能夠幫助失去四肢的人恢復觸覺。感謝父母的「科學思維」鮑哲南教授長期致力於研究柔性電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獎項是為表彰她在開發人造皮膚領域做出的貢獻。
  • 中科大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範婷玉):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
  •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 2016 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9」 ,榮獲歐萊雅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16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左四)和Jennifer A.
  • 「科研女神」鮑哲南:斯坦福首個華人女院長!
    2019年元旦,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鮑哲南回南京探親,引起廣泛關注。她是第一個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當院長的中國女性,曾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5年《自然》年度人物、2017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等殊榮。她攻克了人造皮膚的難關,讓人類永葆美麗不再是遙遠的夢!這位全球著名的科研女神,生活中還是擁有兩個孩子的美麗辣媽。鮑哲南有著怎樣的故事?
  • 82歲科學家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被稱國民女神
    中國新聞周刊 董潔旭圖原標題:82歲成「國民女神」,「學魚」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從巴黎領獎回來後的第3天,張彌曼準時出現在位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辦公室裡。她謝絕了幾乎所有媒體採訪和活動的邀請,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3月22日,張彌曼接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華人女科學家再獲殊榮 曾是斯坦福首個華人女院長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近日,美國化學學會授予華人學者鮑哲南「化學工程主席」榮譽。鮑哲南,1970年11月出生於江蘇南京,本科考入南京大學化學系,後進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化學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學習,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曾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等榮譽。
  • 讓人造皮膚更智能的「女魔術師」——華人科學家鮑哲南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天下人物)讓人造皮膚更智能的「女魔術師」——華人科學家鮑哲南新華社記者楊駿 張曼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女教授鮑哲南團隊在柔性電子領域實現了製造工藝的飛躍,使得人造皮膚的感應和計算能力更強,智能性更高。
  • 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後致辭。新華社記者 張曼攝  新華社巴黎3月22日電(記者張曼)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22日晚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前發布的評獎消息中說,張彌曼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觀點。
  • 見證歷史性時刻:兩位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2016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2016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左四)和Jennifer A.
  • 女科學家鮑哲南:大美南京,是我起飛的地方
    帶領團隊開發出柔性人造皮膚    話題從她剛剛從巴黎領回的大獎開始:3月23日晚,鮑哲南出席巴黎2017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她和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獎。    鮑哲南說起一個細節,「我準備了兩套禮服:藍色和紅色。我問同獲獎的女科學家們,選哪個顏色?
  • 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升任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鮑哲南於2010年底作為創辦人之一的C3Nano公司在美國矽谷成立,2011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5年《自然》年度人物,2017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可以說,鮑哲南為華人女科學家樹立了榜樣。2016年初,鮑哲南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北京時間2018年3月23日凌晨,「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典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位於巴黎的總部舉行。現年8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古生物學家張彌曼與其他四位出色的女科學家共同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