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主導抗疫藥物篩選科研成果「神農項目」登上國際化學頂刊封面

2021-01-08 騰訊網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人物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該期封面刊出的正是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主導的抗疫課題——「神農項目」前期成果:新冠病毒藥物虛擬篩選在線交互Web服務。「神農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完全免費公開的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出現在全球範圍影響了人類健康,尋找有效治癒新冠肺炎的治療方式是臨床醫生和藥物研發人員最緊迫的工作。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根據病毒靶點和小分子藥物的3D結構,計算病毒蛋白與藥物之間的結合能量,實現從成千上萬的小分子庫中篩選出與病毒結合最緊密的候選藥物,從而快速為藥物研究和臨床試驗提供方向。

為了全面、系統地評估藥物對新冠病毒所有靶點蛋白的結合情況,2020年2月,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迅速成立聯合團隊,從新冠病毒蛋白序列開始,針對所有21個靶點蛋白進行同源建模、分子動力學模擬優化,獲取靶點蛋白的3D結構,對超過8500個已上市、進入臨床的小分子藥物進行了約18萬種藥物-靶點配對情況的計算評估,讓研究人員可以同時從21個蛋白的角度,綜合、無偏地評估藥物效果,從而為後續的藥物機制研究、臨床試驗提供線索。

「藥物篩選」之旅

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平臺基於華為雲AI昇騰集群服務、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集成了醫藥領域眾多算法、工具、AI模型和自動化流水線,可以短時間內完成上千萬次的模擬計算,讓以往耗時數月的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在數小時內完成。

2020年4月起,「神農項目」所有篩選結果均已陸續在在線平臺(https://shennongproject.ai/)公開,藥物研發人員可在多個終端瀏覽器查看靶蛋白和藥物的3D結合結構以及計算評分,無需安裝任何專業的結構生物學軟體。

「神農項目」發表的公開數據得到了中外廣泛的關注,同時也收到了大量的諮詢郵件。該數據平臺為多款臨床正在使用、臨床測試的中西藥的分子作用機理提供了理論基礎。

更多信息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與華為雲籤署合作協議,推進精準醫學轉換應用

華為雲聯合論文登上放射學頂級期刊

華為雲發布新冠AI科研知識圖譜,為科技抗疫提速

-END-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華為雲「神農項目」登上...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
  • 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華為雲「神農項目」登...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
  • 華為雲MICCAI 2019發布最新成果 推動AI醫療落地
    此次,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分析團隊有3篇論文入圍MICCAI以及MICCAI-MIML,涵蓋宮頸癌篩查、腦中風分割以及平片診斷報告自動升生成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專家現場發布研究成果 AI輔助宮頸癌篩查:國際最高水平研究之一,華為雲聯合金域醫學發布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宮頸上皮細胞標註數據集DCCL,數據來1167個患者,共計14432個圖像塊,超過27000個細胞/細胞團級標註,6種不同級別病變,可以有效推動人工智慧在宮頸癌篩查領域的前沿進展。
  • AI輔助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達97.5%,華為雲聯合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發表了華為雲 EI 創新孵化 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I 算法檢測動脈瘤靈敏度高達 97.5%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籤署創新合作協議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在深圳籤署創新合作協議,通過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藥物研發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趙健、華為公司Fellow黨文栓、華為雲CTO 張宇昕、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華為雲醫療智能體首席專家喬楠等出席籤約儀式。
  • 新冠肺炎抗疫科研攻關取得系列研究進展丨亮點成果
    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篩選」活動。中科院相關職能部門現已推薦候選條目,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投票,相關得票數將作為正式當選條目的重要參考依據。
  • 百度智能雲資助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I算力,加速新冠病毒藥物篩選
    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科研步伐,4月21日消息,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婁繼忠研究員表示,北京百度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雲服務算力將用來進行新冠病毒的虛擬藥物篩選以及病毒蛋白質的動態分析,結果將為候選藥物的實驗篩選和臨床應用提供有利信息,為中國乃至世界新冠病毒疫情防治提供助力。新冠狀肺炎疫情正在對中國和全球產生巨大影響,更快地在藥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
  • 華為雲聯合論文登上放射學頂級期刊
    日前,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放射學》)發表了華為雲EI創新孵化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AI算法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高達97.5%,幫助醫生臨床診斷靈敏度提升約10個百分點,漏診率降低5個百分點,同時有效縮短醫生診斷時間。
  • 百度智能雲資助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I算力 加速新冠病毒藥物篩選
    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科研步伐,4月21日消息,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婁繼忠研究員表示,北京百度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雲服務算力將用來進行新冠病毒的虛擬藥物篩選以及病毒蛋白質的動態分析,結果將為候選藥物的實驗篩選和臨床應用提供有利信息,為中國乃至世界新冠病毒疫情防治提供助力。新冠狀肺炎疫情正在對中國和全球產生巨大影響,更快地在藥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
  • 天津科技大學:中國食醋登上國際食品領域權威期刊封面!
    2020年4月30日,我校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學院傳統發酵食品科研團隊以夏婷為第一作者、王敏為通訊作者的有關中國傳統食醋護肝機制的研究論文登上《Food & Function》期刊封面。
  • 華為雲3篇論文入選MICCAI 2019,加速AI醫療研究和應用落地
    此次,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分析團隊有 3 篇論文入圍MICCAI以及MICCAI-MIML,涵蓋宮頸癌篩查、腦中風分割以及平片診斷報告自動升生成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專家現場發布研究成果AI輔助宮頸癌篩查:國際最高水平研究之一,華為雲聯合金域醫學發布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宮頸上皮細胞標註數據集DCCL,數據來 1167 個患者,共計 14432 個圖像塊,超過 27000 個細胞/細胞團級標註, 6 種不同級別病變,可以有效推動人工智慧在宮頸癌篩查領域的前沿進展
  • 北航團隊四年研究成果登上《科學·機器人》長文封面,仿生學科研又...
    而今,又一項精彩的仿生學成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誕生了。9月21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機器人子刊《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以長篇封面報導刊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力副教授課題組牽頭、與哈佛大學合作的科研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仿生鮣魚軟體吸盤機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該論文的第一單位、通訊單位。這也是我國在《科學·機器人學》上發表的首篇論文。
  • 從美國學成歸來,他帶隊破解世界級學科難題,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封面!
    2018年底,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華東理工大學1999屆校友潘巍峻的團隊,在全球首次揭秘了造血幹細胞&34;全過程,研究成果登上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封面,得到了國內外百餘家媒體的報導。
  • 華為雲聯合國內高校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所有關鍵蛋白同源模建結果...
    作為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針對新冠肺炎的對症藥物研發牽動著許多人的心。近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為雲等多所機構的聯合團隊公布了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所有關鍵蛋白質同源模建結果和方法,研究成果通過華為雲面向生物醫藥研究機構開放,助力抗病毒藥物研發。
  • 天津這位女教授團隊科研成果登上國際著名期刊封面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封面刊登了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王敏教授科研團隊論文,該論文第一作者為蘇立秋博士,通訊作者為王敏教授和申雁冰副教授,天津科技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 北航這項成果登上《中國科學:材料》封面
    既是我國材料領域首屈一指的期刊《中國科學:材料》的封面文章也被《科學》雜誌亮點報導《中國科學:材料》期刊封面。從前文的介紹中不難看出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已經多次發表Nature、Science等頂級期刊了研究成果解決國際難題厲害了!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
  • ...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納米藥物新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從高州市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醫學科研人員開發了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一種新型多功能的中性粒細胞靶向癌症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物。該研究成果於7月1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材料與化學大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影響因子:27.398),為解決腫瘤藥物的精準治療問題帶來了新的機遇,填補了我國山區縣級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該論文由高州市人民醫院的唐龍光博士為第一作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教授、周子健博士和高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王茂生、南方醫科大學喻志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近日,由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肖建教授領銜的分子催化與轉化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期刊《高等合成與催化》(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IF=5.7) 上發表有關綠色高效合成吲哚衍生物的重要論文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四川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