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華為雲「神農項目」登...

2021-01-07 CSDN技術社區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該期封面刊出的正是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主導的抗疫課題——「神農項目」前期成果:新冠病毒藥物虛擬篩選在線交互Web服務。「神農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完全免費公開的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出現在全球範圍影響了人類健康,尋找有效治癒新冠肺炎的治療方式是臨床醫生和藥物研發人員最緊迫的工作。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根據病毒靶點和小分子藥物的3D結構,計算病毒蛋白與藥物之間的結合能量,實現從成千上萬的小分子庫中篩選出與病毒結合最緊密的候選藥物,從而快速為藥物研究和臨床試驗提供方向。

為了全面、系統地評估藥物對新冠病毒所有靶點蛋白的結合情況,2020年2月,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迅速成立聯合團隊,從新冠病毒蛋白序列開始,針對所有21個靶點蛋白進行同源建模、分子動力學模擬優化,獲取靶點蛋白的3D結構,對超過8500個已上市、進入臨床的小分子藥物進行了約18萬種藥物-靶點配對情況的計算評估,讓研究人員可以同時從21個蛋白的角度,綜合、無偏地評估藥物效果,從而為後續的藥物機制研究、臨床試驗提供線索。

 

「藥物篩選」之旅

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平臺基於華為雲AI昇騰集群服務、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集成了醫藥領域眾多算法、工具、AI模型和自動化流水線,可以短時間內完成上千萬次的模擬計算,讓以往耗時數月的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在數小時內完成。

2020年4月起,「神農項目」所有篩選結果均已陸續在在線平臺(https://shennongproject.ai/)公開,藥物研發人員可在多個終端瀏覽器查看靶蛋白和藥物的3D結合結構以及計算評分,無需安裝任何專業的結構生物學軟體。

「神農項目」發表的公開數據得到了中外廣泛的關注,同時也收到了大量的諮詢郵件。該數據平臺為多款臨床正在使用、臨床測試的中西藥的分子作用機理提供了理論基礎。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cim.0c00821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免費公開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華為雲「神農項目」登上...
    日前,化學信息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學信息與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辨藥嘗百草的畫面。
  • 華為雲主導抗疫藥物篩選科研成果「神農項目」登上國際化學頂刊封面
    該期封面刊出的正是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主導的抗疫課題——「神農項目」前期成果:新冠病毒藥物虛擬篩選在線交互Web服務。「神農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完全免費公開的新冠藥物虛擬篩選資料庫。
  • 百度智能雲資助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I算力,加速新冠病毒藥物篩選
    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科研步伐,4月21日消息,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婁繼忠研究員表示,北京百度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雲服務算力將用來進行新冠病毒的虛擬藥物篩選以及病毒蛋白質的動態分析,結果將為候選藥物的實驗篩選和臨床應用提供有利信息,為中國乃至世界新冠病毒疫情防治提供助力。新冠狀肺炎疫情正在對中國和全球產生巨大影響,更快地在藥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
  • 百度智能雲資助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I算力 加速新冠病毒藥物篩選
    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科研步伐,4月21日消息,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婁繼忠研究員表示,北京百度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雲服務算力將用來進行新冠病毒的虛擬藥物篩選以及病毒蛋白質的動態分析,結果將為候選藥物的實驗篩選和臨床應用提供有利信息,為中國乃至世界新冠病毒疫情防治提供助力。新冠狀肺炎疫情正在對中國和全球產生巨大影響,更快地在藥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
  • 上海藥物所開發抗新冠肺炎藥物靶標預測及虛擬篩選網絡應用平臺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網站消息,近日,《藥學學報》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發表了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開發的基於網際網路的抗新冠肺炎(COVID-19)藥物靶標預測及虛擬篩選平臺(D3Targets-2019-nCoV)的介紹文章。
  • 華為雲聯合國內高校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所有關鍵蛋白同源模建結果...
    作為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針對新冠肺炎的對症藥物研發牽動著許多人的心。近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為雲等多所機構的聯合團隊公布了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所有關鍵蛋白質同源模建結果和方法,研究成果通過華為雲面向生物醫藥研究機構開放,助力抗病毒藥物研發。
  • Nature | 手把手教你搭建大規模藥物虛擬篩選平臺
    簡介目前,一個上市的藥物平均需要花費20-30億美元,並且需要10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大部分經費都花費在了昂貴且耗時的溼實驗部分,初始Hits陽性率太低以及(臨床前)階段的高損耗率。使用基於結構的虛擬篩選,Hits質量隨著篩選化合物的數量而提高。儘管存在大量的化合物資料庫,但是缺乏有效的靈活的方式使用計算機集群進行大規模的SBDD的手段。
  • 中國攻關聯盟解析新冠「要害」,篩選出多種病毒抑制小分子
    新冠疫情在中國尚處於爬坡期的1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曾宣布:由蔣華良院士和饒子和院士領銜、20餘個課題組參與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抗新冠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篩選出了30種具備治療潛力的藥物。
  • Nature:新冠病毒抑制劑高通量篩選工具(FRET)
    執行這項精準的剪切任務的就是主蛋白酶,他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蛋白酶就成為一個抗新冠病毒的關鍵藥靶。2020年4月9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在Nature上發表了名為「Structure of Mprofrom COVID-19 virus and discovery of its inhibitors」研究成果。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開放共享多個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虛擬模型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及時啟動應急研發任務,利用實驗室學科、平臺、團隊、機制優勢,組織科研人員,主動出擊,針對多個重要抗病毒靶點開展了藥物虛擬篩選,力爭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基於前期已經建立的國際上首個海洋天然產物三維結構資料庫、科研人員群策群力,從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南海所、中科院微生物所和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收集可獲得實體化合物的天然產物分子結構信息74,382個。
  • 推薦一個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資料庫
    一般情況下,藥物研發周期長,大約需歷時 10 至 12 年,面對迅速擴張的流行疾病時,往往緩不濟急的問題。為了對抗這個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阻礙病毒的複製。臺灣的研究團隊建立一個資料庫 DockCoV2。
  • 計算模擬加速靶向DHODH抗新冠病毒藥物發現
    引言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在全球範圍內爆發,藥物研發刻不容緩。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作為加速藥物發現的有效策略,能否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作用?前面有大量計算相關研究,但都很少有實驗驗證的案例,華東理工大學李洪林團隊和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可合作,通過虛擬篩選發現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效的廣譜抗病毒獲選藥物,成為CADD加速藥物發現的成功案例。
  • JCIM|基於雲平臺探索虛擬篩選化合物庫的極限
    虛擬篩選虛擬篩選是利用計算機模擬藥物篩選過程,對化合物的活性做出預測,可從大型化合物庫中迅速篩選出有潛在活性的候選藥物。目前用到的虛擬篩選方法包括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二維指紋相似性、三維形狀的相似性,其在準確性、速度和新穎性方面都有優缺點(如圖1)。
  •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耳目一新、暗藏變局」--這是筆者看到最新Gartner 2020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的第一感覺。之所以說「有新」,是因為像華為雲這樣的新勢力成功入圍,Gartner本次報告中充分肯定了新勢力們的表現;而「藏變」則是雲資料庫時代全面開啟之際,不僅在技術與產品層面帶來新氣象,更隨著市場新勢力與市場資深玩家彼此之間的競爭不斷深入,市場格局必然會產生新變化。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撰文|亨利責編 | 兮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全球科學家致力於尋找潛在的藥物以治療新冠患者,Mpro(水解酶)和Rdrp(RNA
  • Gartner發布最新雲資料庫報告,華為雲入選魔力象限
    日前,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2020年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華為雲憑藉GaussDB系列資料庫產品入選魔力象限。
  • 全球首款支持鯤鵬硬體架構,GaussDB T資料庫雲服務上線華為雲
    近日,全球首款支持鯤鵬硬體架構的企業級OLTP資料庫GaussDB T的雲服務,正式上線華為雲。意味著GaussDB T除了為企業提供本地部署外,同時具備了在雲上為更多企業提供高效、穩定、易用和高價值的OLTP資料庫服務能力。
  • 解讀華為雲的新使命:如何將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
    7月20日,華為雲TechWave技術峰會在線上舉行,正如其名,這是一場華為雲技術創新的大閱兵,展示了各種創新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會上提出了華為雲面向未來的使命:「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 華為雲GaussDB(DWS)數據倉庫滿分通過信通院最大規模分布式資料庫...
    華為雲GaussDB(DWS)數據倉庫以單集群2048節點的超大規模,滿分通過測試認證,是迄今為止信通院認證的最大規模分布式資料庫集群,刷新了歷史紀錄,樹立了業界新標杆。   華為雲GaussDB(DWS)為各企業用戶提供最佳性能、按需擴展、穩定可靠的企業級數據倉庫,滿足客戶超大規模數據的高性能查詢分析訴求。在本次大規模集群測試評估中,華為雲GaussDB(DWS)一次性通過50項測試用例,包括27項必選用例和23項可選用例,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 篩選2億種化合物 機器學習發現數百種潛在新冠藥物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一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該研究負責人、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安南達桑卡·雷解釋說,這一藥物發現平臺是一種與人工智慧有關的計算機算法,可通過反覆試錯學習預測藥物的活性,其預測能力還能不斷改進,「對於系統性發現治療新冠肺炎新藥而言,此類平臺是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