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觀點:吃貨的起源

2021-01-11 一個心理諮詢師

前文說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因為性快感中心的變動,而分為5個階段,分別被翻譯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前文有個問題,說什麼是本我、野性和獸性,能不能做一個準確的定義和解釋?還有很多人說,他們最本我、野性的時候,都是和性聯繫在一起的。

做精神分析時,通常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試著去分析,為什麼別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前一種說法,有比較重的性壓抑,而後一種,性壓抑相對輕一些。

精神分析師會說,我的分析解釋都是假設,你可以不接受或反駁,但這種非常直接的分析,還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精神分析的核心技術不是分析,而是自由聯想,所謂的自由聯想,就是從某個地方啟動你的聯想,你第一時間想到什麼,又想到什麼,又想到什麼……

作業從「性」這個字,你會第一時間想到什麼,然後從這個聯想,又想到什麼,然後又想到什麼,先不用做太多,接連三次就可以了。這是個「危險」的作業,也非常有意思。

性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兩個快樂的人;接下來是弗蘭克林說的,性是健康和生育;再接下來就是孩子,在我的世界裡,孩子就約等於麻煩、責任和負擔。

分享一段魯米的詩:

不要問愛能成就什麼!

色彩繽紛的世界就是答案。

河水同時在千萬條河川裡流動。

真理活躍在夏姆斯的臉上。

夏姆斯是魯米的同性戀人,靈魂伴侶。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眾所周知,弗洛伊德的理論被稱為泛性論。其中有些觀點很有顛覆性,到現在也沒被接受,不過他提出的口欲期概念,已經是共識。

如果去歐洲旅行,就會發現嬰兒車裡的寶寶,很多都叼著一個奶嘴,而中國有意識的父母,也不再限制嬰兒吸吮手指,會給孩子一個奶嘴。武老師認為,這是口欲期概念被廣泛接受的最佳證明。

弗洛伊德認為,人天然就有性本能,而性本能是生物性能量,會隨著年齡不同,有不同的快感中心,因為這些快感中心的變遷,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分為5個發展階段:

口欲期,時間是0~1歲,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肛欲期,1~3歲,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門部位;

性器期,3~6歲,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期,源自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的故事;

潛伏期,6~12歲,進入潛伏期,而更重視與同性交往;

生殖期,12~20歲,即青春期,一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趨向於成熟,最終為做好了生殖的準備。

弗洛伊德的這個理論是,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世界的主流文明,對性都有各種忌諱,所以這個理論,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但它有自己的解釋力。

重點是前三個階段,弗洛伊德認為,一個成年人的人格發展程度和各種複雜心理,可以在6歲前找到各種對應。

介紹一個學心理學懶省事的方法:別非得要求自己一定聽懂,能聽懂多少就聽懂多少,對於自己特別有感覺的部分,就務必要深入學習,涉及到的方法也試著去使用。因為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與治療,首先是建立在體驗上的。

口欲期

總結為三句話:

1.嬰兒要用嘴吃東西,這是嬰兒的頭號需求。如果嬰兒期一個人常被餓著,那這個人長大後,就容易成為一個嚴重的吃貨。

2.嬰兒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們對任何東西感興趣,都會往嘴裡塞,這未必是要吞進去,而是要用嘴感知。

3.這一階段的意象,就是嬰兒的嘴和媽媽的乳房,這一對意象所構成的畫面,有著無限的含義。

弗洛伊德之後的客體關係心理學,也就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第二階段,特別重視嬰兒與媽媽乳房的關係,認為這是嬰兒與外部世界的原初關係,會成為嬰兒與整個世界關係的一種基石,一種隱喻。

客體關係心理學,集中研究三歲前的母子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其中「客體」指的是早期的重要他人。

特別是撫養者與孩子建立的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內心深處,成為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現在的心理學界,客體關係心理學是精神分析的主流。

武老師認為,嬰兒的一切人性,都會展現在這一關係之中。所以需要有意識地讓小嬰兒與媽媽的乳房建立一個良好關係,這樣嬰兒就會感知世界,一開始就是歡迎他的,一開始就是友好的。

固著和退行

一個人的心理按照階段的順序發展,有正常的向前發展,也有對應的障礙,常見的兩種就是固著和退行,這兩種現象在口欲期最容易有體現。

固著:如果一個人在某個階段,得到的滿足太多或太少,都會導致這個人的性心理,固著在這一階段,也就是說這個人發展停滯在這個階段,這個人就會持續地尋求這個階段的滿足方式。

退行:如果一個人在高級階段,受到了挫敗,就會退行到低級階段,去尋求低級階段的滿足。

首先固著,一個人如果特別愛吃,那就可能是固著在了口欲期。

精神分析是一種很容易傷害到人自戀的學問,剛才這個說法,就可能傷害到了很多吃貨的自戀。天吶,這麼說我竟然固著在了,性心理發展的第一階段,你簡直胡說八道……

可以嘗試換個角度,懷著好奇和興趣,再看看,是不是有點兒道理。在動物身上,固著也有體現。

比如武老師曾經養過加菲貓,一對兒兄妹,妹妹叫小蝴蝶,出生第一天,找不到貓媽媽的乳頭,不斷叫,凌晨才被發現,而後拿貓奶粉讓她嘗嘗,把貓奶粉塗到貓媽媽的乳頭上,幫她找到了,找到之後,她就像吸血鬼一樣狂吃。

接下來,小蝴蝶一輩子都是個嚴重的吃貨,而她的哥哥叫熊貓,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一開始就得到了口欲的滿足。

注意:口欲和食慾不同,很多人肯定早就發現了,很多時候要吃東西,不是胃要吃,不是身體需要營養,而是嘴饞了,前者是食慾,後者是口欲。

再說退行。武老師說他寫作時,一旦受挫。就忍不住去找心愛的餅乾吃。這就是退行的一種,寫文章是高級階段,在高級階段受挫後,就要退行到口欲期的滿足中,尋找安慰。

在動物身上也有,比如貓有「踏奶」的動作,就是將它的兩隻前爪搭在主人身上,以一種穩定的節奏按來按去,嘴裡發出滿意的「呼嚕」聲。這是口欲的退行,貓小時候吃奶,就需要用這種動作去擠貓媽媽的奶水。

也並非只有受挫時,才會這麼做,有時可能只是,在留戀回味早期階段的美好感覺。其實這非常常見,比如吸菸和接吻,也算是口欲固著的一種。

吸菸有點兒像吸吮,而煙完全是自己能控制的,這種控制感和口欲滿足,會幫助很多作者找到靈感,有人還有吸引手指的習慣,比如我。

武老師在深入學習精神分析後,感覺有點「上癮」,因為精神分析就像是提供了一個顯微鏡一樣,讓你觀察自己和別人的心理微妙之處。

總結

1.弗洛伊德認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的不同,導致了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即性心理發展有5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器。

2.口欲期的階段,是一歲前,這期間嬰兒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東西和用嘴感知事物,都會給嬰兒帶來快感。

3.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中,有兩個心理現象,固著和退行,當在某一階段得到過度滿足或嚴重匱乏,就會導致一個人的心靈,固者在這一階段;退行,是指當一個人在高級階段發展受挫後,會退行到低級階段,為的是尋求低級階段,曾經獲得的滿足。

4.作為最早期的心理發展階段,口欲期的固著和退行是最容易發生。

思考

為什麼我特別喜歡吸吮手指呢?這一直是個不自覺的行為,就是很多時候不受控制,下意識的就去做了。看來這篇文章覺得,是沒有被滿足,或者過度滿足的一種狀態吧,只是證明我是個吃貨而已。

謝謝你的欣賞,觀點來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對於這篇內容,你有其他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教育起源主要觀點: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學說、勞動起源說
    一、生物起源說主要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託爾諾,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主要觀點:教育活動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也存在教育;人類社會教育的產生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生物的衝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的繼承、改善和發展。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於動物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 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基本觀點、評價
    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含義是整體、形式和結構…… 主張以整體的觀點來描述意識與行為。1912年在德國誕生,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基本觀點、評價1似動現象的研究與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1. 似動現象的實驗研究惠特海默是以速示器來做實驗的。
  • 教育的起源——觀點、代表人物、評價
    教育的起源在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當中屬於重要的考點內容,主要是以單選題為主的形式進行考查,常見的考查的方式也主要是學說、觀點、人物的對應為主。(一)生物起源說1.觀點: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生存本能。2.代表人物:沛西·能、利託爾諾3.評價:生物起源說是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標誌著在教育的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但是生物起源說只是從外在行為的角度而沒有內在的目的的角度來論述教育的起源問題,沒能區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養育行為之間質的差別,因此,生物起源說不科學的地方在於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而是把教育的起源問題生物學化了。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科學家提出生命起源新觀點
    圖片來源:BillionPhotos.com 科學家一直在探尋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許多假說。近期,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新研究支持了一個令人驚奇的生命起源新觀點。他們證明了一種在生命出現之前似乎就存在於地球上的簡單化合物——二醯胺磷酸鹽(DAP),可通過化學反應將脫氧核糖核苷構建編織成原始DNA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 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歷史人物及其著作觀點!
    很多學生在備考中會抱怨說教育領域裡的人物和觀點太多了,很容易混淆,張冠李戴,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人和事,希望能有助於大家備考。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2.1924、廖世承——我國編寫第一本《教育心理學》3.勞倫茲——印刻現象——關鍵期的發現4.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感覺動作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
  • 心理學冷知識:IQ測試的起源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心理學#心理學#裡的一個冷知識,IQ測試的起源。
  • 地球生命起源如何,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那麼有關此地球生命起源說是否正確呢?雖然這是一個普遍的觀點,但是仍有不少的科學家仍然在探索地球生命新的可能起源,對此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表面,科學家對地球生命起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觀點仍然是起源於大撞擊,只不過不是彗星的撞擊,而是行星的撞擊。
  • 維果茨基革命的心理發展理論(上):誰的心理學?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心理科學竟然避開了以下兩個觀點:其一,很多心理過程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起源;其二,人類意識的重要表徵都受到人類基本活動和實際文化形式的直接塑造。」——維果茨基的同事亞歷山大·魯利亞(Alexander Luria)人們通常認為,人的心理誕生於孤立的個體。
  • 宇宙起源被改寫,諾獎得主新觀點:宇宙不斷在循環
    可惜對於宇宙的起源,人類至今依然未能找到答案。經過現代天文的不斷觀測,也只能證明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宇宙73%由暗能量構成,23%則由完全不知道起源的暗物質組成,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還要更大,至於年齡,則大約為138.2億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20年諾貝爾獎羅傑·彭羅斯論點的發布,或許宇宙的起源將會被徹底改寫。
  •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論...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 他是「美國心理學之父」,他的這個理念,奠定了心理學研究基礎
    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2006年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心理學原理》在美國被作為大學標準課本。所以,詹姆士在美國心理學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 機能主義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區別及聯繫
    一、 理論詳解機能主義心理學思想源於美國學者威廉・詹姆斯。他出身名門,父親是一個哲學家,一個兄弟是小說家。詹姆斯本人在哈佛大學教授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和哲學,他堅信只有實踐才是檢驗思想觀點是否正確的標準。詹姆斯將動物行為、宗教經驗、變態行為等一些課題納入心理學研究,他的第一本著作《心理學原理》後來被視為傳世之作,當時甚至直到現在一直受到重視。
  • 最「恐怖」的心理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情緒起源的問題一直是許多心理學研究者爭論的焦點。20世紀初,心理學的核心問題幾乎完全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所統治。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所著的《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二、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一)構造心理學派構造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馮特、鐵欽納,該學派的主要觀點是:1.心理學應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2.用內省的方法(依靠被試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了解人們的直接經驗),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早期行為主義   早期行為主義(1913~1930年左右)   華生(1878-1958)美   1916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主要著作:《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行為主義》   主要觀點:
  • 理學門類——心理學專業解讀
    心理學的定義 提到心理學,大家往往會想到「讀心術」、「催眠」這些詞彙,充滿了神秘感。《美麗心靈》、《看不見的陌生人》這樣的心理學經典電影,更是放大了人的特殊心理,再加入驚悚、懸疑等元素後則更添神秘之感。
  • 「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
    1912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採用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者,是第一個系統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
  • 有人說進化論是謊言,誤導人類起源真相,真的嗎?
    他認為,進化論不僅誤導了整個生物學,而且誤導了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誤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化論鼓吹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法則,教唆人類不擇手段賺取財富,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從而衍生出「狼圖騰」等非人性文化。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它的基本觀點即「存在就是有用」,沒有真理的客觀尺度,唯一的標準就是成功。機能主義強調心理現象對客觀環境的適應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識經驗為限。關心心理學在各個領域內的功效和應用及改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這一觀點在一定範圍內來說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於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