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天銅儀的製造者,武則天之侄慕其學行,來自濮陽的僧人一行

2020-11-29 娛樂笑霸主

一行大師,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說起地動儀,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詳,而一行大師研製的渾天銅儀精密程度和靈活程度遠超地動儀!

一行大師原姓張,名敬賢,字遂,法號釋一行,世稱僧一行、一行,俗稱張遂。張公謹曾孫。南樂縣人。是唐代有名的僧人。

了解一行大師的經歷,我們就會知道他為什麼能夠創造出如此天人之作。

大師自幼好學,過目成誦,尤長於數學、天文學,青年時期便蜚聲京城長安,被譽為"後生顏子"。武則天的侄子仰慕大師的學問,想和他交朋友,而一行大師知道他的品行,不願和他交往,又害怕他加害,這才逃到嵩嶽寺當和尚,改名敬賢,取法號釋一行。也就在這個階段,他從高僧普寂禪師和著名文士盧鴻一那裡學到不少知識,又先後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和湖北當陽山玉泉寺遊學,為他以後的創作提供了基礎。

等到唐玄宗繼位,一行大師才被召入長安進行天文的研究,渾天銅儀也就在這個時候誕生了!渾天銅儀利用水力運轉,每晝夜自轉一周,上列星宿,與天相吻合。另有兩個木人,一個每刻擊鼓,一個每辰敲鐘,均能按時自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計時裝置!

當然的一行大師的創作不止於此,結歷代天文曆法的基礎上修訂完成新的曆法--《開元大衍曆》,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是這部著作可以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百科全書!準確地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提出了正確劃分節氣的方法,對科學解釋天文現象,促進農業生產發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濮陽這個樸實的城市,在科學方面的人才也是層出不窮,讓人感到驕傲!

相關焦點

  • 佛教:「大慧禪師」一行和尚
    一行和尚,既是傳承唐密的僧人,也是中國著名的天文學家。一行俗姓張,名遂,原籍魏州昌樂縣,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一行少年時,家道中落,常依賴他人接濟度日。一行從小天資聰慧,記性過人。據說他讀完一篇數千字的文章後,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
  • 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
    文/濤聲依舊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科學發展歷史其實不算太久遠,直到近幾十年來才得以飛速猛進的發展,這和其他國家有著很多的不同,因此中國的科學實力才會如此的薄弱
  • 河南大學副校長闞雲超一行蒞臨濮陽工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通訊員 方娜)10月13日,河南大學副校長闞雲超、教務處副處長樊小勇、學生處副處長王林一行3人蒞臨濮陽工學院檢查指導工作。我校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東波熱情接待並召開座談會。
  • 為什麼說渾天地震儀是張衡辛勤汗水的結晶?
    地相當於箱底而稍凹,埃及居其中央;天是箱蓋,有人說是圓的,也有人說是平的。日月星辰都掛在蓋子上面,借神的力量支持著最初認為有四根柱支撐著天,後來認為東西南北四隅有高入雲霄的山峰頂著天,而山峰之間則有山脈連貫著。
  • 《時代》周刊上的僧人:將正念帶給全世界的一行禪師為何放棄治療
    無畏:在生死面前泰然處之或許你對一行禪師這位外國僧人並不熟悉,但要是說到「正念」這個詞,你想必不會陌生。時下「正念」這個源於佛教的詞彙已經風靡全球,而在將正念帶給全世界的人裡,一行禪師可謂功不可沒。在西方,一行禪師被譽為「正念之父」,更有「最具影響力精神領袖」之一的美譽。
  • 唐代著名僧人一行與他一生的成就——《大衍曆》
    一行和阿爾·巴坦尼差不多沿著相同的途徑編成正切和餘切函數表。一行用太陽天頂距,阿爾·巴坦尼用太陽仰角,兩者互為餘角,所以他們兩人的發現是相同的。而一行的正切函數表比阿爾·巴坦尼的餘切函數表早近兩百年,比阿爾·威發的正切表要早二百五十年。儘管一行的正切函數表只從0度到80度,誤差也相應大一些,但它畢竟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數表。今天常用的牛頓插值公式,其不等間距的形式比等間距的形式要複雜得多。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下)
    所以春秋戰國時又孕育了另外兩種宇宙理論—渾天說和宣夜說,並在漢代形成完整的理論。渾天說是一種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理論,但在當時,它比其他宇宙理論能更好地說明天體運動,因此在我國古代宇宙理論中居主導地位,影響也最大。宜夜說與蓋天說、渾天說相對立,它反對有固定的天球,主張宇宙處處充滿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遊動。宣夜說顯然已有宇宙無限的觀念萌芽,這在哲學上有一定意義,但它過於思辨,無法用其指導天象觀測,所以其科學價值不大。
  • 從「數星星的孩子」到天文學家,張衡的渾天說渾天儀對天文的影響
    僧一行唐玄宗時,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了新曆《大衍曆》,分類編排、系統周密,比較符合天文實際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不僅演變為曆法,而且還廣泛運用於天文星象、宗教信仰、陰陽風水、命理佔卜等各個領域,其內容真所謂龐大繁雜、浩如煙海。如代表帝王之星的北極星,古時又稱北辰、紫宮、紫微星等,古人不僅用來辨別方向,高明的星象家還能憑此測出國運興衰、帝王更替等。
  • 霹靂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慕少艾
    今天要寫他也是因道友之託了。在風之痕的名字右邊在說他本人之前,先提一下此角色目前在新劇當中的聯繫僅存在於談無欲遞給「天山劍宗」長日錕鋙的挑戰高手名單當中所記載的一行細字「星疾慕少九」(眼尖的道友應該能看到
  • 中國古代天文學渾天說落伍了嗎
    不同的坐標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方便和複雜的區別。也是初中物理知識。例如說地球繞太陽運動,其坐標原點就是太陽。說太陽系繞銀河系運動,其坐標原點,自然是銀河系中心。可惜啊,古人沒本事站在太陽上,或者銀河系中心觀察,所以最初不可能採用這樣的坐標系。
  • 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渾天說,蓋天說
    大家好,我是小榮,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渾天說,蓋天說。渾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也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個學派。肇端於西漢落下閎,形成體系於東漢張衡。西漢末期的揚雄和桓譚最早談到「渾天說」。揚雄在《法言·重黎》中說:「或問渾天,曰:洛下閎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像之。
  • 渾天開寶鏡:水鄉雖有富顯,大貴仍憑砂力
    一、渾天開寶鏡  董仲舒說:「道之大原出於天,陳繹先參究焉發明運用之方,而曰『渾天開寶鏡』。」詩云:「先識穿山虎,次行透地龍,渾天開寶鏡,金水月相逢。」  「渾天」二字,包天包地,洪荒開闢,生物、生人皆此「渾天」。地上變化多端,總不出此「渾天」之竅。此竅一得,一地如此,十地也如此,即使千百萬地,無不如此。所謂得其一萬事畢者,一竅鎮萬地也。  「渾天開寶鏡」非術也,乃是至道。道不在地而在天,渾天開寶,地上穿山透地,金水相逢,盡渾天中。真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也。
  • 張氏兄弟成武則天男寵後,民眾在其門家前寫8個字,張家回4字絕了
    話說武則天稱帝後,通過勵精圖治,使得國泰民安,她開始享樂起來,於是後宮很快湧入了一批又一批蓋世無雙的俊男帥哥,也正是因為這樣,「面首」誕生了。 武則天最開始寵信薛懷義,薛懷義死後,沈南璆接班了,沈南璆走了,張易之、張昌宗張氏兄弟接班了,成了武則天的最寵愛的絕代雙寵。
  • 中國歷史上十大未解之謎!傳國玉璽下落何處?武則天為何立無字碑
    一些專家認為隨著秦始皇的死去被當作隨葬品葬於陵墓中了,也許到了我們的考古技術達到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歷史上的未解之謎才有可能被解開。六、《洛神賦》中的洛水女神到底是誰這位洛神女子,似乎是曹植浪漫主義的想像,又似乎真有其人。
  • 「渾天說」中的地球處於什麼狀態中?
    「渾天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由於古人只能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的想像,來構想天體的構造。渾天說最初認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懸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的。後來又有發展,認為地球浮在氣中,因此有可能迴旋浮動,這就是「地有四遊"的樸素地動說的先河。
  • 古代三大宇宙觀,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
    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子,就提出了宇宙的概念。當然,這是一個基礎的世界、時空的概念,跟我們現代認知中的宇宙,可能並不是一樣,那麼古人心中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呢?二、渾天說。這個說法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漢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對此學說進行了完善。所謂渾天,就是天是圓的意思,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一個圓球。這個說法接近我們現代地球的概念。
  • 古代歷史:漢代渾天說的集大成者——張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張衡宣傳的渾天說。其一,天體運轉如車輪,軸為南北方向,有兩極和兩極圈.張衡在他的《渾天儀圖注》中說:「兩端謂之南北極,北極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當時在洛陽實測).然則北極上規,經七十二度,常見不隱。
  • 從影視玉女到文藝女神,楊恭如用武則天,證明了其表演功力
    #楊恭如飾演武則天# 從影視玉女到文藝女神再到歌壇新人,46歲香港女明星楊恭如用武則天這個角色,證明了其無可匹敵的表演功力。 》《狄仁傑之崑崙金頂》《狄仁傑之情人藤》《狄仁傑之幽靈谷》《狄仁傑之五鬼拍門》《狄仁傑之九尾狐》《狄仁傑之迦樓羅》《狄仁傑之七面人》《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海市蜃樓》《狄仁傑之殺人鳳凰》《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狄仁傑之九鼎神珠》《狄仁傑之白眉道人》《狄仁傑之玲瓏塔》《狄仁傑之天火》《狄仁傑之高麗美人》《狄仁傑之霹靂梵音》《狄仁傑之黃金捲軸》《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 濮陽—華夏龍都,中華龍鄉,濮陽地區的龍文化
    濮陽,地處黃河下遊善行衝擊面積的中心,河渠縱橫,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氣候適中,適合五穀百草生長。濮陽人民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胼手胝足辛勤勞作,形成了本地之農業經濟,導致了血緣氏族關係的流傳,形成了五裡一莊,十裡一村的居民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