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學者發現地球構造新秘密 可用於防震減災

2020-11-23 央視網

  武漢學者發現地球構造新秘密 可用於防震

  地球內部還有諸多秘密。記者昨日從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武漢學者在研究蘇門達臘大地震時發現,地球內核的各向異性並不同於學術界的已有認識。

  而他們的研究性論文剛剛摘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以西印度洋海域發生9級大地震,最終引起那場席捲東南亞、導致20餘萬人喪生的大海嘯。

  這次地震同時激發的地球自由振蕩,也讓研究者們有機會重新審視地球的深部結構。

  據悉,幫武漢學者抓住機會的,是設在九峰山上的一臺超導重力儀,它記錄的數據讓學者們精確檢測出93個地球自由振蕩振型和12個振型的譜峰分裂,為研究地球深部構造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地球內核的各向異性與其自轉有關,地球內核壓縮波與剪切波各向異性應該是一致的。但武漢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內核壓縮波與剪切波各向異性並不一致,可能在地球內核的形成及演化過程中還存在尚未認識的地球物理學機制。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可為今後人們更有效地進行抗震減災提供參考。(記者盧水平 通訊員孫擊翔)

責編:王超

相關焦點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大的運動期之間,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構造運動。大大小小的構造運動與外應力一起,最終將地球改造成今天這個模樣。板塊構造與地震 在地球的最外層,由地殼和地幔最上面的部分構成了厚約100多千米的巖石圈,它像一個裂了縫的雞蛋殼,包括好多塊,這就是巖石圈板塊。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 記者:汶川地震十年來,我國包括內蒙古的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飛速發展和進步,那麼內蒙古在防震減災工作哪個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 紮根科研 為防震減災事業護航
    —記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國地震科研領域,有這樣一支力量,數十年如一日圍繞地震機理與預測這一科學前沿問題和防震減災的社會需求,開展地震科學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支撐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本次活動氣氛熱烈,效果良好,達到了增強官兵們防震減災意識和提升地震應急避險和響應能力的目的。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看新時代四川防震減災·行業篇及時、廣泛、科學的防震減災宣傳報導,有利於增強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提高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技能,有利於營造良好的防震減災社會氛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健康發展,有利於凝聚抗震救災工作力量、推進抗震救災工作開展。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在會上作工作報告說,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防震減災意義重大,重點要做好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推動防震減災服務提質增效升級、增強防震減災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等九方面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等防震減災活動,適用本法。
  • 八區二十八項功能,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歡迎您!
    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崇州館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為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及正確避震逃生技能,於2012年9月投資2029.74萬元興建的社會公益性項目,基地選址崇州市街子鎮味江大道北段462號,佔地8.3畝,其中建築面積2690平方米,分為序廳、4D影院、地震模擬體驗區、地震災害區、地震知識區、防震減災區、避震訓練體驗區、結語區等,其
  • 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
    ——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給小學生講解防震減災知識。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普及防災減災和避險互救知識,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駐天山區勝利路片區新東街社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在轄區開展了主題為「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中,社區幹部通過宣講防災減災知識、發放防震減災科普畫冊等多種方式,普及推廣暴雨洪澇、地震及家庭火災等常見災害預防、自救、互救的防災減災知識。
  • 再添防震減災 科普示範學校
    本報訊 近日,在海南省地震局與省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的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申報認定工作中,海口市第二中學、五源河學校、瓊山椰博小學、美蘭實驗小學、蒼西小學被認定為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20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 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1月24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抗震減災工作的重點是城市,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災的3項要求和5項任務,並確定了烏魯木齊等3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抗震城市並要求開展相關的抗震工作。這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工作由單體建築抗震發展到考慮整個城市綜合抗震防災的新階段。
  • 「十三五」山東投資9897萬元 建設防震減災四大提升工程
    6級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總體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為推動目標順利實現,規劃確定「十三五」期間實施「山東省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項目)。2017年3月14日,省發改委印發《關於山東省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魯發改環資〔2017〕249號),項目總投資9897萬元。
  •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2019-05-12 20:58: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漳州召開粵東閩南防震減災聯防協作區工作會暨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
    漳州召開粵東閩南防震減災聯防協作區工作會暨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 2020-12-02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廈門舉辦
    央廣網廈門7月28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陳暉 滕欽祥)作為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重點科普活動之一,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28日在廈門市集美區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30名選手同臺競技,在激烈比拼中分享傳播防震減災知識。
  • 斜體大樓4D影院 防震減災開放日讓你感受地震那一刻
    齊魯網濟南5月9日訊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8.0級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10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社會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山東省地震局將在5月12日當天開展防震減災科技園開放日活動。5月9日,記者提前探館,身臨其境感受模擬地震帶給人們的直接感。
  • 中國地震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作題為《統一思想、明晰思路、凝聚力量,開啟防震減災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會議回顧了「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就。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發表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對防震減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提出「兩個堅持、三個轉變」新理念,親自推動應急管理體制改革,親自部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高度重視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養正小學多措並舉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講座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慧慧 通訊員 孫子涵 煙臺報導  為切實提高全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煙臺市芝罘區養正小學邀請煙臺市應急局一級主任科員宮秀春到校指導地震科普工作,並為全體師生開展了以「知識守護生命」為題的防震減災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