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學者發現地球構造新秘密 可用於防震
地球內部還有諸多秘密。記者昨日從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武漢學者在研究蘇門達臘大地震時發現,地球內核的各向異性並不同於學術界的已有認識。
而他們的研究性論文剛剛摘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以西印度洋海域發生9級大地震,最終引起那場席捲東南亞、導致20餘萬人喪生的大海嘯。
這次地震同時激發的地球自由振蕩,也讓研究者們有機會重新審視地球的深部結構。
據悉,幫武漢學者抓住機會的,是設在九峰山上的一臺超導重力儀,它記錄的數據讓學者們精確檢測出93個地球自由振蕩振型和12個振型的譜峰分裂,為研究地球深部構造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地球內核的各向異性與其自轉有關,地球內核壓縮波與剪切波各向異性應該是一致的。但武漢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內核壓縮波與剪切波各向異性並不一致,可能在地球內核的形成及演化過程中還存在尚未認識的地球物理學機制。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可為今後人們更有效地進行抗震減災提供參考。(記者盧水平 通訊員孫擊翔)
責編: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