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觀察|「湘中煤海」漣源廢礦區重新長出的新葉

2021-01-16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李志富 顏貴陽 漣源報導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錢鍾書在《圍城》中這樣寫道,而他筆下這個小鎮的原型,便是今天的漣源市。

  這個小城,曾經是「湘中煤海」,年煤炭稅費達3億元巔峰。煤炭產業作為漣源市傳統支柱產業,曾經撐起了漣源市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但近十年來,煤礦陸續關閉,財政收入銳減,大批礦工失業,很多礦工後期患上了塵肺病,家庭陷入貧困。由於常年開採,礦產區變採空區,根本沒法耕種,地廢了。發展的步伐放緩了,經濟「空窗期」如何重塑產業脊梁?

  漣源市是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到2017年底,未退出的貧困村109個,未脫貧的貧困人口25593戶73560人,貧困發生率7.39%。扶貧之路可謂是「掉船頭」,另闢蹊徑,在曾經的廢礦區重新培育出新葉。

  「漣源的希望在轉型,轉型的關鍵在產業,產業的支撐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要靠龍頭企業來引領。」這是漣源市委書記謝學龍對打造漣源產業發展高地的認識,而產業是脫貧關鍵。

  曾經的「煤海」,現在山頭披綠,遊客絡繹不絕,山頭長出的新葉成了新產品。

漣源市七星街鎮白楊新村曾經的煤礦區如今滿山披綠,滿山茶樹在微風吹拂下搖曳多姿。

  轉型富農,綠色經濟忽如一夜春風來

  烈日驕陽,漣源市七星街鎮白楊新村山頭滿山茶樹在微風吹拂下搖曳多姿,你一定想像不到,這裡10年前地下全是煤礦區。

  「地下都採空了的,山頭雜草都長不起來,到處都是煤灰。」白楊新村村支書龔慶光當了21年村支書,他現在說起當初的場景還是有些痛惜。

  煤礦不能開採後,這裡成了荒山,過去以挖煤作業為生的大批礦工失業了。眼看著這一切,開發煤礦十多年的龔夢輝決心改變這裡的面貌,種植白茶,讓過去跟著自己幹的礦工有事可做。

  通過土地流轉,龔夢輝先後在漣源市橋頭河鎮、七星街鎮兩地承包下荒山,如今這個山頭全部被茶樹覆蓋,茶園規模擴大到了2200餘畝。他計劃再通過五年,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10000畝,自建基地3000畝。進入豐產期後可實現基地產品收入5000萬元以上,輻射帶動農戶每畝收入可達8600元,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同樣是荒山,龍頭企業湖南省博盛生態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全域開發,流轉荒山3000畝,打造集林業、文化、體育、旅遊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園區。不僅是景區建在家門口,老百姓也跟著致富起來,200多人就近就業,其中貧困戶110多人,特別困難的還安排扶貧攤位。

  生態旅遊也帶火了周邊的鄉村遊,農旅結合成為了漣源產業脫貧的一大亮點。

  科技興農,「綠色銀行」千樹萬樹玳玳花開

康麓生物種植基地,5500畝荒山種下玳玳酸橙。

  康麓生物種植基地,「玳玳酸橙」(俗稱臭皮柑)「香」了起來,村民樂了起來。

  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綠色提取和精製技術,將人們棄之不食的臭皮柑提煉加工,花、葉、果、果皮精深開發,提取生產精油、生物添加劑、降血糖藥材、香料、果膠等,公司總經理歐陽正成說樹的全身都是寶。

58歲的廖雪南正在基地幹得熱火朝天。

  荒山利用起來了,村民成了工人。「除了用的,還有存的。」58歲的廖雪南正在基地幹得熱火朝天。她負責培育3000多株樹苗,幹一天活有100元,加上平時計工收入,一年收入5萬多元。不光是她幹得起勁,村裡70多歲的老人也搶著來幹活,這3000畝玳玳酸橙給村民打開了一扇門。

  公司今年還將把已流轉的5500畝荒山種下玳玳酸橙,四季常青的臭皮柑使低質低效的荒山變成了「綠色銀行」。玳玳酸橙第3年初掛果,5年進入豐產期,進入豐產期後,畝均產值可超過8千元,種植收入可達30年。

  「農戶變股東」,3110名貧困戶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入股成為股東,每年可獲得560元每人的保底分紅。「農民變工人」,目前,種植示範基地參與種植、培管工作的貧困戶達196人。

  科技培育了「綠色銀行」,也孵化了「黃金雞蛋」。

漣源遠近有名的「雞司令」龔光輝高興地說:「雞蛋就是印鈔機。」

  漣源市天柱山禽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光輝是遠近有名的「雞司令」,他曾在俄羅斯國立財經大學留學7年,學成回國後,他紮根農村養雞。把父親經營了30年的養雞場進行改造,從德國引進了最先進的全自動化家禽養殖繁育生產線,實現了隔熱保溫、系統控料、環保清糞、電腦控管的科學餵養模式。

  在失敗中前行,科技助力,將家禽養殖風險大大降低。龔光輝甚至說他的養殖是零風險。「家禽養殖也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要了解需求再做供給。」訂單式模式不愁銷路。

每隔幾天都有養殖老闆過來買雞蛋回去孵化。

  光是賣雞蛋每天純利潤就有近6000元,「雞蛋就是印鈔機。」2017年出欄商品雞苗4200萬羽、雞蛋400萬枚,實現營業收入12917萬元,利潤1099萬元。「一片深情富沃土,致富不忘眾鄉鄰。」在龔光輝的幫扶下,聯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26人,在楓坪、古塘等10多個鄉鎮、26個村,試點發放雞苗10多萬羽,發展全自動化家禽養殖和發展生態土雞養殖。

  荒山強農,健康產業藥文化千秋遺澤

漣源產業扶貧布局做大「一株藥」,力爭玉竹種植面積擴大到8萬畝。

  漣源有種植中藥材傳統,有「天下藥山」之稱的龍山就在漣源,漫山遍野的中草藥材有5000多種。龍山峰頂建有藥王殿,殿藏「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藥王殿古香古色,自唐以來即是江南藥王文化「朝聖地」,千年香火不熄。

  健康產業是一個新興朝陽產業,也是一個永不衰落的產業,漣源在產業轉型中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在產業扶貧布局做大「一株藥」,力爭玉竹種植面積擴大到8萬畝,積極扶持回春堂藥業、肖老爺公司、備行農業等企業提升玉竹加工能力,增加出口創匯,將漣源打造成「玉竹之鄉」。

  一畝玉竹畝產近7000斤,按市場價3元計算,種植一畝玉竹收入2萬多元。在六畝塘鎮利民村,山頭被漣源市南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種下了玉竹,3700多畝的油茶林準備全部套種玉竹,現已種下800畝。種玉竹成了村民的致富渠道,47歲的貧困戶譚拿金自己種了2畝,又在基地務工,一個月收入近3000元,一年5萬多元的收入不成問題。

  中藥材種植盤活山地資源,農民獲得土地流轉收入和務工收入,中藥材實實在在成為了一個富民產業。如回春堂藥業分別在石馬山鎮、安平鎮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集中連片種植金銀花、黃芩、白朮、桔梗等中藥材2000多畝。現在,溫江村和水平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藥材種植之村」。總投資10.8億元的回春堂中藥現代產業園一期工程即將投產,中藥材加工將大大延長產業鏈條。

  果蔬、中藥材、畜禽等主導產業發展,驗證著漣源市副市長鄧文旦所說:「所有扶貧產業和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打造農產品品牌,加快推進三產融合。」

  土地是農民的根,新發展機會來了,農民紛紛主動流轉土地跟著龍頭企業加油幹,不僅扮美了環境,又發展了產業。漣源廢礦區換檔超車,產業重塑讓一片荒山重新長出的新葉,既長了葉子又長了「票子」。

來源:紅網

作者:李慧 李志富 顏貴陽

編輯:徐丹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7/27/832830.html

相關焦點

  • 婁底:世界銻都 百裡煤海
    市政府駐婁星區湘中大道,距長沙112千米。 婁底市地處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東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雪峰山斜亙西北,衡山餘脈逶迤東南邊境,龍山盤踞南部。新化縣大熊山西側九龍池海拔1622米,為境內最高峰。
  • 湖南漣源瓦斯大爆炸:倖存者回憶大爆炸驚駭瞬間
    婁底市政府一位副秘書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婁底市、漣源市、鬥笠山鎮已組織了200多名幹部,對事故死難者家屬做好安撫工作,確保礦區穩定。  許冬生說,省煤炭工業局已責成婁底市煤炭局尋對破產重組的香花臺井、黃港井、蘆一井、蘆二井、朝陽井迅速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技術管理體系,配齊相應的安全、技術管理售貨員嚴格安全規章制度。
  • 最美扶貧人物風採丨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
    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記湘鄉市湘中惠農公司負責人鄭雙喜湘潭在線11月2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武平)時令進入冬季,以空心菜、莖(葉)用紅薯為主打特色產品的湖南省(湘鄉市)湘中惠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岑溪:花崗巖礦區變綠水青山再成金
    一提起花崗巖的開採和加工區,腦海中便會浮現出機器轟鳴、碎石遍布、粉塵滿天的景象。12月8日,第四屆中國(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將在「花崗巖之都」岑溪市開幕,開發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再次成為關注焦點。然而,在岑溪市的花崗巖礦區,經過政府部門的有效治理和企業的資源再利用開發,探索出綠色持續發展新產業——固廢收集再加工、液廢分離再利用、礦區復綠再推廣,變成綠水青山,又是金山銀山。
  • 榕樹盆景失去了葉子,該如何讓它重新長出葉子來,一起來學一下
    但是如果平時養護的不夠的當的話很容便會出現落葉的現象,榕樹盆景失去葉子它的觀賞價值可就大大的下降了,然而該如何讓它重新長出葉子來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學一下。想要讓榕樹的葉子重新長出來並且達到更加茂盛的效果,那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摘掉它的葉子,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不是反其道而行嗎,本來葉子就掉的差不多了還要把剩下的摘掉有點想不明白,這麼做感覺有點不破不立的感覺,當然了要你摘掉葉子並不是把所有的葉子統統的摘光,而是需要留下樹梢上的嫩芽。
  • 全球湘商聯盟成立!聽新湘商們這麼說!
    比如說,古代就有洪江商幫、洞庭山幫、安化馬幫、寶慶排幫……到了現在,湖南人更是用「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在商海風雲中奮力拼搏,創造了一個個經濟成就。電視湘軍、機械湘軍、出版湘軍…湘商也已成為我國的商界勁旅、家鄉的「代言人」和新湖南一張亮麗的名片。 今天的湘商大會更是用滿滿的收穫,又一次完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 雙向協作聚合力 濟南湘西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
    核心閱讀湘西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
  • 漣源市擇優比選共青團漣源市委副書記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漣源站記者 蔣葵)為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強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加大競爭性選拔幹部力度,拓寬選人用人視野,4月26日,漣源市在市委黨校舉行擇優比選共青團漣源市委副書記筆試,漣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群到考場巡考。
  • 深觀察 | 光伏扶貧:莫讓「輸血式扶貧」成為「貧血」項目
    光伏扶貧在爭議中前行2016年,光伏電站與「扶貧」結合之後,便由一項清潔電力工程變成了國計民生項目,自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光伏扶貧在爭議中逐漸發展。南京東送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電氣室主任劉哨在「第三屆光伏發電工程及驗收研討會」講解了光伏扶貧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和設計難點,同時對於設計中的難點進行了解析。扶貧項目的分類光伏扶貧項目以往有三種類型,戶用光伏發電扶貧、村級光伏電站扶貧和地面集中光伏電站扶貧。
  • [公告]藏格控股:《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驅龍礦區銅多金屬礦勘探...
    礦區地層主要發育有中侏羅世葉巴組和第四系沉積,出露面積31.52km2。在礦區南部礦權範圍以外,見葉巴二段重複出露,葉巴組在驅龍礦區及其以南可能為背斜構造。含礦斑巖體則侵位於驅龍礦區葉巴組第一段中。傾向5°~20°,傾角60°~85°。3.巖漿巖驅龍礦區主要由近EW向產出的中侏羅統葉巴組火山巖,以及中新世榮木錯拉複式巖體組成,兩者構成了礦區的主體巖性。
  • 湘大,那一抹鄉愁
    我問周老師,你是湘大出生的嗎?她說不是,是在湘潭市,四歲的時候跟母親來的湘大,父親仍在市裡的機關工作。我又問:那湘大可以算你的故鄉嗎?她說:是的,湘大是我的故鄉,生於斯、長於斯,也將終老於斯。泉山就在周老師工作的圖書館後面,她的辦公室我去過一次,抬頭就是滿眼的青翠。能夠一生都跟童年的山、跟故鄉相伴,真好!
  • 黃河流域煤炭礦區踐行「兩山」理論的思考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事關中華民族的千年大計,而黃河流域的煤炭礦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亟需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兩山」理論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
  • 君子蘭長出舌頭狀新葉,這幾種情況要知道,別人不會告訴你的經驗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關於君子蘭的養護我們分享過很多了,養護君子蘭容易夾箭的原因我們也分析過很多次,今天有網友問到,君子蘭長出像舌頭一樣的葉子是怎麼回事?敲重點:君子蘭是很受歡迎的年宵花卉,現在還是盛花期,養護技術到位的話花謝以後簡單修剪復壯又可以二次開花,君子蘭新葉長成舌頭狀,在實際的養護過程中經常出現,我們習慣稱之為了青黃不接,有氣無力,輕則影響葉片舒展性,重則容易導致君子蘭夾箭不開花,當然一般情況下經過簡單的修復就可以恢復濃綠正常。
  • 行走的「精準扶貧」——湖南作協組織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
    早在2014年,湖南作協就聯合湖南省委外宣辦、湘西州委、州政府組織了「作家看湘西扶貧開發」大型文學採訪活動,邀請省內外知名作家奔赴古丈、永順、鳳凰等地,考察湘西扶貧開發的新進展和新成果,以文學的形式聚焦湘西扶貧大開發,總結成績,提出建議。同時舉辦主題徵文,優秀作品已在省內外報紙、雜誌發表並收入公開出版的《三湘之歌——「中國夢·文學夢·湖南故事」系列採風作品集》。
  • 「競賽規程」「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漣源龍山站)報名...
    漣源龍山站)比賽時間:12月12日比賽地點:婁底市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競賽項目及人數競賽項目及人數:1.越野登山組(300人)徒步登山組(13.2km)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廣場(起點)→張家嶺→沈家→老龍潭→藥王殿→小洋江→張家嶺→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廣場(終點)賽道概況賽道全長約13.2km,最高海拔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為生計,喻倩與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兩個孩子「丟」給公公與婆婆照顧。喻倩說:「每次給孩子打電話,聽到孩子說想媽媽,都會忍不住哭。」2018年農曆臘月十二,在鑼鼓聲中,喻倩一家搬遷到了松桃自治縣團山安置點。「新居由政府統一實行簡裝修,房間寬敞明亮,還配備了家具家電,拎包入住。」 喻倩說。
  • 從「輸血」到「造血」——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探出金融精準扶貧路
    楊家河村「雙千兩葉」產業工程核心點一角。(浦發銀行長沙分行供圖)黃 飈 常 勇 王開慧楊家河位於湘西自治州古丈縣,處於武陵山脈中段,平均海拔880米,本名楊家坳村,因極度缺水,改名為楊家河村,寄託著當地人最樸素的祝福和希望。如今,山裡人夢想中的願景終於得以實現。
  • 我們的湘大:野史無文自蒼茫
    耐著性子去參加新生典禮,看了這幅對聯以後,復讀的心就沒有了,可謂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今生再也忘不掉你的容顏。  到湘大求學,就是一個亢龍有悔到潛龍勿用再到飛龍在天的哲學生命之旅。  後來不知是哪個糊塗鬼,俱樂部搞裝修的時候,居然幾刷子把它刷沒了。我氣不過,請徐煉老師把這幅對聯重新寫過,懸掛在旋梯書苑。聯末署「羊春秋先生撰徐煉書」,羊春秋先生為徐煉老師的老師。
  • 《秀美人生》拍出了新時代青年的扶貧精神
    31日,根據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改編的電影《秀美人生》在北京舉行了專家研討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激動地點評道,「影片拍出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社會責任感,片中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跟我們現在的時代精神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