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患癌少年欲捐遺體:告訴妹妹 哥哥出門上學了

2020-12-06 中華網新聞

當其他15歲的孩子在教室中學習、在操場上奔跑、在父母懷中撒嬌時,同齡的丁雁超卻只能躺在病床上靠嗎啡、杜冷丁等藥物止疼。面對死亡,丁雁超表現出超同齡人的從容,他向父母說出了一個心願——「把我的遺體捐獻於醫學教研!」

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丁雁超,小圖為他的遺體捐獻申請表

晴天霹靂

揚州少年突患癌,父母砸鍋賣鐵要救他

如果沒有生病,丁雁超應該就讀於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初中三年級。在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印象中,他是一名非常乖巧懂事的孩子。

丁雁超出生在江都區濱江新城蘇新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冷常順就職於張綱廣電站,母親丁秋前靠打零工賺得些許收入,家裡還有一個6歲的妹妹。雖然家中條件一般,但一家四口的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丁雁超從小就特別懂事。「7歲開始,他就一個人騎車上學,從不要我們接送。學習更不要我們操心,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冷常順回憶,後來有了女兒,兒子就承擔起哥哥的責任,照顧好妹妹的同時,每天還把飯做好等我們下班吃。

今年3月22日,丁雁超突然對爸爸說走路腿有些疼。冷常順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去看,可是無論江都還是揚州的醫院都不能確診。4月初,冷常順帶著兒子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當即被確診為小細胞惡性腫瘤。「醫生告訴我這種病極其罕見,即使截肢也不能保證完全治好孩子的病。」

冷常順怎麼也不相信孩子患了惡性腫瘤,他又帶著丁雁超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301醫院,但每次檢查的結果都是一致的。冷常順與妻子決定砸鍋賣鐵也要救孩子,隨後開始了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治療。

病情惡化

7次化療、25次放療後,希望再次破滅

治療期間,懂事的丁雁超一心想著儘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處處為父母著想。

「小超從生病到現在從沒掉過一滴淚,還不時勸我和他媽媽要堅強。」冷常順的眼淚沿著深深的皺紋不斷地流淌,「化療時,孩子吃不下飯,但當著我們的面總是堅持把飯吃下去。有時他會說上衛生間,讓我們不要跟著,其實是去衛生間把吃下的飯吐出來,擔心我們看到這一幕難受!」

第一個療程結束後,冷常順帶著兒子回到出租屋。由於他要去買菜,就讓兒子自己先上樓回家。冷常順買菜回來,發現兒子還站在樓道口,「爸爸,我的腿爬不上去,你能背我嗎?」冷常順二話沒說背起兒子爬上樓,當行至2樓家門口時,他第一次當著兒子的面淚如雨下,「小超1米73的個頭,可現在連兩層樓都上不去了。」

到了11月份,在經歷7次化療、25次放療及一次手術後,丁雁超腿上的癌細胞得到了控制,這讓冷常順夫妻看到了希望。隨後,丁雁超隨父母回到江都休養,打算過一段時間再去上海接受第8次化療。可是,殘酷的命運還是沒有放過這個本已不幸的家庭。「回到家後沒過幾天,他突然說胸口疼,我們的心又提了起來。」

12月初,冷常順又帶著兒子來到上海,經過檢查,醫生告訴冷常順,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及淋巴,最快只有兩個星期的生命,最遲熬不到過年。「醫生建議我帶著兒子回家,已經沒有治療的意義了。」

少年義舉

決定捐獻遺體,用作醫學研究

12月9日,丁雁超住進了蘇北醫院呼吸內科病區,由於沒有空餘床位,只能棲息在走廊。在病床上,丁雁超一次又一次追問父母:「我們為什麼要從上海回來?」每次父母都對他說:「我們在揚州住幾天,很快就回上海。」

9日下午,冷常順外出打飯回來,看到兒子匆忙把手機塞進被子裡。當冷常順拿出手機時,發現兒子正在搜索「胸部疼痛的原因」。丁雁超說了一句,「爸爸,你跟我實話實說吧,什麼結果我都能接受。」

聽到兒子的話,冷常順決定不再隱瞞,兒子有權知道他的病情。他哭著告訴丁雁超,「以後你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和妹妹了。」丁雁超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鎮定,沉吟片刻之後,他作出了驚人的決定——捐獻器官和遺體!並囑咐爸媽,「不要告訴妹妹我走了,跟她說哥哥出門上學了,不能回家陪她玩了。」

「沒有好心人的幫助,我活不到今天。我很感激他們,卻無以回報。把我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把遺體用作醫學研究,就當是對社會的一點報答。」丁雁超知道自己還未成年,捐獻器官必須要親屬同意,就多次請求父母滿足他這最後的心願。

最終,冷常順夫婦只能含著眼淚答應下來,可這一做法遭到爺爺奶奶的極力反對。隨後幾天,在家人的苦苦相勸下,老人終於同意了孫子的想法。「小超是個好孩子,我們為他驕傲。他用發自內心的愛來讓我們振作,希望能儘早研製出治療這種病的藥物救治更多的人。」說起勇敢善良的兒子,冷常順淚如雨下。

感人一幕

捐出6000元慰問金,希望幫助更多人

12月11日,冷常順通過江都默默愛心志願者協會與區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協會秘書長軒轅躍宏特事特辦,第二天就將捐獻申請表送到了冷常順手中,幫助其完成填表。冷常順說:「在與紅十字會聯繫前,小超還告誡我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聯繫。」

經各項審查,考慮到患者器官中可能存留癌細胞,不適合做器官捐獻,只能為其辦理遺體捐獻。「小超是我區有記錄以來最小的遺體捐獻者,他的行為令我們敬佩!」軒轅躍宏說,對社會而言,丁雁超遺體捐獻對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有極大的貢獻,對個人來說,遺體捐獻是高尚人格的體現,這本身就是一種很高的社會道德。

12月27日,為表彰丁雁超的行為,區紅十字會與默默愛心志願者協會人員一同來到蘇北醫院看望丁雁超,並送來6000元慰問金。冷常順當場作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我要把這錢轉捐給志願者協會,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我的兒子已不需要了,這是我的意思,同時也是小超的最後一個心願,我希望幫他完成!」說完這句話時,冷常順轉過頭豎起大拇指,微笑著對丁雁超說:「寶寶,你是我的驕傲!」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

相關焦點

  • 15歲患癌少年欲捐遺體 父母稱砸鍋賣鐵也要救他
    面對死亡,丁雁超表現出超同齡人的從容,他向父母說出了一個心願——「把我的遺體捐獻於醫學教研!」  通訊員 李科辰 車黎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晴天霹靂  揚州少年突患癌,父母砸鍋賣鐵要救他  如果沒有生病,丁雁超應該就讀於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初中三年級。
  • 那個拒絕給妹妹捐骨髓的哥哥,出來回應了!他這麼說……
    王愛的兩個哥哥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卻在關鍵時刻放棄捐獻。範林俊和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今年3月份,王愛再次懷孕。本應是一件喜事,但令兩人沒想到的是,今年7月,懷孕3個月的妻子開始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
  • 妹妹得白血病,倆哥哥拒捐骨髓!背後的原因讓人心寒
    一位27歲的山西女子患了白血病,需移植骨髓。她兩個哥哥都配型成功了,可在臨近骨髓移植手術時,卻突然反悔。哪怕妹妹的丈夫下跪請求,他們都沒有回心轉意。   圖為女子的丈夫在醫院門前跪求嶽父   為啥兩個哥哥不願意給妹妹捐骨髓?
  • 15歲少年撿衣身亡 母親捐雙腎、肝和眼角膜(圖)
    再過一段時間就將迎來中考,可是,15歲的鹽邊少年杜坤銀卻永遠不能赴考了。5月16日,為了撿一件衣服,小銀從自家豬圈圈頂不慎跌落,兩輪搶救都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母親忍著巨痛做出一個驚人決定:捐獻兒子器官。  昨(20)日,小銀母親在省醫院籤下器官捐贈協議,捐出了兒子的雙腎、肝臟和眼角膜。這個偉大的善舉,換回的是3名肝腎重病者生存下去的希望。
  • 拒絕給白血病妹妹捐骨髓的哥哥 回應的原因讓人心寒
    作為一個哥哥,他的妹妹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他捐獻骨髓的時候,他會怎麼做?在山西有一名二十七歲的女子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她的兩個親哥哥做了骨髓配型發現十分的成功,然而就在快要進行手術前,他的兩個哥哥突然反悔了。有人採訪他們,一個哥哥說自己身體不太好,而且他兩個孩子還小不能沒人照顧。另一個哥哥則是表示自己還未成家,不能讓身體出現問題。
  • 復旦妹妹昨為哥哥捐骨髓(組圖)
    手術前一家人合影  【核心提示】自本報5月23日起獨家報導《復旦妹妹棄高薪為哥哥治病》後,引發包括江蘇衛視、中央電視臺等國內上百家媒體跟進報導。
  • 男子查出白血病 妹妹獻2000毫升骨髓救哥哥(圖)
    ,25歲的陸倩,這一對80後親兄妹。  曾堅決不要妹妹捐骨髓 最想對妹妹說聲「謝謝」  陸軍住進了蘇州大學附屬醫院,每況日下的病情不得不進行骨髓移植。陸軍告訴記者,父母身體不好,都不符合捐獻骨髓的要求。後來,妹妹陸倩主動提出可以配型試試。  令人意外的是,在和妹妹配型時,檢查結果顯示兩人的十項指標完全相符。據了解,這在白血病手術中很罕見,屬於奇蹟。
  • 妹妹得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 姐姐配型成功卻拒捐
    然而,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對姐妹身上時,結果卻截然相反———29歲的妹妹得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姐姐配型成功後,卻拒絕給妹妹捐獻骨髓。  哥哥姐姐不願捐骨髓  這位不幸的女子叫舒玉梅,家住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長安村。
  • 贛縣一8歲哥哥欲捐骨髓救兩歲的妹妹:不要妹妹死 一定要救她
    6月1日是兒童節,當同齡的小孩跟著父母在外面遊玩時,8歲的賴虞天卻躺在廣州的醫院裡,準備捐骨髓給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兩歲的妹妹賴虞菲治病。「讓妹妹恢復健康,這是我能送給她的最好的兒童節禮物。」賴虞天的懂事、堅強,讓醫護人員無不為之動容。
  • 捐獻遺體的15歲少年:要去醫院做讓人尊敬的「大體老師」
    15歲的松華是首鋼醫院安寧療護病房開設以來,第一個捐獻遺體的未成年人,也是安寧療護病房中年齡最小的病人,在這個病房,曹鳳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開始的時候,治療效果還行,可是松華右大腿的瘤體很大,治療了一段時間後,瘤體又開始生長,無奈之下,松華的右大腿截肢了,截肢後,又出現了傷口感染等,松華的身體狀況每日愈下,直到醫生告訴松華父母,已經沒有更多的治療方法可以挽救松華了,此時的松華,已經被瘤體消耗的重度貧血,臉色蒼白,指甲和口唇都是白白的,只能靠輸血改善貧血狀況,而輸血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結局了。
  • 雲南16歲腦死亡少年捐9個器官及組織,拯救5名重度病患
    這天,正好是楊群50歲生日,對著鏡頭,她微笑著做出了「耶」的手勢。夫妻兩人已經知道第二次生命源自哪裡。楊超當天看到新聞說,一位人大代表在北京做肺部移植手術,報導說肺臟來自一位雲南的16歲少年,這個少年捐贈了9個器官組織,「我們就把這個聯繫到一起,腎臟可能來自那個16歲的孩子。」
  • 16歲少年不忍妹妹抽骨髓救自己欲放棄治療,收到同學信息更加絕望
    「佳維,你的座位老師給其他同學坐了,你不回來上學了嗎?」手機裡收到同班同學發來的消息,我更加絕望了。過了年就是初三的最後一個學期,馬上就要中考,可是我還能回去上學嗎?這個答案對於我,對於全家來說,都是未知的。我不甘心,急切地想要從母親那裡找到希望。
  • 拒絕給妹妹捐骨髓的哥哥回應了!他這麼說...
    妻子患病等待骨髓移植範林俊和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範林俊說,沒想到就在準備做手術前,王愛的二哥和三哥卻突然改變主意不願意給親妹妹捐獻骨髓。為何放棄捐獻骨髓?
  • 對話|拒給妹妹捐骨髓哥哥:我上有老下有小,要有事他們咋辦
    對於妹妹後續如何治療,他說還要和爸媽哥哥商量。「作為男人肯定我是輕易不願意下跪,但在我的面子來說,如果跟我媳婦的命比,我這個就無所謂了。」小範告訴時間新聞,為了妻子通過骨髓細胞移植可達20-40%的治癒率,他願傾盡所有努力。目前,志願者幫他在騰訊公益發起的募捐已籌款47萬餘元,小範希望籌到60萬元治療費後,媳婦的哥哥能回心轉意。
  • 高三男生突發罕見病 9歲妹妹要為他捐骨髓
    「我想給父母盡孝,想要看著爸媽慢慢變老,想要看著妹妹長大嫁人……」這是一名18歲男生的吶喊。他在病魔手中勉力掙扎,就連9歲的妹妹都想為他捐骨髓。而他所在的學校,給了最強有力的回應:眾籌20萬,治病!男孩叫劉江林,是鄞州職教中心學校高三數控班的學生,罹患重病而無錢醫治。10月12日,全校師生總動員,為其眾籌「生機」,救命錢正在緩緩匯攏。
  •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2008年11月23日 14:22 來源:荊楚網 發表評論 「如果感冒了,就不能給媽媽捐骨髓了。」  餘頤軒的媽媽朱紅雨是湖北省蘄春縣漕河鎮人,和丈夫餘立新常年在外打工。2004年4月,朱紅雨在協和醫院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今年6月病情惡化入院治療,需做骨髓移植手術。院方在全亞洲發布了尋找骨髓配型的消息,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 11歲男孩患重症面容大變,遠看像大叔遭同伴嘲笑,妹妹捐骨髓相救
    來自河南省平頂山的11歲男孩冀未東,在不滿3歲時被確診患有「再障性貧血冀未東每次出門幾乎都要遭到同伴的嘲笑,這讓他心裡充滿了自卑,變得沉默寡言,漸漸地他不再想出門。 【點擊視頻了解詳情 愛心捐款連結:再障男孩急需移植】或者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再障男孩急需移植。
  • 送養妹妹拒為患白血病親姐捐骨髓 自稱"很害怕"
    20歲的姐姐侯幸患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從小被送人的妹妹配上了型。但是,妹妹害怕捐獻骨髓對自己身體不利而不願捐骨髓。  一方面,各方人士在為侯幸捐款,很多陌生人也自願接受檢查,願意為侯幸捐獻骨髓,另一方面,配上型的妹妹一家仍在猶豫。  在親情和道義之下,妹妹會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嗎?
  • 張羅31年他人身後事,自己身後要捐遺體
    本報記者 孫璇 晉森通訊員 張美榮 李梅   他把生死看得很淡捐遺體為社會做貢獻  6月2日上午,在兗州區龍橋北路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徐士元老人熱情地出門迎接,而兗州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陸航將帶有編號的《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證書》鄭重地交到徐士元和王翠菊夫婦倆的手中。
  • 15年了,背著妹妹上學,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洪戰輝,如今怎樣?
    比如說25年前死也要背著妹妹一起上學,2005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洪戰輝,他就用他的善良,他的堅韌,他的執著,他的擔當,感動了全國的每一個人,無人不從他的身上得到向上的力量。洪戰輝家裡面是真的窮,即便在新中國剛剛氣勢,有很多機會的年代,東倒西歪的家庭依然是他的標籤,有精神病的父親,不突然發病就已經是一種福氣,更不要說出去工作,但是這個精神不好的父親,卻是難得的善良,又或是對於自己先前發病將小女兒摔死而感到愧疚,一次出門居然從樹下撿回一個女棄嬰,可是家裡面窮啊,一家四口人本就只靠母親過活,再來一個人,簡直就是要餓死的節奏,於是母親叫洪戰輝把這個妹妹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