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2020-07-15 廣西衛視廣西故事

距今大約80萬年前,百色盆地的上空,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火球,熊熊燃燒的烈焰划過天際,墜落到河谷。居住於此的古人類,驚恐地目睹了這場景象。是什麼從天而降,這些神秘的天外來物又將如何改寫人類的歷史?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1973年秋,為研究百色盆地古生物化石與探明該地區的礦物礦藏,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出專家,與廣西博物館的趙仲如在南寧會合,一行人乘坐卡車前往百色盆地。考古隊根據之前的勘察,分成幾撥人馬對百色市西南上宋村附近的小山丘進行搜索。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廣西自然博物館研究員 趙仲如:他們都走得很快,跑得很快,我一個人我就拿著地質錘到處扒,把有草的地方弄掉,看有沒有化石,沒有化石,看到有幾塊石器,一下撿到五六塊,我就叫,尤玉柱,柱子,回來,這裡發現石器,快點過來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聽到趙仲如的呼喊,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專家尤玉柱和幾名隊員立即趕過來一起查看。現場確認這是幾塊打制石器。當天,考古隊以這幾塊石器的發現地為中心,在周圍的衝溝和表層泥土裡,總共尋找到11塊打制石器。尤玉柱把這11塊石器帶回了北京,他找到中科院石器研究專家李炎賢,對這些石器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1975年,他倆聯合發表了《廣西百色發現的舊石器》一文,認為這些石器是在距今13萬年到1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製造的。這一發現,立即引發了國內外史前考古學界的極大關注。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此後10年時間裡,在長約90公裡,寬約15公裡,面積800多平方公裡範圍的右江沿岸,專家學者們共發現了舊石器地點70多處,採集到石器標本4000餘件。而在1986年發現的一些手斧,讓東亞各國的專家們尤為興奮——因為這也許意味著,古人類學領域中一個存在已久的偏見有了轉機……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20世紀初,西方史前考古學者追隨著人類從非洲出發的腳步,來到了法國北部的一個村莊聖阿舍利,他們挖掘出土了一種獨特的「阿舍利手斧」,它的構造表明,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把對稱思想應用到工具的製作中。隨後在歐洲其他國家、非洲、西亞、印度半島都發現了這種石器,由於這種手斧出現年代較早,製作精良,器型規整,阿舍利手斧被考古學者們認為是代表古人類智能分水嶺的一種工具。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文管所所長 黃鑫:為什麼說它(手斧)最重要呢,因為它採用雙面打制的技術,從這個工具上可以體現出來,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審美觀念和空間思維,所以他拿到這個原料以後,他已經在腦海裡面有了這個設計的藍圖,而且他能夠有動手能力把原料打製成他想要的形狀。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1937年,舊石器考古學權威,哈佛大學教授莫維士參加了在東亞和南亞的幾次考古考察,卻沒有發現一件「阿舍利手斧」。回到美國後,莫維士教授撰寫了一篇著名的論文,認為東亞地區古人類製作的石器工藝粗糙,並以此引申出一條劃分古人類智能的「莫式線」。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莫維士)

「莫式線」是什麼?

莫維士認為:東亞舊石器跟西方那邊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把舊大陸早期舊石器文化一分為二,東邊是砍砸器文化分布區,西邊是手斧文化分布區,並且認為東亞這邊缺乏手斧,它的砍砸器文化是一種落後的、在發展上停滯不前的一種文化。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莫式線描繪的「砍砸器文化圈」中,真的從未發現過符合阿舍利手斧標準的石器,而這幾十年中,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學者也只能不甘地認為,「莫式線」理論是古人類學研究的「金科玉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文管所所長 黃鑫:這個莫式線理論,實際上是帶有那麼一丁點的種族歧視的味道,因為說我們東亞是落後地區,不思進取,當時包括我們亞洲,很多東南亞這一帶的很多的專家學者,都想推翻這個理論。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截止1986年,在百色發現的4000多件石器中,有10%是手斧,其中一些完全符合阿舍利手斧工藝的標準。然而,要想質疑莫式線理論,就要搞清楚百色石器究竟屬於什麼時代。但由於埋藏手斧等石器的地層是一種稱為「網紋紅土」的酸性土壤,沒有保存人類及古生物化石,無法利用古人類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斷代,也就無法確定百色石器的年代。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就在專家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那枚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專家們發現,被當地人當做寶石的「雷公墨」,在遺址中時常伴隨石器出土。所謂「雷公墨」,其實就是天外隕石碎片如流星雨一般墜落地球時,熔融了地表的砂土冷卻後所形成的一種玻璃隕石碎片,而放射性元素在它們體內,留下了可以探尋的蛛絲馬跡。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謝光茂:百色盆地這批玻璃隕石,它是屬於澳亞散布區,隕石散布區的,它的分布範圍很廣,從澳大利亞,到我們中國南方,包括海南島,還有雷州半島這邊,北海,百色盆地這邊,都是屬於我們這個散布區範圍裡面,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幾次隕石雨,這個澳亞散布區是最晚的一次。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散布區)

1993年,在嚴格挑選之後,考古隊鎖定了百穀遺址進行有目的的發掘,數個探方中都發現了石器和原生玻璃隕石,且處於同一土層。這些玻璃隕石被立即送到位於北京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在那裡,物理學專家利用「裂變徑跡法」測定後得出結論,這些隕石的年代距今為73.3萬年左右。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隨後,為了回應當時發現的所有手斧均是在地表發現,可能被「人為移動過」的質疑,中科院又邀請了眾多國外學者來到百色進行實地考古,其中包括古人類學專家,美國史密森研究院國立自然博物館的阿倫·丹諾,在百色進行了半個多月的考古。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阿倫將他採集到的玻璃隕石樣本和土樣帶回伯克利地質年代研究中心,以更為先進的「氬-氬法」進行同位素檢測,將玻璃隕石和手斧的年代,推進到距今80.3萬年。2000年3月,學界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雜誌刊載了中外科學家對百色盆地手斧及其他石器的研究報告,並以百穀遺址出土的一件器型標緻的手斧作為本期封面出版。次年1月,百色盆地舊石器相關研究,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部評定的「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得到了多方權威的認證,關於百色舊石器的爭議也逐漸平息。至此,將東亞古人類描述為「智力低下、生產工藝落後」的「莫式線」理論,終於被證偽。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謝光茂:應該說,特別從國外這些學術界來說,普遍都是認可百色手斧是真正的手斧,是代表東亞,年代最早的手斧文化。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2005年,在百色澄碧湖水庫裡的楓樹島上,考古人員在距地表50釐米的原生網紋紅土中,首次發現了手斧與玻璃隕石共存一處,5件手斧均為兩面加工的阿舍利手斧,之後的田陽那賴遺址,百色南半山遺址也都發現了共存的手斧與玻璃隕石。這進一步證明,早在80萬年前,亞洲古人類就在百色盆地繁衍生息,已經具備高超的智慧,並製作出了品質精良的工具。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東亞人種低等?這幾塊百色出土的石頭,擊潰了謬誤與偏見


在事實與科學面前,謬誤與偏見終會被擊潰,穿越80萬年的漫長歲月,紅土地上的古人類文明,藉由百色手斧悠遠而無聲的證明,拂去塵埃,重新為世人所知。

相關焦點

  • 歐美人種有206塊骨頭,中國人卻只有204塊,有何差別?
    ,體毛也要更加的旺盛,而這也是自然演化的結果。而對於人體的骨骼說法,根據目前出土的化石來說,在遠古時期的人類,全身上下的骨骼達到了305塊,而在不斷的演化過程當中,最後基本上達到了206塊,而東亞的人種則是204塊,而目前,就亞洲人為什麼會少兩塊骨骼,一直也沒有定論,只有一些猜測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02「滑坡謬誤」「滑坡謬誤」指的是對方看一件事不順眼,可是這事情本身又找不出大問題,所以他就把這事推向極端,來突顯其中的壞處。很多人覺得內向性格不行,將來要吃虧。小時候許多多親戚就對內向的我說:「你這麼不愛說話,將來可怎麼辦啊?
  • 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的「寶貝」,推翻中國人種的非洲起源假說
    有一天,一位幫忙挖坑的村中老漢拿著剛挖出的幾塊白色石頭當「寶貝」一樣給專家看,專家端詳著那幾塊「寶貝」,辨認出這些其實是石英石,可轉念一想,靈井村歷史上肯定經歷過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否則淺土層怎能出現這麼多的石英石呢?多年後,村外有人包山開礦,礦洞炸好了竟然滴滴答答漏水,專家們幫忙一路追根溯源,發現滲漏的水居然來自靈井村中那個毫不起眼的池塘。
  • 人類共有206塊骨頭,中國人卻只有204塊,有何差別?
    ,往往要比亞洲人高大一些,體毛也要更加的旺盛,而這也是自然演化的結果。 而對於人體的骨骼說法,根據目前出土的化石來說,在遠古時期的人類,全身上下的骨骼達到了305塊,而在不斷的演化過程當中,最後基本上達到了206塊,而東亞的人種則是204塊,而目前
  • 東亞人智商高的根源?……歐洲人居然與東亞人血緣關係最近
    生物進化史上證明,靈長類的進化程度與骨骼數量成反比,而一般東亞人的骨骼數量都是204塊,少於其他人種的206塊。中國人主要由蒙古人種和馬來人種組成,而蒙古人種是人類進化最早的人種,故中國人的進化比西方人種要早。
  • 快速了解「基本歸因謬誤」:破壞人際關係的認知偏見
    編者按:基本歸因謬誤是認知偏見中的一種典型情況,通常會給我們的人機關係帶來重要的影響。什麼是基本歸因謬誤?怎麼理解基本歸因謬誤?怎麼突破基本歸因謬誤?近日,暢銷書作家麥可·西蒙斯(Michael Simmons)發表了一篇文章,以非常簡潔的方式就上述問題給出了答案。
  • 調查顯示:中國漢族人與東亞人種體質差別很大
    調查顯示:中國漢族人與東亞人種體質差別很大 2013年03月20日2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例子:小張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王回復到:「想不到你這麼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小王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考古學家:大部分是黃種人
    神木大保當匈奴墓出土的彩繪石墓門,具有典型的漢文化色彩除了蒙古和蘇俄的科學家外,中國考古學家也在不斷解密匈奴的人種問題:比如陝西神木大保當墓地是東漢初期至中晚期降漢的匈奴墓葬,鑑定結果是:墓主人的體貌整體上與蒙古人種北亞類型明顯接近;青海大通上孫家寨乙區 M1 墓主頭骨特徵與北亞蒙古人種相似, 但包含某些接近東亞類型的特徵。
  • 史林|明治日本的黃禍論與人種論
    這裡薩義德所強調的是,在東方主義的思考模式中,西方人先驗地把東方規定為「低等的」,「恐怖的」,因而在這個基礎上才會有黃禍這一生動的歷史形象。薩義德的論述得到了中國學者的共鳴。比如羅福惠就指出「『黃禍論』是19世紀後期在西方主要國家出現的,針對中國和日本的煽動、污衊和詆毀的核心話語之一。」
  • 震驚世界的那塊頭骨,出土90年了
    這塊顱骨化石,明顯是人骨,但形狀又不似任何現存人種。這在當年可是爆炸新聞。世界第一次承認:與我們不同的古代人種的確存在。2019年12月2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召開建所90周年大會;這90年,古人類學的發展不斷更新著遠古祖先的面貌。但那塊珍貴的頭骨,早已不知下落。
  • 復旦DNA研究發現樓蘭秘密 或是黃白人種混合體
    復旦DNA研究發現樓蘭秘密 或是黃白人種混合體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日發布研究成果:遺傳學專家金力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長達 7年的時間,在新疆羅布泊附近的小河墓地,成功地提取了距今4000餘年的20具「樓蘭古屍」的DNA樣本。
  • 基因與人種:人類的同一性與多樣性
    但是當人本身成為研究對象時,研究者的社會觀念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研究的結果,也可能被帶上「科學」的客觀性、權威性的面具,而被用於支持已有的社會偏見,甚至引發新的社會偏見。人類學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了社會偏見乃至悲劇的歷史。一、人種學的起源當林耐把人歸入分支式系統時,他遇到了一個問題:人這個物種是否應該再分支,分成幾類?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怪不得西方自烏克蘭危機之後對於俄羅斯除了制裁也沒怎麼樣,原來這不過是「高加索人種」兄弟們之間的「家事」。怪不得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無論怎麼談最後還是會升級,原來真正重要的文明衝突這才剛剛開始。怪不得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國家都在抓緊重新進行國家定位,原來「非高加索人種」的帽子人人頭上頂著一個永遠摘不掉。
  • 作為學生記者,我給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例:「重慶大學博物館裡的展品當然是贗品,不用去看我都知道,那個捐贈人吳應騎本身就是個江湖老油子!」
  • 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消失的人種,神奇的基因,未解的謎團
    這塊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的發現地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也就是甘肅夏河縣甘加鄉白石崖溶洞,其時代距今約16萬年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一是這是目前青藏高原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二是第一次從考古學上驗證了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地區廣泛分布的推測。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也讓「丹尼索瓦人」這個冷僻的詞語一夜之間萬眾矚目。
  • 石頭真的有生命嗎?世界上有幾塊石頭,竟長出了頭髮
    其實,不只是人和動物可以長出白色的毛髮,石頭也可以。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石頭又不是活物,怎麼可能長出毛髮呢?你還別不信,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神奇的石頭。這種石頭的名字叫「生發石」,最早發現於我國的臺灣,不過這種石頭的數量十分稀少,全世界僅有幾塊,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在北京展出過,當時見到它的人,無不感到新奇和震驚。
  • 美國小鎮挖出1塊石頭,意外揭露出東北人、美洲人可能是一個祖先
    而是被人用工具有意識的打磨而成,可以歸納為是人類遠古時期使用的最重要工具,同時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石頭的年份被追溯到了1萬3000年前,美洲人使用工具的時間,由此迅速被定格在了1萬年前,並得出美洲最少在進入工具時代,並沒有落後歐亞非三塊相連大陸。在小鎮被發現的石頭,整體上的形狀呈樹葉狀態,一頭較寬,一頭相對窄。
  • 七彩雲南,多彩貴州,百色為啥叫百色?
    作為與雲南、貴州相鄰的廣西省,境內有一座叫做百色的城市,我曾經問人: 「百色」為什麼叫「百色」呢百色這座城百色,用壯話讀作「博澀」,曾與嶺南同屬於「百越」之地。百色,因水得名,是「洗衣服的水口」之意。據說,從空中俯瞰百色,整座城市就像一隻大天鵝,因此,百色又有被人稱為鵝城的說法。
  • 為何亞洲人有204塊骨頭,歐洲人卻有206塊?科學家:與一部位有關
    這句話出自宋·劉炎《邇言》,早在古時候人們就對人體的骨頭了解到了很多,傳承下來的醫學也成為了現代醫學的經典加以引鑑,而現如今的科學家卻發現了每個人種之間的差異都有所不同,人種差異不僅僅是體現在骨頭數量上,甚至在智力方面也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