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我用300萬步串起了這些街巷,菜市,場鎮,博物館_鳳凰網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這一年,我用300萬步串起了這些街巷,菜市,場鎮,博物館

如果沒什麼意外
我每周一都會更新一期《亂逛》
到年底已經有超過50期
這也就意味著我前前後後拜訪了成都超過50個地點
街,巷,菜市,場鎮,園子,博物館……
想起了,就去了,走到哪兒算哪兒

用腳步丈量成都,看到卡卡角角就想鑽,順便舉起智慧型手機拍下讓我驚喜。在《亂逛》的開篇,態度就很鮮明,「我敢說,成都,非逛,不能耍『伸展』;非走,不能聞到最市井的味道。」

第一期亂逛的地方是成飛公園。從小常逛的公園,去年6月份的某天下班突然想起要再去看看那個孔雀梭梭板,就去了。

回顧了一下所有亂逛的線路軌跡,我在地點選擇上的確還真夠市井。那些市內的舊小區或者郊外的場鎮,慶幸老成都的滋味還得以保留,縫隙中暗含勃勃生機。

馬鞍北路,每到端午滿街依舊密密麻麻的粽子攤位,口味涵蓋五湖四海;背後的臨時菜市場,攤位藏在居民樓之間縱橫交錯的小巷子,時不時還有外國背包客到此一遊……

像採蜂人一樣追逐時節的腳步,冬日晴朗的周末,溫江的金沙農田溼地曬太陽垂釣者眾多;春天的某天,我願意騎行去了一趟崇州的重慶路;夏天,三道堰的沿河綠道留下我的足跡;最近,當然是去青城山看了初雪……

去年至今的亂逛,篩選了55個出來,分了幾個類別,「園子」「街巷」「時節」「市集」「博物館」「鄉野」「商場」和「異鄉」……

01.
132廠的成飛公園,有我最喜歡的孔雀梭梭板
2017/06/12/


成飛公園又翻新擴大了一輪,雙人滑梯的孔雀梭梭板還在,成飛公園的靈魂也就還在,所有廠裡的記憶和情誼,也因它的存在得以找回。

02.
冬天成都的植物園,藏著熱帶的景象
2018/1/15/


樹是常見的,花也是常見的,為什麼要花10塊錢的門票進一趟植物園,除了巨大的草坪,就是科普館和熱帶植物館深深吸引人了。

03.
成都北門,我在劉備騎馬射箭的地方看直升機
2017/11/27/


鳳凰山公園和別的公園比起來還是不太一樣。這裡是劉備當年騎馬射箭的地方,還有一座蜀王墓,厚重;坡地上幾棟不知何用的建築,窗戶幾扇打開,文藝;廟宇的清幽和頭頂直升機的轟鳴,另一個混搭感又出來了。

04.
成都西三環外的私人園林裡,孃孃與coser齊飛
2017/9/25/


低調存在於金牛賓館隔壁,盆景有趣,園林有味道,不曾想這裡還是成都老牌的爺爺奶奶參加同學會的地方,當然,也是coser拍古裝照片的秘密基地。

05.
前·成都春遊勝地南郊公園
2017/9/4/


南郊公園的風頭,早就被錦裡武侯祠給完全蓋住了。現在的人還可以和石獅子合影,但轉轉龍梭梭板和電烤的羊肉串,沒有了。

06.
我鑽進了紡專的世界樂園,卻不敢爬上最大的金字塔
2017/7/31/


輝煌一時的世界樂園,在成為校園的一部分後,不要門票,隨便進出。烏拉圭陽臺,金字塔等等還在……一潭死水和雜草叢生,這像是水泥叢林中的遺蹟。但這些都不妨礙有人喜歡在這裡拍婚紗。

07.
成都金牛賓館的荷花池邊,我在等待孔雀開屏
2017/7/24/


只說兩句,第一句:金牛賓館是可以隨便進出的,只要不是當天有重大的活動。第二句:裡面生態環境真不錯,夏可賞荷,還有白鷺和孔雀看。

08.
成都電子科大旁建設巷有魷魚西施,還有國光宿舍的紅房子
2017/6/19/


除了美食,建設巷的旁邊,還有建於上世紀的6號信箱,也就是國光電子廠的宿舍區。吃著雞爪,逛著老小區,才能算完整打卡建設巷。

09.
哦豁,芙蓉古城,非請勿入
2018/9/10/


以前還可以進去參觀的芙蓉古城早就不對外開放。成都別墅市場早期很搶眼的存在,每當走在外面,還是會讚嘆修得真不錯,中式園子舒服。

10.
我闖進了峨影廠,發現了寶藏,並等待它再次輝煌
2017/7/10/


峨影廠附近有家古香古色的餐館,成了網紅打卡的秘境。那些曾經輝煌的廠房工棚,也是一代人心中的聖地,裡面還藏著寶貝。

11.
隱於魔幻鬧市的成都棋院
2018/8/6/


興隆街的成都棋院,市中心地段,對面是一排手機店,從一個髒髒舊舊的捲簾門進去,全是學棋小孩和守著的家長。小扶回來就跟我感嘆,也太魔幻了吧。

12.
交桂巷超樸實的三輪串串,只是看看都覺得好吃!
2018/7/2/


岔路小巷,濃密綠蔭,夜幕之下,背著主幹道的交桂巷,熱鬧了起來。有炸土豆,有烤五花肉,也有三輪車串串,有一個隱於市區的夜市。

13.
全成都的婆婆都在馬鞍路賣粽子
2018/6/11/


端午前的個把月,馬鞍路的粽子每年如約而至的鬧熱。更日常的熱鬧,我真心安利你去馬鞍路臨時市場逛逛,這可能是成都市中心最大的露天菜市。

14.
金牛體育中心提醒您,不許打光胴胴!
2018/4/23/


傍晚,周圍市民汗流浹背地跑步健身。沒有想到,成都當年紅火的棒球市場,和這裡也緊密相關。更多人印象深刻的,可能還是門口那個保齡球館,位置實在很顯眼。

15.
拆遷中的玉林二巷
2017/9/18/


一說起玉林,腦中就會蹦躂出小酒館,飄香,王媽手撕兔……玉林二巷,也不知道現在的拆遷進展到哪一步了。

16.
周五的小河街,有驚豔成都CBD的手抓飯烤羊肉
2017/8/7/


成博背後的小河街,短小精幹,日常看著平凡普通,但每到周五,這裡就像是一個節日現場。牛羊肉,手抓飯,怎麼吃都過癮。

17.
梳油頭穿修身襯衫的白領,午飯準時鑽進了較場壩
2017/7/17/


較場壩中街,很多吃的。一到點兒,密密麻麻的白領鑽出空調房寫字樓,瞬間擠滿這條短小狹窄的街道,只為尋找一頓合適的午飯。

18.
你看春天又來了,怎麼又來了
2018/2/26/


冬天還沒有完全過去的2月。一個大晴天,蜜蜂在野花和油菜花之間飛舞,特地來金沙農田溼地郊遊的人們發現,春天,不遠了。

19.
如果下雪,我就想跑進青城山的迷霧
2018/12/10/


對成都人來說,夏季的青城山風涼水急,那才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日子。但我也喜歡青城山的冬天,尤其初冬。有初雪和白茫茫的山霧,這是青城山最接近仙境的時刻。

20.
每年都要去電子科大看一天銀杏和人啊
2018/12/3/


就算知道人多我還是要去電子科大看銀杏。秋天本已經夠寂寥,偶爾扎進人堆不失為調節心情的法寶。生活需要一點金燦燦和鬧騰騰。

21.
我在王思聰他爺爺當校長的學校看銀杏
2017/12/11/


看銀杏,不想人擠人,去山裡吧。川農都江堰校區秋天的銀杏,我也喜歡。有山的靈氣,也夠黃。

22.
又到了去成都人民公園看菊花的季節
2017/10/30/


賞菊和賞銀杏一樣重要,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最愛,試著理解一下,其實也蠻好。

23.
桂花香的時候,我去了趟桂花巷
2018/9/17/


秋天總是伴隨著桂花的味道先來,最先聞到的是家門口、小區樓下那株,再到午飯去單位食堂路上遇到的那株…不約而同開放。桂花巷,一個名字就帶味道的巷子,當然不想錯過。

24.
在菱窠,秋風涼,桂花香
2017/9/11/


李劼人在成都東門的故居「菱窠」,不算大,桂花也不算多。小眾的賞桂地,每年都有人按時去看那兩株金桂。沾染了文人氣息,聞起來自然感覺是不一般。

25.
城北火車涵洞邊的露天市場,有《觀音山》的影子
2018/5/14/


火車涵洞附近,昏昏暗暗的光線,大概是所有小市民謀生的樂園。沿街設攤,儘管不那麼整潔,但其實也是勃勃生機,人來人往,包羅萬象。城北的這個涵洞亦是如此。

26.
曾經我總是跟著大人趕犀浦
2018/4/9/


城裡的人已經不太說趕場這個詞,郊區其實也不太說。十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犀浦場鎮的破敗,只是一個縮影。

27.
成都西門的魂,藏在青羊小區菜市場
2017/8/21/


我心中的三大成都老牌菜市場,除了玉林菜市,撫琴菜市,另一個就是青羊小區菜市場。

28.
犀浦夜市,真·成都深夜食堂
2017/10/9/


紅光夜市。沒了;順江夜市,也沒了。西三環外算得上規模的夜市,犀浦夜市是至今為數不多的存在。

29.
再見五塊石
2017/12/23/


府河市場是今年拆遷改造的,而在去年年底,五塊石的香料市場,也往商貿城等地方搬遷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也好。

30.
東三環的這裡堆放著半個成都的瑣碎日常
2018/7/21/


每個城市的角落裡都散布著無數,規模不一的舊貨市場,成都的舊貨市場,東三環邊上、十陵客運站對面的亮佳鴻華可以撐起門面,裡面堆放著半個成都的瑣碎日常和冷暖自知。在裡面尋寶,打撈時間的記憶。

31.
我一定是膨脹了,竟然敢去逛松茸市場
2018/8/14/


逛商貿城偶然的發現,七八月的雨季到來,這裡也短暫地長出一個成都數一數二的新鮮松茸市場。趕早,往口袋裡刨就對了。明年記得還去。

32.
我迎接秋涼的第一站是唐昌
2018/8/25/


我還是喜歡叫「唐昌」的老名字——「崇寧」。不算標準意義景區式的古鎮,大半個場鎮中心的人都圍繞四川電器廠生計。吃的,都是十多二十年不能再熟悉的老店……公館建築,一座又一座……崇槐裡的衰敗的公館建築還沒有修復好……很寫實。

33.
再見,阿富汗珍寶,願你們平安
2018/5/7/


難得的異國精品展覽,阿富汗珍寶展,在成都有超過40萬人次的遊覽,「這成為2006年以來,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一次展覽。」重塑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一年又過去,這些珍寶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告別顛沛流離。

34.
四川博物院的角落裡藏著半座寺廟
2017/12/18/


川博有三件寶貝上了《國家寶藏》節目的錄製,我孤陋寡聞地以為,至少應該從萬佛寺石刻館選一件去才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萬佛寺也是毀壞的寺廟,曾經香火中的膜拜,變成了現在目光的交匯、凝視。

35.
前方到站,天府廣場。下車的乘客請注意,隔壁是人體
2017/8/14/


外觀看起來溫和,正式名字叫生命奧秘博物館。但裡面,一具具解剖塑形過的的人體和動物標本,全是真的。隱約中我還聞到一丟丟護髮素的味道。膽小的人看了,毛骨悚然是必然。儘管想到科學二字,還是怕。

36.
青銅驚奇
2018/7/28/


成都今年內的又有一場隆重大展。「250餘件青銅器,其中包括了55件國家一級文物。」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精品一起亮相,一目了然的對比之中,幾處地方文化之間相互借鑑影響的結果現在就直愣愣的呈現在面前。

37.
科技館可以望天府廣場的望遠鏡,我怎麼沒找到了?
2018/6/9/


更新換代後的四川科技館,門票終於被我預約到了。我去過三次,一次是去看展銷會,高考之後還沒填志願,又去過一次,幫高中學校招生宣傳。這次,還是那麼熱鬧和具有活力。互動性變強,可惜我始終沒找到那架望遠鏡。

38.
今天以前,我還沒去過四川美術館
2018/7/14/


偌大的四川美術館,當在最上面的樓層發現「趙蘊玉——韻致的文人」展覽,我才突然覺得眼前一亮。不知道現在又有什麼好展。

39.
打首飾賣秧秧,抽葉子煙的大爺在馬家場趕場
2017/6/26/


馬家場的那座大橋,終於沒能扛住今年夏天的暴雨和水患,破損並且被拆除了。這是我今年某天去的時候發現的。慶幸我在之前記錄了這座百年場鎮最後的喧鬧時刻。當然,現在馬家場的那兩家肥腸粉還在。

40.
雙十一當天的成都最大淘寶村,略顯冷清
2018/11/12/


對儀式感有無盡的熱情。雙十一十周年當天,我去了成都最大的淘寶村。樣子看起來還是和多年前一樣,但沒有想像中的熱火朝天。另一個當時沒寫的感受是,誰要是有心,應該可以在這裡拍出得獎的紀錄片。

41.
我聽見天回鎮老街上的聲音
2017/8/28/


李劼人在成都住過很多地方,北邊的天回鎮是其中之一。慕名而往,當時看起來卻也是快要改造升級。以後讓人惦念的,恐怕就只有那碗豆花面。

42.
我在蒲江摘最醜最醜的醜柑
2018/4/16/


看了種植基地,下地親自摘了醜柑,還跟著去參觀了凍庫。所以,現代農業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43.
夏天,在三道堰插一腳水,穿一片叢林
2018/5/28/


我個人偏好的耍水地,一個是都江堰,另一個就是三道堰了。兩個地方都有廊橋,這種空間神奇,人來人往,遮風避雨。很多時候它不僅僅是一個交通設施,更是一種鄉野裡的稀缺的公共空間。席地而坐,河邊納涼,穿越叢林,除了蚊子多點,沒別的毛病。

44.
騎行重慶路,我在川西壩子上畫了個圈
2018/3/5/


重慶路的油菜花,值得每年都騎車去看一次。一片接著一片,沒有比這個規模更盛大的了。

45.
行走在團結鎮的機耕道上,看家蜂飛舞
2018/3/26/


穿過機耕道小路,春天花卉市場就在對面,規模堪比三聖花鄉。再過河,便是最近一兩年,成都鄉村旅遊市場的新貴——青槓樹村。蜜蜂和MerMer們一起在田間地頭起舞。

46.
喂,阿里爸爸,我們家附近也需要開一家盒馬鮮生!
2018/2/3/


年初,馬雲爸爸在成都開了第一家盒馬鮮生,第一次逛什麼都稀罕,越逛越好逛,眼看著現在店越來越多,可惜我家附近還沒有……emmmm

47.
銀石負一樓,缽缽雞冷沾沾和美甲店打堆堆
2018/11/19/


出地鐵直接通向負二樓,起碼四五十家小店,緊密挨著。熱狗,奶茶,花甲米線……吃冷沾沾還是缽缽雞,或者腦花面,是個問題。

48.
不要笑,郫縣就是藏著一個佛羅倫斯!
2018/4/2/


佛羅倫斯的存在,成都又多了一個大型的購物之地。環境優美到,好像隨便逛逛都讓人心情愉悅。

49.
又羨慕你們城南人,不過我家附近也就只差家無人超市了
2018/11/10/


電子商務網絡商城愈發發達,就算以我家為中心,清晰可見的智能生活圈,三四公裡內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也都具備。每家都在不斷深入社區,京東也不例外。

50.
伊藤的早市,大媽的戰場
2017/12/18/


永遠不要低估每一個敬候伊藤早上開門營業的大媽大爺,他們身上就是大寫的活力。

51.
趕在市井的重慶下浩老街拆之前,我去看了一眼
2017/7/3/


重慶的山和老舊交錯的建築大概形成了這座城市的氣質。十八梯沒了,特地去了下浩老街。瞧見了憂傷的狗,細雨中寫生的畫家,以及背運冰箱搬離出屋子的棒棒。

52.
青島,十二月的風,像後媽的巴掌打在臉上
2017/12/25/


青島這個地方還是值得去。街道乾淨,建築有異國風情,黃海飯店背後的私房菜,海鮮值得每天都去狠狠地吃一頓。唯一的缺點就是冬天的風太冷了。

53.
天下市井,大概都一樣
2017/10/23/


鳳凰山腳下的饅頭山社區,還有部分破舊的老房子,居民提著紅馬桶去公共廁所倒掉清洗後,沿著交錯的、僅供一人通行的巷子再提回家。看過標準景區再去這些地方轉轉,才算更深地走進杭州人的生活。

54.
西湖美景,三月天嘞?屁。
2017/10/21/


超大型亂逛,杭州西湖確實是個好地方。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你看,不同時節,哪哪兒西湖都還好看。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錯過高峰期。

55.
那就,去西安吧
2018/10/20/


西安的古,只能是親眼看了才能嘆為觀止。依寺而居,以坊而商的回坊不缺吃的。每家店名前冠以主人的名字,來一隻花花韭餅,再來一杯花家桂花杏皮茶,回坊劉明柿子糊塌看起來也很好吃;有如蜜蠟一般誘人的蛋黃,那再要個蛋菜夾饃,撐了。

儘管有這麼長,還是沒能夠完全標記出所有我逛過的地點。每周總有那麼一天我會登上朋友圈步數的前三名,翻看了手環的數據,只算今年這一年,平均每天8000步以上,總共接近300萬步,相當於走了1500公裡,差一點就是從成都徒步到拉薩的距離。

也算不得有多了不起的事情。每次不管紅白喜事的宴席,午飯過後我的三爺爺就會獨自去走一個下午,估摸著下午六點吃晚飯的時間再回來。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小輩都很難跟上他的步伐。

三爺爺的腳在幾十年前的戰爭中腳受傷,醫生說要是不始終活動的話,會壞死、傷得更厲害。

我的舅舅們,則會騎上車去附近轉耍,新修了溼地公園,哪裡又要拆了,附近的發展規劃,都是席間談論的話題。

大抵只有自己頻繁地走了,才能真正感受城市究竟發生了什麼。明年,接著走,接著逛。

打開支付寶首頁搜「565326437」領談資紅包,領到大紅包的小夥伴趕緊使用哦。

相關焦點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科學類博物館搜索熱度攀升300%
    進入大暑,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也開始放暑假,冷氣十足又寓教於樂的科技類博物館備受親子家庭的青睞。這兩天,隨著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科學類博物館搜索熱度一度攀升300%。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一根數據線串起脫貧路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一根小小的數據線把東莞和昭通兩座城市連在了一起,串起了一條山區百姓的脫貧路。數據線串起資金鍊工作要做在點子上,扶貧要扶到根子上。區域經濟學中有一個「貧困惡性循環理論」,認為落後地區由於人均收入水平低,儲蓄和消費能力都不足,這就限制了資本形成,使落後地區長期陷於貧困中。
  • 臨潼大菜市一賣菜師傅腦出血 過路護士跪地緊急救人
    對突發腦出血、暈倒街頭的房師傅來說,這是他與死神賽跑的時間;15分鐘可以怎麼幹?對伸出援手、緊急救人的34歲女護士許娜來說,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黃金時間」,一步都不能猶豫、耽擱。賣菜師傅突發腦出血  事發3月17日9點,西安臨潼大菜市。這是當地很有名的農貿市場,地處鬧市區。
  • 我的這一年
    李樂靜攝翻完今天這最後一頁日曆,2020年就完結了。這一年對每個人而言,過的或許都是「意料之外的生活」。回望這一年,我們度過了怎樣的365天?登臨檢疫 成了常態■羅凱婷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值機處航空器查驗二科副科長我駐守空港衛生檢疫防線已經10年。
  • 話題 | 如何用300萬玩轉一家俱樂部?
    記者在韓國採訪期間曾遇到了一位經紀人出身的韓國K3俱樂部老闆孫元宇,他告訴記者他自掏腰包一年投入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7萬元),就可以「玩得很好」,而且還取得過K3聯賽常規賽第三名的成績。這著實令記者難以相信,因為國內中乙個別球員一年的薪水都不止300萬人民幣。那麼,這位老闆是如何用5億韓元玩轉K3聯賽的呢?
  • 5000新能源斑馬將跑入上海 斑馬紋串起生態鏈
    與此同時,上海的汽車保有量已達300多萬輛,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低效率的出行,又令城市的擁堵越來越嚴重。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與交通狀況,推行網際網路+新能源綠色通行,降低馬路碳排放量,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為此,國家不斷出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但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落地,最終還是要靠市場導向和創新驅動,才能打破瓶頸,將新能源汽車真正地推入到市場中去。
  • 18本書架必備書,揭開頂級博物館裡的小秘密
    在博物館裡,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探尋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文物背後的故事。跟著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一起探尋世界上26座極具代表性的博物館,搞清楚諸如「最賺錢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充滿神秘色彩的木乃伊,為何會承載著古埃及人的精神和信仰?」這些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問題,通過博物館去了解已經消失卻曾經璀璨的人類文明。
  • 用蒼蠅串起生態鏈
    提起這些小東西,場長顧柏明一臉自豪,「它們是我專程從江蘇海安運回來的,前後培養了三個多月,光技術指導費就花了五六萬元。」  這些蒼蠅住在近60平方米的一套兩室一廳裡。廳在最外面,這裡是給蒼蠅調配食物的「廚房」,原料有嬰兒奶粉、糖果。「這些都是給蒼蠅吃的,另外還要加上雞蛋、紅糖。」
  • 到2020年底,達州市中心城區場鎮路燈全覆蓋,亮燈率達到85%
    今年4月以來,達州市住建局牽頭開展「中心城區場鎮路燈設施不完善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如今1個月時間過去了,整治工作進行得如何?5月9日晚,記者實地走訪了中心城區3個鄉鎮場鎮,一探究竟。居民冉隆潤為場鎮的改變豎起了大拇指。據市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專項整治,將對中心城區41個鄉鎮場鎮公共照明設施進行集中新建改建,健全完善日常管理維護運行機制,切實解決場鎮路燈照明設施配備數量不足、安裝不夠規範、維修更換不及時、運行管理混亂等問題。
  • 闢謠:退休前一年交300%檔,養老金大漲?不看這組數據吃大虧
    可是,網上紛紛傳言的「退休前一年繳費300%,養老金倍增」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最後的「衝刺」到底值不值當?如果在退休前一年,也就是網友媽媽在54歲周歲時開始繳納300%的檔次,繳費這一年就得在35000元左右,再加上醫保近4萬,可以說不堪重負。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在小說中,經過一番爭執,高達先生愉快地與「我」達成了一個不公正協議:若有這幅畫,「我」則可以贖買下來;若不存在這幅畫,「我」仍得將買畫的錢付給他。值得注意的是,在籤訂之際,館長強烈要求我用紅筆籤訂協議,而在西方文化中,只有和魔鬼籤訂協議才用紅筆。這些細節暗示了館長是一個惡魔般的統治者。聯想到納博科夫平生推崇人文自由的寫作立場,或許可以將陰險狡詐、專制貪婪的博物館館長理解成對於極權統治的隱喻。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科學類博物館搜索熱度攀升300%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激起了人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從同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14點,天文館、科技館等科學類博物館的搜索熱度迅速攀升,同比增長300%。進入大暑,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也開始放暑假,冷氣十足又寓教於樂的科技類博物館備受親子家庭的青睞。
  • 新疆:從維穩到維新_資訊頻道_鳳凰網
    滾滾人流如潮水般在邊境地區湧動三天三夜,最終6.7萬多邊境居民,穿越3000多公裡長的中蘇邊界,湧向蘇聯。這便是震驚中外的「伊塔事件」,也是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國際間邊民外逃事件。逃離的6.7萬邊民中,僅塔城地區就有4萬多人,大多為哈薩克族。【詳細】 讀城記
  • 同程旅行: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科學類博物館搜索攀升300%
    今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激起了人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從同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14點,天文館、科技館等科學類博物館的搜索熱度迅速攀升,同比增長300%。
  • 濟南《清省城街巷全圖》新刻 硬傷達十餘處/圖
    然而細心的市民發現,在這幅地圖上,馬市街刻成了「馬市場」,庠門刻成了「庫門」,望水泉刻成了「漿水泉」……類似的硬傷多達十餘處。  「西門橋護城河岸邊,新刻的《清省城街巷全圖》錯誤不少,不少街巷名稱都刻錯了!」今天上午,濟南熱心讀者劉先生反映,這幅地圖為了方便遊客和濟南市民對老濟南城的了解,將老地圖上的繁體字更換為簡體字,而出現的十餘處錯誤,就是在對繁體字的識讀中產生的。
  • 這座300年歷史的四合院,被70後設計師改成幼兒園,一年學費21萬
    這座幼兒園不光設計前衛,學費也十分高昂,幼兒園採用混齡教學,一年學費21萬元。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帶大家來欣賞一下這所獨一無二的四合院幼兒園。01設計師馬巖松1975年出生在北京,是個地道的北京人。馬巖松本科畢業於北京建築大學,後去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於2004年創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MAD,曾主持設計過夢露大廈、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等現代、前衛的建築。2008年,馬巖松被評為「全世界20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年設計師」。
  • 同程旅行: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科學類博物館搜索熱度攀升300%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激起了人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同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14點,天文館、科技館等科學類博物館的搜索熱度迅速攀升,同比增長300%。
  • 這些貓咪博物館,大概是貓奴眼中天堂的模樣
    有趣的是,這張鈔票還是專門委託摩根大通銀行列印的,顯得格外有意義。近300年來守護藝術品的「貓官兒」 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又譯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我們又稱之為冬宮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