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夢,我媽非得說退休前1年繳費很重要,於是,從60%檔一下子提到300%檔,期待養老金會大漲,為此,她愣是咬牙堅持365天,退休看到第一個月養老金心酸了,也就多了一點點,咋回事?」
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晚年成為兒女的負擔,如果是退休前一年能夠多交一些錢,讓自己的養老金大漲,吃糠咽菜都是能堅持的。
可是,網上紛紛傳言的「退休前一年繳費300%,養老金倍增」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最後的「衝刺」到底值不值當?
下面【社保精算師】用數據為你深度解析,讓你不再迷茫: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每年繳費60%的檔次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僅僅養老保險就在7000元左右(以大連為例),加上醫保累計10000元左右。
如果在退休前一年,也就是網友媽媽在54歲周歲時開始繳納300%的檔次,繳費這一年就得在35000元左右,再加上醫保近4萬,可以說不堪重負。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究竟這麼做值得嗎?我們先看一組數據,假設說這15年一直按照60%檔次繳費,那麼養老金是多少呢?
通過上表中,我們可以輕鬆計算出,個人帳戶養老金=34526/170=203元,基礎養老金=7299(大連2018年社平工資)*(1+0.6)/2*15*1%=876元。
因為靈活就業人員沒有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都是自己實實在在繳費得出的,所以,養老金等於上述的個人帳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之和,共計1079元。
那麼,如果退休前一年省吃儉用,咬牙堅持後,繳費的是300%的檔次,那麼養老金能夠多領多少呢?下面我們繼續用數據進行分析:
既然我們要得出可靠有效的結果,那數據必須是假定同一個人,她在這15年的繳費中,前14年和上面的例子一樣,都是60%檔次,最後一年改成300%檔次。
通過上表中,我們可以輕鬆計算出,個人帳戶養老金=45588/170=268元,基礎養老金=7299(大連2018年社平工資)*(1+0.76)/2*15*1%=963元。
那麼養老金就是這兩者之和共計1231元,這種做法著實提高了退休後養老金的水平,但是僅僅高出152元,值得嗎?答案呼之欲出。
最後我們回到文章的主題,退休前一年突然將60%檔次提高到300%檔次,養老金會倍增、大增、大漲嗎?答案是顯然不會的。
退休前1年繳費檔次是300%檔次,比計劃中60%檔次繳費多付出27652元,而養老金多出152元,這意味著182個月(27652/152)才能將多花的錢領回來。
這意味著15年才能領回多交的那些錢,劃不划算,答案不言而喻了。
而且,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生活本就不富裕,與其吃糠咽菜就為了繳費300%檔次,還真不如把這多交的27652元留在手裡生活,豈不是更香?
這篇文章是純乾貨文章,看懂了的麻煩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希望大家加我的免費圈子,有問題可以在圈子裡提問,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