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升華是嶺南文化研究的立身之本

2020-11-29 南方新聞網

  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先行一步的廣東迅速崛起,令嶺南文化為世人矚目的話,那麼近年再掀高潮的嶺南文化熱實是對廣東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新的文化自覺與選擇。文化自覺是一種對文化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深刻思考、廣闊境界和執著追求。當前,嶺南文化研究面臨著深入發展和全面提升的重任,為此,必須提升嶺南文化研究的學術品質,使之具有更為高遠的學術情懷,從而形成更加深厚的現實關懷。

  一是要加強對嶺南文化的理論性研究。沒有事實的理論是空洞的。文化研究的基礎在於文獻資料的收集。注重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的發掘整理,是嶺南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提性工作。然而,在目前的嶺南文化研究熱中,較多的是熱衷於描述人物、事件、現象,注釋一個個具體問題,一些「叢書」、「文庫」也多是專注於對嶺南文化傳世文獻的整理,真正從一定的理論深度、社會歷史發展高度去總結、提煉的論述則不太多,因而影響了嶺南文化研究整體的學術水平。

  以往的嶺南文化研究也比較多地強調一些時效性較強的顯性特徵,如「思想解放」、「敢為人先」等。隨著全國改革開放的全面發展和不少地區的快速崛起,廣東原有的顯性優勢似乎風光不再,此時,則應從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維度,以更高更廣的理論視野去思考挖掘嶺南文化顯性特徵背後的隱性機理和深刻關聯,提升拓展嶺南文化質的優勢和長久價值,在不斷深化嶺南文化的理論研究中彰顯其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可見理論升華是嶺南文化研究的立身之本。

  二是要加強嶺南文化研究的嚴謹性論證。保持嶺南文化研究學術品位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必須遵循學術研究的自身規律,秉持科學理性的精神和嚴謹負責的態度,以學術之法維護好嶺南文化研究的真理性追求。在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浮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心態,難免會出現學術的「自由張力」與「約束張力」失衡,使一些學者耐不住寂寞趕時髦、急功近利追熱點。有的未經嚴謹的科學論證和細緻研究就輕易提出「某山文化」、「某江河文化」、「某物品文化」,令人感覺有作秀炒作、譁眾取寵之嫌;有的出於「論文科研、口袋科研、效益科研」等非學術動機,提出一些主觀隨意、難以服眾的論斷。事實上,在進行研究概括之時,應以所研究掌握的範圍和程度為依據來進行闡釋概括,而不能隨意拔高誇大,搞「泡沫文化研究」。

  同時,嶺南文化研究還應克制有學者指出的一種具有本土狹隘偏見的「賣花說花香」的心態,即未能以理性精神對待嶺南文化,對嶺南文化的精華、優勢讚譽過多,而對其糟粕、劣勢批判不足,特別是較少把嶺南文化放到與其他地域文化相互參照,乃至置於中國、世界的宏闊視野下進行綜合辨析,這必然影響嶺南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現代建構。嶺南文化研究需要開拓創新地銳思,更需要嚴肅冷峻地沉思,才能實現求真向善的價值追求。

  三是要加強嶺南文化研究的學科建設。提升嶺南文化研究的學術品性,還需要學科化的支撐,使其步入系統化、理論化、整體化的學術軌道。近年地域文化研究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從一般的研究之學上升為學科之學,徽學、蜀學、湘學、閩學等的研究逐漸興盛即是明顯的表徵。這是地域文化研究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提升的邏輯必然,嶺南文化研究也毫無例外地要走向學科化建設的道路。

  早在上世紀50年代,陳寅恪先生就呼喚建立「南學」。筆者認為,學科化建設不僅是嶺南文化研究發展的必然之舉,而且是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任務。但學科的建構不是提出概念、發文出書就可大功告成的。嶺南文化從一般研究之學擴升為學科之學,意味著研究的對象、觀念、範式、方法、目標及主體等都要有質的飛躍,其中尤其要遵循學科建設的內在規律。

  為此,要對嶺南文化的學科概念進行理論性、綜合性的闡釋,以指導學科建設;科學制定學科建設規劃,確立好學科研究的方向和目標;加強對學科各分支的基礎性研究,如嶺南文學、嶺南戲曲、嶺南方言、嶺南宗教等,形成系列知識系統;建立多個以嶺南文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基地(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制定的文化強省規劃確定打造十個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形成具有特色優勢的地域分支學科;加強培養高層次專業研究人才,確保研究隊伍的結構合理、承傳有序;抓好傳世文獻的整理、文化遺產的保護及資料資料庫的建設,滿足學科建設之需;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提升對嶺南文化學科的認同感和美譽度。

  (作者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編輯:林湄)

相關焦點

  •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
    每到清明,嶺南地區回鄉祭祖的人要比春節假期回來的人還多,甚至一些遠在海外的人也會懷著對故人的無限懷念之情,千裡迢迢地往回趕。  清明,不僅是對逝者的思念,更是情感的延續與傳遞。又值清明時分,記者走進極具地域特色的嶺南地區清明祭祖。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具有世襲性強、穩定性高、凝聚力旺等特質。」
  • 用時尚魔術「打開」嶺南文化
    &nbsp&nbsp&nbsp&nbsp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舉行(上圖),把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讓市民遊客以別樣方式體會歷史文化街區內極具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的「粵味」。
  • 南嶺與嶺南文化是什麼?了解一下吧
    而嶺南歷史上主要居住的就是百越人,百越人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翻起太大的波浪,它在北方及中原地區的人眼裡,從來就是不值一提,更談不上有什麼威脅之說。客觀講這也是南嶺五嶺的客觀地理條件決定了的。熟悉五嶺地形的人都知道:中原及北方地區的人們是可以輕而易舉的通過五嶺到達嶺南廣大地區的,而嶺南廣大地區的人們要想翻過五嶺進入長江流域及中原北方地區卻十分不易。
  • 繼《買耳朵》後,肖戰作品再登《央視頻》,演員立身之本熠熠發光
    楔子近日,繼《買耳朵》登上《央視頻》之後,肖戰的另外一個作品也再次登上了《央視頻》,而這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彰顯的則是演員的立身之本——作品——被越來越多的媒體看到,也越來越被認可。反之,其他的一些則都是無足輕重的東西。因為在多年之後,只有這立身之本才會一直熠熠發光,一直向每一個觀眾昭示著——演員——這個職業的神聖與光榮。而演員肖戰,便是如此。
  • 魔術師走進廣州永慶坊 創新演繹嶺南文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荔宣):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永慶坊舉行,活動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把通過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
  • 領讀者盛慧:走讀嶺南 ——粵港澳大灣區古村落文化尋根
    2020年領讀者邀請到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副院長盛慧,帶您走進嶺南的古村落,探索嶺南傳統文化之美。領讀題目:走讀嶺南——粵港澳大灣區古村落文化尋根時間:2020年12月5日上午10:00地點:佛山市圖書館一樓報告廳主講嘉賓:盛慧盛慧,男。
  • 國內首部總結升華全民閱讀的理論著作《閱讀社會學》問世
    該書是國內第一本《閱讀社會學》理論著作,是首次試圖對國際國內方興未艾的全民閱讀實踐活動進行全面系統地解析與理論總結升華的「開山之作」。在今天的出版研討會上,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代表出版單位致辭,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該書作者黃曉新介紹了全書主要內容。
  • 嶺南古琴,戀的情結與「記憶場所」的空間意義
    自19世紀70年代起,以華裔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為代表的學者將「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學研究。在他的地方空間理論中,「地方是具有既定價值的安全中心,代表著真實與安定:空間跟時間一樣,構成人類生活的基本坐標,代表著嚮往與自由。二者對立統一,在人的生存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類生活就是穿梭於地方和空間的辯證運動。」
  •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文/圖本報記者 謝敢特 約通訊員 陳炳文  嶺南文化發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它自古以來成為商貿、文化的交會點,有「兩廣門戶」之稱;1989年在封開縣垌中巖洞內發現的人類牙化石證明,垌中巖人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統一意嶺南後,在封開設廣信郡,封開成為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  專家考證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後,一致認為,封開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著「嶺南文化古都」的歷史地位。
  • 嶺南地區是如何形成的,南越國的前身,其實就是嶺南地區的雛形!
    因此「橫浦關」、 「 陽山關」、 「 湟溪關」這三關,可認為是「嶺南地區」中的「嶺」的起源之地。但是這並不等同於,「嶺南地區」就只是「五嶺以南的地區」而已。嶺南文化的「雛形」都有哪些? 南越國的正式成立,也是「嶺南地區」的正式形成。而隨著「嶺南地區」的正式形成,也同時是「嶺南文化」的初步形成。南越國的前身「嶺南三郡」是「嶺南地區」的鄒形,那麼嶺南文化的「雛形」又是什麼呢,都有哪些文化元素呢?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等方面,對新發展階段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系統闡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經濟關係的發展及其趨勢作出深入探討,促進了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 大統一理論研究,不能一味地否定易學觀點,不要肆意否定傳統文化
    會數星星,會無聊,其中有一部分不甘平庸的傢伙,會想破天了,思想界,科學模式,等等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升華,一次思想性的革命,以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架勢襲來。當然,我們的精英階層,在一百多年以來,也是很辛苦的想拋棄掉我們的優秀文明傳承,到今日還在繼續努力,沒有成功,也很幸運的等到了轉機,到了2018年,我們的國家是從上至下得重新肯定之一切。易學八卦,陰陽五行,都是一種數理模型,和當下的模糊數學,分形數學,甚至前沿的量子理論,契合度很高,簡直在說同一個事情。
  • 廣東「最低調」縣城,位於北回歸線上,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源地
    廣東「最低調」縣城,位於北回歸線上,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源地 我國也有位於北回歸線上的領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座位於北回歸線上的縣城,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源地,它就是封開縣
  • 讓歷史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升華
    【原標題】讓歷史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升華  在柳州這片熱土上,留下了人類及其祖先一連串的活動印記。橫向比較,柳城巨猿生活的年代比北京猿人(距今60多萬年)生活的年代更早;百蓮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約3萬年),則與山頂洞人生活的年代相當;柳江人則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智人化石,亞洲許多人類學家都在研究他們的種族與白蓮洞人的血緣關係。以上事實表明,柳州盆地自古以來就有人類活動,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生活在柳州的人們,自古以來就懷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求生存求發展。
  • 潮州文學,近幾年也通潮隨文,隸屬於嶺南文化
    潮汐水流文化史代獨特,潮汐水流地的對中國民間善業的善堂的。潮州菜享譽國隨,這是國家的一個菜是一個昂貴;潮水劇作為中國十大地方劇種一,而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曲妓院荔鏡記戲文全集》,俗稱《荔鏡記》對以潮水流說為嶺南第一文學所以。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魯豪放的英,南方一朵奇異花卉種植林歌舞;「潮水流措,宮起」,獨特的潮汐水流在別有一番典雅。
  • 挑戰2020年最後一次水逆,謹慎的工作態度是射手座的立身之本
    射手座 本周三水星逆行會阻礙射手座追夢 工作方面 本周射手座不要嘗試逃避問題,要學會溝通,謹慎的工作態度會是你們的立身之本,學會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解決問題,才能獲得身邊人更多的支持及幫助。當水逆發生時,你們會感受到工作的壓力,好在你們不是處在重災區,所以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還是能有較好的心理調節。
  • 香港碩士|嶺南大學開設中文授課新專業!
    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是獲得香港教資會資助的八大公立大學之一。嶺南大學奉行博雅教育理念,在香港高教界獨樹一幟,2015年獲《福布斯》評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大學 。涵蓋創業所需的不同範疇的知識課程幫助學生了解並掌握創業所需的技術、社會、法律和財務等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創業創新所應學習的概念和理論,激發學生批判性的思考分析與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問題。
  • 唐代流放、貶謫之刑為何熱衷於嶺南地區?五嶺逐謫臣,窮荒多移民
    流"刑,即流放之刑,漢代以前,就有流放之刑。嶺南從秦朝開始,便是流放之刑的目標地區之一。特別是在唐朝,嶺南已然成為流放的首選之地。不僅如此,唐代官員以及貴族,遭遇貶謫,常常被貶至嶺南地區。可以說,嶺南地區是唐代流放、貶謫的"聖地"。為什麼貶謫、流放嶺南呢?其中隱藏著怎樣的歷史真相呢?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線上展(七):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③
    今天茶山仔給大家帶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線上系列展」第七期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大灣區傳統民俗影像系列邀請展該展覽由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民俗攝影委員會△年近八旬的省級非遺傳承人郭廣慶(左),經常邀請文化部門的專家、學者對高蹺龍(舞)進行研究,創新。△郭老毫無保留地把技藝傳授給年輕人,讓其發揚光大,這就是最好的傳承。△在雷州這塊土地上,「高蹺龍」年年都在上演,形式不變但內容不斷更新,代代舞龍人都在不斷成長。
  • 彈奏嶺南四季生命樂章:大型民族器樂交響音·畫《四季嶺南》上演
    本場音樂會是在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東音樂曲藝團創排出品,是廣東音樂曲藝團打造的2020年年度壓軸大戲。音樂會集多媒體、器樂表演奏、粵曲演唱及交響音樂為一體,向觀眾展示了充滿魅力的嶺南人文與景觀,奉上了一場美妙而內涵豐富的音樂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