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嶺南四季生命樂章:大型民族器樂交響音·畫《四季嶺南》上演

2021-01-21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伍尚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2021年1月6日晚,大型民族器樂交響音·畫《四季嶺南》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本場音樂會是在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東音樂曲藝團創排出品,是廣東音樂曲藝團打造的2020年年度壓軸大戲。

音樂會集多媒體、器樂表演奏、粵曲演唱及交響音樂為一體,向觀眾展示了充滿魅力的嶺南人文與景觀,奉上了一場美妙而內涵豐富的音樂藝術盛宴。

音樂會現場

用音畫彰顯廣東人文底蘊

「我們廣東文藝工作者要用廣東音樂彈奏出嶺南四季的生命樂章。」創演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場音樂會是創新民俗藝術創作的大膽嘗試,以嶺南四季為切入點,通過「春之嶺南·立春」「嶺南夏日·立夏」「月夜秋思·立秋」「冬暖珠江·冬至」四個篇章展開,

揉入中國二十四節氣,以抽象的概念對嶺南大地人文與景觀、風俗與生活、文化與思維進行展示,去傳承廣東音樂優秀文化,彰顯廣東的人文底蘊。

與其他音樂會相比,本場音樂會的表現形式豐富而新穎。「本場音樂會旨在打造一臺集虛實結合,舞美與多媒體結合,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的靈魂音樂。」

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現場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場音樂會在風格定位上,以嶺南特色、廣東音樂為基調;在樂隊組合形式上,以中小型民族器樂演奏為主,如:小合奏/室內樂重奏/齊奏/獨奏,加上部分粵語獨唱/情景舞蹈,而配樂朗誦作為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結;在視覺上,虛實結合、音·畫交融,通過串詞朗誦對整臺音樂會進行主體性的貫穿。

呈現嶺南非遺獨特魅力

名團名家集結,多團合作演出,是本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本場演出,由廣東音樂曲藝團著名粵曲演唱藝術家梁玉嶸擔任藝術總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傳承人何克寧擔任藝術顧問,並邀請國內頂尖專業交響樂團珠影樂團合作參演。

音樂會現場

同時,特聘星海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李復斌教授擔任該項目音樂總監、作曲及指揮,廣州歌舞劇院國家一級導演張玲擔任總導演;特邀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歐凱明,著名話劇演員徐梵,著名舞蹈演員閆一妍等各專業領域藝術名家,與廣東音樂曲藝團一眾優秀演(奏)員黃麗萍、鄭捷、陳文萃、王文、麥毅、林彩霞等共同演出,以傳統廣東音樂與交響樂中西結合的演繹形式,謳歌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

本場音樂會還呈現了嶺南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通過多種方式展示嶺南非遺的獨特魅力。

這場音樂會中,在聽覺上,觀眾既能欣賞到《驚濤》《旱天雷》等廣東音樂名曲,又能欣賞到歐凱明表演的男聲獨唱《秋思·望月懷遠》、梁玉嶸表演的粵歌《梅嶺香雪·珠璣巷》、粵曲表演唱《粵歌·落雨大》;在視覺上,觀眾還能欣賞到精美的粵繡、極具感染力的廣東醒獅等非遺項目展示。

音樂會現場

此外,音樂會還通過多媒體以及現場器樂小品表演,原汁原味地呈現具有濃鬱嶺南生活氣息的「飲早茶」等場景。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周欣怡

審籤 | 陳婉允

實習生 | 翁東偉

相關焦點

  •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四季」,有什麼不一樣?
    四季輪迴、萬物更替,給許多藝術家帶來了創作的靈感。在古典音樂領域最有名的要數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大師維瓦爾第的《四季》。多年後,阿根廷「探戈之父」皮亞佐拉寫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同樣分《春》《夏》《秋》《冬》四個樂章,卻是不一樣的風情。 10月17日下午,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黃蒙拉、黃濱兩位小提琴演家攜手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八季》,接連奏響兩部經典之作。一個下午的時間,戶外草坪上的觀眾們感受到「八個季節」的流轉。
  • 嶺南白眉派第八代傳人陳飛雄 被稱"李小龍第二"
    其中扮演男二號大反派趙府教頭陳師傅的演員在現實中原來也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就是嶺南白眉派第八代傳人陳飛雄。不過其後他卻在影視界漸漸銷聲匿跡,投身書畫,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的首次中國民族書畫藝術大展中,還獲得過「優秀民族書法藝術家」的稱號。昨天(13日),他現身從化,在博雅山房上演了一出「武書」秀,記者藉機採訪了這位文武奇人。
  • 中國歌劇舞劇院《四季情韻》唱響雪梨
    原標題:中國歌劇舞劇院《四季情韻》唱響雪梨   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張小軍 嶽冉冉)被譽為「歌舞雙絕」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大型情景歌舞晚會《四季情韻》11月17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市政廳上演,擁有「海嘯音」之稱的李雨兒等知名歌手和舞者為澳大利亞聽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 南嶺與嶺南文化是什麼?了解一下吧
    而歷史上西南地區的巴蜀族及南蠻各族,向來都是不好惹又不安分的民族。所以北嶺秦嶺又是作為中原地區及北方民族天然屏障的存在,其免受南蠻各民族侵擾的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而嶺南歷史上主要居住的就是百越人,百越人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翻起太大的波浪,它在北方及中原地區的人眼裡,從來就是不值一提,更談不上有什麼威脅之說。客觀講這也是南嶺五嶺的客觀地理條件決定了的。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原標題:   5月26日至27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選送,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州歌舞劇院創演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六屆文華大獎展演,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該劇也是廣東省唯一一部參評劇目,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源的歷史底蘊,弘揚以武術、醒獅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展示灣區人文精神,講述華人故事。
  • 嶺南地區是如何形成的,南越國的前身,其實就是嶺南地區的雛形!
    一.現代狹義上的「嶺南地區」: 1.現代狹義上的「嶺南地區」: 今天的「嶺南地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嶺南地區,或者說並不是歷史上的嶺南地區。
  • 領讀者盛慧:走讀嶺南 ——粵港澳大灣區古村落文化尋根
    如今,走進嶺南的古村落,你仍然感受到這份亙古不變的古意,淡藍色的炊煙,聽粵曲的老人,勞作的婦女,玩耍的孩童……行走在悠長的巷弄,仿佛行走在時光的隧道,石板路被磨得光滑,像一段舒緩的樂章,在上面慢慢地走著,體味著時間流過的滄桑痕跡。風輕輕叩響生鏽的門環,屋簷上、老牆上,一隻蝸牛在蜿蜒前行……偶爾,一聲鳥鳴響起,在巷子裡悠悠地迴蕩,鑽進了緊閉的門縫,消失在一間空蕩蕩的屋子裡,巷子靜寂,如同謎語。
  • 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
    11月28日下午,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頒獎典禮於葉葆定堂三樓李慧荃講學廳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嶺南校友、嘉賓以及學院領導、老師與同學歡聚一堂,分享學院這一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共同祝賀獲獎師生。
  • 這8種花幾乎全年開花,養一盆四季都有花賞!
    很多花卉一年只開一次花,未免讓人遺憾,作為業餘養花人,大家都很希望自己家的花可以全年開花,這樣養一盆四季都有花賞。在此,俺就來給大家分享8種幾乎全年開花的花卉,供大家選擇。這8種花幾乎全年開花,養一盆四季都有花賞!一,朱槿朱槿又名扶桑花,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灌木型花卉,它以花朵大、花色豔而聞名於世,是一種世界名花。
  • 嶺南控股:董事康寬永辭職
    每經AI快訊,嶺南控股(SZ 000524,收盤價:7.35元)1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廣州嶺南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於2021年1月8日收到公司董事康寬永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變動原因,康寬永先生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 點燃城市夜經濟,嶺南天地光影藝術季正式拉開帷幕
    南方網訊(記者/李婷)11月26日,Intrude Family光影巨兔公共藝術裝置華南首展在佛山嶺南天地進行亮燈儀式。11隻形象治癒自帶光芒的巨型兔子在這個冬季為大家帶來「愛在一起HOPE TOGETHER」光影藝術季。
  • 嶺南古琴,戀的情結與「記憶場所」的空間意義
    當代社會裡,承載了嶺南古琴文化的異質空間,正是嶺南琴人的行為、經驗、心理狀況、集體記憶的載體。段義孚稱音樂是「虛擬的地方」,其和諧的節奏、流暢的旋律,可以使人找回內心的那份寧靜,使人具有歸屬感,又可以使人激情澎湃,充滿對未來理想之境的無限遐思。「音樂似乎能使時間停止,把時間變成永久的存在——虛擬的地方,正如流行音樂中連續的音拍、中世紀音樂中的波狀流動。音樂是家。
  • 芒寬四季時時美,民族風情處處濃
    芒寬芒 寬一個鮮活在怒江大峽谷層次豐富而廣闊的空間四季更迭,青山碧水,芳草鮮花,樹木果實,民族風情,奇石銀沙,泰戈爾說:「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果實的尊貴在於它已經歷了無數次的陣痛,終於將流動的生命做出了一個殷實的總結,讓人們品嘗一種對生長的尊重和對大自然的敬畏。芒寬的夏天,酷暑確實難耐,但飽滿鮮嫩的各種水果卻讓人精神煥發:紅皮白肉、滑嫩爽口的「妃子笑」(荔枝),清香四溢、個大體圓的「鷹鉤嘴」(芒果),汁多肉鮮、晶瑩剔透的「玻璃蛋」(桂圓),總是讓人「吃飽了撐的」高興。
  • 用時尚魔術「打開」嶺南文化
    &nbsp&nbsp&nbsp&nbsp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舉行(上圖),把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讓市民遊客以別樣方式體會歷史文化街區內極具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的「粵味」。
  • 兒童簡筆畫:畫一個春夏秋冬,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
    兒童簡筆畫:畫一個春夏秋冬,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
  • 理論升華是嶺南文化研究的立身之本
    當前,嶺南文化研究面臨著深入發展和全面提升的重任,為此,必須提升嶺南文化研究的學術品質,使之具有更為高遠的學術情懷,從而形成更加深厚的現實關懷。  一是要加強對嶺南文化的理論性研究。沒有事實的理論是空洞的。文化研究的基礎在於文獻資料的收集。注重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的發掘整理,是嶺南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提性工作。
  • 作為「儒釋道聖地」,如今它卻聲名落寞,「嶺南第一山」如何重振?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成了羅浮山最好的廣告詞。 不僅有詩文傳世,更有無數畫家為羅浮山留下丹青墨寶。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蔡磊介紹,清初著名畫家、名列「四僧」之一的石濤便有羅浮山繪畫冊頁存世,他所繪的《羅浮盛景》手卷拍出了近500萬元的高價。日本也曾經出版過石濤的《羅浮山水冊》,羅浮盛景之名也遠渡東洋。近代的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家均畫過羅浮山。
  •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封開①  封開垌中巖人距今14.8±1.3萬年,被專家稱為嶺南歷史的揭幕人  編者按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位於賀江與西江交匯處,與廣西梧州市毗鄰。
  • 廣東嶺南鄒村村的古樸景象,距博羅縣城22公裡,依山傍水古韻濃
    廣東是嶺南文化最集中的一個呈現地,它面向南海,後方有大塊的腹地,通過五嶺與中原地區分割開來,其地理、地形、地貌等豐富多元,在歷史上曾被稱作「文化沙漠」和「南蠻之地」。但得益於歷史上數次的人口大遷徙,大量的中原人口和士大夫、文人騷客等把中原地區的生活、生產的智慧帶過來,促進了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嶺南地區的開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嶺南地區變得宜居。嶺南文化最濃厚的地方是那些沒有高樓大廈的村落裡。
  • 11米光影巨兔首次亮相佛山嶺南天地光影藝術季點燃城市夜經濟
    即日起至年末,嶺南天地將持續上演多元化的夜間文化及藝術活動,並重磅打造全年最值得期待的"嶺南天地周年慶瘋買節",持續激發城市經濟、文化、社交活力,打造優質夜間經濟聚集區,助推佛山全面發力城市夜經濟。光影巨兔登陸佛山,施展萌力傳遞正能量《Intrude Family》光影巨兔由澳大利亞藝術家Amanda Parer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