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幾個有意思&有意義的科學資源

2020-11-23 生物谷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2016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當你想學點東西的時候(不管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還是僅僅想確認一些奇怪的歷史事件),如果只能去真正的圖書館裡面尋找,或者需要花錢才能看到的話,將會是很糾結的事情。

幸運的是,資料所有者們發現如果將這些學習資源大眾開放(一般是免費)的話,將會是雙贏的局面。否則,很多時候人們會選擇通過一些"不合法"的方式獲取這些資源。知識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切,我們想學習,又有誰能責怪我們呢?

你也許還沒有到那種"關掉電視,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看愛因斯坦的著作"的境界,不過,只要需要知道哪些資源在哪裡可以獲取到就足夠了。

因此,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我們列出了以下幾個有意思的學習資源供大家使用。

 

1. Sci-Hub(藏有大量科學研究論文)

這一網站又被稱為"科學海盜灣",該網站是神經學家Alexandra Elbakyan的產物。她自認為自己在扮演"俠盜羅賓漢"的角色,與收費科學期刊網站抗爭到底。要知道,如果你們從這些"正版"的網站購買一篇電子版的文章,需要花費40$,這是多大一筆開支啊?

如果不是我們納稅人的錢支持的科學研究,這些文章根本不可能做出來,現在出版社居然還要向我們索取費用,簡直是開玩笑。

"我們應該承認,科學文章出版商們做了許多好事,他們建立了同行評議規則,使得科學研究變得嚴肅,而且,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前,他們在知識傳播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他們對科學發展的作用。一些出版商甚至向研究者們索取費用,為此將提供發表的"綠色通道"。

總之,如果你想看文章的話,不妨先上"Sci-Hub"看看去。這個網站說不定哪天就關閉了,在此之前儘量利用起來。

 

2. 達爾文進化論原稿(16000多頁)

該資料是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後155年的紀念日上首次公開的。目前這些超過16000頁的高清書稿已經向公眾開放。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花費了7年的時間,才僅僅將其中一半的內容數位化。之後將持續增加數位化的內容。

博物館方面稱這一資料包括:"達爾文從一開始相信物種演化的存在,發現自然選擇的現象,對進化現象進行解釋,繪製進化樹以及寫出《物種起源》這本書、歷時25年的所有信息"。感興趣的話戳一戳「達爾文手稿計劃」。

 

3.物理學大師理察-費曼的物理課程

理察-費曼是物理學界的"搖滾明星",他於1960年代早期在加州理工學院的課程被譽為經典。雖然一些課程片段現在在youtube上都可以看到,但他最珍貴的是三冊叫做《費曼課程》的書集。

幸運的是,這套書目前在"Feynman Lectures"網站上可以免費觀看。包含每一章節,每條公式,而且支持任何設備,祝大家學習愉快!

 

4."阿波羅"計劃高清圖集

你也許見過登月計劃的照片,但你在看到這些圖片之前對整個計劃的了解也許還不夠準確。NASA最近在"Flickr"網站上公開了9200張"阿波羅計劃"的高清圖片,包括從出發到回來整個過程的各個細節。

 

5. "NOVA Science Now"紀錄片

你想盯著愛因斯坦的大腦學習怎麼提高記憶力嗎?你想不想看看"讀心機"或者"虛擬空間"這種奇怪的,但是說不定那一天就會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發明呢?「NOVA's Science Now」紀錄片頻道目前已經免費開放了一部分紀錄片,你們可以自由在線觀看。

目前已經有23部片子免費上線,而且會持續更新。所以說別看"紙牌屋"了,多看幾集紀錄片吧。

 

6. 大量愛因斯坦的資料

紐約時報曾經稱其為"物理學的死海捲軸",不過如今大家也能觀看到數位化的版本。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啟動了"愛因斯坦資料數位化項目",為此建立了一個網站,並且公開了愛因斯坦的8000多份資料。

這些資料覆蓋了愛因斯坦的幼年到老年時期,包括所有留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信件、論文、明信片、筆記、日記,還包括其它一些成就等。有興趣大家可以戳這裡看看。

 

7.NASA空間旅行海報

如果有一些東西值得你往牆上貼的話,那麼這些應該算進去:NASA網站上公開了一套名為"Visions of the Future"空間旅行海報圖集,包括探測器圍繞土星光圈旋轉時拍攝的動人瞬間。

然而不僅僅是太陽系內部的圖片,他們還公開了拍攝到了星系外的天體圖集。看上去絢麗多彩,但本質還是真正的科學。

8.科幻小說"IF"雜誌

如果你的大腦運轉了一天,累了,想看一會有意思的科幻小說,那麼試著看看"IF雜誌"吧。這是一個從1952年就開辦的科幻雜誌,而如今我們可以免費在線觀看。(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生物谷推薦英文原文報導:8 awesome science resources that you can access for free online

 

相關焦點

  • 幾個有意思&有意義的科學資源
    幸運的是,資料所有者們發現如果將這些學習資源大眾開放(一般是免費)的話,將會是雙贏的局面。否則,很多時候人們會選擇通過一些"不合法"的方式獲取這些資源。知識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切,我們想學習,又有誰能責怪我們呢?你也許還沒有到那種"關掉電視,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看愛因斯坦的著作"的境界,不過,只要需要知道哪些資源在哪裡可以獲取到就足夠了。
  • 有意義的科學可以從有意思開始
    一些人認為此獎項太不嚴肅,研究這些東西只能浪費時間,徒增笑料,這根本就不是科學!事實真是如此嗎?「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科學就是座輝煌的大廈,每一塊磚頭的堆砌都有其意義。正如有專家所言,科學精神在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方式,「它關注知識本身的確定性,不考慮知識的實用和功利,而只關注真理的內在推演。」再者,一切科學探究都起源於自然和生活。
  • 「有意思」與「有意義」
    更有評論者認為,新版《鹿鼎記》在情節、人物塑造、敘事邏輯各方面都存在問題。  翻拍經典,近年來成為了影視劇行業的一種經營趨勢,各類翻拍劇層出不窮。有統計顯示,《神鵰俠侶》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龍記》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愛情、都市、勵志類的當代劇,「不是已經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
  •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也說影視劇翻拍周慧虹近日,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開播,相關熱度不斷,但叫座不叫好影視劇經營走經典翻拍路線,有機遇亦有挑戰。畢竟,翻拍經典,故事已經有了,不用從頭開始創作劇本,觀眾基礎也有了,甚至自帶話題和熱度,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創作和宣發成本。但與此同時,原版經典作品早已在觀眾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新翻拍的作品中缺乏閃光點,或者是與經典原作走得過遠,「陌生化」得太厲害,往往又很難贏得觀眾認同。
  • 「有意義」與「有意思」
    《從有意義到有意思:〈新周刊〉生活觀》是《新周刊》20周年系列叢書之一,而我這裡要說的「有意義」與「有意思」,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談談數學的「有意義」與「有意思」。這樣,就在認識隨機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確定性事件與不確定性事件有了深刻的體驗。除了教材上的摸球遊戲,教師還可以設計摸牌、擲色子、轉盤遊戲、拋硬幣實驗等。同時,還可以介紹教材中著名科學家進行的拋硬幣實驗,通過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數據,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隨機事件的特點以及可能性的大小。第三,好的研究內容應該是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有意義更關注價值,有意思更聚焦體驗。
  • 短視頻要有意義還是要有意思?
    雖然全社會都有責任為少年兒童的教育服務,但是未成年人有享受閒暇和接觸媒介的權利。成年人要避免將少年兒童的休閒時間和活動功利化、非要給他們的閒暇玩耍賦予「意義」的傾向。也許未成年人刷短視頻的確是消磨閒暇時間了,的確是就「圖了個樂兒」,但是這些都是兒童作為一個主體應享有的權利,成年人尤其是家長老師們有責任維護兒童的媒介接觸權和休閒權,理性看待未成年人與短視頻的親密接觸,放鬆心態養育孩子,服務少年兒童成長。第二,短視頻要有意義還是要有意思?
  • 「無意義」才是有意思
    「無意義」才是有意思在米蘭•昆德拉看來昆德拉揭示人們如此熱衷於在「無意義」的事物上添加意義,竟使一個玩笑生出無窮的枝蔓。他沒有想到的是,1968年蘇聯坦克碾碎了「布拉格之春」,他的命運近乎神奇地複製了路德維克的命運—《玩笑》從玩笑變成大毒草,遭批判、查禁,作者的人身受到監控,在捷克,他的書很難再出版了。
  • 理論宣講既要「有意義」又要「有意思」
    理論宣講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是基層黨組織一直探索的問題。黨的創新理論,群眾只有信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因此,要從群眾的興趣點入手、認可度著力,先從生活、工作、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等直觀感受中,描繪理論在實踐中的模樣,再由此「借題發揮」,加以概括、提煉,就能使理論宣講緊緊貼近現實,不空洞、不乏味,達到循循善誘、引人入勝的效果。
  • 節約資源的多維意義
    節約資源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問題。充分認識節約資源的多維意義,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意義重大。資源的有限性是資源的基本屬性之一。這種有限性是指人類對資源的利用在質量、數量以及時間和空間範圍上的約束性,它又往往表現為稀缺性。當代中國人口增長的壓力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更凸顯了與資源有限性的矛盾。
  • 真正對你「有意思」的男人,必然會有這樣幾個特徵,女人別不懂得
    導語:真正對你「有意思」的男人,必然會有這樣幾個特徵,女人別不懂得愛情是個神奇的東西,都說愛情能改變一個人,他/她覺得對方是你碗裡的菜,適合自己的胃口,可以為之犧牲和付出一切,為此,他/她就會在遇見這樣的人後,給對方徵服了
  • 伊的家科學護膚:寡肽玻尿酸精華液功效分析
    寡肽對護膚到底有什麼實際作用?為了搞清楚護膚成分對我們的臉到底有沒有用我們按照邏輯來看。從基本意義上說,肽是構成蛋白質的基礎。當胺基酸連接在一起時,它們形成的鏈稱為胺基酸肽。 當肽連接在一起時,它們便成為所有蛋白質的基礎。皮膚中最重要的蛋白質就是膠原蛋白。如下圖所示。
  • 女人的精華液有什麼作用 十大真正好用的精華液排行榜
    但是這些真的有用嗎?其實很多精華都沒那麼好。相反,不同的本質是非常有效的。後來才知道,用它們是合理的,比如研發好,或者原材料產地,這些都是無可比擬的優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真正好的精華,無論是抗衰老、緊緻還是修復,都是一款優秀的產品。
  • 楚才競委會老師分享寫作經驗:作文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
    作文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將真實貫穿始終。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完整、清晰、精準的表達,還要有生動、立體、個性的表現,給人知識、令人愉悅、讓人感動還能引人思考。」
  • 《星際戰甲》怎麼獲得鋼鐵精華 鋼鐵精華獲取攻略
    ,那麼星際戰甲鋼鐵精華怎麼獲得?星際戰甲鋼鐵精華獲取方法介紹 1... 鋼鐵精華是Warframe28.0版本的鋼鐵之路玩法中的一項道具,在遊戲很重要,獲得方式也有不少,那麼星際戰甲鋼鐵精華怎麼獲得?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過年了也別忘記學習哦,這幾個找書網站讓你不愁找不到資源
    但是大家開心過年的同時也別忘了落下學習啊,今天轉糊塗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找書網站,望大家新的一年學習更上一層樓,哈哈。新的一年大家來快樂的學習吧。ePUBee該網站主要功能其實是在線電子書轉換,不過該網站由網友上傳的電子書是可以分享給大家的,所以有大量網友上傳的電子書可以獲取。
  • 2020-2021「時間的朋友」內容精華|看看羅振宇都講了什麼?
    以下是「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精華摘要: 01 中國優勢: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 過去我們提到中國的優勢,只是一個空泛的概念:比如說規模大。事實上,中國社會的任何一個節點都處在其他節點的層層包裹當中。是一種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
  • 百期炙熱「奔跑」,「有意思」中尋找「有意義」的答案
    在浙江衛視現存的綜藝節目中,有幾檔曾經異常火爆,至今仍被樂道的電視節目。2012年7月誕生,被贊為「讓音樂的世界還原它的平等、真誠、自由和純粹」的《中國好聲音》,重塑了音樂選秀節目的樣板;2016年1月首播的《王牌對王牌》,帶給觀眾的既有遊戲競技的興奮和歡笑,更有時代記憶的深刻與情懷;而於2014年10月開播的《奔跑吧,兄弟》(後改為《奔跑吧》),則通過在奔跑、尋找、競賽的過程中,持續為觀眾傳遞快樂、敬業和勵志精神。
  • 中科院學者回應斯坦福學者:對撞機項目有明確科學目標和重大科學意義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兩位研究員阮曼奇和徐慶金寄信《知識分子》,就趙午提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回應。關於這一議題,《知識分子》秉承公平、理性原則繼續為多方提供討論平臺。歡迎寄信editor@zhishifenzi.com,發表您的看法。
  • 南海海底首次發現古熱液區,對潛在金屬資源開發等有重要意義
    南海海底首次發現古熱液區,對潛在金屬資源開發等有重要意義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8-05-16 10:59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以下簡稱「科學數據中心」)是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促進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的重要平臺。「科學數據中心」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聚焦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領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國相關資源和優勢力量,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