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抗戰史只有血和淚,歪曲事實是對先輩先烈的極大不尊重!

2020-11-24 愛一個人難上加難

中國的抗戰史只有血和淚,我想應該沒有這麼多的髮膠跟啫喱水在裡面。或許姑且稱之為「創新」,但卻走錯了路線,歪曲事實是對先輩先烈的極大不尊重。

新一代的年輕人可能喜歡偶像小生,但是要拿我們的血淚史來開啟市場,絕對行不通,因為群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把獨立團拍成了「髮膠團」,還好意思自詡為「青春版的《亮劍》」

近日,一部「戰爭劇」《雷霆戰將》,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介紹寫的是: 「以李雲龍等英雄故事為模板,全新創作的青春版戰爭史詩力作」但劇中的指戰員們卻抹著髮膠,穿著筆挺整潔的服裝、帶著墨鏡、住著豪宅、營地喝咖啡、戰壕抽雪茄,各個堪比麥克阿瑟,連戰地護士都隨時畫著美美的妝...

見過雷劇但沒見過這麼魔改歷史還自詡為「青春版」的,氣得朋友們直呼: 「快讓二營長把義大利炮拿來!

尤其是劇中演員竟然親自下場懟網友: 「不喜歡別看,別在這造次,有多遠按照圓潤的方式去多遠!」更是引起了網友們的普遍反感。

這屆網友見多識廣,早就習慣了職場劇、醫療劇、歷史劇、戰爭劇通通拍成戀愛劇的套路,也能理解經典作品因為商業價值被翻拍、被續集、著名IP被碰瓷的無奈。

但《雷霆戰將》這次「魔改」《亮劍》遭到大家的自發抵制而下架,其實不僅是因為大家看原版演員習慣了有懷舊情懷、也不僅因為它毀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更多的是因為它不尊重那段每個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歷史。

難道我們能接受這部雷劇誤導青少年一代: 你們的祖輩當年就是抹著髮膠、撩著妹抗擊侵略者的?!

我也愛看帥哥美女,青春偶像、戀愛甜寵放在戰爭的大環境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打著「青春版」的旗號恣意妄為,要不怎麼對得起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他們沒有這樣的青春,他們的青春不應該被褻瀆。

最不可思議的是沒想到魏千翔會因此而紅。因為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以致魏千翔參演的《鹿鼎記》被拿來做比較,而為了《雷霆戰將》,魏千翔又在網上懟網友,而成為焦點。

張一山所演繹的韋小寶,引起很大熱議,既有人覺得他演出了另一種風格的韋小寶,也有人認為他的演技,過於的誇張,顯得與韋小寶這個角色的人物性格,格格不入,

對此,張一山在接受採訪時放低姿態,坦言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言語間坦誠自己這次的表演令觀眾失望了。

我覺得,這種低姿態,其實才是演員最需要具備的,畢竟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歸根究底,還是需要接受觀眾的點評,而明星,也離不開觀眾的支持。

當然,這也許因為很多人對於翻拍劇的期待,翻拍劇很難取得讚賞的原因,主要因為曾經出現過經典的版本,出現過令人印象深刻的版本,後來者想要超越,自然需要格外的優秀。

無獨有偶,近日亮劍3的上映,也引來很多關注,大部分都是批評其中的妝容打扮等等,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審美,而忽視了還原當年那個年代的情景,甚至因討論太多,以致下架。

這恰恰也反映出,翻拍經典劇的難度。

最關鍵的是王勁松也被《亮劍3》「拖累」了,因為他也參演了這部被官媒點名批評的抗戰神劇。

從演員表上可以看到確實有王勁松的名字,他在劇中角色名為劉伯君。另外該劇還有印小天、保劍鋒 、曹炳琨、 魏千翔等老中青三代演員。

要知道王勁松可是被稱為很挑劇本的老戲骨,怎麼他也接這種戲?後來查《雷霆戰將》發行人名單才發現,原來王勁松的經紀公司也是發行人之一,看來王勁松也是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客串了這部戲。

《亮劍3之雷霆戰將》這部劇有多神?第一集中王雲山(張雲龍)衝鋒打仗臉可以髒髮型不能亂,第二集中更是直接對小護士拋媚眼;另外一邊炮彈都炸到指揮部了,郭勳魁(高偉光飾)還在喝咖啡,上陣前叼著雪茄不鬆口,衝鋒的號角就是他丟出雪茄的那個帥氣動作......

看來老戲骨王勁松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隨著這部劇下架,觀眾看不到他的角色出場倒是一件好事。

令人沒想到的是,同樣是受到爭議,相比起張一山的低姿態,《雷霆戰將》中的主演魏千翔,也選擇懟網友。

相比起義憤填膺,我覺得,對於每個明星最基礎的支持者,明星還是應該給予相應的尊重和理解。

亮劍3演員魏千翔罵網友有多遠滾多遠,出道十年接拍爛劇,卻向網友發火,怒懟網友:不喜歡別看。

11月3日,戰爭劇《雷霆戰將》,一直受到觀眾們的吐槽。15日,人民日報也發文批評:「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

16日,該劇已被下架。但網上對此相關的討論熱度依然很火。

一方面是《雷霆戰將》裡的配角男三魏千翔怒懟網友:「不喜歡別看,別在這造次,有多遠按照圓潤的方式去多遠!」激起網友們的憤怒(大概是想走黑紅路線)。一方面是《雷霆戰將》劇組髮長文避重就輕回應,似不服氣反駁的樣子,卻又因為糊弄不了網友才急忙刪掉文章,令人對該劇導演金沙的能力深表質疑,引發另一層討論。《雷霆戰將》中,八路軍住豪宅,這麼明顯的不尊重歷史,置當年艱苦抗戰的環境不顧,無中生有,先烈們吃的苦被如此抹殺,長文回應中卻絲毫不曾提及。

戰火紛飛、物資缺乏的年代,男戰士們抹髮膠、服裝筆挺,女戰士們的套裙裝個個修身,纖塵不染,炮火就要掀翻屋頂了,居然還能喝著咖啡說「糖放多了」?

這是抗戰的年代啊!哪怕是在今時今日的經濟飛速發展的新中國,我就問一句,進廠裡工作的打工人們,大伙兒領到的制服有沒有這樣個個修身的啊?不需要經歷槍林彈雨的你們,髮型能不能做到天天抹髮膠紋絲不亂、精緻有型啊?

這在歷史戰爭中,這樣合理嗎?!這是美化嗎?這分明就是諷刺地醜化啊,什麼是不尊重歷史?掩蓋先輩們受過的苦,藉此來耍帥娛樂化,這就叫不尊重歷史。

隨後,大家開始扒出該劇導演金沙,被評為80後新銳導演,北影導演專業科班出身至今,拍出來的戲最高分連5.5分都不到,而且下一部電視劇有楊冪主演的《斛珠夫人》,不知道和她現在這部拍了3年播了11集被下架的《雷霆戰將》相比,能不能挽回一些顏面。

而怒懟網友的魏千翔,2010年出道十年來,僅在《東宮》一劇中翻起過一些浪花,現在以此種方式,不知道是不是想順應流量年代,先賺一波流量,也許「被人記住的演員就是好演員」,過不久轉型成功,網上的怒罵聲就會被誇贊聲所掩蓋吧。

這些年翻拍劇接連不斷,為何頻陷口碑危機呢?你看過哪些滿意的翻拍劇呢?

你覺得成功的翻拍劇和導演、演員的關係大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魏千翔#

相關焦點

  • 先烈後人談紅色基因傳承:沒有先輩血和淚 哪有吾輩安和康
    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5日電(記者 李川)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時逢清明,又是一年中悼念先輩、緬懷英烈、寄託哀思的日子。每至此時,我們耳畔總是迴蕩起崢嶸歲月裡革命志士「男兒立志出鄉關,報答國家那肯還。
  • 臺盟中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據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查文曄)臺盟中央7日在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會上指出,75年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得以重回祖國懷抱。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此外,由於當時中國民族意識剛剛開始形成,很多人對抗戰的熱情並不高,很多人也不願意參軍打仗,更喜歡老老實實種田,所以出現了抓壯丁的現象。1944年,國民政府為了湊足十萬高素質的兵員,向全國發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的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全都動員起來,最後勉強湊了十萬軍隊前往印度整訓,換裝美械裝備。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當時中國老百姓連指南針都不會,更玩不轉複雜先進的美式裝備。
  •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問世 向世界講述中國抗戰真相
    她與美國專家及很多中方專家一起,全程參與了《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的翻譯工作。 在桃李所受的教育中,中國抗戰幾乎是一個空白。「說起來真的特別遺憾,因為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基本不會學到中國在二戰時的貢獻,更不用說重大的貢獻了。很多西方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中國是二戰盟國的一部分。很多國外研究用的都是日本資料。」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桃李這樣說。
  • 崔文龍: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於鬥爭,善於創造,鍥而不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在新時代弘揚抗戰精神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2020-10-24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過年之後不劇荒,繼《亮劍》之後,李幼斌又出新抗日佳作
    ,有些抗戰劇看起來就是主角的個人秀,體現不出當年先烈們的艱苦奮鬥的精神,殺敵就像割白菜。現在要是問大家優秀的抗戰劇,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李幼斌出演的《亮劍》,在《亮劍》這部劇中李幼斌出演的李雲龍是個富有豪情、敢作敢當又有智慧的將領,在這部劇中我們能體會到當時先烈們艱苦奮鬥、保家衛國的精神,明知與敵軍有裝備差異也奮死抵抗、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
  • 西湖邊念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的碑和牌坊 記錄一段浴血抗戰史
    在杭州的西溪路上,也有一座相同題材的牌坊——「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八師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牌坊」,牌坊後面的石碑上,刻著1000多位陣亡將士的名字。  這兩個紀念碑和紀念牌坊,都記錄著八十八師83年前在上海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歷史。  兩座紀念建築,一段浴血抗戰史  初夏的杭州西湖,陽光明媚,遊人如織。
  • 清明祭英烈:我們該從先輩那裡汲取怎樣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清明祭英烈:我們該從先輩那裡汲取怎樣的精神力量 又到一年清明時。連日來,全國各地緬懷英烈的氣氛日漸濃厚,無論是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紀念館參觀悼念,還是網際網路上獻花留言,都是為了那不能忘卻的紀念。
  • 不負韶華,在奮進中追思先烈
    清明,也是緬懷先烈的日子。據報導,不完全統計,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但是,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餘人。不管是否留下姓名,每一位烈士都值得我們銘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清明時到烈士陵園獻上一束鮮花,這是我輩責任。
  • 欺騙、迷惑、歪曲,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
    記得4年多前上映的《羅曼蒂克消亡史》開頭部分,是大佬葛優(原型杜月笙)活埋了一個人。後據有關人士確認,那個形象的原型是我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革命烈士汪壽華。即便在真正的歷史中,最後的鴻門宴上杜月笙也對汪壽華表達了由衷的讚賞,甚至說出你跟我幹保你不死的話來。而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中,汪壽華卻被醜化成了一個猥瑣的中年男子,在上海養小老婆、畏首畏尾、貪生怕死。很顯然,這部電影有意無意根植了一種醜化、污衊英雄形象的歷史虛無主義在裡面。筆者以為,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我們一定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
  • 「循先烈足跡,育愛國情懷」!棗莊嶧城百名小學生參加紅色研學教育...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 「聆聽抗戰故事,感觸家國情懷」,7月24日,嶧城分公司組織中國工農紅軍山東棗莊嶧城金寺紅軍小學百名優秀學子來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臺兒莊開展紅色主題研學教育實踐活動。隨後參觀了臺兒莊大戰紀念館的三個展廳,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大戰時中日雙方的資料、文物,參戰將士和親屬的書畫作品等,了解到了中國軍隊在臺兒莊以陣地戰迎擊日軍,浴血奮戰,直到取得勝利的歷史過程。一件件珍貴的戰爭文物、一幅幅斑駁的抗戰照片,無不訴說著當年中華民族為抵抗外來侵略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同時也無不控訴著侵華日軍的累累罪行。
  • 紅土航空開展「勿忘國恥 緬懷先烈」機上紀念活動
    」機上紀念活動,不僅通過空中雲廣播、雲講堂等形式與旅客們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而且通過空中義賣為「老兵回家」公益項目籌措善款,用實際行動幫助和支持當年那些為國家、為民族英勇鬥爭、無私奉獻的抗戰老兵們。
  • 常德棚改PPP項目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通訊員 趙得歡 記者 潘錦)11月27日,常德棚改PPP項目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全體黨員前往常德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記憶及抗戰遺存。  活動中,黨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觀看了抗戰碉堡及館內抗戰遺存物品、文獻和照片。
  • 10部被指控歪曲事實的大型紀錄片
    不幸的是,對於那些尋找事實真相的人來說,沒有偏見的紀錄片是很少見的。製片方的個人立場往往在決定影片的發展方向,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主動歪曲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10部被指責歪曲事實的紀錄片。10 科倫拜恩的保齡這部讓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享譽全球的紀錄片(得益於他對美國槍枝文化的研究)是一部左傾作品。
  •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歷史照亮人類的明天
    怒吼——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中國的出路生死存亡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一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億兆一心,戰則必勝。」素來溫和、寬容、善良的中華民族,用以血還血的悲壯,投身血戰到底的抗爭。
  •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就民主黨派人士對抗日戰爭的認識...
    我認為,通過這項活動,對於我們緬懷抗日先烈,弘揚和傳承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振興中華民族,維護世界和平,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抗日戰爭時期,民主黨派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至今已經抗戰勝利70周年了,兩岸對於抗戰史依舊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們知道,在上個月末,臺灣地區防務部門提出了對大閱兵的三點聲明,我想問的是,兩岸對於抗戰史有著不同理解,在彌合這些不同理解和分歧的過程中,民主黨派可以起哪些重要作用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