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進入新一線城市序列以來,鄭州逐步在新一線的第二梯隊(全國排名10到14名)站穩了腳跟
這是讓很多希望能從二線城市躍升(或是回歸)新一線的城市眼熱的。在之前的《它們為什麼能成為2020新一線城市》的解讀中,新一醬認為新一線城市長期來看可以分為三個梯隊,而當前最難的變動是從第三梯隊向上突破。
新一醬從知城數據平臺(www.datayicai.com)上調取了鄭州過去幾年的指數變化,打算分析看看它能成為近幾年新一線大黑馬的原因。
下面這組煙花圖是過去4年鄭州在《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各個細分三級維度的得分情況。從變動的大趨勢看,它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和生活方式多樣性上有明顯的實力增強,城市樞紐性的優勢更加突出,城市人活躍度的波動較大,未來可塑性中的短板指標則逐步夯實。
具體來看鄭州在今年商業魅力各項指數上的詳細排名。
我們可以以城市的商業魅力指數綜合排名作為基準,重點觀察那些排名明顯高於或低於綜合排名的指數,它們往往對應的就是城市突出的優勢領域,或明顯需要提升的短板領域。
鄭州唯一一項高於綜合排名的一級維度是城市樞紐性。「火車上拉來的城市」是鄭州的天然區位稟賦,在近年高鐵網絡加密完善的過程中,鄭州不出意外成為了華中地區重要的節點城市。同時,鄭州也建立了在航空網絡中的樞紐地位——2020年鄭州的民航城際往來航班聯繫度指數排名全國第12位,高於長沙(第15位)和武漢(第16位)。
當然華中地區的城市樞紐性競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從鄭州、武漢和長沙歷年在這個指數上的得分情況來看,鄭州也將持續處於中部地區核心樞紐城市的爭奪戰之中。
在鄭州具有突出優勢的二級指標中包含了社交活躍度指數、夜間活躍度指數、出門新鮮度指數和人才吸引力指數一系列與人口活力有關的指標。年輕人口的快速湧入,是鄭州近年發生一連串變化的起因和根本。
中國聯通大數據智慧足跡提供的「外來工作人口數量」顯示,鄭州的外來工作人口規模在150萬人以上,排名全國第12位;而在百度地圖慧眼計算了新流入常駐人口的人口吸引力指數中,鄭州排名第14位,在北方城市中排名僅次於天津和濟南。
在連續兩年通過抖音、今日頭條以及中國聯通大數據智慧足跡所提供的年輕用戶佔比計算得出的「年輕人指數」中,鄭州也是在高位持續提升,排名全國第7位。
與此相應的,鄭州的畢業生首選就業指數已經連續3年都處於全國第6名的位次上。這個指數衡量的是各城市吸納的就業應屆生數量與全國就業應屆畢業生總量的比值。
在一座城市快速吸納人口進入的階段,城市運行所需要配置的資源也會處於高速增長期。無論是交通、醫療、教育等剛需的城市基礎設施,還是滿足城市多元文化與生活的商業設施和相關服務,都獲得了需求的支撐。
所有北方新一線城市中,鄭州的夜間活躍度指數僅次於西安,且連續三年都處於上升通道中。這就是其中一個表現。
商業核心指數衡量的是城市的商圈規模與實力。從過去三年的指數變化看,鄭州在這一項上的排名前進了3位,指數絕對值也有一定的提高。
與之對應的是鄭州商業空間的變化——這座城市不再只以市中心二七廣場為唯一的核心商圈,在花園路、鄭東新區、中原路等區域也都出現了由購物中心帶動形成的新商圈。
新商圈出現對城市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它們構成了更大的一個商業資源吸納池,使得商業品牌能在同一座城市裡找到多個落點,豐富並強化城市的商業資源。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西安,隨著新商圈的快速建立,西安近年來是主流消費品牌擴張的一個重點城市,雖然過去三年並沒有太多新品牌進駐西安,但既有品牌的門店擴張速度明顯加快了,城市的商業面貌也因此與前幾年大不相同。
鄭州的商圈成長目前還沒有將它帶到這個層次。相比於西安的品牌門店規模連續三年持續增長,鄭州在2018年至2019年有一輪較快的門店增長,但最近一年市場的增量又趨於平緩。
這也是鄭州的城市能級繼續向上突破可能會遇到的瓶頸。
當商業品牌做城市開店策略時,城市的人口規模與商業空間是他們考慮的重點,但又不是全部。一座城市真正的人口消費實力與潛力也是在市場決策中的一個重要因子。
下圖對比了鄭州與一些綜合排名較其靠後的城市在消費活躍度與消費多樣性上的指數排名結果,鄭州的表現僅好於昆明。
這也是鄭州接下來要持續守住新一線城市第二梯隊的挑戰。在城市重要的人口紅利期,提升消費力的本質是提高城市人的收入水平,以及改善他們的消費理念。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也想要做出和新一醬一樣數據紮實、圖表酷炫的城市分析嗎?快來知城數據平臺試試看吧!
文/沈從樂 視覺/王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