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美股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2020年2月19日 08:47:1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思宇醫械觀察」,作者:謝安然

提到索尼,小編腦海裡想的就是攝像功能MAX的黑卡、α7R系列相機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近日FDA批准了日本東京索尼(SNE.US)電子公司開發的智能手術室平臺NUCLeUS™。索尼表示NUCLeUS™旨在簡化手術室和臨床空間的工作流程,可使用一個觸屏控制的中央儀錶板直接訪問臨床成像數據。目前NUCLeUS™已經在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的500多個手術室中安裝使用。想不到吧,索尼還有這一招。

一、NUCLeUS™,指尖上的智能手術室平臺

NUCLeUS™可以在現有IP網絡下,幾乎不需要任何專用硬體,有效利用低帶寬網絡傳輸數據,能夠兼容來自不同供應商的不同設備、不同解析度(4K、高清和標清)的視頻及靜態圖像源,實現對手術室的觸控一體化集中控制。可將PACS工作站、顯示屏、內窺鏡、螢光鏡、IP攝像機、手術顯微鏡、C 型臂等多個實時視頻源進行整合,實現任意路由切換。對於以上視頻源,NUCLeUS™可以任何格式和解析度的組合同時錄製,並且最高能提供4K解析度的畫面質量。這樣萬物互聯、高度集成的平臺使醫護人員無須進行繁雜的線纜連接和系統集成。NUCLeUS™採用 DICOM 和 HL7 標準與整個醫院進行通信,簡化了患者手術治療相關數據的管理,手術期間使用的多個圖像/視頻源可與 HIS、LIS、PACS 、EMR 無縫集成,從而創建完整、易於訪問的病歷。NUCLeUS™可以將來自多種醫療設備的內容記錄到醫院的中心存儲器中,還可以向PACS和EMR發送所記錄的視頻和醫學影像資料。

NUCLeUS™手術室觸控一體化操作 手術開始前,NUCLeUS™能快速連結到患者和醫生的PACS及EMR所有相關的信息。NUCLeUS™能夠即時將任一圖像/視頻源路由到醫院的不同地點,使身處在不同地點的醫生和醫務人員能夠在手術過程中進行實時溝通。手術過程中,通過基於IP網絡的傳播和安全登錄,醫生可以輕鬆地從連接醫院網絡的任何地方接入實時圖像/視頻流轉播,比如醫生可以在辦公室中通過對視頻進行標記注釋,將這些注釋與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實時共享。使用NUCLeUS™ IP應用可以在一個大屏幕顯示多路視頻信號,供醫院人員在手術室外觀看,比如手術室管理員和護士長可以直接查看哪些手術正在使用,哪些手術室正在清潔,哪些手術室可以進行下一臺手術,能夠更有效地對手術室進行管理。手術結束後,醫生可以通過NUCLeUS™ Broadcast應用在醫院的任何地方或者其他醫學院輕鬆訪問該手術視頻。NUCLeUS™有全天候監控工具,可以遠程維護,集中、定期進行軟體更新和系統維護,模塊化系統管理可以減少宕機風險,並進行有效升級更新。NUCLeUS™還為了醫療器械製造商提供了開放式 API ,以用於創建用於特定醫療器械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可託管在NUCLeUS™ 平臺。

二、來自NUCLeUS™的4K及IP力量

NUCLeUS™自19年9月亮相後,目前已在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的500多個手術室中進行了安裝使用。索尼作為4K和IP方面的技術專家,早已布局了基於4K及IP應用的醫療業務。來自比利時的eSATURNUS是全球首家提供臨床視頻IP解決方案的公司,能夠打造完全運行在醫院IP網絡之上的數字手術室。索尼在2018年宣布完成了對eSATURNUS的收購,旨在結合索尼的先進成像及音視頻技術,合併後的公司將能進一步為手術室內外發展多種智能的臨床視頻解決方案,果不其然,2019年NUCLeUS™橫空出世,2020不負眾望拿到FDA認證。

在2016年索尼發布了MCC-S40MD醫用4K攝像機,能夠可拍攝30p 3840×2160解析度的4K視頻以及約20倍數碼變焦的清晰圖像。由於自身定位醫用,索尼MCC-S40MD還會根據手術室內的無影燈自動進行曝光補償、影響調整及相機抖動處理等,同時機身也支持遠程操作和自動及手動兩種對焦模式。量體裁衣,順勢而發,NUCLeUS™的成功不足為奇。

三、科技巨頭的跨界醫療

提到跨界醫療,索尼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並不是唯一一家利用自身優勢向醫療保健領域擴張的科技公司,因為它已經擁有一系列醫療成像攝像機、手術監視器、醫用級錄像機,甚至還有專門的醫療印表機。但與微軟(MSFT.US)、蘋果(AAPL.US)和亞馬遜AMZN.US)等其他科技巨頭相比,NUCLeUS™這一核心業務的推出似乎是索尼醫療事業的重要提升。

蘋果和其他科技巨頭的醫療入侵一直是行業活動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心臟病學雜誌JAMA Cardiology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表示,Apple Watch在心率測量的精確度上打敗了Fitbit(FIT.US) Charge HR手環、邁歐阿爾法(Mio Alpha)手環、Basis Peak智能手錶三種可穿戴設備,達到了90%的準確度。早在2015年蘋果公司就與IBM、強生和美敦力幾大企業聯手,打造了「沃森健康雲(Watson Health Cloud)」超級認知計算平臺,為醫生提供定製化的數據分析服務,同時也推出了HealthKit、ResearchKit、CareKit三塊醫療健康數據服務框架。

亞馬遜在2017年後加大了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主要致力於醫藥零售領域,先後有投資癌症檢測公司Grail、以近10億美元收購在線藥房PillPack、收購Whole Foods並在其超市內設立診所開展醫藥零售業務等一系列大動作。2018年初亞馬遜宣布與JPMorgan合作,成立一家針對醫療保健的合資企業,在醫療科技領域,亞馬遜還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Echo擁有來自Mayo Clinic和Libertana等機構的輕量級醫療應用程式,可進行醫療互動、發送醫療警報等。

微軟在醫療領域的宏觀布局主要由四個板塊組成,分別是:HealthVault、Microsoft Genomics、Health Bot、Project InnerEye。HealthVault是一個基於雲的平臺,旨在幫助用戶收集、儲存和分析健康數據,該雲平臺可以與多種應用程式及設備連接。Microsoft Genomics服務提供了一種易於使用的Web服務,用於分析癌症、罕見疾病、大健康和精準醫療領域。Health Bot是AI驅動的智能聊天機器人,旨在幫助醫療健康合作夥伴輕鬆提供智能且合規的醫療虛擬助理和聊天服務。InnerEye用於開發特定的機器學習,用於自動描繪腫瘤以及3D放射影像。

結語

索尼重磅發布的NUCLeUS™系統 ,為醫院提供了更友好、更簡化的數字影像工作流程,也標誌著索尼醫療事業的提升。當四大科技巨頭來到醫療圈,是會引領醫療技術革命還是打醬油?不知這四大科技巨頭的跨界之作,市場又會給出怎麼樣的分數?

(編輯:李國堅)

相關焦點

  • CMEF醫療展 百年奧林巴斯創新科技實力引領全球醫療領域
    近日,素有醫療器械行業「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國際器械博覽會(CMEF)第83屆以「創新科技智領未來」為主題,在上海拉開帷幕。擁有百年歷史的光學科技企業奧林巴斯受邀參展,為大會帶來頂尖的醫療設備和和解決方案,持續助力中國醫療事業的進步。
  • CES首次在線舉辦,各個科技巨頭第一天都展示了啥?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屆CES改變了舉辦形式,據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介紹,共有1900多家全球各地企業參加本屆網絡展會,包含英特爾、微軟、英偉達、TCL等巨頭公司和初創企業。CES 2021主題依舊聚焦在5G、自動駕駛汽車、智慧醫療、智慧城市、人工智慧等,官方稱有超過千家的參展廠商、超過百場論壇, 預計將吸引15萬人次線上參與。
  • 醫療器械巨頭們的轉型之路
    記者|謝欣當眾多國產器械還處在技術上努力追趕之時,國際醫療器械巨頭們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更遠處。從原先的大工業集團中分拆、獨立為單獨的醫療健康集團後,「去工業化」與「成為一家科技公司」成為肉眼可見的趨勢。而「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並非僅僅是一句口號,藉助著飛速發展的技術,一方面是產品的數位化與人工智慧輔助,另一方面則是打通上下遊,從單一產品銷售轉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雖然有著很多相似指出,但全球醫療器械三大巨頭GPS(GE、飛利浦、西門子醫療三家公司英文大寫的縮寫簡稱)也選擇了不同的側重點與實現路徑。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在這個千億市場中,阿里、騰訊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在國內市場發展的早期就展開了布局。早在2014年,阿里就向尋醫問藥網投資,在智能醫療領域展開布局;騰訊也從2015年開始,接連投資了好大夫在線、企鵝醫生、新氧等多家醫療企業。除投資醫療企業外,騰訊、阿里還將自家的雲計算、AI技術,廣泛應用於智能醫療領域。
  •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金羊網  作者:莫謹榕  2019-01-14 羊城晚報記者 莫謹榕1月10日晚間,上市公司易聯眾(300096)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國內知名醫療科技企業微醫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醫集團」)舉牌。
  • 深度:中老年視聽障礙人群超1億,千億視聽輔具市場迎來黑科技+巨頭玩家·AI+索尼+BOSE
    肇觀電子在濟南、張家港、遼寧多地的殘聯舉行了智能避障眼鏡的免費體驗活動,並進行「天使眼」愛心捐贈活動增加品牌在盲人群體中的影響力。視氪科技除了和殘聯合作外,還很重視盲人社群的運營。他們寄望於藉助盲人自己的論壇和社交圈,將視氪的產品信息擴散出去。
  • 放療巨頭醫科達全球CEO郝睿強離職|直播帶械!快手正式跨界醫療器械...
    一周行業熱點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上周醫療行業重磅不斷:瑞典放療巨頭醫科達(Elekta)宣布,其全球總裁CEO郝睿強正式離職;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價值超3000萬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暫緩發放;繼華為、阿里之後,快手正式跨界醫療器械,開啟直播賣械……01【人事】放療巨頭醫科達全球CEO郝睿強正式離職
  • 科技巨頭「花式開啟」2021
    在特斯拉股價持續飆升,蘋果、索尼要造車的消息也逐漸坐實之際,網際網路巨頭百度也正式宣布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科技」正在不斷驅動汽車產業的顛覆與重構,越來越多科技巨頭選擇用「埋頭造車」的方式獲取2021年的第一桶金。李彥宏造車,到底是不是心血來潮?「埋頭造車」成為2021年科技行業的開局熱詞,是不是很意外?
  • 從新藥研發到守護健康,生命科技將成AI巨頭新賽道
    需要指出的是,科大訊飛在智慧醫療這條賽道上增速迅猛。前三季度,來自智慧醫療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19%。與此同時,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在積極推進人工智慧技術向醫療方向挺進。以百度為例,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起成立的「百圖生科」(英文簡稱BioMap),計劃投入上百億元建設自主可控的生物計算平臺。將利用前沿算法、智能傳感器、智能晶片、微納機器人等AI能力解決生命科學問題。
  • 寧夏瞄準應用基礎研究 新增17家科技創新平臺
    新批覆組建的科技創新平臺涉及畜牧學、預防醫學、電子信息等重點學科,以及新材料、精細化工、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數字醫學、公共安全等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領域。    據統計,全區目前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已達到353家,其中重點實驗室38家(國家級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7家(國家級3家)、自治區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家、自治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5家、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218家。這些創新平臺中,依託企業建設的有248家,佔總平臺數的70.2%,企業成為搭建創新平臺的主力軍。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最近,百度、騰訊、小米、阿里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市場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也讓人對預熱多年的AI與機器智能充滿了期待。這標誌著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進入群雄逐鹿的格局中,小米小愛、阿里天貓精靈以及京東的叮咚音箱各自依靠特定渠道,主推廉價版的音箱產品,沒有視頻屏幕。亞馬遜Echo首先開發了配備屏幕的音箱,國內售價較高,而且它的語音交互不支持中文,在中國很難使用。
  • CES 2021線上開幕,索尼發布首款無人機、聯想推出企業級AR眼鏡
    在 CES 2021 上,Verizon 董事長兼執行長 Hans Vestberg、AT&T 業務公司執行長 AnneChow 等演講者將圍繞各自公司的戰略討論 5G 作為當前的必要和未來的加速技術,包括如何推動全球社區如遠程醫療,教育、農業等方面的發展。
  • 企業大咖聚焦智能醫療 共創智能醫療新價值開場
    研華「智能醫療聚能峰會」是蘇州「研華物聯網共創峰會」中的重點研討會,聚焦智能醫療,由解決方案提供商介紹重要觀點與範例。 研華智能醫療林金輝協理以共創智能醫療新價值開場,描繪未來醫院智能化服務的方向與願景,以美國現代化醫療體系為例,2018年全美國醫院數量已經下降到5,534家,與1981年的6,933家醫院相比,減少的數量相當可觀,這傳遞一個強烈的訊息,醫院已經逐漸轉向所能提供的醫療價值做為營運方針,而物聯網(IoT)技術所打造的智能功能則提供重要的驅動力。
  • 國內最值得關注十大人工智慧公司,除了BAT還有誰?
    人工智慧帶來社會變革,使得AI技術無處不在,滲透至各行各業,筆者對行業洞察,列出中國最值得關注的10家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分別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海康威視、搜狗、大疆創新、華大基因、碳雲智能、圖靈機器人和思必馳,既有以BAT為領銜的科技巨頭與美國為首的全球科技巨頭爭奪未來,也有被視作創新典範的人工智慧企業。
  • GE等巨頭來華建醫療數字生態,實質是什麼
    【文/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柳葉刀】9月21日,科工力量受邀參加GE(通用電氣)醫療數字生態論壇,論壇上GE醫療正式在中國推出Edison Intelligence Platform(以下:Edison平臺)。
  • 生物計算平臺破殼而出,百度為生命科技發展提供新動能
    如今,最新情況顯示,李彥宏發起成立的「百圖生科」(英文簡稱BioMap)已經浮出水面,計劃投入上百億元建設自主可控的生物計算平臺。將利用前沿算法、智能傳感器、智能晶片、微納機器人等AI能力解決生命科學問題,這將是中國首家生物計算平臺公司,為生命科技發展提供新動能,用生物計算技術驅動生命科學發展,對人類健康意義重大。
  • 日本電子巨頭相繼推出產品 寄望醫療設備行業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日本每年的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加,從而推高了血液測試設備、除顫器類等醫療設備的需求,生產商得到了絕佳的回報。而相比之下,索尼等電子科技公司近年來卻節節敗退。  在BRRR排名的底部,夏普排在倒數第6位,而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Panasonic)分列倒數第10位和倒數第34位。  風險調整回報率是一個用來衡量股價波動或每日價格變化之下,賺取回報所承擔風險的指標。高波動性意味著資產的價格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從而增加潛在的意想不到的損失。
  • 科技巨頭們的軟硬體大戰:泛平臺公司正在成型
    6月6日,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這四大巨頭近年來在發展戰略上的一大相似之處,就是大搞硬體軟體全面開花的「平臺大戰」了,那麼它們為何如此熱衷於打造廣泛的大平臺呢?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日前撰文進行了分析。
  • 中國十大科技巨頭企業人工智慧領域動態 | 獵雲網
    儘早布局AI領域,就能優先佔領更大的市場,本文梳理了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七月動態,原文如下:目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技術及產業創新都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些技術甚至已居世界首位,例如語音識別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在網際網路圈子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慧者得天下。
  • 北京重磅政策來了!可降解塑料風口吹遍全國
    原標題:北京重磅政策來了!5G加持的重磅應用率先亮相  6、北京重磅政策也來了!蘋果、華為、三星等終端品牌廠商將在今明兩年陸續推出Mini/Micro創新產品,長期看好Mini/Micro技術為顯示領域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以及為LED產業鏈帶來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