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2020年2月19日 08:47:1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思宇醫械觀察」,作者:謝安然。
提到索尼,小編腦海裡想的就是攝像功能MAX的黑卡、α7R系列相機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近日FDA批准了日本東京索尼(SNE.US)電子公司開發的智能手術室平臺NUCLeUS™。索尼表示NUCLeUS™旨在簡化手術室和臨床空間的工作流程,可使用一個觸屏控制的中央儀錶板直接訪問臨床成像數據。目前NUCLeUS™已經在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的500多個手術室中安裝使用。想不到吧,索尼還有這一招。
一、NUCLeUS™,指尖上的智能手術室平臺
NUCLeUS™可以在現有IP網絡下,幾乎不需要任何專用硬體,有效利用低帶寬網絡傳輸數據,能夠兼容來自不同供應商的不同設備、不同解析度(4K、高清和標清)的視頻及靜態圖像源,實現對手術室的觸控一體化集中控制。可將PACS工作站、顯示屏、內窺鏡、螢光鏡、IP攝像機、手術顯微鏡、C 型臂等多個實時視頻源進行整合,實現任意路由切換。對於以上視頻源,NUCLeUS™可以任何格式和解析度的組合同時錄製,並且最高能提供4K解析度的畫面質量。這樣萬物互聯、高度集成的平臺使醫護人員無須進行繁雜的線纜連接和系統集成。NUCLeUS™採用 DICOM 和 HL7 標準與整個醫院進行通信,簡化了患者手術治療相關數據的管理,手術期間使用的多個圖像/視頻源可與 HIS、LIS、PACS 、EMR 無縫集成,從而創建完整、易於訪問的病歷。NUCLeUS™可以將來自多種醫療設備的內容記錄到醫院的中心存儲器中,還可以向PACS和EMR發送所記錄的視頻和醫學影像資料。
NUCLeUS™手術室觸控一體化操作 手術開始前,NUCLeUS™能快速連結到患者和醫生的PACS及EMR所有相關的信息。NUCLeUS™能夠即時將任一圖像/視頻源路由到醫院的不同地點,使身處在不同地點的醫生和醫務人員能夠在手術過程中進行實時溝通。手術過程中,通過基於IP網絡的傳播和安全登錄,醫生可以輕鬆地從連接醫院網絡的任何地方接入實時圖像/視頻流轉播,比如醫生可以在辦公室中通過對視頻進行標記注釋,將這些注釋與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實時共享。使用NUCLeUS™ IP應用可以在一個大屏幕顯示多路視頻信號,供醫院人員在手術室外觀看,比如手術室管理員和護士長可以直接查看哪些手術正在使用,哪些手術室正在清潔,哪些手術室可以進行下一臺手術,能夠更有效地對手術室進行管理。手術結束後,醫生可以通過NUCLeUS™ Broadcast應用在醫院的任何地方或者其他醫學院輕鬆訪問該手術視頻。NUCLeUS™有全天候監控工具,可以遠程維護,集中、定期進行軟體更新和系統維護,模塊化系統管理可以減少宕機風險,並進行有效升級更新。NUCLeUS™還為了醫療器械製造商提供了開放式 API ,以用於創建用於特定醫療器械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可託管在NUCLeUS™ 平臺。
二、來自NUCLeUS™的4K及IP力量
NUCLeUS™自19年9月亮相後,目前已在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的500多個手術室中進行了安裝使用。索尼作為4K和IP方面的技術專家,早已布局了基於4K及IP應用的醫療業務。來自比利時的eSATURNUS是全球首家提供臨床視頻IP解決方案的公司,能夠打造完全運行在醫院IP網絡之上的數字手術室。索尼在2018年宣布完成了對eSATURNUS的收購,旨在結合索尼的先進成像及音視頻技術,合併後的公司將能進一步為手術室內外發展多種智能的臨床視頻解決方案,果不其然,2019年NUCLeUS™橫空出世,2020不負眾望拿到FDA認證。
在2016年索尼發布了MCC-S40MD醫用4K攝像機,能夠可拍攝30p 3840×2160解析度的4K視頻以及約20倍數碼變焦的清晰圖像。由於自身定位醫用,索尼MCC-S40MD還會根據手術室內的無影燈自動進行曝光補償、影響調整及相機抖動處理等,同時機身也支持遠程操作和自動及手動兩種對焦模式。量體裁衣,順勢而發,NUCLeUS™的成功不足為奇。
三、科技巨頭的跨界醫療
提到跨界醫療,索尼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並不是唯一一家利用自身優勢向醫療保健領域擴張的科技公司,因為它已經擁有一系列醫療成像攝像機、手術監視器、醫用級錄像機,甚至還有專門的醫療印表機。但與微軟(MSFT.US)、蘋果(AAPL.US)和亞馬遜AMZN.US)等其他科技巨頭相比,NUCLeUS™這一核心業務的推出似乎是索尼醫療事業的重要提升。
蘋果和其他科技巨頭的醫療入侵一直是行業活動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心臟病學雜誌JAMA Cardiology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表示,Apple Watch在心率測量的精確度上打敗了Fitbit(FIT.US) Charge HR手環、邁歐阿爾法(Mio Alpha)手環、Basis Peak智能手錶三種可穿戴設備,達到了90%的準確度。早在2015年蘋果公司就與IBM、強生和美敦力幾大企業聯手,打造了「沃森健康雲(Watson Health Cloud)」超級認知計算平臺,為醫生提供定製化的數據分析服務,同時也推出了HealthKit、ResearchKit、CareKit三塊醫療健康數據服務框架。
亞馬遜在2017年後加大了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主要致力於醫藥零售領域,先後有投資癌症檢測公司Grail、以近10億美元收購在線藥房PillPack、收購Whole Foods並在其超市內設立診所開展醫藥零售業務等一系列大動作。2018年初亞馬遜宣布與JPMorgan合作,成立一家針對醫療保健的合資企業,在醫療科技領域,亞馬遜還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Echo擁有來自Mayo Clinic和Libertana等機構的輕量級醫療應用程式,可進行醫療互動、發送醫療警報等。
微軟在醫療領域的宏觀布局主要由四個板塊組成,分別是:HealthVault、Microsoft Genomics、Health Bot、Project InnerEye。HealthVault是一個基於雲的平臺,旨在幫助用戶收集、儲存和分析健康數據,該雲平臺可以與多種應用程式及設備連接。Microsoft Genomics服務提供了一種易於使用的Web服務,用於分析癌症、罕見疾病、大健康和精準醫療領域。Health Bot是AI驅動的智能聊天機器人,旨在幫助醫療健康合作夥伴輕鬆提供智能且合規的醫療虛擬助理和聊天服務。InnerEye用於開發特定的機器學習,用於自動描繪腫瘤以及3D放射影像。
結語
索尼重磅發布的NUCLeUS™系統 ,為醫院提供了更友好、更簡化的數字影像工作流程,也標誌著索尼醫療事業的提升。當四大科技巨頭來到醫療圈,是會引領醫療技術革命還是打醬油?不知這四大科技巨頭的跨界之作,市場又會給出怎麼樣的分數?
(編輯:李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