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巨頭相繼推出產品 寄望醫療設備行業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日本每年的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加,從而推高了血液測試設備、除顫器類等醫療設備的需求,生產商得到了絕佳的回報。而相比之下,索尼等電子科技公司近年來卻節節敗退。

  風險調整回報率最高

  在彭博無風險投資收益率排名榜(BRRR)中,全球最大的血細胞計數器生產商希森美康株式會社(Sysmex)高居榜首,在過去10年風險調整回報率為27%,引領含有150隻成分股的東證電子產品指數(Topix Electric Appliances Index)。此外,日本除顫器生產商日本光電(Nihon Kohden)公司位居第二,風險調整回報率為22%。

  在BRRR排名的底部,夏普排在倒數第6位,而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Panasonic)分列倒數第10位和倒數第34位。

  風險調整回報率是一個用來衡量股價波動或每日價格變化之下,賺取回報所承擔風險的指標。高波動性意味著資產的價格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從而增加潛在的意想不到的損失。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日本幾乎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在65歲或以上。在過去10年,醫療設備的巨大需求已幫助這兩家公司的經營利潤提升至少4倍。消費電子製造商索尼公司和夏普公司,由於遭遇韓國電子產品製造商三星電子的激烈競爭,銷售收入大幅下跌,在BRRR排行榜中位列倒數前10位。另一方面,垂涎於醫療設備出口前景強勁,索尼和夏普正加快進入醫療技術的步伐。

  「與海外的製造商相比,日本的醫療設備仍有技術優勢,在這一領域的增長潛力是非常高的。」東京的對衝基金Stats 投資公司基金經理大木昌光(Masamitsu Ohki)表示。

  醫療設備商盈利樣本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據,2010~2025年,日本的醫療保健支出預計將從37.5萬億日元增長至52.3萬億日元(約合5440億美元),增幅為39%。英國諮詢公司Espicom估計,全球醫療設備、技術和設備業務產值將從2012年的3077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3486億美元。

  希森美康公司的銷售收入中,將近30%來自日本,28%來自歐洲,21%在美國,14%在中國。2月,希森美康總裁小和家繼(Hisashi Ietsugu)在公司網站上表示,儘管美國和中國表示出「謹慎採購」醫療設備的態度,預計公司今年的營業利潤仍可上升4.1%,達到創記錄的200億日元。

相關焦點

  • 電子元器件巨頭村田製作所加快布局新興領域
    【天極網家電頻道】近日,全球電子元器件巨頭——村田製作所(以下簡稱村田)對外披露了其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31日)數據報告。財務數據顯示,村田2015年度的銷售額高達12,108億日元,連續4年刷新過去最高紀錄。  村田的主營業務圍繞通信市場展開,通訊設備佔到村田銷售額的約60%。
  • 野村國際(香港)--醫療行業日本特色行業/企業巡禮之四:醫療器械-對...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日本醫保對行業最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醫保支付價修訂。不同於美國的DRGS、中國的帶量採購,日本雖然也有DPC,但是對藥品和醫療器械有最為持續和重大的影響是2年一次的價格修訂,從而確定的醫保支付價,價格趨勢持續向下。日本的GPO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後端組織採購的作用。
  • 日本前9大遊戲公司年收入超過前19大電子巨頭
    日本前9大遊戲公司年收入超過前19大電子巨頭   【TechWeb消息】7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市場諮詢公司Eurotechnology Japan總裁Gerhard Fasol表示,日本遊戲行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日本排行前
  • 日本三大電子巨頭走下神壇:一個時代的終結
    今天,以索尼、松下和夏普為代表的日本消費電子巨頭集體走向沒落,其中許多難以盈利。上周,評級機構穆迪在一個月內第二次下調了索尼的長期債務評級。夏普今年的股價大幅縮水,其信用評級早已淪為「垃圾級」,目前正在尋求獲得日本政府救助。松下管理層已經暗示,願意剝離所有正在虧損的業務,這意味著松下電視恐怕有一天會從商店貨架上永遠消失。
  • 東軟醫療、奕瑞光電子等中國影像設備企業亮相RSNA2019
    與行業發展相呼應的,是來自中國醫療設備企業不斷推出的創新成果,以推動放射醫師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代表企業東軟醫療,展示了一系列被賦予「超越影像」價值的新品。號稱「讀心專家」的NeuViz Epoch CT,16cm探測器可完成全身各個器官的「高清攝像」,0.259s即可完成一個成人心臟的掃描;「全能專家」MDaaS,以智能醫學影像雲/定製化私有雲/專科疾病診療產品/疾病解決方案的多種方式賦能醫療機構,支持醫生輔助診斷。數字X線探測器行業領軍企業奕瑞光電子,展出的量產化產品在解析度上有了新的突破。
  •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美股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2020年2月19日 08:47:17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思宇醫械觀察」,作者:謝安然。提到索尼,小編腦海裡想的就是攝像功能MAX的黑卡、α7R系列相機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
  • 日本醫療檢測巨頭HU Group|械企風雲
    在老齡化社會中,降低公共醫療成本變得關鍵而緊迫,預防保健和醫療檢測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HU Group,原Miraca Group,是日本最大的醫療檢測公司(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代碼:TYO: 4544),對人體腫瘤的中、早期的檢測排查全球領先,在日本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為80%。
  • 中國醫療電子十強企業排名
    就目前全球醫療電子市場的區域結構而言,美國、歐洲和日本仍是醫療電子的主力市場,但隨著這些地區醫療電子體系日趨完善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其增長空間和潛力已十分有限,而一些新興的區域市場,如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亞太地區,醫療電子市場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成為帶動全球市場增長的重要區域,也是國際大企業競相爭奪的新市場目標。
  • 國產氧氣傳感器 助推醫療設備行業發展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支持的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其中呼吸機、麻醉機等醫療設備的發展尤為迅速。而氧氣傳感器作為醫療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市場需求自然水漲船高。
  • 日本「傲視全球」的大醫療產業
    日本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醫療設備綜合工業巨頭:比如奧林巴斯醫療、東芝醫療(佳能醫療)、富士膠片、島津製作所等,相當於全球醫療器械巨頭中的通用電氣醫療、飛利浦醫療、西門子醫療、強生等等;另一類是專注於醫療器械的企業,比如泰爾茂、希森美康
  • 日本電器巨頭紛紛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市場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目前日本廠商在這一領域優勢地位明顯,各公司紛紛致力於積極滿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
  • 上海高端醫療設備再度叩開日本市場
    原標題:上海高端醫療設備再度叩開日本市場  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再度破冰以嚴苛著稱的日本市場!記者昨天從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獲悉,6月1日,聯影自主研發的數字光導PET-CT正式進駐日本綜合南東北醫院,這是「中國智造」的數字光導PETCT首次進入日本市場。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二、進入內窺鏡行業的壁壘分析  1、準入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產品涵蓋一類、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國家藥監部門實行嚴格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產品註冊制度。新進入該行業的企業需要通過省級藥監部門的審核,在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後方可經營;此外,行業內的生產企業必須在獲得產品註冊證之後才能進行對應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 錯失數字革命機遇,失陷的日本電子巨頭艱難轉型
    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曾經輝煌的日本電子產業,到底為何衰落?還保有哪些獨特優勢?出路又會怎樣?多數受困的日本電子巨頭選擇「去家電化」來進行業務重組,轉而大力發展B2B業務。
  • 醫療器械巨頭們的轉型之路
    而「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並非僅僅是一句口號,藉助著飛速發展的技術,一方面是產品的數位化與人工智慧輔助,另一方面則是打通上下遊,從單一產品銷售轉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雖然有著很多相似指出,但全球醫療器械三大巨頭GPS(GE、飛利浦、西門子醫療三家公司英文大寫的縮寫簡稱)也選擇了不同的側重點與實現路徑。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放眼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無一不是歷經併購,逐步成為行業霸主的,正所謂「無併購、不巨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發生152起併購案,本文將著重盤點醫療器械海外TOP 15併購案、國內TOP 3併購案。
  • 開立醫療電子支氣管內窺鏡獲註冊證 可用於新冠肺炎檢測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開立醫療(300633.SZ)5月2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電子支氣管內窺鏡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並於近日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該產品為國產首臺解析度達高清的電子支氣管鏡。
  • CCF-GAIR AI醫療論壇:翻越醫療行業的三座大山丨CCF-GAIR 2019
    醫療的嚴肅性,讓這個行業擁有一種「遲鈍感」。但是,在新的時代浪潮裡,醫療健康行業呈現出新的特徵——醫工交叉。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VR/AR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並與醫療器械行業加速融合,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智能化醫療器械、可穿戴健康設備等新產品加速普及應用,智慧醫療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疾病預防、檢測、治療的模式。
  • 十張圖帶你了解我國內窺鏡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行業投融資活躍
    其中制約因素一方面是內鏡醫生匱乏,另外一方面是設備缺乏,在基層醫院尤其明顯,內鏡醫生操作內鏡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國產設備一方面可以降低醫院成本,另一方面也便於培訓內鏡醫生。我國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內窺鏡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療。
  • 中國高端醫療設備接連破冰日本市場
    中國高端醫療設備接連破冰日本市場,聯影數字光導PET-CT進入日本最大醫院「中國智造」聯影數字光導PET-CT首次進入日本醫院,圖為安裝調試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再度破冰以嚴苛著稱的日本市場!記者今日從上海聯影公司獲悉,6月1日,聯影自主研發的數字光導PET-CT正式進駐日本綜合南東北醫院,這是「中國智造」的數字光導PET-CT首次進入日本市場。PET-CT即正電子發射及計算機斷層成像設備,它將CT與PET融為一體,由CT提供病灶精確解剖定位的同時,PET提供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從而助力病灶的早期發現和精準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