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就像飛蛾撲向火,其實飛蛾才不會撲火,都是人類做的惡!

2020-12-06 世界誕生於1985
我是蟲我,關注我,讓我飛向你你就火了

大家好我是蟲我,有辣麼一句歌詞:我愛你就像飛蛾撲向火……明知道會受傷還要撲的義無反顧,但是作為一個在地球上存活時間遠超人類的物種,飛蛾真的有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蛾生麼?

普羅大眾對於飛蛾撲火最科學的認知可能就是昆蟲的趨光性,但是答案遠沒有這麼簡單。

簡單一句話推翻這個所謂的趨光性,既然趨光,為什麼它要選擇晚上活動,就算它可以選擇晚上活動,它們為什麼沒有飛向月亮?

一個可能正確的說法,飛蛾是要靠光來導航的,在地球還沒有人類的年代,飛蛾所能看到的光源基本就是太陽和月亮的光了,這種超遠的光源產生的光線到了地球幾乎就可以說是平行光線了,而昆蟲們使用它們極為複雜的複眼可以讓他們與光線保持固定的角度,以保證它們的可以直線飛行。

但是,當40萬年前,人類開始製造光源後,這些光源都是近光,當傻傻的蛾子依然保持跟光線以某個固定的角度飛行的時候,它們就會不知不覺得把自己送到了火種,這種赴死沒有歌詞唱的那麼義無反顧,反而有一種萌蠢的感覺。

科學家們發現,其實蛾子在月光下飛行時,的確是直線飛行,它們沒有像嫦娥一樣想飛到月亮上去,只有在接近近光源的時候,它們才會開始終點可能就是死亡轉圈圈。

但是又有科學家提出,蛾子的撲火也許是為了求偶,莫非飛蛾撲火真的是為了愛情?

為此,驗證愛情是不是有讓飛蛾慷慨赴死的魔力實驗開始了,這個實驗將一定數量的雄蛾和雌蛾關進一個開著燈的房間,絕大部分的雄蛾就開始繞著光源飛行,直到樁基光源後落地死去,它們對近在咫尺的美女蛾們視而不見,它們為什麼著急趕路呢,手邊的愛情都不看在眼裡?看來愛情的魔力可能並不是那麼強大。

任何一種低級生物都不會無緣無故的自殺的,它們的本能應該就是好好的活下去,關於飛蛾撲火的原因,可能並不能以某一個因素來定論,但是人類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因為至少,從前應該不會有飛蛾飛向月亮尋找愛情吧。

人類的出現,讓地球上每一個物種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40萬年來,蛾這個物種居然還沒有學會避開人類的光源,這是讓人最迷惑的地方,一點進步都沒有,這個真是穩定的可以。

不管是是因為光還是因為愛情,我們知道赴死不是蛾的本性,好好活著才是生命的真諦。

但是蟲我撲火,那是樂在其中,有一個叫雅各布伯努利的人在墓志銘上寫了這麼一句話:縱然改變,依然故我。這就是本文的結束語。

我是蟲我,關注我,讓你火

相關焦點

  • 飛蛾為何撲火?真正原因可能只有飛蛾自己知道
    而飛蛾的這種詭異行為,早就有被人類熬成了一碗濃濃的雞湯。這一般指捨生取義的精神,又或是被致命的事物吸引,無法自拔。但世界萬物都是惜命的。求生的意識早就寫進了基因裡,已經成了一種本能。飛蛾也一樣,作為沒有高級思維能力的動物,它們是不會自殺的。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飛蛾們前赴後繼地赴死。但飛蛾根本就不會產生了結自我的念頭,自殺也就無從談起了。
  • 我揮灑最好的青春,做了撲火的飛蛾
    都說孤單夠了, 成熟了 ,就知道這一頁該翻過去了。在你眼裡我不算什麼 , 一個人的世界不也挺好的。我們終究也成路人了,就這樣誰也不理誰了。我卻揮灑最好的青春,作了撲火的飛蛾。我都沒有關心的資格,還有什麼可以欠你的。
  • 不做不撲火的飛蛾,人這輩子,不折騰怎麼能說來過?
    不做不撲火的飛蛾,人這輩子,不折騰怎麼能說來過?很多人都對欲望有著批評的態度,連孟子都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實,欲望只是人的一種本能而已,欲望本身是沒錯的。錯的是不切實際的欲望、對皇位的覬覦、對金錢的渴望、對人生不切實際的幻想。
  • 沈婺華:做一隻撲火的飛蛾
    在愛情面前,她是一隻撲火的飛蛾,即使每次都受到火焰的傷害,但她仍會選擇奮不顧身地撲向愛情的火苗,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又有何妨。 江南自古出美人,出生於江蘇吳興的沈婺華在江南煙雨的滋潤之下,擁有著沉魚落雁的美貌。放眼當時的天下,沒有幾個男人配得上她,因為她是南朝陳武帝陳霸先的外孫女,擁有著高貴的貴族血統。 哪個少女不懷春,她也有自己喜歡的男人,那個人就是陳叔寶。
  • 冷知識:飛蛾為什麼會撲火?難道真的是「心向光明,寧死不辱」
    飛蛾為什麼會撲火?難道真的是「心向光明,寧死不辱"?夏天的夜晚,我們都能看到一群傻乎乎在圍繞著路燈打圈轉,很多人搞不懂,為什麼大蛾子要去撲火尋si?有人說這樣的昆蟲,是因為天生具有趨光性,喜歡追逐光明,所有才去撲火。但是,昆蟲會閒著沒事拿火烤自己?飛蛾撲火的真正原因,還存在爭議。目前最廣泛的說法是:趨光性大蛾子在趨光行進的過程中,被人類無意間給坑了。
  • 飛蛾總想著撲火,它怎麼敢的吖?
    其實這句話不僅關係著申公公的前途和地位在很多時候更是關係到許多動物的評價和名聲比如青蛙和癩蛤蟆都是一戳一蹦躂的兩棲動物但就因為長得不一樣兩者的地位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前者是「稻花香裡說豐年」的有益動物後者是「想吃天鵝肉」的不自量力的醜物還有蝴蝶和飛蛾都是破繭而生的昆蟲但一個是醬紫的
  • 飛蛾為什麼要撲火?
    一言堂 飛蛾為什麼要撲火? □方舟子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02    [列印] [關閉]     求生是寫入基因的最深刻的本能。只有思想能夠抗拒本能,所以只有人類能夠自殺,其他動物自殺的傳說,例如旅鼠奔赴「死亡之約」,也僅僅是傳說。但是飛蛾撲火並非傳說,而是每個人都見過的事實,如果這不是自取滅亡,又是什麼呢?    飛蛾撲的其實是火光。燈光同樣能吸引它們飛撲過來,除非是專門用來捕殺它們的誘蛾燈,否則燈光對它們來說一般並不致命。所以它們被光吸引不是為了尋死。
  • 林清玄:幸而我們不是飛蛾也不是蝙蝠
    我一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感到悲憫。 山上有一位熱心的老人,每天清晨義務來清掃林間的小路。他告訴我,每日掃起的飛蛾和金龜子的屍體有一畚箕,他都把屍體埋在鳳凰樹下,使鳳凰花每年都開出火紅的花。 除了昆蟲,老人說:「每天還會掃到幾隻蝙蝠哩!」 「地上怎麼會有蝙蝠呢?」
  • 飛蛾為什麼撲火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飛蛾為什麼撲火 2007-12-07 21:01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林清玄從「飛蛾」和「蝙蝠」中悟出人生哲理
    山上有一位熱心的老人,每天清晨來義務清掃林間的小路,他告訴林清玄:「每日掃起的飛蛾和金龜子的屍體有一畚箕,他把屍體都埋在鳳凰樹下,使鳳凰花年年都開出火紅的花」除了昆蟲,老人說:「每天還會掃到幾隻蝙蝠!」
  • 愛與死亡,如此接近:飛蛾的「危險性行為」
    為了避免成為蝙蝠的腹中餐,許多種類的飛蛾都進化出了能夠探測蝙蝠回聲定位音波的「耳朵」以及各種防備蝙蝠的行為。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飛蛾的聽覺和防備能力還有另一個功能——關於性的交流。死亡讓我長出了耳朵,我卻用它來愛你飛蛾進化出耳朵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為了聽到它們最可怕的勁敵蝙蝠的逼近。
  • 飛蛾為什麼喜歡撲火?
    或者說飛蛾撲火真的如人類所理解的是為了光明獻身那般偉大嗎?答案還是要問飛蛾,飛蛾:我沒那麼高尚,我只是突然找不到路了。曾經我們靠著太陽給我們指引方向後來地球上又多出了各種形形色色的光然後我就迷失了方向,然後。。。。。。我真的不是主動撲的火。
  • 飛蛾:有那麼多趣味知識可以言說
    蛾類大多是在晚上活動的,其視覺和嗅覺都很不錯。蛾類的口器呈曲管式, 常卷置於頭前, 一般以吸食樹汁、花蜜、果汁及其他腐汁為生。佛經通過飛蛾「赴」、「投」、「入」等詞, 來敘寫俗世生活的悲苦和俗眾的愚昧無知。(3)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遺日摩尼寶經》、三國竺律炎與支謙譯《摩登伽經》、三國康僧會譯《六度集經》、西晉釋法炬譯《佛說優填王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四自侵經》、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以及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成實論》等, 都有這一比喻。
  • 【趣識】飛蛾為什麼要撲火
    科學家發現 飛蛾在夜間飛行時飛蛾總是讓月光從一個方向投射到自己的眼睛裡。飛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飛行。這是飛蛾的「天文導航」系統。飛行中的飛蛾看到火光,錯認為是月光,因此,它就利用這個假月光來辨別方向。火光距離飛蛾很近,飛蛾本能地讓自己與光源保持著固定的角度,於是只能繞著火光打轉。由於它的兩隻眼睛離光源的遠近不同,一隻眼睛比另一隻眼睛感受到的光線強,於是它們不停地拐向光線更強的方向。
  • 為何飛蛾會對光「情有獨鍾」?
    為何飛蛾會對光「情有獨鍾」?時間:2016-06-08 12:36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么蛾子喜歡繞著燈光飛? 為何飛蛾會對光情有獨鍾? 飛蛾與蝴蝶可以說是近親姐妹,他們都同屬鱗翅目,但是飛蛾卻沒有蝴蝶生得漂亮。
  • 注意這種飛蛾是保護動物,見到千萬不能打
    然而同為鱗翅目以下的飛蛾就不同了,一直以來都飽受兩腳獸的鄙視,什麼「飛蝶撲火自取滅亡」了啥的,用到它們身上的準沒有什麼好詞。而從命名的方式上來說,兩腳獸對飛蛾也很不友好。蝴蝶是錘角亞目,而飛蛾是異角亞目,聽著就有種怪異的感覺。
  • 我們對飛蛾到底有多少誤解?
    他說看似秋天的蟲子不再鳴叫,好像是變得平靜,但是其實在角落裡,垂死的蟲子卻痛苦掙扎著」。燈影綽綽,螢蛾撲朔。但其實我們卻誤會了這種即將在冬季消失的小昆蟲。其實,它們並不是「飛蛾撲火」奮不顧身!飛蛾和一些昆蟲總愛聚在燈光周圍,往往不是被捕食者吃掉,就是被炙烤而亡,為什麼它們不惜冒著死亡的威脅,也要在燈火處翩翩起舞呢?有人說,那是因為一些昆蟲有趨光性,說到光!
  • 另類手作:這些毛茸茸的飛蛾,都是用布料縫製的
    她叫莫莉·伯吉斯(Molly Burgess),她懷裡抱著的,身後牆上掛著的,都是她的手工作品。那是兩隻飛蛾,個頭很大,我第一次看到差點以為那是風箏。她的每一隻飛蛾作品,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比如上面這位叫布裡斯比太太,創作靈感(主要是翅膀上的圖案)來自她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動畫電影《鼠譚秘奇》。這是一隻叫克裡斯蒂娜的飛蛾,帶條紋的絲綢配合鑲鑽裝飾,還有點雍容華貴的味道呢。這只可愛的飛蛾是凱莉,造型略顯「非主流」啊。
  • 蝴蝶與飛蛾
    □駐馬店實驗小學三(6)班 關墨璇飛蛾總是羨慕蝴蝶有美麗的顏色,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