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用要求水非得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就像不能要求蔬菜裡也得含脂肪一樣
大熱天的,記者特意買了個2升的大水壺放在電腦旁隨時補水。然後就被一條好像很厲害的消息吸引了,題目是《德國人不喝這種水》。
點開後的視頻那真是不明覺厲。基本上就是說「德國人從來不喝純淨水」。因為「又是細胞脫礦,又是增加患病風險」,等等。
咱直接先說標題,「德國人不喝純淨水」,純淨水就不好嗎?這個槽點太明顯。德國人還不喝棒子麵粥呢,也不吃豬蹄、雞頭、內臟呀。所以不要一聽外國人怎樣就馬上否定自己,思考一下嘛。還要看看網帖的各個角落裡是不是有小廣告,承載了太多廣告的帖子,其內容更要三思。
話說回來,北京也是個國際大都市了,世界各地來打工的咱也見得多了,法國的德國的衣索比亞的,還不是每天一大桶純淨水喝下去,拿著美元歐元來中國花,也沒見人家非挑著礦泉水買。
礦泉水能補充微量元素嗎
視頻中說「純淨水中幾乎不含對人體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營養成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健康的」。這句話中所指的營養成分應該是微量元素、礦物質什麼的。
我只能說,如果您身體真的缺乏這些東西,靠喝水肯定是補不回來的。
比如你缺鋅了,去看大夫,大夫大筆一揮給低你開了60升礦泉水/天,倒是買得起,也喝不下去啊。
為什麼是60升呢,咱們說話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國家標準GB8537-2008對礦泉水中鋅含量的要求是不低於0.2mg/L;而中國居民成年男性每天鋅的攝入推薦量是12mg,一除就知道是60升了。
那麼平時儘量不喝純淨水會有些好處麼?有專家表示:杯水車薪。
你從來沒躲開過「礦泉水」
理論上講,礦泉水真的比純淨水有營養,雖然營養密度非常低。
即便如此,喝純淨水的親們也不用擔心,你是從來不缺「礦泉水」的,做飯時候用的很少是純淨水吧,米飯、饅頭、粥、湯裡的水……就我們現在這個大氣環境,您吸口氣兒都富含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只喝純淨水並不會怎麼樣
危言聳聽的帖子裡說「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細胞脫礦」。聽上去挺專業啊,還「脫礦」。別急,這個問下「度娘」就行——名詞解釋:「脫礦也叫脫鈣,指人的牙齒牙釉質表面的鈣磷脫落,因而使牙齒色澤改變,呈白色或微黃的斑點,影響美觀,牙的脫礦與再礦化是一個平衡的過程。」
赤裸裸的偷換概念有木有!細胞脫礦?這細胞功能還真全啊。礦物質到了我們體內,要忙於各種各樣的代謝活動,跟這個載體耦合一下,跟那個分子組裝一下,並不是往細胞裡一呆眼巴巴地等著被水衝走好麼。
視頻中還說,純淨水有「記憶力」,「因為其原本是不純淨的,所以就要剝奪身體裡的微量元素恢復原狀……」我們來科學地解釋一下這
個聽上去怪嚇人的現象:這個是「單純擴散」——某些物質在細胞內外濃度有差異時,會從高濃度的一側,跑到低濃度一側,水作為溶劑當然反著跑。可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那你去遊個泳,豈不是各種元素叮鈴咣啷地都漏出來了……所以啊,細胞是有應對措施的,對於它需要的東西,即使沒有合適的濃度差,它也可以消耗能量自己去獲取。想想看,連最低等的草履蟲也沒有被淡水「剝奪至死」嘛。
「水」本身就是營養素
水是生命之源,H2O就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同時水又是其他營養素的載體,沒有水,什麼也吸收不了,其重要性無需贅述,所以我們不用要求它非得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就像不能要求蔬菜裡也得含脂肪一樣的道理。
中國居民膳食水適宜攝入量為:成年男性每天水的總攝入量是3升,其中飲水量為1.7升,其他部分是食物中的水;成年女性每天水的總攝入量是2.7升,其中飲水量為1.5升,其他部分是食物中的水。
至於到底是喝純淨水還是礦泉水,中國營養學會、美國FDA或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沒有給出指南。
到底哪些水不能喝?
桶裝水,千滾水,車上放著的瓶裝水?都能喝。
正規廠家質量合格的桶裝水沒問題。懷疑桶裝水之前,還不如先拆了家裡的飲水機看看是不是藏汙納垢很多年了。
千滾水,這個名字取得富有中國特色,就是反覆燒開的水,據說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可是,根據物質守恆定律,亞硝酸鹽也不能憑空產生啊,如果煮得時間越長亞硝酸鹽越多,那工業生產可方便了,自來水就行。況且,隨便燉個排骨煲個湯也比這個滾的次數多。
車上放著的瓶裝水,還是那句話,正規廠家質量合格就能喝。這個主要是暴曬後塑料瓶子有毒物質溶出問題的糾結,礦泉水瓶子的材質叫PET,不含塑化劑也沒有雙酚A,怎麼暴曬也不會有它倆溶出的。至於其他物質,即使在車內溫度達到80℃時,溶出量也是極低的,不會造成傷害,可以放心飲用。
生水、不衛生的水不能喝。水既然是生命之源,也是很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寄生蟲的,所以生水和不衛生的水肯定不能喝,這都是常識啦,也不用囉嗦了。
簡簡單單喝個水,沒那麼多事兒,不要想太多。
文/高潔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