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創立者-馬克斯為什麼能在9個不同領域成功 靠得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第一性原理法
把特斯拉創立者-埃隆·馬斯克叫做牛人一點也不為過,不信你先看他幹過那些吊炸天的事:
1995年,埃隆·馬斯克在輟學後與弟弟卡姆巴 ·馬斯克創辦了Zip2公司,這是一家為新聞機構開發在線內容出版軟體的公司,當時《紐約時報》和《芝加哥郵報》都成為了馬斯克兄弟的客戶。
1999年,投資1000萬美元,與兩位來自矽谷的合伙人創辦了一家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郵件支付業務公司「X.com」
2000年,創立了一家新公司於名為貝寶(PayPal)-美國的支付寶。
2002年6月,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打算自己出錢製造、發射火箭把人送上太空。現在已經實現了火箭的可回收。
2016年12月成立 The Boring Company ,是一家用於解決地面擁堵問題的軌道交通公司。根據馬斯克的設想,他將在地面上安裝汽車暫停的「託盤」,汽車停好後,託盤會下降到地底,將車子在地底隧道間快速運輸,最快時速甚至到達 200 公裡。
那他為什麼能夠如此之牛啊?又是坐火箭,又是坐汽車,又是做網際網路,現在又準備搞那個,就是搞那個超級高鐵,還要在搞這個。超級隧道做了一大堆事啊,為什麼他能夠成功呢?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就預判出來全世界未來影響人類的三大技術,第1個就是網際網路,第二呢是可持續能源,第三呢是外星移民。你看他都去做了網際網路做的這個配套支付工具,可持續能源,她做了這個電動汽車,後來又做準備移民火星,移民外星移民外星需要火箭啊,這個火箭現在成本又這麼高,自己去研究火箭,他創辦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那有人問他,為什麼你能夠在不同的領域都能夠取得成功呢?那他說,可能是他掌握了第一性的原理吧,哦,於是第一性原理這個概念,迅速的就火了起來,包括在創業圈,到底這第一性原理是一個什麼東西呢?他是怎麼幫助這個伊隆馬斯克,然後取得如此巨大,成就變得這麼牛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機型原理,在講這個第一性原理之前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個哲學家,就是亞歷士多。哲學家的代名詞了,是古往今來啊,最有智慧的一個人了,他的理論影響了西方2000多年的文明,他還有一個徒弟亞歷山大,你看看這個師徒兩都非常牛。徒弟徵服了現實的世界。他徵服了思想的世界,可以想像一下,這兩個師徒真的是影響世界的人。
講到在每一個系統裡面,都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就是「基本的命題的假設,它不能被省略,不能被刪除,也不能被違反」。這裡面有三個關鍵詞,哪三個關鍵詞呢?第一就是基本的命題和假設,第二就是不能省略和刪除,第三就是不能被違反。
這說的是什麼東西,看得人似懂非懂。好吧,這裡舉例子,歐幾裡德的幾何學影響了我們幾千年,現代數學仍然還在用歐幾裡得的公式和原則,那歐幾裡幾何原本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呢?五條公設和五條公理就是他的第一性原理了。
歐幾裡得一五條公設:
1.過兩點只能作一直線;
2.線段可以無跟延長;
3.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可作一圓;
4.凡是直角都相等;
5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直線問側的兩個內角之和小於180,則兩條直線經無眼延長後在這一側一定相交。
幾何原本一五條公理:
公理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公理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公理3等量減等量,其差仍相等
公理4彼此能夠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
公理5整體大於部分
正因為有了這五條公設和五條公理,為整個歐幾裡得的幾何學打下基石假設,影響了這個世界幾千年。
愛因斯坦有句話說的好,理論家的工作就分成兩步,第一步是發現公理,第二個從公理出發推出結論。那發現公理就是找到第一性型原理的過程。推出結論可以解釋更多的現象。理論家和科學家的好多工作都是這麼做的。
第一性原理如何進行創新?平時的工作生活,包括創業的過程中間,如何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分享三個關鍵詞。
「歸零」:重頭算,回歸最基本的概念,找尋最基本的基石。
「解構」:用物理學思維分解現象,層層撥開,找到改變的突破點。
「重構」;重新建造一條新的賽道,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把原來的給替代掉。
案例1:特斯拉電動汽車,核心是電池,電池最難的是儲能和充電效率,電池組的價格是每幹瓦時600美金,一臺汽車需要85千瓦時的電池,5萬美金的電池成本,人民幣要30多萬了,太貴了!按照傳統的思維,大家研究了之後發現便宜不了多少。
歸零:不在原來成熟的電池技術上面進行研發,不走尋常路。
解構:電池是什麼組成的?電池是由鋁、鎳,還有一些聚合物組成的。原材料多少錢?只要80美金,能不能重新組合降到原來價格的1/10,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可以的。重構:重新組合,重建內部化學反應,最終通過技術人員的努力研發出新的電池組,大大節約了成本,降低了電池組的價格,提高了電池的儲能和充電效率。
案例2:蘋果賈伯斯第一性原理是什麼?簡潔,蘋果的產品非常漂亮,非常簡單,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當時在設計蘋果手機的時候也是運用了第一性原理。
歸零:諾基亞是功能機的代表,功能機都有一個鍵盤,如果用傳統的思維去設計手機的話,就要把鍵盤設計的更漂亮一點。賈伯斯根本看不上這些功能機,所以賈伯斯要重新發明手機,就是一切歸零,從頭算。
解構:手機是有那幾個部件組成的,賈伯斯的第一性原理是簡潔,能不能把一些部件統統去掉,用物理學方式去解構各個現象,有些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
重構:重新組合,幾萬個零件重新布局,改動最大的就是去掉了鍵盤,使用了觸控螢幕技術,在ipone發布會上,賈伯斯說是蘋果重新發明了手機,最終顛覆了手機大哥大諾基亞(雖然第一個研發出觸控螢幕的是諾基亞)。
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如何培養第一性原理思維?有沒有捷徑?
跨學科學習。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它的局限性,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包括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複雜的問題,這種複雜問題有可能涵蓋多個學科。一個學科的知識去解決這種多跨學科的問題,肯定解決不了。
所以要跨學科學習,把所有學科所有理論全部學完,那不大可能。所以要找到最重要的學科,學習最重要的思維模型,形成多元思維模型,武裝自己的頭腦。遇到複雜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這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的培養方式。跨學科學習。相信每一位朋友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並且能夠運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