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號稱世界上最強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和連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都推崇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我相信有一種很好的思考架構,就是第一性原理,我們能夠真正地去思考一些基礎的真理,並且從中去論證,而不是類推。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類推地思考問題,也就是模仿別人做的事情並加以微幅更改。但當你想要做一些新的東西時,必須要運用第一性原理來思考。」
1、是什麼?
第一性原理是一個物理概念。第一性原理就是從頭計算,不需要任何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基態的基本性質的原理。
這裡我們不講物理概念,因為我自己也不懂。延伸出來的核心概念是:看透事物的本質,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組成,從源頭解決問題。
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回歸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礎性的問題,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從物質/世界的最本源出發思考事物/系統。
汽車大亨 Henry Ford 曾經說過:如果我當初問用戶需要什麼,他們會說「一匹更快的馬」。
第一性原理,是一種顛覆式創新的思維方式,它拋棄了傳統的迭代邏輯,而是直接回歸事物的本質,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2、怎麼做?
(1)如何應用第一性原理?
將「第一性原理」這種思維方式貫徹到我們做事的過程中,就是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勇於打破知識的藩籬,回歸事物的本質,去思考最基礎的要素,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直接從事物最本源出發尋求突破口,逐步完成論證。
(2)第一原理的核心與步驟
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首先強調質疑 (Question),不輕易接受否定的答案。找到事物的第一性原理,尋找事物的根源,從源頭出發解決問題。將每個需求點不斷細分,一直細分到極致,找到無法切分的時候,所有的問題節點都能被發現。根據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然後逐步論證,提出完美的解決方案。核心邏輯:溯源、拆解、重構、論證、迭代
(3)案例
布林和佩奇認為,不管未來技術和商業模式怎麼變化,網際網路信息領域最核心的價值洞察是「便利」和「免費」,於是他們一直將這兩點作為谷歌創立、發展到強盛的價值基石。
貝索斯長期思考「未來10年的購物市場什麼是不變的」,並將亞馬遜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人們購物的方式、受歡迎額品類、經濟狀況會變化,但大家渴望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更優質的服務買到東西這幾點是不會變化的」,這種從根本需求出發的逆向思考法,正是第一性原理的體現。
費曼學習法
1、是什麼?
費曼學習法,一種「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
通俗講就是學任何東西,如果你能用簡單的話,用自己的話,不帶行話術語,說給八十歲的老太太聽,說給八歲的小孩聽。當這些人都聽懂了,你就把這個概念搞明白了。
「學習留存度」(經過兩周的學習之後的留存度)金字塔從塔頂到塔底依次是:聽講(5%)、閱讀(10%)、視聽(20%)、表達(30%)、討論(50%)、實踐(75%)、講授(90%)。
如果僅僅是閱讀的話,也只能記住10%;而討論可以記住50%;實踐可以記住75%;如果能像專家教授那樣去講授,就能記住90%了。
理察·費曼(1918-1988年),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猶太人。費曼有一種特殊能力,他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複雜的觀點表述出來。這使得他成為一位碩果纍纍的教育家。費曼也因此被稱為「老師的老師」。這就是傳說的「費曼技巧」。
2、「費曼技巧」四個核心步驟
第一步(選擇概念):選擇要學習的概念首先選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第二步(講授這個概念):設想你是老師,你正要教他人這個知識點。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在自我解釋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一方面加深你的理解,另一方面,找到不明白的節點或卡點。第三步(查漏補缺):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去回顧一下學習資料。每當你碰到難題感到疑惑時,別急著往下走,學習不是單行道,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覺得搞懂了為止,然後把解釋記到紙上。第四步(簡化語言和嘗試類比):為了讓你的講解通俗易懂,簡化語言表達。用你自己的語言,而不是學習資料中的語言來解釋概念。努力簡化語言表達,或者與已有的知識建立一種類比關係,以便更好地理解它。費曼技巧的核心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記錄或講述你要學習的概念。
3、為什麼——費曼學習法的核心作用機制
(1)輸出式學習——輸出式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思維是隱性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有效的輸入,就不可能產生有效的輸出!
輸出式學習,就是將隱性思維顯性化。通過前期的輸入,提取出核心的信息,再通過自己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核心是:輸入(學習)+提取(找到核心信息)+重構(構建自己的知識邏輯/框架)+輸出(表達)
(2)變換知識的表徵形式——如何輸出?
用簡潔詞語來解釋,用別的東西來類比它,並最終要能讓10歲孩子完全理解。
融會貫通:將新學的概念知識與生活中、人類的基本經驗聯繫在一起。通過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生活經驗相聯接,運用簡化、類比等手段,多角度地描述知識,以此來增強學習者的嘗試理解。